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2003~2006   »论题组:3351  2005.9.27 10:47:42   法华微信 注册
 读经之感无善无恶〖蒙山城〗(8.22 20:16) (8.22 20:29) (2798)
 蒙兄,瞬间,意门有极多的善、恶、无记三种心念流转而过〖iamfisher〗(8.22 20:58) (8.22 21:01) (3734)
 速度〖蒙山城〗(8.22 23:33) (4406)
 看不明白蒙兄想说明什么〖iamfisher〗(8.23 18:00) (5091)
 今天我去临沂,我在客车上,听了这首歌?〖蒙山城〗(8.23 23:38) (8.24 8:52) (5845)
 就这些了么,蒙兄?:)〖iamfisher〗(8.24 12:39) (8.24 12:39) (6549)
 这应该是另一个讨论的主题吧〖蒙山城〗(8.24 13:44) (7213)
 开新主题倒不很必要〖iamfisher〗(8.24 21:39) (7821)
 假设〖蒙山城〗(8.24 23:07) (8439)
 我也来个假设〖iamfisher〗(8.24 23:14) (8983)
 随想〖蒙山城〗(8.25 18:05) (9109)
 无论〖云起〗(8.25 22:31) (9527)
 同感。〖西风胖马〗(8.26 12:41) (10116)
 念佛念佛〖云起〗(8.26 22:23) (10622)
 随感〖蒙山城〗(8.28 17:31) (8.29 11:59) (10748)
 真空〖逍遥〗(9.18 19:57) (9641)
 【四暴流】〖iamfisher〗(8.29 13:36) (4308)
 【四身系】〖iamfisher〗(8.29 13:36) (4459)
 对于一种现象,一部经有一种说法,如然意思一样,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蒙山城〗(8.29 14:36) (5020)
 那就请蒙兄继续打水漂吧,呵呵(内空)〖iamfisher〗(8.29 20:22) (5606)
 读经后感〖蒙山城〗(8.31 23:57) (6177)
 现在称为“唯识学派”的前身,叫作“瑜伽行派”〖iamfisher〗(9.1 12:56) (6818)
 万法归一〖蒙山城〗(9.1 14:39) (7277)
 金刚般若经很好,以至于佛教在中国兴盛以来多有“尊崇”金刚经而附佛的会道门〖iamfisher〗(9.1 21:21) (7370)
 读经后感(之七)〖蒙山城〗(9.1 7:36) (5779)
 转:金刚手菩萨的金刚杵(有趣的小故事! 十法的修行,言说容易,实践极难)〖iamfisher〗(8.22 21:08) (3600)
 阿弥陀佛〖云起〗(8.22 21:16) (3615)
 有感故事〖蒙山城〗(8.24 9:27) (4341)
 呵呵,那你去搬沂蒙山好了,看看你的心是不是够“无”〖iamfisher〗(8.24 13:02) (4932)
 愚公移山〖蒙山城〗(8.24 13:52) (5621)
 呵呵,那先看蒙兄何时搬动沂蒙山再说〖iamfisher〗(8.24 21:32) (8.24 22:12) (6237)
 语之蒙兄:口念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西风胖马〗(8.24 21:43) (6810)
 别说你想笑,实际上我也想笑〖蒙山城〗(8.24 22:53) (7311)
 看来一句歌词也是可以让人悟到的(内空)〖云起〗(8.25 22:35) (8.25 22:37) (7346)
 哈哈,老师好〖蒙山城〗(8.24 22:46) (6759)
 我是不大同意你们语文老师的〖iamfisher〗(8.24 23:05) (7291)
 “从另一个角度说” :D 如果我们认为山神不那么现实,则 ^_-〖iamfisher〗(9.1 21:31) (7776)
 认为〖蒙山城〗(9.3 19:50) (7832)
 从另一角度讲〖蒙山城〗(9.3 19:43) (7369)
 天下皆以美之为美,斯恶已。〖清莲〗(9.5 20:23) (2784)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读经之感无善无恶
身行善法而心不知

在我最近读经的感觉是:人修善法到了一定的境界时,在身为正善时,就不存在善的念头,也没有恶意识。
善与恶是相互相成的,一个人假如有有善的念头,心就存在恶 意识。在自己辛辛苦苦行正善时,还压制着恶的意识,这样是很累的,不自然的。
假如一个人修习善法,修到心无善念,那么恶 也根本不存在,身行起善法时而心不知

:缮:

发布于:2005.8.22 20:16:55    修改于:2005.8.22 20:29:40  
蒙山城  2005.8.22 20:16:55    

(3351-1)  显示次数:2798(2401+397)     查看蒙山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蒙兄,瞬间,意门有极多的善、恶、无记三种心念流转而过
按照经论上说,瞬间,心中即有数以亿记的心念在心路历程中生起、停留、转变、灭,如此重复变迁、流转不息。佛经中称为“瀑流”。

在你目前这个阶段,您大概是没有办法看清楚这些“瀑流”的。你大概还会以为自己心中什么念头都没有或者很简单的几个思维,这其实是你的误会。让你看不清楚自己内心的,其实就是无明烦恼。这无明烦恼,是禅观的学佛人需要努力去对治的。

建议您多看看禅修方面的基础书籍。这个坛子里面有些善知识对禅观是有些经验的,建议你可以虚心问问。别在你目前这种自我欣赏的圈子里面来回打转。:)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发布于:2005.8.22 20:58:05    修改于:2005.8.22 21:01:39  
iamfisher  2005.8.22 20:58:05    QQ:12205397  

(3351-2)  显示次数:3734(3319+415)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 主题索引
速度
心中没有产生善与恶的念头,并不是以静止不动,也可以理解为速度快的连产生念头的思想都没有,也可以说是下意识。
我们看一人时,如不熟悉,那么我们就想、记,或者说培养认识的意念。假如我们已经与此人很熟悉,在见到此人,我们连想都不想,就已认出此人。或者说,我们的心连动都没有动,就认出此人,。难道我们心真没有动吗?不,这只是一种说法,一种称呼。

:缮:

蒙山城  2005.8.22 23:33:54    

(3351-5)  显示次数:4406(4050+356)     查看蒙山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 主题索引
看不明白蒙兄想说明什么
是想说明念头的速度比较慢?还是想说下意识的速度比较快?

经论中说,不管是意识明显的分别,还是禅观分明的有分心迅速迁变的心路历程,和惑业烦恼等有密切关系. 观察这些意识意门的详细过程,是很难的.如实地观察,可以破除无明我执. 你不是对唯识学感兴趣吗? 唯识学就包括这些的详细辨别.

