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2003~2006  »展开论题组:1391 »展开上一层主题组11 »展开主题组:89 2003.6.14 15:28:45  法华微信 注册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
  另举一个公案
这里两位禅师的名字我不记得了,就用禅师甲、乙命名。
有一日,有一位推官(一种专处理民间不平之事的官职人员)来拜见禅师甲,禅师甲把手里的拂尘一竖,然后问这个推官:
“还推得这个吗?”
这个推官当时不知所以。
随后禅师甲问过很多的人,他们都不明所以。有一次,禅师甲谴人来到禅师乙(好象是大慧皋禅师)面前也问了同样的一句话。当时禅师乙有病在身,就说:
“咳、咳,祸生也、祸生也!”
来人把禅师乙的回答传给禅师甲,禅师甲当然心知肚明,但是为了再检验一下禅师乙的实修,于是又谴人去问禅师乙:
“请问是生了甚麽祸?”
禅师乙此时厉声说到:
“再犯不容!”
来人又将此话传给禅师甲,禅师甲听了之后,方赞禅师乙是一位高僧。

这个公案说起来从字面上读,比南泉师的这个公案难度更大。
和南泉师这个公案相仿:已经重点不在于理上的事情,(比如由空显有或由有显空等等)而是心地实修上的事情。
如果不能在立稳脚跟识得本来,并且能时时刻刻在起心动念之间(关键)绵密保任不忘,这两个公案是没法透的过的。
圆觉经一开始就说到: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皆依圆照清净觉相”——这是心地实修的一个大总门。所以首先要明了“清净觉相”——就是识得本来,要见性,然后再“圆照”,这里就是修心的方法。如果住境起疑,那就是“偏照”而不是圆照。宗门有一句话:体若虚空勿涯案,不离当处常湛然,就是心地实修的法门,也可以说就是反闻闻自性,也就是圆照。“常湛然”就是“止”,因为不住相的缘故(勿涯岸),本心本具大圆镜智,所以就能明如秋水,就是“观”。因为“常湛然”所以才能明如秋水,到了明如秋水,方才是真正的“常湛然”所以说到真“止”方能真“观”,到了真观才算是真“止”,这就是止观双运了。
麻老,我有没有挨棒子?

常青  2003.6.8 12:26:09    来自:深圳  

(1391-89)  显示次数:7472(7269+203)     查看常青的所有文章 给常青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网页顶端

提示  单击主页面文件夹图标 显示本讨论组主题和全部跟随主题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芸( 当来)妙莲周品丞好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 秒    ◇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