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2003~2006  »展开论题组:3141 »展开上一层主题组10 »主题组:29 2005.6.28 13:44:10  法华微信 注册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
  回悲智善知识------四摄法。
也许是在下表达能力有限,那么做个解释:

希望善知识“悲智双运,早证菩提”,不是认为善知识有垢浊心、怒害心,而是想和您探讨:评判他人时的表达方式-----可否保持客观、中立、不偏不倚的态度?可否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此外,出家僧人的发心、功德,不是我等在家的俗众可以比拟的。即便指正某些不如理的说法,也应有所节制,不要失了对僧宝的恭敬心。

愿意和善知识一起学习以下文字,依法说,也应依法行------

【四摄法】
  菩萨摄受众生的四种方法,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大小乘的通用德目。出自小乘的《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二以下、《成实论》卷二等,广说于大乘的《大般若经》卷四三八、《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四、《大集经》卷二十九、《大智度论》卷八十八、《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卷四十三、《大庄严论》卷八等。
  [释名] 总名为摄,是因菩萨以此四法投众生之情,善巧摄引,以令度脱。或作四事摄法、四摄事、四摄初门、四摄行,简称四事、四法。
  (1)布施:详作布施摄。将财物分与他人曰布,辍己惠人曰施;由此布施摄引众生,令归正道,故名。
  (2)爱语:详作爱语摄。令他爱乐之言语谓爱语,以爱语摄引有情使之开悟,故名。
  (3)利行:详作利行摄。劝人修正行,或复自己三业所起之行善令一切沾利益,谓为利行。以此摄引众生令发心,故名。
  (4)同事:详作同事摄。谓普同众生之事业、利益等,共苦乐、分祸福,以此引摄令众生得道,故名。
  《瑜伽论》(别译《菩萨地持经》卷三)、《大庄严论》论四摄的相互关系,谓布施摄是随摄方便,先布施种种财物,饶益有情,令彼听受所说法,奉行教法,故为随摄方便行。爱语是能摄方便,以和言爱语述正教正理,以正法能摄受有情,故云。利行是令入方便,先授正法,由行利行,令彼有情出不善处而入善处,令过度生死入泥洹道,故云。同事是随转方便,相共修正事业,行正道,令随时转向正道,故云。
  [种别] 四摄克实言之,虽以巧慧为体,但因相状有异,彼此互有差别。
  (1)布施分财施、法施两种。前者是施与财物,后者是说授正法;加上救人厄难的无畏施,即成三施。更加报他恩而行布施的报恩施,即成四施。另外尚有八施、九施、十施等。
  (2)爱语以离口之四过为体。就其所说,可分二种。一是随从世间语而慰问、咒愿、赞叹的世间爱语,一是宣说正法的出世间爱语。
  (3)利行大分为进退二门。又随人而分为四,即:1、方便随顺无德善人,2、称扬赞叹有德善人,3、呵责易调之恶人,令彼悔改,4、以神力降伏难调之恶人,令舍恶。其中,前二者是集善摄取,后二者是离恶摄取。
  (4)同事另有同行、同利二异名。若通释之,三者当具同一义,但《大乘义章》卷十一(末)加以分别。同事最下,因菩萨为化益,先俯同众生的苦乐之故;同行居中,与众生同修善根之故;同利最上,化物成德,令来同菩萨之故。又,依《地持论》等,同事有苦事同、乐事同二种,同行有集善行同、离恶行同二种,同利也有自分德同、胜进行同二种。
  [对配] 《阿差末经》将四摄与六度对配如下︰
  (1)布施摄遍摄六度,其中的财施摄檀度;无畏施摄戒、忍;法施摄精进、禅定、智慧。
  (2)爱语摄涵摄戒、忍,因口离四过是摄属于戒之故。
  (3)利行摄涵摄精进度,劝化众生之故。
  (4)同事摄涵摄定、慧二度,俯同所成定、慧众生之故。
  《地持论》以四摄配十地,说四摄本遍通诸位,若随义而分,初地先行檀利他,能施财,故为施增上,又修法施,故爱语增上。第二地持戒坚固,口离四过,故爱语增上。第三地对众生修习十种救度行,故利行增上。第四地不舍众生而修道品,故为同利增上。
  [次第] 《大乘义章》分三门论述四摄的次第。
  (1)就修入次第言:施除外悭,其行易修,故初举;爱语由戒分所摄,难作,故次举;爱语是离口之四过的离恶行,较属于集善之行的利行易成,故利行次举;依此利行,功德成就,与上地诸菩萨同德,故同事最后出。
  (2)就起用次第(起摄化众生之大用的次第)而言:菩萨须先俯同众生之卑下,故同事当为最初。其次若对贫人当布施救其贫苦,以爱语教化,遂授利行;若对恶人当行爱语令舍恶,布施资养令随顺,以令利行起修,故其次第并不一准。
  (3)就摄益次第(摄益一位众生的次第)而言:其次第同第一门,即先以布施摄取其身;次以爱语摄取其心,令生信解;次以利行令起行;依此令与菩萨同德,故第四出同利。