干吗不虚心点静下心来学习? 你帖子里面说的这些,粗泛,茫茫然.可能你觉得在表达别人没发现的东西,其实你说的那些太粗糙了,没什么价值.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5.8.23 18:00:57    QQ:12205397  

(3351-6)  显示次数:5091(4741+350)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 主题索引
今天我去临沂,我在客车上,听了这首歌?
大体意思是:(多么熟悉的声音,一直陪伴我多少年。),从来没有想起过(可以理解为空),从来没有忘记过(可以理解为有)。-------酒干尚买无。

:缮:

发布于:2005.8.23 23:38:09    修改于:2005.8.24 8:52:07  
蒙山城  2005.8.23 23:38:09    

(3351-7)  显示次数:5845(5512+333)     查看蒙山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 主题索引
就这些了么,蒙兄?:)
假设当时你闭上眼睛“哐当”一声对面来的车出了车祸,能想起啥?
假设现在你想象一下“哐当”一声自己坐的车出了车祸,能想起啥?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发布于:2005.8.24 12:39:01    修改于:2005.8.24 12:39:45  
iamfisher  2005.8.24 12:39:01    QQ:12205397  

(3351-9)  显示次数:6549(6218+331)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1 主题索引
这应该是另一个讨论的主题吧
假设当时你闭上眼睛“哐当”一声对面来的车出了车祸,能想起啥?
假设现在你想象一下“哐当”一声自己坐的车出了车祸,能想起啥

======假设我闭上眼,“哐当”一声对面来的车出了车祸。我首先是睁开眼,假如我睁开眼,我不许要想,看已看到的时,做自己该做的事。假如我不睁眼,也许我当时不知有车祸发生,我更不用想。
假如我坐的车,出了车祸,我还有工夫想吗?
=======一切的假设都是虚构,是个空。但我们从假设中走不出,一切的假设又起了真的作用。关键是我们怎么看待,怎么理解?你说对吗?

:缮:

蒙山城  2005.8.24 13:44:37    

(3351-11)  显示次数:7213(6866+347)     查看蒙山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4 主题索引
开新主题倒不很必要
假设出了车祸,人半死不活的。那时候你也好别人也好,怎么空呢?
如果你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你大概可以做个心理辅导义工了。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5.8.24 21:39:23    QQ:12205397  

(3351-14)  显示次数:7821(7482+339)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9 主题索引
假设
假设一个人真的在忙========有两个人在说这个人,一个说他现在忙的要命,什么也不想,可能心中是一种空。另一个说他现在忙的要命,是实。假设我们细细的想一想,这二人说的都对,只是站的角度不一,一个说心,一个说身。

:缮:

蒙山城  2005.8.24 23:07:00    

(3351-19)  显示次数:8439(8078+361)     查看蒙山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0 主题索引
我也来个假设
假设一个人没饭吃,连续饿了N天肚子,肚子里是空。
假设一个人吃饱了饭,再连续吃上N碗,肚子里是实。

这样不管肚子是空还是实,都苦得很呢。
实饱饭也要适量,空肚子也要适当。

蒙兄的空和实,是什么情况呢?呵呵。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5.8.24 23:14:18    QQ:12205397  

(3351-20)  显示次数:8983(8647+336)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1 主题索引
随想
我在想,假如一个人真的挨饿几天,是有原因的,一个人吃饱了还想吃,更有原因。
我们不能停留在我们自己的怎么认为中,而是处身想一想当事人的真实想法。
我记得,最近有这样一个新闻,是煤矿工人被困矿井底的事。我在想,被困的矿工在井底,想的并不是饿,而是求生的愿望。而在井上营救的人员,暂时几天忘记也忘记了饿。
假如一个人云贫困而一直吃不上饭的人,挨饿几天后,给他上一桌山珍海味,即使他吃饱了,他还要在多吃一点,撑的上,他决的是一种幸福。
实际上,不同的意见,站在不同的角度,都是对的,即使一个正确的道理,把它放在不适合的地方,这个道理也就不对了。======佛法是静止不动的,而人心却是活的,假如人法归一,则是妙法,假如人看重法,则是佛法。我在想,世间有一模一样的道理,人却不能做一模一样的事。

:缮:

蒙山城  2005.8.25 18:05:38    

(3351-21)  显示次数:9109(8774+335)     查看蒙山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4 主题索引
无论
无论fisher兄东说,无论fisher兄西说,蒙山兄都会说“空”,换句话说也可以是“有”,无论是空有,还是有空,关键是我们站的角度不同。^_^

云起  2005.8.25 22:31:02    来自:北京朝阳区  

(3351-24)  显示次数:9527(9230+297)     查看云起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6 主题索引
同感。
那个令蒙兄感受最深的“从来没有想起过,从来没有忘记过”。是不是众生本自具足的如来藏呀?

空有的两边不著,绝对相对的两边不著,见性不著,渐能空相,却也不能兜着圈子着了那个空妄。由是心地清静,而信、而解、而行。

念佛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古道西风胖马,断肠人在天涯。

西风胖马  2005.8.26 12:41:09    来自:天涯  

(3351-26)  显示次数:10116(9795+321)     查看西风胖马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7 主题索引
念佛念佛
蒙兄的那个“从来没有想起过,从来没有忘记过”,他是分开来认为的,是“空”和“有”。两个加在一起,或许、可能接近如来藏。^_^

