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2003~2006  »展开论题组:2729 »展开上一层主题组10 »展开主题组:66 2005.2.21 13:31:08  法华微信 注册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
  本无事而忘情
人的一生如同长途跋涉。凡事放不下,就有许多策身的奔劳,有许多揪心的计较。背着一块大“石头”赶路,有时会累得两眼发黑。

无门禅师的禅诗是金玉良言。

可凡人总难置那名利场中的“闲事”儿不顾,尽管明明知道诸多的身外物只是累人,依旧不能忍痛割“爱”,重复着由贪欲爱引发一个个烦恼。好时节虽近在咫尺,伸手可及,却如隔天涯,令人望穿秋水。也许,迷与悟之间只是一步之差,但这一步的迈出却极为困难,若迈出了,如同跨过了国界,两番心境判若云泥。

当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是啊,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心境却是大大不同了。但如何去迈出这一步?佛法教人知幻离幻,知味离味。一切的一切,既让它幻来幻灭,又在缘起幻有的当下随缘任运。古德训示道:

“万法本融,由迷情执而成碍。如一指能蔽山岳,认沤必遗大海。不惟埋没己灵,亦冤屈六尘境界。讵思六尘非能惑人,人自妄惑。根根幻驰,识识纷动。仔细推求,尘既不居其咎,根亦岂职其愆?识宁独当其罪?三科分析,既无真主,纵令共合,哪有实法。而于此虚妄法中,著我著人,分取分舍。犹如捏目,乱华发生,更欲分别花相妍丑大小,不益惑乎?惟将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作一超方特达之观,譬如为天下者不顾家,则智眼昭明,一切境界无非真实受用处矣。

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此事只问心,不必问知识也。知识亦劝淡世情,轻活计,专修出要耳。天平一头低,一头必昂。虽巧识强捻,不得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汉武、秦皇,不能扭作一句,况下者乎?

世法惟恐不浓,出世法惟恐不淡。欲深入淡字法门,须将无始虚妄浓厚习气尽情放下,放至无可放处,淡性自得现前。淡性既现,三界津津有味境界,如嚼蜡矣。僧梦虎,惊寤,喜曰:‘匪梦几被虎食。’既悔曰:‘知是梦,何不做一人情?’噫!可醒三界之恋幻质,不知淡性者矣。”

叶圣陶先生有一观感非常有见地:宗教家大多采用一种生活法,把所谓的万象万事划开了一部分,而生活在留着的一部分之内。生活中的丑恶美善、甜酸苦辣,是能够不失的在人心目中留下痕迹,然而也可以舍弃一部分,美好与悲伤的事物可以选择去记忆,烦恼在不想它的时候就不为烦恼。禅师们大概都愿把大自然宁静、清远、和谐、恬美、雅淡、飘逸、虚融、空灵、旷达的美境物象常存心中,而舍弃那些龌龊丑陋的物境。船子禅师有一首偈意境很美:

千尺丝纶直下垂,
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
满船空载月明归。

船子禅师意在钓鱼吗?是,又不是;空载而归会含有失望的意味吗?千尺钓丝,信手直垂,明月满船,怡然而返,禅师是以无所执著之心沉浸于空明澄澈的意境中,物我两忘。

明代钟惺说:我辈文字到极无烟火处,便是(禅家)机锋。

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
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

发布于:2004.10.5 15:45:31    修改于:2004.10.6 8:05:30  
毋二  2004.10.5 15:45:31    来自:人间  

(2729-66)  显示次数:5834(5397+437)     查看毋二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网页顶端

提示  单击主页面文件夹图标 显示本讨论组主题和全部跟随主题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秦限花开莲现华开莲现~王子清lucky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01 秒    ◇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