  ◎附:木村泰贤著·欧阳瀚存译《原始佛教思想论》第三篇(摘录)

  统摄一切团体之道德,佛陀所最重之德目,即所谓摄事是也。盖摄事为众生互相团结之条件之义,依据其名称,当已知为对于团体之物。摄事有四,名为四摄事,第一布施,第二爱语,第三利行,第四同事,乃前《六方礼经》朋友门之摘要。第一布施者,富者施贫者以财,贤者施愚者以法,由是团体之各员,互相扶助,有无相通,使团体生活,得向上圆满。第二爱语者,互以和悦之言,谈论慰藉,推而至于日常酬对之词亦属之。夫欲使团体融洽,固为不可缺之要素也。第三利行者,团体生活之利益。即顾全公益,以现今流行语言之,是为社会服务。第四同事者,自身同化于团体。即依从团体之规则及习惯而行动之义,盖团体德目中之最重要者,假使无此精神,则社会莫能成立为一团体矣。虽然,若团体之恶德,而自身亦同化之,则为佛陀所戒禁,故佛陀特谓此为‘于法同事’。即其规则与习惯,茍与法相契而毫不违背者,自身固当与同化,否则若为可以脱离之团体,则脱离之,不能脱离者,则宜极力提倡改革,斯乃佛陀之精神。由此以谭,道元禅师,谓此同事为‘初使自己同于他,后则使他同于自己’之义,实为饶有至味之解释也。
  要之,四摄法者,小而一家,大而至于全世界,茍组成为一团体,则为所不能缺之德目。此佛陀所以谓‘依此摄世界,如车之进行,而依于御者’是也。佛陀之僧伽,亦为此种精神所领导。又如在俗之佛陀信徒手长者,亦以此四摄事统摄五百大众,克举卓越之成绩,尝为佛陀所推奖,其事甚着。故吾人以为即在今兹,茍能应用此四摄法,则如各团体之纷扰,亦大可调和也。

  [参考资料] 《法界次第》卷下;《大乘入道次第章》;《法华经玄赞》卷二;《平川彰著作集》第二册。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某网友:“我需要的是这一种:以神力降伏难调之恶人,令舍恶。”
  奉心居士:还是踏踏实实学习大悲心吧,否则名为悲心实为嗔心,降伏恶人时就是自己著魔时!

(四摄法文字部分转自《莲舟集》)

古道西风胖马,断肠人在天涯。

发布于:2005.5.5 1:59:30    修改于:2005.5.5 11:18:51  
西风胖马  2005.5.5 1:59:30    来自:天涯  

(3141-29)  显示次数:7243(6712+531)     查看西风胖马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网页顶端

提示  单击主页面文件夹图标 显示本讨论组主题和全部跟随主题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桑秋法成,万法一心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 秒    ◇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