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2003~2006   »论题组:2971  2015.1.12 9:49:29   法华微信 注册
 《大般涅槃经<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二>》(内有“常”、“无常”义)〖缘缘〗(1.26 19:15) (2.6 19:40) (2402)
 我亦有疑惑〖缘起〗(1.27 10:17) (2983)
 哈哈哈哈哈〖Renee〗(1.27 11:29) (3667)
 有信心自度,那更好^_^(内空)〖缘起〗(1.27 13:25) (3632)
 真的是这样的吗?〖缘缘〗(1.27 15:20) (4098)
 啊?〖Renee〗(1.27 16:31) (4728)
 正因为诸有为法本性虚妄,故诸轮回众生感极大苦恼。〖iamfisher〗(1.29 17:37) (4813)
 既然有极乐,有佛陀,何来的空;既然有空,佛陀何在;---只是一种说法,假如我们执着,就有〖蒙山城〗(1.31 19:53) (4201)
 来生?今世?〖蒙山城〗(2.8 5:59) (4245)
 极乐国土真实存在!不是在我们身边,而是在西边过十万佛土处〖拂尘扫垢〗(1.28 20:31) (4027)
 十万亿佛国土之遥〖iamfisher〗(1.29 18:59) (4086)
 极乐国土也是无常的,但这种无常相对于人世间的无常来说就是一种极乐和永恒了。〖嘻嘻哈哈〗(1.27 14:17) (2979)
 三界众生,正为虚妄之法所害〖缘缘〗(1.27 16:06) (3744)
 呵呵,有个故事〖Renee〗(1.27 16:36) (4427)
 “受”为苦,非乐〖缘缘〗(1.27 17:21) (4895)
 唉,就算您能把佛经背下来又如何?〖Renee〗(1.27 19:14) (5616)
 积资净障〖采薇〗(1.27 23:58) (5553)
 有驰有松为乐,可受可不受为乐 自由为乐 协调为乐(内空)〖了明〗(1.28 18:11) (1.28 18:42) (5077)
 舍利佛尊者所说的寂灭的快乐可以比类而知,〖嘻嘻哈哈〗(1.30 11:30) (4786)
 “土木瓦石是佛”〖缘缘〗(1.31 13:24) (5422)
 呵呵,缘缘兄有点儿耍赖呀:)〖采薇〗(1.31 17:04) (2.1 13:02) (5861)
 您有点误会我的意思了〖缘缘〗(1.31 18:05) (6384)
 呵呵〖采薇〗(2.1 0:09) (6458)
 土木瓦石只是无情之物,它们怎么会有快乐感呢?〖嘻嘻哈哈〗(2.1 11:50) (5842)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缘缘〗(2.1 13:51) (6314)
 两个黄鹂鸣翠柳~~太阳一出“白露”无~~〖采薇〗(2.1 14:28) (6404)
 涅磐虽一,众生根性却是多样,接引众生之法门同样也是多样。〖云起〗(1.27 19:02) (3828)
 佛理甚深,有时不明白也是自然。学佛是需要耐心的。〖云起〗(1.27 19:41) (1.27 19:42) (3802)
 三界众生,正是虚妄之法(内空)〖iamfisher〗(1.28 19:18) (3810)
 浅见〖仁观我是〗(1.30 10:32) (417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缘缘〗(1.31 13:44) (4525)
 是这样的,〖嘻嘻哈哈〗(1.30 10:58) (4146)
 无生无灭的大涅槃才是一切众生的真依怙〖缘缘〗(1.31 18:56) (4348)
 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tyro〗(1.27 14:51) (2669)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iamfisher〗(1.27 18:38) (2789)
 佛国且止,试问你这个问题是“常”还是“无常”?〖千年暗〗(1.28 10:43) (2407)
 净土分为三种,即法身佛净土、报身佛净土及应化身佛净土。〖漪线〗(1.28 11:52) (2703)
 后面那个问题。。〖iamfisher〗(1.29 18:34) (2800)
 按照净土经典,极乐世界(化土)作为净土,少数发愿得往生的行者有以下“苦恼”〖iamfisher〗(1.29 18:53) (3314)
 引用一下〖iamfisher〗(1.29 19:03) (3262)
 实是疑问,而非结论。〖缘缘〗(1.31 19:25) (1.31 19:40) (2877)
 娑婆世界,噩梦也,极乐世界,美梦也。〖兹心非心〗(2.2 7:39) (2399)
 极乐之“乐”不是指我们通常体验到的,而是“常乐我净”的乐。〖兹心非心〗(2.2 7:49) (2.2 7:50) (2364)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大般涅槃经<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二>》(内有“常”、“无常”义)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二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二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不闻而闻。十二部经其义深邃昔来不闻。今因是经得具足闻。先虽得闻唯闻名字。而今于此大涅槃经乃得闻义。声闻缘觉唯闻十二部经名字不闻其义。今于此经具足得闻。是名不闻而闻。善男子。一切声闻缘觉经中。不曾闻佛有常乐我净不毕竟灭。三宝佛性无差别相。犯四重罪谤方等经作五逆罪及一阐提悉有佛性。今于此经而得闻之。是名不闻而闻。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犯重禁谤方等经作五逆罪一阐提等有佛性者。是等云何复堕地狱。世尊。若使是等有佛性者。云何复言无常乐我净。世尊。若断善根名一阐提者。断善根时所有佛性云何不断。佛性若断云何复言常乐我净。如其不断何故名为一阐提耶。世尊。犯四重禁名为不定。谤方等经作五逆罪及一阐提悉名不定。如是等辈若决定者。云何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须陀洹乃至辟支佛亦名不定。若须陀洹至辟支佛是决定者。亦不应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若犯四重不决定者。须陀洹乃至辟支佛亦不决定。如是不定诸佛如来亦复不定。若佛不定。涅槃体性亦复不定。至一切法亦复不定。云何不定。若一阐提除一阐提则成佛道。诸佛如来亦应如是。入涅槃已。亦应还出不入涅槃。若如是者涅槃之性则为不定。不决定故当知无有常乐我净。云何说言一阐提等当得涅槃。

尔时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为欲利益无量众生令得安乐。怜愍慈念诸世间故。为欲增长发菩提心诸菩萨故。作如是问。善男子。汝已亲近过去无量诸佛世尊。于诸佛所种诸善根。久已成就菩提功德。降伏众魔令其退散。已教无量无边众生。悉令得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久已通达诸佛如来所有甚深秘密之藏。已问过去无量无边恒河沙等诸佛世尊如是甚深微密之义。我都不见一切世间。若人若天沙门婆罗门若魔若梵。有能咨问如来是义。今当诚心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演说。善男子。一阐提者亦不决定。若决定者是一阐提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不决定是故能得。如汝所言佛性不断。云何一阐提断善根者。

善男子。善根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佛性非内非外。以是义故佛性不断。复有二种。一者有漏。二者无漏。佛性非有漏非无漏。是故不断。复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若是断者则应还得。若不还得则名不断。若断已得名一阐提。犯四重者亦是不定。若决定者。犯四重禁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谤方等经亦复不定。若决定者。谤正法人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五逆罪亦复不定。若决定者。五逆之人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色与色相二俱不定。香味触相生相。至无明相,阴入界相,二十五有相,四生乃至一切诸法,皆亦不定。善男子。譬如幻师在大众中化作四兵车步象马。作诸璎珞严身之具。城邑聚落山林树木泉池河井。而彼众中有诸小儿无有智慧。睹见之时悉以为实。其中智人知其虚诳以幻力故惑人眼目。善男子。一切凡夫乃至声闻辟支佛等。于一切法见有定相亦复如是。诸佛菩萨于一切法不见定相。