由是心地清静,而信、而解、而行------引谛闲法师在《大乘止观述记》中的一段

“大乘者,即吾人本有一念之心。本书中名为自性清净心。其义甚博,须分二科释之。先分释。次合释。分释者,先大后乘。大者何?绝对无外之义。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绝诸对待。无内无外。所谓无前后。无方隅。竖穷三际。横□十方。具足体相用三大。三大者。随缘不变,体即真如。是为体大。全妄即真之心体,具足过恒河沙称性功德。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是为相大。即此一念心性之体相,不变随缘。能出生十法界因果。达此十界因果,缘生无性,便能翻染成净。是为用大。一心具此三大,故称为大也。言大者。绝待无外。是真大。非对小说大之妄大也。原无先后。是本大。非先小后大之伪大也。又此体相用三大,非一非三。即三即一。体外无别相用,体绝待也。如湿性之外,无别水波。相外无别体用,相绝待也。如水外无别波与湿性。用外无别体相,用绝待也。如波外无别湿性与水。此现前一念之心,具此三绝待之义。以绝待故,假名为大耳。各人闻此法门。须将一切念头放下,向自己本性上体会。果能一念不生,方领悟得大字之义。方为不负己灵也。切要切要。乘者,车也。约喻为名。运载为义。现前一念之心,随缘不变。全妄即真。法尔能运载吾人出生死路。入涅槃城。自利利他,永无休息。故以乘喻之。乘义可分为三。所谓理乘,随乘,得乘是也。体大即理乘。亘古亘今,常不变故。相大即随乘。不脱不离,恒相应故。用大即得乘。如轮王七宝,自在成就故。又约性德以明,则体相用三大,总名理乘。无二体故。照性成修,约修时以明三大,则总名随乘。顺法性故。从因克果,约果时以明三大,则总名得乘。极自在故。性修因果,唯是一心。故取喻车乘,名之为乘也。分释竟。合释者,因心性有染净迷悟,故有十法界之差别不同。试以人法界说。起见思惑,造十恶业,运入三恶道。是为跛驴坏乘。畏三涂苦,持五戒,修十善,或修三界禅定,能运载至三善道。名为人天乘。若知三界火宅,无一可乐,修出世戒定慧,了脱生死。是声闻乘。能运载至小涅槃城。法华经喻为羊车。了达十二因缘无性,当体即空,永息惑业苦轮,是缘觉乘。能运载至中涅槃城。经中喻为鹿车。具大悲心,发四宏誓,自利利他,同出苦轮。是名菩萨乘。便能运载至于大涅槃城。经中喻为牛车。如了达一念心性,体即真如。随顺不生不灭之体。由名字入观行,而相似,而分证,而究竟,直运载而至于佛地。是名佛乘。经中喻为大白牛车。”

准此,如能首先解悟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一念心性,了达十界因果,缘起性空,亦是假中,由此精进修行,便能不走弯路,翻染成净。

念佛很不错的,我觉得最大的好处是随时可以提起。我如果专心念一段时间,就会有善境界,可是一直专心,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所以进步就很慢了...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云起  2005.8.26 22:23:45    来自:北京朝阳区  

(3351-27)  显示次数:10622(10322+300)     查看云起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8 主题索引
随感
我认为这四句,是一个过程。我们学佛,先要有一颗清净心,在生正信。‘而解’是正确的趣解佛意。‘而行’是人法两空(也可以理解为人法归一,做事自己不固执,而又不执着于佛法,有正确的意见),力行正法。
比如====假如一个人不能正确的趣解佛意,那么也就根本谈不上‘而行’。

:缮:

发布于:2005.8.28 17:31:46    修改于:2005.8.29 11:59:00  
蒙山城  2005.8.28 17:31:46    

(3351-28)  显示次数:10748(10413+335)     查看蒙山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6 主题索引
真空
如果执着着空 那空就是有 无执才是真空

无我任逍遥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于义之所身 一切我今皆忏悔

逍遥  2005.9.18 19:57:40    来自:281204543  

(3351-46)  显示次数:9641(9328+313)     查看逍遥的所有文章 给逍遥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9 主题索引
【四暴流】
【四暴流】
--------------------------------------------------------------------------------
p0406
瑜伽八十九卷十页云:复次,欲贪嗔等欲界所系烦恼。行者欲界所系上品烦恼未断未知,名欲暴流,有、见、无明三种暴流,如其所应,当知亦尔。谓于欲界未得离欲,除诸外道,名欲暴流;已得离欲,名有暴流;若诸外道从多论门,当知有余二种暴流。谓诸恶见略摄为一,名见暴流。恶见因缘略摄为一,说名第四无明暴流。
二解 大毗婆沙论四十八卷一页云:有四瀑流,谓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无明瀑流。问:此四瀑流以何为自性?答:以百八事为自性。谓欲瀑流以欲界二十九事为自性,即贪五、嗔五、慢五、疑四、缠十。有瀑流以色、无色界二十八事为自性,即贪十、慢十、疑八。见瀑流以三界三十六事为自性,即欲、色、无色界各十二见。无明瀑流以三界十五事为自性,即欲、色、无色界各五部无明,由此四瀑流以百八事为自性。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瀑流?瀑流是何义:答:漂激义,腾注义,坠溺义,是瀑流义。漂激义是瀑流义者,谓诸烦恼等漂激有情,令于诸界、诸趣、诸生生死流转。腾注义是瀑流义者,谓诸烦恼等腾注有情,令于诸界、诸趣、诸生生死流转。坠溺义是瀑流义者,谓诸烦恼等坠溺有情,令于诸界、诸趣、诸生生死流转。
三解 集异门论八卷五页云:四瀑流者,一、欲瀑流,二、有瀑流,三、见瀑流,四、无明瀑流。云何欲瀑流?答:除欲界系诸见无明,诸余欲界系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是名欲瀑流。云何有瀑流?答:除色、无色界系诸见无明,诸余色、无色界系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是名有瀑流。云何见瀑流?答:谓五见,一、有身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禁取。如是五见,名见瀑流。云何无明瀑流?答:三界无智,是名无明瀑流
四解 入阿毗达磨论上十六页云:瀑流有四,谓欲、有、见、无明瀑流。欲漏中除见,名欲瀑流,有二十九物。有漏中除见,名有瀑流,有三十物。三界诸见,名见瀑流,有三十六物。三界相应不共无明,名无明瀑流,有十五物。漂夺一切有情胜事,故名瀑流,如水瀑流。
--------------------------------------------------------------------------------
FROM:【法相辞典】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5.8.29 13:36:06    QQ:12205397  

