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2009版区 »展开论题组:377 »展开上一层主题组22 »展开主题组:25 2017.6.6 9:24:55  法华微信 注册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
  呵呵,不确定因素有没有边界?比如:历史上是否存在过释迦牟尼?
有的多些深些,有的少些浅些,于是就有了“龙象蹴踏,非驴骡所堪”的说法:比如有个人有两个儿子,一个在读大学,另一个在读小学,要是谈论起微积分,显然读大学的儿子会滔滔不绝,不是读小学的儿子所能办到的。其实都是他的儿子,他当然一视同仁的平等疼爱,但不代表就没有能力的差别相。学佛是不执相,亦不废相,恰是在差别之中显示平等,共性,而对这种差别起贵、贱之分别恰是无智慧愚人的行为。
你觉得如来说法不应用狮子比喻,想法挺好的,因为狮子确实凶残。这里只是比喻形容如来说法的勇猛无畏一个方面而已,既然是比喻,就说明不必计较每一个细节。
佛法是超越语言、文字表达的,可能不像你想象那样一定要有个唯一的表达。比如完成一个高台跳水还要尽量少出水花的动作,有没有唯一的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教授表达,我想应该没有,因为对于不同特点的人,教授的方法都不一样,如果真有,咱们国家足球队前景就不会这么惨了:)
佛法更是需要实证的,不是简单的读读书,做个知识学问,而需要闻、思、修、信、解、行、证。

iamfisher  2014.6.19 18:37:07    来自:深圳  

(377-25)  显示次数:584(555+29)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网页顶端

提示  单击主页面文件夹图标 显示本讨论组主题和全部跟随主题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芸( 当来)妙莲周品丞好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 秒    ◇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