善男子。譬如小儿于盛夏月见热时焰谓之为水。有智之人于此热焰终不生于实水之想。但是虚焰诳人眼目非实是水。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见一切法。亦复如是悉谓是实。诸佛菩萨于一切法不见定相。善男子。譬如山涧因声有响。小儿闻之谓是实声。有智之人解无定实。但有声相诳于耳识。善男子。一切凡夫声闻缘觉于一切法。亦复如是见有定相。诸菩萨等解了诸法悉无定相。见无常相空寂等相无生灭相。以是义故。菩萨摩诃萨见一切法是无常相。善男子。亦有定相。云何为定。常乐我净。在何处耶。所谓涅槃。善男子。须陀洹果亦复不定。不决定故经八万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斯陀含果亦复不定。不决定故经六万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那含果亦复不定。不决定故经四万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罗汉果亦复不定。不决定故经二万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辟支佛道亦复不定。不决定故经十千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如来今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示现倚卧师子之床欲入涅槃。令诸未得阿罗汉果众弟子等及诸力士生大忧苦。亦令天人阿修罗乾闼婆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大设供养。欲使诸人以千端叠缠裹其身。七宝为棺盛满香油。积诸香木以火焚之。唯除二端不可得烧。一者儭身。二最在外。为诸众生分散舍利以为八分。一切所有声闻弟子。咸言如来入于涅槃。当知如来亦不毕定入于涅槃。何以故。如来常住不变易故。以是义故。如来涅槃亦复不定。善男子。当知如来亦复不定。如来非天。何以故。有四种天。一者世间天。二者生天。三者净天。四者义天。世间天者如诸国王。生天者从四天王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净天者从须陀洹至辟支佛。义天者十住菩萨摩诃萨等。以何义故十住菩萨名为义天。以能善解诸法义故。云何为义。见一切法是空义故。善男子。如来非王亦非四天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从须陀洹至辟支佛十住菩萨。以是义故。如来非天。然诸众生亦复称佛为天中天。是故如来非天非非天。非人非非人。非鬼非非鬼。非地狱畜生饿鬼。非非地狱畜生饿鬼。非众生非非众生。非法非非法。非色非非色。非长非非长。非短非非短。非相非非相。非心非非心。非有漏非无漏。非有为非无为。非常非无常。非幻非非幻。非名非非名。非定非非定。非有非无。非说非非说。非如来非不如来。以是义故。如来不定。

善男子。何故如来不名世天。世天者即是诸王。如来久于无量劫中已舍王位。是故非王。非非王者。如来生于迦毗罗城净饭王家。是故非非王。非生天者。如来久已离诸有故。是故非生天。非非生天。何以故。升兜率天下阎浮提故。是故如来非非生天。亦非净天。何以故。如来非是须陀洹乃至非辟支佛。是故如来非是净天。非非净天。何以故。世间八法所不能染。犹如莲花不受尘水。是故如来非非净天。亦非义天。何以故。如来非是十住菩萨故。是故如来非义天也。非非义天。何以故。如来常修十八空义故。是故如来非非义天。如来非人。何以故。如来久于无量劫中离人有故是。故非人。亦非非人。何以故。生于迦毗罗城故是故非非人。如来非鬼。何以故。不害一切诸众生故。是故非鬼。亦非非鬼。何以故。亦以鬼像化众生故。是故非非鬼。如来亦非地狱畜生饿鬼。何以故。如来久离诸恶业故。是故非地狱畜生饿鬼。亦非非地狱畜生饿鬼。何以故。如来亦复现受三恶诸趣之身化众生故。是故非非地狱畜生饿鬼。亦非众生。何以故。久已远离众生性故。是故如来非众生。亦非非众生。何以故。或时演说众生相故。是故如来非非众生。如来非法。何以故。诸法各各有别异相。如来不尔唯有一相。是故非法。亦非非法。何以故。如来。法界故。是故非非法。如来非色何以故。十色入所不摄故。是故非色。亦非非色。何以故。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故。是故非非色。如来非长。何以故。断诸色故。是故非长。亦非非长。何以故。一切世间无有能见顶髻相故。是故非非长。如来非短。何以故。久已远离憍慢结故。是故非短。亦非非短。何以故。为瞿师罗长者示三尺身故。是故非非短。如来非相。何以故。久已远离诸相相故。是故非相。亦非非相。何以故。善知诸相故。是故非非相。如来非心。何以故。虚空相故。是故非心。亦非非心。何以故。有十力心法故。亦能知他众生心故。是故非非心。如来非有为。何以故。常乐我净故。是故非有为。亦非无为。何以故。有来去坐卧示现涅槃故。是故非无为。如来非常。何以故。身有分故是故非常。云何非常。以有知故。常法无知犹如虚空。如来有知是故非常。云何非常。有言说故。常法无言亦如虚空。如来有言是故无常。有姓氏故名曰无常。无姓之法乃名为常。虚空常故无有姓氏。如来有姓姓瞿昙氏是故无常。有父母故名曰无常。无父母者乃名曰常。虚空常故无有父母。佛有父母是故无常。有四威仪名曰无常。无四威仪乃名曰常。虚空常故无四威仪。佛有四威仪是故无常。常住之法无有方所。虚空常故无有方所。如来出在中天竺地。住舍婆提或王舍城。是故无常。以是义故如来非常亦非非常。何以故。生永断故。有生之法名曰无常。无生之法乃名为常。如来无生是故为常。常法无性。有性之法名曰无常。如来无生无性无生无性故常。有常之法遍一切处。犹如虚空无处不有。如来亦尔遍一切处。是故为常。无常之法或言此有或言彼无。如来不尔不可说言是处有彼处无。是故为常。无常之法有时是有有时是无。如来不尔有时是有有时是无。是故为常。常住之法无名无色。虚空常故无名无色。如来亦尔无名无色是故为常。常住之法无因无果。虚空常故无因无果。如来亦尔无因无果。是故为常。

常住之法三世不摄。如来亦尔三世不摄是故为常。如来非幻。何以故。永断一切虚诳心故。是故非幻。亦非非幻。何以故。如来或时分此一身为无量身。无量之身复为一身。山壁直过无有障碍。履水如地入地如水行空如地。身出烟焰如大火聚。云雷震动其声可畏。或为城邑聚落舍宅山川树木。或作大身或作小身。男身女身童男童女身。是故如来亦非非幻。如来非定。何以故。如来于此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示现入于般涅槃故。是故非定。亦非非定。何以故。常乐我净故。是故如来亦非非定。如来非有漏。何以故。断三漏故。故非有漏。三漏者。欲界一切烦恼除无明是名欲漏。色无色界一切烦恼除无明是名有漏。三界无明名无明漏。如来永断是故非漏。