(3351-29)  显示次数:4308(3998+310)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0 主题索引
【四身系】
【四身系】
--------------------------------------------------------------------------------
p0405
大毗婆沙论四十八卷七页云:有四身系,谓贪欲身系、嗔恚身系、戒禁取身系、此实执身系。问:此四身系以何为自性?答:以二十八事为自性。谓贪欲、嗔恚身系,各欲界五部为十事。戒禁取身系,三界各二部为六事。此实执身系,三界各四部为十二事。由此四身系,以二十八事为自性。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身系?身系是何义?答:缚身义、结生义是身系义。缚身义是身系义者,谓此四种于生死中缚有情身,等缚遍缚。如集异门说:贪欲身系未断,未遍知故。于彼彼身、彼彼形、彼彼所得自体,为因、为缘、为缚、为等缚、为遍缚、为结相续。如结鬘师或彼弟子,取种种花,集置一处,以缕结作种种花鬘。缕与花鬘,为因、为缘、为缚、为等缚、为遍缚、为结相续。余三身系,广说亦尔。结生义是身系义者,如契经说:三事合故,得入母胎。一者父母俱有染心,二者其母无病值时,三者健达缚正现在前。尔时健达缚、爱恚二心展转现在前方,得结生故。结生义是身系义,如彼广说。
二解 集异门论八卷六页云:四身系者,一、贪身系,二、嗔身系,三、戒禁取身系,四、此实执取身系。云何贪身系?答:贪者,谓于欲境诸贪等贪,广说乃至贪类贪生,是名为贪。身系者,谓此贪未断未遍知,于彼彼有情、彼彼身、彼彼聚、彼彼所得,自体为因为缘,系、等系、各别系,相连相续,方得久住。如巧鬘师或彼弟子,聚花置前,以长缕结作种种鬘,此花用缕为因为缘结等。结,各别结,相连相续,方得成鬘。此贪亦尔,未断未遍知,于彼彼有情、彼彼身、彼彼聚、彼彼所得,自体为因为缘,系、等系、各别系,相连相续,乃得久住,是名身系。云何嗔身系?答:嗔者,谓于有情欲为损害,广说乃至现为过患,是名为嗔。身系者如前说。云何戒禁取身系?答:戒禁取及身系,俱如前说。云何此实执取身系?答:此实执取者,谓或有执我及世间常,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我及世间无常,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我及世间亦常亦无常,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我及世间非常非无常,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我及世间有边,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我及世间无边,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我及世间亦有边亦无边,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我及世间非有边非无边,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命者即身,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命者异身,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如来死后有,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如来死后非有,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如来死后亦有亦非有,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此实余痴妄。如是等名此实执取身系者,谓此实执取未断未遍知于彼彼有情等。如前广说,是名身系。
--------------------------------------------------------------------------------
FROM:【法相辞典】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5.8.29 13:36:52    QQ:12205397  

(3351-30)  显示次数:4459(4138+321)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1 主题索引
对于一种现象,一部经有一种说法,如然意思一样,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不能着重一种说法,如瞎子摸象-----多多益善。

:缮:

蒙山城  2005.8.29 14:36:59    

(3351-31)  显示次数:5020(4725+295)     查看蒙山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2 主题索引
那就请蒙兄继续打水漂吧,呵呵(内空)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5.8.29 20:22:11    QQ:12205397  

(3351-32)  显示次数:5606(5305+301)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3 主题索引
读经后感
在前几天,我看了几天唯识方面的一本经卷,我读后的感受是:金刚象古文,回味无穷,唯识象现在文,直接明了。
我觉得瀑流说法,与唯识相似,直接明了的不让人思考。我理解的瀑流是我们的心念一个接一个.快的如同一体,比如我们的现在家用的吊扇,速度快的,就象没有在转.
在金刚中,没有瀑流一说,却含有瀑流的境界,仅一句护善念到无所住,包含一切.

:缮:

蒙山城  2005.8.31 23:57:07    

(3351-33)  显示次数:6177(5859+318)     查看蒙山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5 主题索引
现在称为“唯识学派”的前身,叫作“瑜伽行派”
“深深中观见,广大瑜伽行。”

实际传承弥勒唯识学并广大弘扬的无著菩萨,以本尊相应而修瑜伽,求见弥勒。此中“瑜伽”,是上师相应义。

===============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544.htm

此外要想修本尊法有所验相也需具备为利有情的大悲心,比如,无著论师在鸡足山苦修十二年,一无所获,未能亲见其本尊弥勒菩萨,气馁下山,于中途看见一母狗,二足皆跛,腹上遍满小虫,痛苦不堪。无著菩萨因此生起极难忍猛利大悲,用手去除虫又恐将其杀死,乃不顾狗身烂坏、脓液熏人,闭目伸舌,欲以舌去添掉诸虫。然舌触到的却是地面,睁开双眼,狗身已不现,而出现在面前的却是光明赫弈的本尊弥勒菩萨,无著菩萨悲喜交加,请问弥勒菩萨为何不垂慈悲,十二年中不现真身。弥勒菩萨答言:‘非不现身,实我与你从未分离,只因你业障太深,故不能见。你十二年苦修,业障略薄,今见我幻化之母狗而生起大悲,业障净除无余,故能真实亲见我身。’


=========================

http://fahua.com/cgi-bin/forum/wiser.cgi?kd=wise&om=1509&ot=3

“忆念宿世,一般来说只有具足宿命通的人才能做到,或通过圣者加持而暂时得到,如《百业经》中记载着有人在目犍连尊者前闻法而了知自身前世为母狗等。但现在各地也有不少人能回忆前世,前两年,有一名叫印亮的比丘尼,曾两次来过学院参学,她小时候经常梦见自己是一只鸭子。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一次她到广东去拜见本焕禅师,在虔诚顶礼时,前世的情景突然历历在目,她不由得痛哭一场,并很快在禅师座下出家受戒。原来,本焕禅师在文革期间,曾分派为集体放鸭喂鸡,禅师每天都为自己所喂的鸡鸭念三皈依等各种经咒回向,而印亮比丘尼前生就是其中受到了法恩的一员,她至今都保持着前世的这一段记忆(欲知其详者可问她本人)。大家都应祈求上师三宝加持,让自己生生世世都能具有回忆宿世的能力,同时也应随菩萨为天下所有众生回向加持,愿他们皆能回忆宿世。如果愿力成熟,那这个世间绝不可能象现在一样乱糟糟了。”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5.9.1 12:56:30    QQ:12205397  

(3351-35)  显示次数:6818(6468+350)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6 主题索引
万法归一
在佛教,不论任何宗与派,查询起前身,都会追寻到一个佛法。不论任何经卷,可能都能在金刚经中找到影子。

:缮:

蒙山城  2005.9.1 14:39:40    

(3351-36)  显示次数:7277(6957+320)     查看蒙山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7 主题索引
金刚般若经很好,以至于佛教在中国兴盛以来多有“尊崇”金刚经而附佛的会道门
:(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5.9.1 21:21:57    QQ:12205397  

