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2003~2006  »展开论题组:2286 »展开上一层主题组1 »展开主题组:16 2004.4.7 13:50:37  法华微信 注册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
  一个是止,一个是观。
  个人理解,这里说的不解义读经与解义读经是两种修学的路子,前者的方法是读经时念念清楚,了了分明,不起分别意识,我们不妨自己尝试一下,半个小时下来,确有涤除妄念、清净空明的效果,这其实是一种“止”的方法,系缘一处,摒除杂念,可以对治散乱,使心念渐渐平和,利于得定,这与持咒念佛的道理是相通的,只是所缘不同。而后一种方法,所谓“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不仅要解其义,而且要解其真实义,这并不是一件易事,读经之时,先闻而思之,然后从第六识思辨入手,用之与修行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对照辨析,然后渐渐明白诸法空、苦、无常、无我的道理,体悟诸法实相的不二中道,这种方法,更接近于“观”,可以对治昏沉,利于生慧。
  两种方法相比,似乎前者更需要集中的时间来作这种专门训练,而后者则不仅需要对文句有正确的见解,还需要及时地与实践相结合,所谓“学而时习之”。但二者也非截然隔阂,如果没有止,那么必然散乱,要能在散乱中起观实非易事。同样如果没有观,单纯的止也难以突破无明。与此同时,前者虽然由止入手,但读经时字字清楚分明,这便是观,后者着力于观察辨析,洞明性空之时,自然会平息乱心,于是产生止的效果。二者分别具有对治昏沉与散乱的作用。其实,就像做梦一样,若无散乱怎会致昏沉,若不因昏沉怎会生起散乱,二者都是因妄执而起的病象,因此对止观学习也不应偏废,而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
  个人浅见,请笑正。

十方  2004.4.5 11:41:30    来自:云南昆明  

(2286-16)  显示次数:3499(2953+546)     查看十方的所有文章 给十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网页顶端

提示  单击主页面文件夹图标 显示本讨论组主题和全部跟随主题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秦限花开莲现华开莲现~王子清lucky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 秒    ◇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