复次一切凡夫不见有漏。云何凡夫不见有漏。一切凡夫于未来世悉有疑心。未来世中当得身耶不得身耶。过去世中身本有耶为本无耶。现在世中是身有耶是身无耶。若有我者。是色耶非色耶。色非色耶非色非非色耶。想耶非想耶。想非想耶非想非非想耶。是身属他耶不属他耶。属不属耶非属非不属耶。有命无身耶有身无命耶。有身有命耶无身无命耶。身之与命有常耶无常耶。常无常耶非常非无常耶。身之与命自在作耶时节作耶。无因作耶世性作耶。微尘作耶法非法作耶。士夫作耶烦恼作耶父母作耶。我住心耶。住眼中耶遍满身中耶。从何来耶去何至耶。谁生耶谁死耶。我于过去是婆罗门姓耶。是刹利姓耶。是毗舍姓耶。是首陀罗姓耶。当于未来得何姓耶。我此身者。过去之时是男身耶是女身耶畜生身耶。若我杀生当有罪耶当无罪耶。乃至饮酒当有罪耶当无罪耶。我自作耶为他作耶。我受报耶身受报耶。如是疑见无量烦恼覆众生心。因是疑见生六种心。决定有我。决定无我。我见我。我见无我。无我见我。我作我受我知。是名邪见。如来永拔如是无量见漏根本。是故非漏。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大涅槃修圣行者。亦得永断如是诸漏。诸佛如来常修圣行。是故无漏。善男子。凡夫不能善摄五根。则有三漏为恶所牵至不善处。善男子。譬如恶马其性佷悷能令乘者至崄恶处。不能善摄此五根者。亦复如是。令人远离涅槃善道至诸恶处。譬如恶象心未调顺有人乘之不随意去远离城邑至空旷处。不能善摄此五根者。亦复如是。将人远离涅槃城邑至于生死旷野之处。善男子。譬如佞臣教王作恶。五根佞臣。亦复如是。常教众生造无量恶。善男子。譬如恶子不受师长父母教敕则无恶不造。不调五根。亦复如是。不受师长善言教敕无恶不造。善男子。凡夫之人不摄五根。常为地狱畜生饿鬼之所贼害。亦如怨盗害及善人。善男子。凡夫之人不摄五根驰骋五尘。譬如牧牛不善守护犯人苗稼。凡夫之人不摄五根常在诸有多受苦恼。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行圣行时。常能善调守摄五根。怖畏贪欲嗔恚愚痴憍慢嫉妒。为得一切诸善法故。

善男子。若能善守此五根者则能摄心。若能摄心则摄五根。譬如有人拥护于王则护国土。护国土者则护于王。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若得闻是大涅槃经则得智慧。得智慧故则得专念。五根若散念则能止。何以故。是念慧故。善男子。如善牧者设牛东西啖他苗稼则便遮止不令犯暴。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念慧因缘故守摄五根不令驰散。菩萨摩诃萨有念慧者。不见我相不见我所相不见众生及所受用。见一切法同法性相。生于土石瓦砾之相。譬如屋舍从众缘生无有定性。见诸众生四大五阴之所成立推无定性。无定性故菩萨于中不生贪着。一切凡夫见有众生故起烦恼。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有念慧故于诸众生不生贪着。复次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经者。不着众生相作种种法相。善男子。譬如画师以众杂彩画作众像若男若女若牛若马。凡夫无智见之则生男女等相。画师了知无有男女。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法异相观于一相。终不生于众生之相。何以故。有念慧故。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或时睹见端正女人终不生于贪着之相。何以故。善观相故。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知五欲法无有欢乐不得暂停。如犬啮枯骨。如人持火逆风而行。如箧毒蛇梦中所得路首有果树多人所掷。亦如段肉众鸟竞逐。如水上泡画水之迹。如织经尽。如囚趣市。犹如假借势不得久观。欲如是多诸过恶。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观诸众生。为色香味触因缘故。从昔无数无量劫来常受苦恼。一一众生一劫之中所积身骨。如王舍城毗富罗山。所饮乳汁如四海水。身所出血多四海水。父母兄弟妻子眷属命终哭泣所出目泪多四大海。尽地草木为四寸筹以数父母亦不能尽。无量劫来或在地狱畜生饿鬼所受行苦不可称计。揣此大地犹如枣等易可穷极生死难尽。菩萨摩诃萨如是深观一切众生以是欲因缘故受苦无量。菩萨以是生死行苦故不失念慧。善男子。譬如世间有诸大众满二十五里。王敕一臣持一油钵经由中过莫令倾覆。若叶一渧当断汝命。复遣一人拔刀在后随而怖之。臣受王教尽心坚持经历尔所大众之中。虽见可意五邪欲等心常念言。我若放逸着彼邪欲当弃所持命不全济。是人以是怖因缘故乃至不弃一渧之油。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生死中不失念慧。以不失故虽见五欲心不贪着。若见净色不生色相唯观苦相。乃至识相亦复如是。不作生相不作灭相不作因相观和合相。菩萨尔时五根清净。根清净故护根戒具。一切凡夫五根不净。不能善持名曰根漏。菩萨永断是故无漏。如来拔出永断根本是故非漏。

复次善男子。复有离漏。菩萨摩诃萨欲为无上甘露佛果故离于恶漏。云何为离。若能修行大涅槃经。书写受持读诵解说思惟其义是名为离。何以故。善男子。我都不见十二部经能离恶漏如此方等大涅槃经。善男子。譬如良师教诸弟子。诸弟子中有受教者心不造恶。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亦复如是心不造恶。善男子。譬如世间有善咒术。若有一闻却后七年不为一切毒药所中蛇不能螫。若有诵者乃至命尽无有众恶。善男子。是大涅槃。亦复如是。若有众生一经耳者却后七劫不堕恶道。若有书写读诵解说思惟其义。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净见佛性。如彼圣王得甘露味。善男子。是大涅槃有如是等无量功德。善男子。若有人能书写是经读诵解说为他敷演思惟其义。当知是人真我弟子善受我教。是我所见我之所念是人谛知我不涅槃。随如是人所住之处若城邑聚落山林旷野房舍田宅楼阁殿堂。我亦在中常住不移我于是人常作受施。或作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婆罗门梵志贪穷乞人。云何当令是人得知如来受其所施之物。

善男子。是人或于夜卧梦中梦见佛像。或见天像沙门之像国王圣王师子王像莲花形像优昙花像。或见大山或大海水。或见日月或见白象及白马像。或见父母得花得果金银琉璃颇梨等宝五种牛味。尔时当知。即是如来受其所施。寤已喜乐寻得种种所须之物。心不念恶乐修善法。善男子。是大涅槃悉能成就如是无量阿僧祇等不可思议无边功德。善男子。汝今应当信受我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见我者欲恭敬我。欲同法性而见于我。欲得空定欲见实相。欲得修习首楞严定师子王定。欲破八魔。八魔者。所谓四魔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欲得人中天上乐者。见有受持大涅槃经书写读诵为他解说思惟义者。当往亲近依附咨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洗手足布置床席四事供给令无所乏。若从远来应十由延路次奉迎为是经故。所重之物应以奉献。如其无者应自卖身。何以故。是经难遇过优昙花。

善男子。我念过去无量无边那由他劫。尔时世界名曰娑婆。有佛世尊号释迦牟尼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为诸大众宣说如是大涅槃经。我于尔时从善友所。转闻彼佛当为大众说大涅槃。我闻是已其心欢喜欲设供养。居贫无物欲自卖身薄福不售。即欲还家路见一人而便语言。吾欲卖身君能买不。其人答曰。我家作业人无堪者。汝设能为我当买汝。我即问言。有何作业人无堪能。其人见答吾有恶病良医处药。应当日服人肉三两。卿若能以身肉三两日日见给。便当与汝金钱五枚。我时闻已心中欢喜。我复语言。汝与我钱假我七日。须我事讫便还相就。其人见答七日不可。审能尔者当许一日。善男子。我于尔时即取其钱还至佛所。头面礼足尽其所有而以奉献。然后诚心听受是经。我时闇钝虽得闻经。唯能受持一偈文句