(3351-37)  显示次数:7370(7057+313)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4 主题索引
读经后感(之七)
我们在读经时,一定先明白此经主要想说什么?才容易理解,假如我们站在一个角度看待所有的问题,我们理解起来,也就困难的多。我记得去年丛柏庵,没有见到师傅,教里面的小居士说了我一顿,他他说学佛,先读地藏经,不能读金刚经。当时我笑了一笑说说几句话,连小居士气的不轻,与我说三道四。在我几个月前,妻子在上香时,我看了一遍地藏经,我们才明白读经先度地藏经的道理。从第一个角度讲,地藏经是一部孝经,他向我们展示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 先孝父母,父母恩重大于山,假如一个人不为父母,只想自己,即使出家,也系心怀众生,我才感受到电视上常听到‘你尘缘未了’的一句话。
假如我们看地藏,站在金刚的角度,我们将会迷失自己。读不同的经,站在不同的角度读,才明白经的真正含义。我记得前几天我在莲舟曾发了这样个帖子,大体的意思:佛舍身就众生,将因出下面几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一是:佛菩萨不爱护自己的身体是一罪,二是:由于佛菩萨的善心,被救的众生,因吃佛肉,喝佛血,又引出两个问题,等等。其实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假如我们执着,较真,这也许是一个死胡同。
===========我觉得这不是什么问题,假如有这样的疑问,而是我们始终站在一个角度而造成的,不同的经卷有不同的说法,假如我们执着一,将会丢失二三四等。

:缮:

蒙山城  2005.9.1 7:36:31    

(3351-34)  显示次数:5779(5448+331)     查看蒙山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 主题索引
转:金刚手菩萨的金刚杵(有趣的小故事! 十法的修行,言说容易,实践极难)
金刚手菩萨的金刚杵(有趣的小故事!)
http://hk.netsh.com/eden/bbs/701282/html/table_4647615.html


某年,释尊率领一大群弟子在灵鹫山教化众生。..阿阇世王看见那位鼎鼎大名的金刚手菩萨,常常右手持金刚杵,伴随在佛身边。他对金刚杵的重量,突然起了疑心!“金刚手拿的金刚杵,到底有多重呢?金刚手力大无穷,那只杵拿在手上好像很轻的样子。”

金刚手菩萨明白阿阇世王的疑念,开口说话:“阿阇世王,你好像对我手上这只杵的重量起了疑问,其实,远只杵是很奥妙的,不重不轻,轻重全由拿的人的心来决定,而没有固定重量。”

阿阇世王发现金刚手菩萨的眼力非凡,竟能看穿自己的心事,不禁吃上一惊,同时听见杵的重量变化,系由持杵人的心来决定,也惊异得目瞪口呆。

“菩萨,为什么这只杵竟如此奥妙呢?”

“因为那不是普通的杵。有些人趾高气扬地表示,自己的力大,或说颇有神通,而想高举这只杵的话,这只杵为了惩罚他的高傲心,会使他难动分毫。反之,有些人正直谦虚,就能轻易地高举这只杵了,可见这是何等奥妙的杵啊!”

菩萨一面说话,一面拿著金刚杵往地面撞击,同时运用神通力,转动了整个世界。

“怎么样?我现在把金刚杵放下,你不妨举起来试一试。”菩萨说。阿阇世王听到对方出言挑战,自己生性不服输,当然不甘示弱,而且对自己的力气也颇有信心,他暗自寻思,“想在菩萨面前一展自己的力气,无论那只杵如何奥妙,我一定要提动它。”


于是,阿阇世王使尽全力,握著金刚出,想要移动它,虽然它几乎用尽了全力金刚杵好像生根似地,却丝毫不动。一向自负顽强的大王,面对这种奇妙的事实,不禁对神通力量的奥妙惊讶。他怀著尊重的心,为了解除疑念,就走到佛前,和掌问讯:

“世尊,当年我率军作战时,曾披铁甲,骑巨象,纵驰战场,对自己得力气颇具信心。如今用了全身力气,想要一动这根小杵,竟不能动它分毫,这是什么道理呢?”

“大王,这只金刚杵很重。你的力气实在无法移动它,因为提拿不动,你才会悲观。”佛回答得很干脆,顿使阿阇世王像一条断网似地,立刻垂头丧气。接著他对旁边的帝释天王说:

“憍尸迦(帝释天出生人间时的名字)有三十三天之王的美称,何妨也动动这只杵如何?”号称三十三天之王的帝释天,威风十足,勇不可当,又有神通力,在阿阇世王的劝诱下,跃跃欲试要拿起金刚杵,怀著高傲。心暗想:“总得胜过你的威势”,只见他迅速手持金刚杵猛摇。不料,仍是丝毫不动,帝释天忍不住大吃一惊。

“世尊,您知道当年我跟阿修罗王作战时,曾经右手拿起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那辆大车,好像风车般地空中回转,我有这样大的力气,现在竟然拿不动这只杆,莫非您运用广大的神通,暗中制止我吗?否则,凭我的力气不可能拿不动它。”


“憍尸迦,你说我使用神通力制止,事实上绝无此事。问题是金刚杵太重,你的力气不够。并没有什么奥妙可言,你知道须弥山有多重吗?”

“我知道须弥山之重举世无匹。”

“憍尸迦,这根金刚杵用钢铁打造而成的,重量远比须弥山为重。金刚手菩萨轻易地拿著这根重杵,可把铁围山等诸大山峰,打成粉碎,就可知金刚手有多大力气了。”


释尊把金刚手菩萨力大无穷的故事说明一番,帝释天王听了更加吃惊。目犍连尊者站在旁边也听见,并也看到刚才的事实,帝释要求他:

“目犍连尊者,你在世尊的弟子里,一向以神通第一闻名,何不运用你的神通试试我们难动分毫的金刚杵呢?”

目犍连心想:在众目睽睽之下,倘若无法移动这只杵,必会遭到长辈、同参和晚辈们的讥笑。这是关系自己声望的一件大事。目犍连认为此举必须成功,他一面准备周详地运用神通力;一面慢慢从大众中走到金刚杵前,伸手拿取。目犍连能不能用神通力拿起金刚杵呢?大家非常有兴趣,无不争相靠拢欲开眼界。这时候,四周一片寂静。当目腱连的右手一触及重杵,天地马上震动,海水汹涌。而大家张大眼睛,手冒冷汗,惊讶地望著金刚杵是否动摇?目犍连满身大汗握著杵,竟也未动分毫。参观的人大失所望。事实上,自信心深受打击且绝望的,莫过于目犍连本人。为了治疗内心的创伤,目犍连走到佛面前问:

“世尊,不肖弟子向以神通第一自许,大家也常常赞赏我的神通力。我能把大海之水放进手掌上;转动世界,就像用手指转动铜板钱币般轻松,我也能制止空中的日月运行,遮挡其光芒,也能把须弥山丢进梵天世界,而且降伏难陀,和鸟波难陀两大龙王。我枉有这样的神通,竟然不能移动一只小金刚杵,到底为什么呢?难道是我的神通力哀退了吗?”


“不是,你的神通力并没有减少。不过,由于菩萨的威力。及其加持的力量使然,才使菩萨以下的任何人,使出多少力气,也不能移动这只金刚杵。”

“金刚手菩萨力大无穷,竟将我们难动分毫的金刚杵任运自由地动摇,实在很难得。”

“目犍连,譬如把三千大千世界的须弥山,合并放进一个须弥山里,即使有人能够不费力地移动这座宽广的须弥山,也无法移动这根金刚杵。”

“那么,金刚手菩萨,能轻易地举起金刚杵,可见他的力量是无法想像的,但却不知是天生的力量,抑或神通力呢?”

“目犍连,天生的力量,到底有限,而菩萨的神通力是无限的。倘若我在大众面前显示菩萨的神通力,众人及诸天人、声闻、缘觉都会惊讶自惭的。”


对于目犍连的质疑,佛陀就谈到菩萨的神奇力量。不料,大家都以不可思议的眼神,怀疑菩萨果真有这样伟大的力量吗?佛陀洞悉大家的心理,为了消却大家的疑云,于是对金刚手菩萨说:

“你不妨转勤一下金刚杵,让大家开开眼界,以扫除大家的疑念。”

金刚手奉了佛命,慢慢走到杵前。接著,展示奥妙的神通力,先试试挥动三千大千世界,左手拿著无人能动分毫的金刚杵,轻易的从地上拿起,在空中挥舞,投上投下像风车似地呼呼不停。

众人目睹菩萨的演示,不禁异口同声赞叹:“菩萨的神通力果然伟大,您怎么获有这种神力呢?”一面朝金刚手菩萨礼拜,低头祈愿:“的确不可思议,菩萨呵!我们难得一见片萨的伟大力量,也从此加重我们的尊敬心,请您大发慈悲,赐给我们雄厚的力量。”

阿阇世王不能动摇金刚杵,甚至连帝释天王,以及素称神通第一的目犍运也不能移动,只有金刚手菩萨轻易地提起、挥动、放下,阿阇世王看得目瞪口呆,暗暗称奇,忍不住起立问道:

“世尊,菩萨究竟历经多少修行,才能修得如此神通呢?”

“大王,你问得很好。现在,我就为你和在场的诸位说明菩萨如何证得神通力?大家不妨平心静气地听。菩萨所以能得如此神通力,在于他曾修行十法。

十法就是:
第一、即使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肯舍弃终身正法。
第二、对人虚怀若谷,绝不在尚未得悟者面前,夸耀自已的证悟。
第三、怜悯许多弱小者,绝不毁损他们。
第四、看到饥渴苦恼者,欣然给予最好的食物。
第五、看到常常惶恐的人,立刻给予安乐。
第六、看到病患呻吟的人,给予药物和医疗。
第七、施惠穷人,拯救危难者。
第八、看见佛塔、寺院及其佛像,发心打扫清洁、庄严佛像。
第九、常用喜悦的言语、安慰世人。
第十、看见身负重担、困顿疲劳者,立刻慷慨协助。

十法的修行,言说容易,实践极难。一般人若能实践其中任何一法,实属难得。

由于金刚手菩萨能完全修行十法,才获得深奥的神通力。傲慢与自尊心强的人,大概可明白自己不能动摇金刚杵的原因吧!你们今后要努力修行十法,以成就伟大人格而证悟。”释尊诚恳地奉劝大众。

《如来不可思议秘密大乘经第十六》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5.8.22 21:08:27    QQ:12205397  

(3351-3)  显示次数:3600(3233+367)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 主题索引
阿弥陀佛
最近蒙兄写文章有进步,学佛也有进步 :)

云起  2005.8.22 21:16:39    来自:北京朝阳区  

(3351-4)  显示次数:3615(3313+302)     查看云起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 主题索引
有感故事
金刚杵是由心拿,条件是十善法,关键是无心为。
心动法宝(金刚杵)重,心无随心飘,念起注重法,念无妙行中。

:缮:

蒙山城  2005.8.24 9:27:02    

(3351-8)  显示次数:4341(3991+350)     查看蒙山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0 主题索引
呵呵,那你去搬沂蒙山好了,看看你的心是不是够“无”
你还可以发愿做山神,大力山神可以移山倒海的。

呵呵,开个玩笑。你要真的发愿做山神,那也是不那么容易实现的。
:D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5.8.24 13:02:08    QQ:12205397  

(3351-10)  显示次数:4932(4635+297)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2 主题索引
愚公移山
你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吗?它只是一个故事,故事的本身反映一种精神。你不要把愚公移山的故事当作历史。认为是一个真事情。

:缮:

蒙山城  2005.8.24 13:52:17    

(3351-12)  显示次数:5621(5275+346)     查看蒙山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3 主题索引
呵呵,那先看蒙兄何时搬动沂蒙山再说
这样证明你的心确实“无”呢。

顺带说一声,我小时候是语文课代表。我记得最后感动了山神,是山神搬的。如果当时愚公没有把山神感动、山神不出手,恐怕愚公的子子孙孙到今天还在挖山呢,也可能某些子孙要想出用核弹炸山的惊世骇俗办法了。呵呵:)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发布于:2005.8.24 21:32:00    修改于:2005.8.24 22:12:53  
iamfisher  2005.8.24 21:32:00    QQ:12205397  

(3351-13)  显示次数:6237(5904+333)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5 主题索引
语之蒙兄:口念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
嘿嘿,看了这组对话,直乐。

还有,我也是:)

古道西风胖马,断肠人在天涯。

西风胖马  2005.8.24 21:43:34    来自:天涯  

(3351-15)  显示次数:6810(6471+339)     查看西风胖马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7 主题索引
别说你想笑,实际上我也想笑
也许我们笑的意思不同,但是都在笑,我笑的是我越谈越跑题,但自己没有办法。而你笑我们====哈哈!
我这两天感受最深的两句话是:从来没有想起过,从来没有忘记过。

:缮:

蒙山城  2005.8.24 22:53:02    

(3351-17)  显示次数:7311(6970+341)     查看蒙山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5 主题索引
看来一句歌词也是可以让人悟到的(内空)

发布于:2005.8.25 22:35:14    修改于:2005.8.25 22:37:16  
云起  2005.8.25 22:35:14    来自:北京朝阳区  

(3351-25)  显示次数:7346(7039+307)     查看云起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6 主题索引
哈哈,老师好
沂蒙山在我心中,我人在沂蒙山中。
我心搬时,沂蒙山在我心中动;我人搬时,我在沂蒙山中走。
我的语文老师,我们学愚公,并不是学他搬山,而是学他精神,假如再在山神上做文章,将又引起一话题?