如来证涅槃 永断于生死

若有至心听 常得无量乐

  受是偈已即便还至彼病人家。善男子。我时虽复日日与三两肉。以念偈因缘故不以为痛。日日不废足满一月。善男子。以是因缘其病得差。我身平复亦无疮痍。我时见身具足完具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偈之力尚能如是。何况具足受持读诵。我见此经有如是利复倍发心。愿于未来成得佛道字释迦牟尼。善男子。以是一偈因缘力故。令我今日于大众中为诸天人具足宣说。善男子。以是因缘是大涅槃不可思议。成就无量无边功德。乃是诸佛如来甚深秘密之藏。以是义故。能受持者断离恶漏。所谓恶者恶象恶马恶牛恶狗。毒蛇住处恶刺土地悬崖崄岸暴水回澓。恶人恶国恶城恶舍恶知识等。如是等辈若作漏因菩萨即离。若不能作则不远离。若增有漏则便离之。若不增长则不远离。若作恶法则便离之。若能作善则不远离。云何为离。不持刀杖常以正慧方便而远离之。是故名为正慧远离。为生善法则离恶法。菩萨摩诃萨自观其身。如病如疮如痈如怨。如箭入体是大苦聚。悉是一切诸恶根本。是身虽复不净如是。菩萨犹故瞻视将养。何以故。非为贪身为善法故。为于涅槃不为生死。为常乐我净不为无常无乐我净。为菩提道不为有道。为于一乘不为三乘。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微妙之身。不为乃至非有想非无想身。为法轮王不为转轮王。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常当护身。何以故。若不护身命则不全。命若不全则不能得书写是经受持读诵。为他广说思惟其义。是故菩萨应善护身。以是义故。菩萨得离一切恶漏。善男子。如欲渡者应善护栰。临路之人善护良马。田夫种植善护粪秽。如为差毒善护毒蛇。如人为财护旃陀罗。为坏贼故将护健儿。亦如寒人爱护于火。如癞病者求于毒药。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见是身无量不净具足充满。为欲受持大涅槃经故。犹好将护不令乏少。菩萨摩诃萨。观于恶象及恶知识等无有二。何以故。俱坏身故。菩萨摩诃萨于恶象等心无怖惧。于恶知识生畏惧心。何以故。是恶象等唯能坏身不能坏心。恶知识者二俱坏故。是恶象等唯坏一身。恶知识者坏无量善身无量善心。是恶象等唯能破坏不净臭身。恶知识者能坏净身及以净心。是恶象等能坏肉身。恶知识者坏于法身。为恶象杀不至三恶。为恶友杀必至三恶。是恶象等但为身怨。恶知识者为善法怨。是故菩萨常当远离诸恶知识。如是等漏凡夫不离是故生漏。菩萨离之则不生漏。菩萨如是尚无有漏。况于如来。是故非漏。云何亲近漏。一切凡夫受取衣食卧具医药。为身心乐求如是物造种种恶。不知过未轮回三趣。是故名漏。菩萨摩诃萨见如是过则便远离。若须衣时即便受取。不为身故但为于法。不长憍慢心常卑下。不为严饰但为羞耻。障诸寒暑恶风恶雨恶虫蚊虻蝇蚤蝮螫。虽受饮食心无贪着。不为身故常为正法。不为肌肤但为众生。不为憍慢为身力故。不为怨害为治肌疮。虽得上味心无贪着受取房舍亦复如是。贪慢之结不令居心。为菩提舍遮止结贼。障恶风雨故受屋舍。求医药者心无贪慢。但为正法不为寿命为常命故。

善男子。如人病疮。为苏麨涂。以衣裹之。为出脓血苏麨涂拊。为疮愈故以药坌之。为恶风故在深屋中。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观身是疮故以衣覆。为九孔脓求索饮食。为恶风雨取受房舍。为四毒发求觅医药。菩萨受取四种供养。为菩提道非为寿命。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若不受是四供养身则磨灭不得坚牢。若不坚牢则不忍苦。若不忍苦则不能得修习善法。若能忍苦则得修习无量善法。我若不能堪忍众苦。则于苦受生嗔恚心。于乐受中生贪着心。若求乐不得则生无明。是故凡夫于四供养生于有漏。菩萨摩诃萨能深观察不生于漏。是故菩萨名为无漏。云何如来当名有漏。是故如来不名有漏。

  

www.xyer-zh.com

发布于:2005.1.26 19:15:24    修改于:2005.2.6 19:40:28  
缘缘  2005.1.26 19:15:24    来自:云南大理  QQ:1208  

(2971-1)  显示次数:2402(2006+396)     查看缘缘的所有文章 给缘缘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缘缘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我亦有疑惑
从《佛说无量寿经》中描述的众生的生存方式可见,“极乐国土”的众生还是在十二因缘之中,并没有离开触、受、爱、取,就从这点上看,诸行皆苦,难道“极乐国土”这么特别?

缘起  2005.1.27 10:17:12    

(2971-2)  显示次数:2983(2636+347)     查看缘起的所有文章 给缘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 主题索引
哈哈哈哈哈
个人意见:极乐也许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又谁能知道呢?当心清净,自然看一切都清净,极乐又何必去远求呢?又何必一定要死后去求得呢?既然“万法唯心造”极乐世界当然性空。我都性空,极乐又算什么呢?

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尝只是尝,嗅只是嗅,触只是触,起念只是觉察

Renee  2005.1.27 11:29:41    来自:清华大学35#320  QQ:28836053  

(2971-3)  显示次数:3667(3232+435)     查看Renee的所有文章 给Renee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 主题索引
有信心自度,那更好^_^(内空)

缘起  2005.1.27 13:25:55    

(2971-4)  显示次数:3632(3305+327)     查看缘起的所有文章 给缘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 主题索引
真的是这样的吗?
真的是这样的吗?
1、依圣言量(即千经万论所指)和大量的往生实据,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应是跟我们地球的一样的真实存在,弟子不同意老师的“极乐也许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又谁能知道呢?”的看法;
2、“当心清净,一切清净”不离缘起(清净依烦恼而起)。既是缘起,仍是无常。既是无常,何所依怙?
3、就弟子的体会,佛法亦空亦不空。
  依俗谛讲,如一切皆空,何来的起心动念,明辨是非,何来的学习、工作等一切造作;如空是佛法,空是究竟,“土木瓦石”一切皆无,应成佛道,虚空应是佛身。
  依真谛讲,烦恼生死、六道轮回是空,涅槃非空,所谓常乐我净。
4、老师说“我都性空,极乐又算什么呢?” ,“性空”比“极乐”还大吗?还是“性空”胜“极乐”?既有比、既有诤,怎么称得上“性空”呢?

www.xyer-zh.com

缘缘  2005.1.27 15:20:06    来自:云南大理  QQ:1208  

(2971-7)  显示次数:4098(3783+315)     查看缘缘的所有文章 给缘缘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缘缘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 主题索引
啊?
应该说不仅仅佛法,不仅仅你我,不仅仅极乐,都是虚妄,但是虚妄性真空。所以怎么有困惑呢?

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尝只是尝,嗅只是嗅,触只是触,起念只是觉察

Renee  2005.1.27 16:31:29    来自:清华大学35#320  QQ:28836053  

(2971-9)  显示次数:4728(4303+425)     查看Renee的所有文章 给Renee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5 主题索引
正因为诸有为法本性虚妄,故诸轮回众生感极大苦恼。
如果有为法本性为实,则轮回众生一切苦恼不得出生,轮回自身也不得成立,有为法本身也成为常不灭者。

而正是因为有为法本性虚妄,故出生一切轮回苦恼,轮回自身也得成立,有为法自身也得无常。

因此,不要认为诸法虚妄就没有苦恼,可以安然睡眠。正是因为诸法虚妄,您若不思出离,将从苦至苦无有停止。

可不慎哉!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5.1.29 17:37:45    QQ:12205397  

(2971-25)  显示次数:4813(4417+396)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0 主题索引
既然有极乐,有佛陀,何来的空;既然有空,佛陀何在;---只是一种说法,假如我们执着
( 既然有极乐,有佛陀,何来的空;既然有空,佛陀何在;---只是一种说法,假如我们执着,就有)
矛盾的存在,

缮匠

蒙山城  2005.1.31 19:53:53    

(2971-40)  显示次数:4201(3878+323)     查看蒙山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7 主题索引
来生?今世?
我们如果今世都把握不好?还问来生干什么麽;假如我们近世是为来世而活,那么我们来生又为什么而活;
我们为来生而活,是一种不休的执着,也是心生虚妄的结果,-----假如我们修佛法不是为了轮回,不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心中怕什么轮回,或着说心中还有什么轮回呢?