:缮:

蒙山城  2005.8.24 22:46:52    

(3351-16)  显示次数:6759(6427+332)     查看蒙山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8 主题索引
我是不大同意你们语文老师的
所以我才能做语文课代表啊。:)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5.8.24 23:05:34    QQ:12205397  

(3351-18)  显示次数:7291(6987+304)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8 主题索引
“从另一个角度说” :D 如果我们认为山神不那么现实,则 ^_-
http://www.kangzheng.com/lchh/0003.txt


  廿九、峨钵遇山神  摘自陈晓东著《宁玛的红辉》

  在中国,有关山神的传说渊源流长。成书于二千多年前的《山海经》,就已记载了
有关山神的种种传说。《太平广记》里也收录了大禹囚禁商章氏、兜庐氏等山神的故事。
《五藏山经》里还对诸山神的状貌作了详尽的描述。 
  在今日藏地,不少地方还保留着祭祀山神的风俗,如在川北阿坝州汶川,不少藏族
寨子都有自己的山神,各寨子都有自己祭祀山神的一套仪规;在川西甘孜州的石棉,每
年腊月十三开始的唤山节即为祭祀山神的节日,整个祭山活动要持续三天。当我从康定
坐长途汽车去色达的路上,沿途经过几座高山之顶时,车内不少藏民都将头伸出车窗大
声叫唤,并将撕碎的白纸、白布条等物扔出窗外。在山顶上,往往已积蓄了许许多多这
样的白纸、白布条,随风一吹,盘旋升腾,直冲云霄。藏民们以这种方式表达对山神的
敬畏和礼拜。 
  但是,传说毕竟是传说,故事毕竟是故事。如果说在传说里还有人跟山神交往的故
事,那在现实生活中----尤其在人类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很多现代人实际上已
经仅仅把山神视为天方夜潭中的一种神话了。 
  当我从丹真嘉措活佛那里听说了峨钵曾被山神请去的事情后,我也感到很惊奇。设
法从一个喇嘛那儿打听到峨钵的住址,我马上就去找他。 
  找了好几次,直到第四天,峨钵才回来。开门让我进去,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披
红色藏袍,身体壮实,脸相忠厚,能说一口蛮像样的汉语。他的屋子,像这儿大多数喇
嘛的屋子一样,不大,约六七个平方米,地上铺一块五尺长的地毯,白天可坐,晚上可
睡。四周墙上贴满大大小小画片,贴得最多的是法王的像。 
  他前几天开车去县城了,昨晚刚回来。听我说了来意,知道是丹真嘉措活佛叫我来
的,他点点头,就跟我谈起他被山神叫去的那段经历。 
  这事发生在藏历猴年。他属马,那一年二十六岁,是色达县色柯乡约若村的会计,
那时村还称大队,他是大队会计,已当了多年,还兼公社的会计辅导员,在村子里,书
记、队长之下,会计也可算得上是一个人物。 
  那一年,根据上头的布置,生产计划要调整。他便骑马去十道班等处通知那里的村
民,第二天来大队部开全体村民会议。是个大晴天,下午太阳很好,照在人身上暖洋洋
的……只见迎面来了个骑马的老人,又高又大,有三四个人那么高,那匹马当然更高大
了。老人相貌威严,留着络腮胡子,胡子成卷曲状,朝两旁翘起。老人到他跟前停了下
来,对他说:"我是丹金神山的护法,有点事要你帮忙,今晚我来找你。"峨钵觉得有点
害怕,他过去不信佛道神怪这一套,但听到过不少关于山神天神的传说,没想到今天让
他给遇上了。他对老人说:"我家里有个老母要照顾,恐怕我帮不了你的忙。"老人说:
"你可以帮我的忙,不用怕,晚上我再来。" 说着骑马走了。 
  通知完了明天开干部会,峨钵就在十道班吃了晚饭,还留下来,看晚上放电影。高
原牧区放电影是件大事,附近骑马赶来看电影的牧民不少。峨钵坐在人堆中间。那晚放
的是《五朵金花》,挺好看。放映员换最后一盘带子时,峨钵忽然想起,下午遇到的那
个老人,不是说晚上还要来找自己吗,他坐不住了,而且这时电影银幕上的图像也变得
看不见了。他就站起身走出了人堆。人们仍在看电影,没谁注意到他的离去。 
  那晚是藏四月初十,大半个月亮挂在天上,月色挺亮,四周群山的轮廓看得很清楚。
走到公路边,只见那个巨人般的老人已等在那里了。见他出来了,便对他说:"我等你
很长时间了,为什么不早点出来?跟我走吧。"说着,就在马上俯下身,像捉小鸡似的,
把峨钵轻轻地提起,放在身后马背上,然后疾驶而去。 
  到了丹金山一个很大的山洞里,里头黑黑的,稍稍有点光线。老人叫峨钵把衣服脱
下来,让他检查一下。检查完了,老人很满意地说:"很好,你身上啥子也没有,正是
我要找的人。"等峨钵穿上了衣服,老人又说:"我要你到很远的一个地方帮我送一样东
西,不过你是个人,已经吃了人吃的物品,现在去可能到不了那里。你先在我这里休息
一下,然后再去。"说完,老人走了出去。山洞里马上变得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见了。
他就在山洞里休息,似睡非睡,似醒似醒,不吃不喝,不渴也不饿……  
  也不知过了多久,大概有两三天了,山洞里又有了光线,而且比先头亮。峨钵醒来
了,觉得人非常舒服,浑身充满了力量。老人又来了,拿着一只红色的小方盒,交给峨
钵,对他说:"这个给你,你把它交给唐雅神山的护法。这个盒子里有很多东西,你不
要打开。不过,你也打不开它。"唐雅山在青海果州班玛县,离这儿很远,平时骑马一天
也不一定能赶到,不过,峨钵当时并没想到去唐雅山要走很多很多路,他觉得帮老人送
这个盒子好像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峨钵拿着这个小盒子就上路了。他发觉自己走得很快,但一点儿也不吃力。天正在
下雪,雪地上并没留下他的脚印。淌水过小河溪流时,鞋子也不湿。经过自己村前的日
穷沟时,他停下来坐了一会儿。他想起了家中的老母,要不要回去看看?后来想,还是
等把老人交给他的事情办完了再回去吧。有村民在他面前经过,他看得见他们,但他们
看不见他。他也不想跟他们说话,就站起来又上路了。  
  在路上,他赶上了两个骑马往青海方向去的人,便跟着走了一段路。从这两人的谈
话里,他得知这是父子俩,父亲名叫哇脱,爷俩个是要到班玛智钦寺去。他觉得这爷俩
的马跑得太慢,便撇下他们,又一个人往前走去。 
  翻过几座山,越过杜柯河,由川北进入了青海。傍晚时分,他来到了唐雅山前。他
看今天时间不早了,心想等明天天亮时再去山里找唐雅山神吧。他在山脚下躺了一夜。
第二天,太阳一出来,他就上山了。到了山上,眼前突然出现一座很大的山门,他进了