缮匠

蒙山城  2005.2.8 5:59:04    

(2971-47)  显示次数:4245(3879+366)     查看蒙山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3 主题索引
极乐国土真实存在!不是在我们身边,而是在西边过十万佛土处
只有到你往生了,你才会明白极乐是什么样的,但我想提醒你两句弥陀经的话: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彼国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所能知之,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要讨论这个问题等我们都成了阿罗汉果了,而还住世的时候,我们才来讨论极乐国土是什么样子(到那时谁也不会去问这么幼稚的问题了)

南无十方三世诸佛菩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启教阿难陀尊者

阿弥陀佛

拂尘扫垢  2005.1.28 20:31:49    来自:漳州  QQ:109455308  

(2971-23)  显示次数:4027(3696+331)     查看拂尘扫垢的所有文章 给拂尘扫垢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8 主题索引
十万亿佛国土之遥
:)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5.1.29 18:59:47    QQ:12205397  

(2971-28)  显示次数:4086(3773+313)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 主题索引
极乐国土也是无常的,但这种无常相对于人世间的无常来说就是一种极乐和永恒了。
1、“极乐国土”是阿弥陀佛的前身——“法藏比丘”发大誓愿后积功累德多劫修行而成就。既有生,必有灭。既有生灭,必是无常。既是无常,何所依怙?
钱昭:弥陀入灭,观音补处,观音入灭,势至补处,而且他们都住世很久很久,此为依怙。
2、“极乐国土”不离缘起,既是缘起,必是空者,既是空者,“极乐”之“乐”,“乐”为虚妄,“苦”才为实。既是虚妄,何所依怙?
钱昭:如果你观乐为虚妄,那苦也同样虚妄,两皆虚妄,无乐欲趋,无苦欲避,何需依怙?

嘻嘻哈哈  2005.1.27 14:17:41    来自:地球  

(2971-5)  显示次数:2979(2662+317)     查看嘻嘻哈哈的所有文章 给嘻嘻哈哈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 主题索引
三界众生,正为虚妄之法所害
1、“弥陀入灭,观音补处,观音入灭,势至补处”是生灭法。既是生灭,必属无常。既是无常,何所依怙?
  佛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有生灭之如来,应非真如来。
  又《大般涅槃经》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弟子实在是想知道,何为“寂灭为乐”?
2、老师说“如果你观乐为虚妄,那苦也同样虚妄,两皆虚妄,无乐欲趋,无苦欲避,何需依怙?”
  三界众生,正为虚妄之法所害。虚妄之法,实为大苦 。“苦乐虚妄”,“无乐欲趋”还算得上,何得称“无苦欲避”?
  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法既无苦无乐,亦有苦有乐。有苦者,“无常、无我、无乐、无净”是,有乐者,“常、乐、我、净”是。何得称“苦乐虚妄”?

www.xyer-zh.com

缘缘  2005.1.27 16:06:39    来自:云南大理  QQ:1208  

(2971-8)  显示次数:3744(3409+335)     查看缘缘的所有文章 给缘缘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缘缘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0 主题索引
呵呵,有个故事
我忘记原文了,就是说舍利弗说涅盘真快乐,涅盘真快乐。谁问了一下,涅盘都没有快乐了,怎么会快乐呢?舍利弗说:没有快乐了才真的快乐。要想知道为什么寂灭是乐,必须身体力行达到涅盘才知道吧,呵呵

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尝只是尝,嗅只是嗅,触只是触,起念只是觉察

Renee  2005.1.27 16:36:42    来自:清华大学35#320  QQ:28836053  

(2971-10)  显示次数:4427(4009+418)     查看Renee的所有文章 给Renee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1 主题索引
“受”为苦,非乐
  1、如果说“没有快乐了才真的快乐”,那么一切烦恼众生及土木瓦石才真的快乐。
  2、您的故事中的“乐”非“寂灭为乐”之乐,六祖说: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您所说之乐不离“受”、不离“分别”,岂称得上涅槃真乐。
  3、敬请老师多读佛经。

www.xyer-zh.com

缘缘  2005.1.27 17:21:16    来自:云南大理  QQ:1208  

(2971-11)  显示次数:4895(4601+294)     查看缘缘的所有文章 给缘缘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缘缘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4 主题索引
唉,就算您能把佛经背下来又如何?
佛经是用来启发自己的,不是引经据典来难为人家的。佛经有很多部,后人解释佛经的书更多,当今的分门别派更多,可是佛的道理只有一个,所谓这宗那宗,大乘小乘都是形式,途径。有个朋友给我讲过,好像一个人要睡觉,他才去找床,可是他找了好多好多床却不去睡觉。这不是本末倒置吗?我也有我的不足,我知道还有很多东西没有了解。我自己会去学。今天看到有个人也让别人去读经,又看到您也让我读经,呵呵。读经?奇怪?不懂道理光读经就可以吗?

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尝只是尝,嗅只是嗅,触只是触,起念只是觉察

Renee  2005.1.27 19:14:59    来自:清华大学35#320  QQ:28836053  

(2971-14)  显示次数:5616(5182+434)     查看Renee的所有文章 给Renee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6 主题索引
积资净障
善知识说“不懂道理光读经就可以吗”似乎值得斟酌。

^_^

采薇  2005.1.27 23:58:53    

(2971-16)  显示次数:5553(5261+292)     查看采薇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9 主题索引
有驰有松为乐,可受可不受为乐 自由为乐 协调为乐(内空)

发布于:2005.1.28 18:11:00    修改于:2005.1.28 18:42:56  
了明  2005.1.28 18:11:00    

(2971-19)  显示次数:5077(4689+388)     查看了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2 主题索引
舍利佛尊者所说的寂灭的快乐可以比类而知,
罗素说过一句话:人生之乐在于远离痛苦。其实痛苦和快乐是同因同源的,有什么快乐的事,就会有相对于此的痛苦的事,当快乐的事来临时,你会快乐,当快乐离去时,你就会痛苦,使快乐离去的事就变成一件苦事。如果你内心根本不存在那种快乐需求时,快乐的事来临,那对你来说无所谓,当苦事来临破坏了那件乐事,你也不会觉得痛苦。对于挣扎于苦乐得失纷纷扰扰之中疲惫憔悴的人们而言,那种无欲无求的无动于衷无疑是一种快乐。你想想自己过去的日子,快乐让你痛苦,因为它离去了,痛苦更让你痛苦,因为它是那样的真实,相对于离去的快乐和面临着的痛苦,苦乐之间的那种平和清淡的的间歇不正是一种快乐吗?这种快乐就是远离痛苦的快乐,当然也是一种远离快乐的快乐,远离快乐才能远离痛苦,这就好像你无需温暖就不会为火所伤,你无饥渴就不会为水所伤,你无需爱就不会为爱所伤,你无意于富贵就不会为利禄所伤,你无……就不会……,这种句式可以无限延展,当世法的每个角落都被你延展到时,你就可以体会到舍利佛尊都所说的快乐啦。

嘻嘻哈哈  2005.1.30 11:30:41    来自:地球  

(2971-32)  显示次数:4786(4518+268)     查看嘻嘻哈哈的所有文章 给嘻嘻哈哈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3 主题索引
“土木瓦石是佛”
1.如果说“那种无欲无求的无动于衷无疑是一种快乐”,那么土木瓦石是快乐;如果说“你无需温暖就不会为火所伤,你无饥渴就不会为水所伤,你无需爱就不会为爱所伤,你无意于富贵就不会为利禄所伤,你无……就不会……,这种句式可以无限延展,当世法的每个角落都被你延展到时,你就可以体会到舍利佛尊都所说的快乐啦。”那么土木瓦石一切皆无,早就体验到寂灭之乐,早就成佛。
2.敬请老师多读佛经。

www.xyer-zh.com

缘缘  2005.1.31 13:24:34    来自:云南大理  QQ:1208  

(2971-33)  显示次数:5422(5104+318)     查看缘缘的所有文章 给缘缘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缘缘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5 主题索引
呵呵,缘缘兄有点儿耍赖呀:)
看了您的贴子忍不住微笑。来,让我们看看您的论证过程------

1,钱兄立论:“对于挣扎于苦乐得失。。。之中的人们而言,无欲无求的无动于衷是一种快乐。”
-→缘兄推论:“那么土木瓦石是快乐”。
(您把立论的前提和对象改变了)

2,钱兄立论:“你无需温暖就不会为火所伤,你无饥渴就不会为水所伤……这种句式可以无限延展,当每个角落都被你延展到时,你就可以体会到快乐。”
-→缘兄推论:“土木瓦石一切皆无,早就体验到寂灭之乐,早就成佛。”。
(改了立论的前提后,再继续推导一个结论吗?)

呵呵~~当我们把设论的前提和参数都换了,后面的结论就会发生偏差,缘兄您以为呢?

3,多次看到您对大家说“敬请老师多读佛经”。
虽不是对我言,但也蛮让人受教的------因为多读书,才会虚怀若谷,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采薇这就回家去读佛经。

^_^

发布于:2005.1.31 17:04:26    修改于:2005.2.1 13:02:31  
采薇  2005.1.31 17:04:26    

(2971-35)  显示次数:5861(5543+318)     查看采薇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6 主题索引
您有点误会我的意思了
您的说法都对。您的谦逊、宽容、豁达、潇洒教导了我,衷心感谢您!
您有点误会我的意思了,
1、我所说的乐非世俗之乐、相较之乐,为“寂灭为乐”之乐;
2、佛法重在实证、非口舌之争,我猜想:佛法的“谈论”应多是心境的交换为好。弟子实在没有换立论的前提和参数。

www.xyer-zh.com

缘缘  2005.1.31 18:05:41    来自:云南大理  QQ:1208  

(2971-36)  显示次数:6384(6041+343)     查看缘缘的所有文章 给缘缘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缘缘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1 主题索引
呵呵
不知缘缘兄的“谦逊、宽容。。。”从何而来?薇心戚戚,实不敢受。

梵文音来的“寂灭”译成“涅槃”是否更合中文境界?

要想证得《涅槃经》里常、乐、我、净的无余涅槃,还是慢慢来,先把四相“事如春梦了无痕”吧。

缘缘兄以为如何?

阿弥陀佛!

采薇  2005.2.1 0:09:27    

(2971-41)  显示次数:6458(6141+317)     查看采薇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2 主题索引
土木瓦石只是无情之物,它们怎么会有快乐感呢?
缘缘:如果说“那种无欲无求的无动于衷无疑是一种快乐”,那么土木瓦石是快乐。
钱昭:土木瓦石的无动于衷是无知无识的无动于衷,而非无欲无求的无动于衷,有欲有求有知有识的有情才能感受到那种无欲无求无动于衷的快乐,这是人之与草木最大的不同,你在这里偷换概念了。

嘻嘻哈哈  2005.2.1 11:50:48    来自:地球  

(2971-42)  显示次数:5842(5550+292)     查看嘻嘻哈哈的所有文章 给嘻嘻哈哈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3 主题索引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www.xyer-zh.com

缘缘  2005.2.1 13:51:55    来自:云南大理  QQ:1208  

(2971-43)  显示次数:6314(6029+285)     查看缘缘的所有文章 给缘缘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缘缘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4 主题索引
两个黄鹂鸣翠柳~~太阳一出“白露”无~~
两个黄鹂鸣翠柳
太阳一出白露无
万象都缘一念波
羲皇以上一无无

^_^

采薇  2005.2.1 14:28:49    

(2971-44)  显示次数:6404(6104+300)     查看采薇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3 主题索引
涅磐虽一,众生根性却是多样,接引众生之法门同样也是多样。
到达一定的程度,就能理解其他法门的微妙。
在此之前,不宜以己意测度其他法门。

云起  2005.1.27 19:02:18    来自:北京朝阳区  

(2971-13)  显示次数:3828(3520+308)     查看云起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5 主题索引
佛理甚深,有时不明白也是自然。学佛是需要耐心的。
不明白没有关系,虚心学习,佛经的深意慢慢就会明白,很多佛学前辈的解释书籍也才能看进去。

发布于:2005.1.27 19:41:16    修改于:2005.1.27 19:42:19  
云起  2005.1.27 19:41:16    来自:北京朝阳区  

(2971-15)  显示次数:3802(3507+295)     查看云起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0 主题索引
三界众生,正是虚妄之法(内空)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5.1.28 19:18:52    QQ:12205397  

(2971-20)  显示次数:3810(3491+319)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0 主题索引
浅见
1、“弥陀入灭,观音补处,观音入灭,势至补处”是生灭法。既是生灭,必属无常。既是无常,何所依怙?
如说生灭是无常便无所依怙,那么释迦牟尼佛也现生灭,我等众生如何依怙,密宗的行者们要依怙上师,上师也现生灭,他们又如何依怙上师,如何成就。所以生灭是相,所依怙者不是阿弥陀佛相,也不是观音菩萨相,也不是大势至菩萨像。而是他们的教法。就像释迦牟尼佛虽然入灭,但还是有人依佛教法而的成就。
见相非相,即见如来。但我等有几人见相非相,所以有观音菩萨十二大愿,随缘度化。
2、老师说“如果你观乐为虚妄,那苦也同样虚妄,两皆虚妄,无乐欲趋,无苦欲避,何需依怙?”
  三界众生,正为虚妄之法所害。虚妄之法,实为大苦 。“苦乐虚妄”,“无乐欲趋”还算得上,何得称“无苦欲避”?
  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法既无苦无乐,亦有苦有乐。有苦者,“无常、无我、无乐、无净”是,有乐者,“常、乐、我、净”是。何得称“苦乐虚妄”?
六祖说过,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迷者见相是相所以有苦,有乐。如果真的见相非相,那么也见乐非乐,见苦非苦,也不必欲趋欲避了。