山门,没走几步,有个像丹金山神一样高大的老太太出来了,满头白发,满脸皱纹,至
少有几百岁了。 
  老太太问他找谁?他说找唐雅神山的护法神。 
  "噢,那是我的儿子。"老太太说着,就回头喊了三声。只见一坐大山满满地塌陷,
然后化成了人形,极高极大,是个胡子很长的老人,胡子一直垂到腰部,脸颊上也有胡
子,成卷状,每边的脸颊上各有五六个胡子卷。头上的头发也很长,分向左右两边。老
人的脸和手都很黑,手指比大树还粗。这时,峨钵忽然发觉自己也变得又高又大,森林
匍匐在他脚下,像平时看到的一片青草,四周的群山变成了小土坡,他就这么高高站着,
可以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他对唐雅山神说了丹金山神请他带来一个盒子,然后就把那红色的小方盒子递给了
唐雅山神。唐雅山神接过盒子,当场打开,盒子里还有个小箱子,打开小箱子,里面有
许多药丸,是黑色的。山神取出六颗药丸,交给峨钵,要他去一趟仰吾里神山,转交给
仰吾里神山的护法。还告诉他,到那里后,只要叫仰吾里山神的名字,把药丸抛上天,
就可以了。 
  峨钵也不知去仰吾里山有多远,他接过唐雅山神给他的六颗药丸,就走了……
完成了唐雅山神交给他的任务,峨钵又成了一个常人,感到有点累有点饿,他出来好几
天,到现在还没吃过一把糌粑喝过一口水呢。他便顺着来的路往回走…… 回家路上,
经过一个村子时,峨钵遇到一个熟人,招待他吃了饭,还帮他借了匹马,陪他一起回去。
那人告诉峨钵,他村里的人到处找他,这儿也来过,都说他失踪了,不知他掉哪里去了。
  回到家里,已是晚上。村里的人见了他,高兴得又哭又笑。大家纷纷问他,峨钵峨
钵,五天五夜,你到底跑哪去啦?我们四面八方都找遍啦。要说你还活着,怎会没个人
影?要说你死了,怎会不见尸体? 
  他的母亲见儿子回来了,抱着他痛哭。家里已经请来了一批喇嘛,准备为他办后事
了呢。前几天问过几个活佛,都说人还活着,不要紧。派人去色达洛若寺向晋美彭措堪
布也问过,说是你被山神请去了,没受苦,家里不要为他念超度经,可以念念长寿经、
皈依经,消除委缘,过五天会回来的。 
  峨钵对大家说了自己这几天的经历,整个色达、整个甘孜藏族自治州都传遍了。也
有人不信。但不信的人少,信的人多,毕竟这是一个大队会计实实在在的亲身经历呀,
而且村里那么多人分头找他,就是找不着,可过了五天,他不正像晋美彭措堪布说的那
样回来了么! 
  峨钵回来后,仍然当他的大队会计。但是他变了个人,过去不信佛,现在不仅信了
佛,对整个世界人生的看法都改变了。他对晋美彭措上师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当下就
去上师那里皈依了佛门。他的老母亲故世后,他就跑到五明佛学院来出家了……  
  以上所记,完全为峨钵对我的叙述。为了读者阅读的方便,才改成了第三人称,没
作任何艺术夸张。峨钵向我保证,他说的这一切是完全真实的。出家人不打诳语,我相
信他没说假,而且他也没有必要说假。 
  "你以前为什么不信佛?"我问他。 
  "藏地被解放以后,寺庙全部被摧毁,喇嘛也没了,当地的老人有时对小孩说,在
这儿,什么什么地方,过去曾经有过一所寺庙,曾经怎么怎么……就像在讲一个遥远的
故事。我从小念书,受到的就是共产党'破除迷信'那一套教育,那时我还年轻,不懂事,
上头说没有佛,我也就跟着说没有佛。"  
  "你被山神找去后就信佛了?"
   "是的,因为我亲眼看到了。而且,后来我看到的还不止是山神,还看到很多其
它更殊胜的景象。"  
  "你是来佛学院出的家?"  
  "是的。我老母亲去世后,我就到这儿来出家了。那时,这儿总共只有二三百人,
觉母更少,只有五十多,不像现在,已有好几千人了。"  
  "你来佛学院后,还当会计吗?"
   "当了几年管家,还管点建筑上的事,这儿建大经堂、汉经堂,从设计到施工,
都是我帮着搞的,藏族的居士林,也是我帮着修的,现在正在造的新的汉经堂,我也
帮着搞。这几年还让我开北京吉普,我会说一点汉话,在外面跑跑比较方便。"  
  "你家里还有哪些人?"  
  "有个姐姐,在外村。一个弟弟,两个妹妹,都在自己村子里。大哥,在县里当工
商局长。"  
  "可以公开我对你的采访和你的名字吗?"  
  "可以。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信佛,有更多的人转到佛学上来,如果大家都信佛,
我们这个社会就一定会变得更好。"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5.9.1 21:31:45    QQ:12205397  

(3351-38)  显示次数:7776(7457+319)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0 主题索引
认为
从另一个角度讲:假如我们心中有山神存在,传说并不只是故事。假如我们心中没有山神,故事就只是一个传说。

:缮:

蒙山城  2005.9.3 19:50:21    

(3351-40)  显示次数:7832(7550+282)     查看蒙山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9 主题索引
从另一角度讲
语文老师中杰出的人物是语文代表。

:缮:

蒙山城  2005.9.3 19:43:31    

(3351-39)  显示次数:7369(7077+292)     查看蒙山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1 主题索引
天下皆以美之为美,斯恶已。
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阿弥陀佛!

清莲  2005.9.5 20:23:41    

(3351-41)  显示次数:2784(2477+307)     查看清莲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1 主题索引


转向网页顶端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一心?陈临祥产品供应链(当宣)润朵美容养生永生-一行丽娜铁观音世家高小楼卍至良知131419卍妙音(不加群)珮庄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01 秒    ◇   



转向网页顶端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