阿弥陀佛

仁观我是  2005.1.30 10:32:29    来自:内蒙古集宁解放路83号1排2户  QQ:75374166  

(2971-30)  显示次数:4174(3857+317)     查看仁观我是的所有文章 给仁观我是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4 主题索引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2、佛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敬告老师:无生无灭的大涅槃才是一切众生的真依怙。
3、佛道亦相、亦非相、亦非非相,亦乐、亦非乐、亦非非乐,亦苦、亦非苦、亦非非苦,如何说“真的见相非相,那么也见乐非乐,见苦非苦,也不必欲趋欲避了。”

www.xyer-zh.com

缘缘  2005.1.31 13:44:30    来自:云南大理  QQ:1208  

(2971-34)  显示次数:4525(4035+490)     查看缘缘的所有文章 给缘缘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缘缘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1 主题索引
是这样的,
缘缘:
1、“弥陀入灭,观音补处,观音入灭,势至补处”是生灭法。既是生灭,必属无常。既是无常,何所依怙?
  佛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有生灭之如来,应非真如来。
  又《大般涅槃经》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弟子实在是想知道,何为“寂灭为乐”?
钱昭:就如同大地,大地虽不永恒,但它还是可以成为万物的依怙;又像父母,父母虽不久住,但他们还是可以成为儿女的依怙;再如佛陀,佛陀终将入灭,但他还是可以成为众生的依怙;他们都是无常的,但你能否认他们都是我们的依怙?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你是如何理解寂灭的?
缘缘:
2、老师说“如果你观乐为虚妄,那苦也同样虚妄,两皆虚妄,无乐欲趋,无苦欲避,何需依怙?”
  三界众生,正为虚妄之法所害。虚妄之法,实为大苦 。“苦乐虚妄”,“无乐欲趋”还算得上,何得称“无苦欲避”?
  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法既无苦无乐,亦有苦有乐。有苦者,“无常、无我、无乐、无净”是,有乐者,“常、乐、我、净”是。何得称“苦乐虚妄”?
钱昭:三界众生,正为虚妄之法所害,虚妄之法,实为大苦,这是不错的;但是再深一层说,并不是众生为虚妄之法所害,而是对于虚法妄生实执所害,如果没有实执,真的以为虚妄,那就不会为之所害了。如果你看到什么乐事,对自己说那虚妄的,你还为受到诱惑吗?如果你看到什么苦事,也对自己说那是虚妄的,你还会为之痛苦吗?所以,佛陀所说‘虚妄之法实为大苦’,应当这样理解:实执虚法,是为大苦,对于那些实执虚法的人,虚法并不是虚妄的而是实在的,这才是痛苦的根源。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法是不二之法,苦乐是二法,不是佛法究竟;空有是二法,亦非究竟;中边是二法,还非究竟;轮涅是二法,轮涅皆幻。佛法的究竟在于轮涅一如中边不二的大圆满境。关于不二的详论,你可研究一下四重二谛说,我想对你或许会有启发的。

嘻嘻哈哈  2005.1.30 10:58:58    来自:地球  

(2971-31)  显示次数:4146(3875+271)     查看嘻嘻哈哈的所有文章 给嘻嘻哈哈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7 主题索引
无生无灭的大涅槃才是一切众生的真依怙
1、无生无灭的大涅槃才是一切众生的真依怙。弟子不想理解“寂灭为乐”,只想亲证“寂灭为乐”,却又无能为力。一切的困惑皆源于此。
2、师说“如果你看到什么乐事,对自己说那虚妄的,你还为受到诱惑吗?如果你看到什么苦事,也对自己说那是虚妄的,你还会为之痛苦吗?”
弟子想问:您亲历“生、老、病、死……”之苦吗?如果“对自己说那是虚妄的”就解脱,那解脱也太容易了。弟子所感几如《大般涅槃经》所说:
“迦叶,生之根本,凡有如是七种之苦,老苦及至五盛阴苦。迦叶,夫衰老者,非一切有。佛及诸天,一向定无,人中不定,或有或无。迦叶,三界受身,无不有生,老不必定,是故一切生为根本。迦叶,世间众生颠倒覆心,贪著生相,厌患老死。迦叶,菩萨不尔。观其初生,已见过患。迦叶,如有女人,入于他舍,是女端正,颜貌瑰丽,以好璎珞庄严其身,主人见已,即便问言:汝字何等?系属于谁?女人答言:我身即是功德大天。主人问言:汝所至处,为何所作?女人答言:我所至处,能与种种金、银、琉璃、颇梨、真珠、珊瑚、琥珀、车渠、玛瑙、象、马、车乘、奴婢、仆使。主人闻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我今福德,故令汝来至我舍宅,即便烧香,散花供养,恭敬礼拜。复于门外更见一女,其形丑陋,衣裳弊坏,多诸垢腻,皮肤皴裂,其色艾白。见已问言:汝字何等?系属谁家?女人答言:我所行处,能令其家所有财宝一切衰耗。主人闻已,即持利刀,作如是言:汝若不去,当断汝命。女人答言:汝甚愚痴,无有智慧。主人问言:云何名为痴无智慧?女人答言:汝家中者,即是我姊,我常与姊进止共俱,汝若驱我,亦当驱彼。主人还入问功德天:外有一女云是汝妹,实为是不?功德天言:实是我妹,我与此妹行住共俱,未曾相离。随所住处,我常作好,彼常作恶,我常利益,彼作衰损。若爱我者,亦应爱彼,若见恭敬,亦应敬彼。主人即言:若有如是好恶事者,我俱不用,各随意去。是时,二女便共相将,还其所止。尔时主人见其还去心生欢喜,踊跃无量。是时,二女复共相随,至一贫家。贫人见已,心生欢喜,即请之言:从今已去,愿汝二人常住我家。功德天言:我等先已为他所驱,汝复何缘俱请我住?贫人答言:汝今念我。我以汝故,复当敬彼,是故俱请令住我家。
“迦叶,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愿生天,以生当有老病死故,是以俱弃,曾无爱心。凡夫愚人不知老病死等过患,是故贪受生死二法。复次迦叶,如婆罗门幼稚童子,为饥所逼,见人粪中有庵罗果,即便取之。有智见已,诃责之言:汝婆罗门种姓清净,何故取是粪中秽果?童子闻已,赧然有愧,即答之言:我实不食,为欲洗净还弃舍之。智者语言:汝大愚痴,若还弃者,本不应取。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此生分不受不取,如彼智者诃责童子。凡夫之人欣生恶死,如彼童子取果还弃。复次迦叶,譬如四衢道头,有人器盛满食,色香味具,而欲卖之。有人远来,饥虚羸乏,见其饭食色香味俱,即诣问言:此是何物?食主答言:此是上食,色香味俱,若食此食,得色得力,能除饥渴,得见诸天,唯有一患,所谓命终。是人闻已,即作是念:我今不用色力见天,亦不用死。即作是言:食是食已,若命终者,汝今何用于此卖之?食主答言:有智之人终不肯买,唯有愚人不知是事,多与我价,贪而食之。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愿生天,得色得力见于诸天。何以故?以其不免诸苦恼故。凡夫愚痴随有生处,皆悉贪爱,以其不见老病死故。
“复次善男子,譬如毒树,根亦能杀,茎亦能杀,皮华果实悉亦能杀。善男子,二十五有受生之处,所受五阴亦复如是,一切能杀。复次迦叶,譬如粪秽,多少俱臭。善男子,生亦如是,设寿八万下至十岁,俱亦受苦。复次迦叶,譬如险岸,上有草覆,于彼岸边,多有甘露,若有食者,寿命千年,永除诸病,安隐快乐。凡夫愚人贪其味故,不知其下有大深坑,即前欲取,不觉脚跌,堕坑而死。智者知已,舍离远去。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尚不欲受天上妙食,况复人中。凡夫之人乃于地狱吞啖铁丸,况复人天上妙肴馔,而能不食。迦叶,以如是喻,及余无量无边譬喻,当知是生实为大苦。迦叶,是名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涅槃经》观于生苦。迦叶,云何菩萨摩诃萨于是《大涅槃经》观于老苦?老者能为咳逆上气,能坏勇力,忆念进持盛年快乐,骄慢贡高,安隐自恣,能作背偻,懈怠懒惰,为他所轻。迦叶,譬如池水,莲华满中,开敷鲜荣,甚可爱乐。值天降雹,悉皆破坏。善男子,老亦如是,悉能破坏盛壮好色。
“复次迦叶,譬如国王有一智臣,善知兵法。有敌国王,拒逆不顺。王遣此臣,往讨伐之,即便擒获,将来诣王,老亦如是,擒获壮色,将付死王。
“复次迦叶,譬如折轴,无所复用。老亦如是,无所复用。复次迦叶,如大富家多有财宝,金、银、琉璃、珊瑚、琥珀、车渠、玛瑙。有诸怨贼若入其家,即能劫夺,悉令空尽。善男子,盛年壮色亦复如是,常为老贼之所劫夺。复次迦叶,譬如贫人贪著上膳,细软衣裳,虽复希望而不能得。善男子,老亦如是,虽有贪心,欲受富乐,五欲自恣,而不能得。复次迦叶,如陆地龟,心常念水。善男子,人亦如是,既为衰老之所干枯,心常忆念壮时所受五欲之乐。复次迦叶,犹如秋月所有莲花,皆为一切之所乐见,及其萎黄,人所恶贱。善男子,盛年壮色亦复如是,悉为一切之所爱乐,及其老至,众所恶贱。复次迦叶,譬如甘蔗,既被压已,滓无复味。善男子,壮年盛色亦复如是,既被老压,无三种味:一出家味,二读诵味,三坐禅昧。
“复次迦叶,譬如满月,夜多光明,昼则不尔。善男子,人亦如是,壮则端严,形貌瑰伟,老则衰羸,形神枯悴。复次迦叶,譬如有王,常以正法治国理民,真实无曲,慈悲好施。时为敌国之所破坏,流离逃迸,遂至他土。他土人民见已,生于怜愍之心,咸作是言:大王往日正法治国,不枉万姓,如何一旦流离至此?善男子,人亦如是,既为衰老所坏败已,常赞壮时所行事业。复次迦叶,譬如灯蝋蝋:c cx蝋0蝋@0蝋缈莺樱荒芾嫒思胺侨朔赡褡呤蕖I颇凶樱艘嗳缡牵纤荩荒芾嬉磺凶饕怠8创五纫叮┤绾影读倬鳎粲霰┓纾氐钡叨椤I颇凶樱艘嗳缡牵倮舷瞻叮婪缂戎粒撇坏米 8创五纫叮绯抵嵴郏蝗沃卦亍I颇凶樱弦嗳缡牵荒茏墒芤磺猩品ā
“复次迦叶,譬如婴儿,为人所轻。善男子,老亦如是,常为一切之所轻毁。迦叶,以是等喻,及余无量无边譬喻,当知是老实为大苦。迦叶,是名菩萨摩诃萨修行大乘《大涅槃经》观于老苦。迦叶,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大乘《大涅槃经》观于病苦?所谓病者,能坏一切安隐乐事,譬如雹雨,伤坏谷苗。复次迦叶,如人有怨,心常忧愁而怀恐怖。善男子,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常畏病苦,心怀愁忧。复次迦叶,譬如有人,形貌端正,为王夫人欲心所爱,遣使逼唤,与共交通。时王捕得,即时使人挑其一目,截其一耳,断一手足,是人尔时形容改异,人所恶贱。善男子,人亦如是,先貌端严,耳目具足,既为病苦所缠逼已,则为众人之所恶贱。复次迦叶,如芭蕉树、竹苇芦、骡,有子则死。善男子,人亦如是,有病则死。复次迦叶,如转轮王,主兵大臣常在前导,王随后行。亦如鱼王、蚁王、蠃王、牛王,商主在前行时,如是诸众,悉皆随从,无舍离者。善男子,死转轮王亦复如是,常随病臣,不相舍离。鱼蚁蠃牛、商主、病王亦复如是,常为死众之所随逐。迦叶,病因缘者,所谓苦恼愁忧悲叹,身心不安。或为怨贼之所逼害,破坏浮囊,拨撤桥梁,亦能劫夺正命根本,复能破坏盛壮好色力势安乐,除舍惭愧,能为身心焦热炽然,以是等喻,及余无量无边譬喻,当知病苦,是为大苦。迦叶,是名菩萨摩诃萨修行大乘《大涅槃经》观于病苦。
“迦叶,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大乘《大涅槃经》观于死苦?所谓死者,能烧灭故。迦叶,如火灾起,能烧一切,唯除二禅,力不至故。善男子,死火亦尔,能烧一切,唯除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势不及故。复次迦叶,如水灾起,一切漂没,唯除三禅,力不及故。善男子,死水亦尔,漂没一切,唯除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复次迦叶,如风灾起,能吹一切悉令散灭,唯除四禅,力不至故。善男子,死风亦尔,悉能吹灭一切所有,唯除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彼第四禅以何因缘风不能吹,水不能漂,火不能烧?
佛告迦叶:“善男子,彼第四禅,内外过患一切无故。善男子,初禅过患,内有觉观,外有火灾。二禅过患,内有欢喜,外有水灾。三禅过患,内有喘息,外有风灾。善男子,彼第四禅,内外过患一切俱无,是故诸灾不能及之。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安住大乘大般涅槃,内外过患一切皆尽,是故死王不能及之。复次善男子,如金翅鸟,能啖能销一切龙鱼,金银等宝,唯除金刚不能令销。善男子,死金翅鸟亦复如是,能啖能销一切众生,唯不能销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菩萨摩诃萨。复次迦叶,譬如河岸所有草木,大水暴涨,悉随漂流,入于大海,唯除杨柳,以其软故。善男子,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悉皆随流入于死海,唯除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复次迦叶,如那罗延悉能摧伏一切力士,唯除大风。何以故?以无碍故。善男子,死那罗延亦复如是,悉能摧伏一切众生,唯除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何以故?以无碍故。复次迦叶,譬如有人于怨憎中诈现亲善,常相追逐,如影随形,伺求其便而欲杀之。彼怨谨慎,坚牢自备,故使是人不能得杀。善男子,死怨亦尔,常伺众生而欲杀之,唯不能杀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菩萨摩诃萨。何以故?以是菩萨不放逸故。复次迦叶,譬如卒降金刚暴雨,悉坏药木、诸树、山林、土沙、瓦石、金银、琉璃一切之物,唯不能坏金刚真宝。
“善男子,金刚死雨亦复如是,悉能破坏一切众生,唯除金刚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复次迦叶,如金翅鸟能啖诸龙,唯不能啖受三归者。善男子,死金翅鸟亦复如是,能啖一切无量众生,唯除菩萨住三定者。何谓三定?空无相愿。复次迦叶,如摩罗毒蛇,凡所蝎螫,虽有良咒上妙好药,无如之何,唯阿竭多星咒能令除愈。善男子,死毒所螫亦复如是,一切医方无如之何,唯除菩萨住于大乘大涅槃咒。复次迦叶,譬如有人为王所嗔,其人若能以软善语,贡上财宝,便可得脱。善男子,死王不尔,虽以软语钱财珍宝而贡上之,亦不能脱。善男子,夫死者于险难处,无有资量;去处悬远,而无伴侣;昼夜常行,不知边际;深邃幽暗,无有灯明;入无门户,而有处所;虽无痛处,不可疗治;往无遮止,到不得脱;无所破坏,见者愁毒;非是恶色,而令人怖;敷在身边,不可觉知。迦叶,以是等喻,及余无量无边譬喻,当知是死真为大苦。迦叶,是名菩萨摩诃萨修行大乘《大涅槃经》观于死苦。”
3、“实执虚法”乃头上安头,因执才虚,无执无所谓虚实。

www.xyer-zh.com

缘缘  2005.1.31 18:56:24    来自:云南大理  QQ:1208  

(2971-37)  显示次数:4348(4026+322)     查看缘缘的所有文章 给缘缘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缘缘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 主题索引
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
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第七

  佛告诸比丘,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国名好城,劫名大相。诸比丘,彼佛灭度已来,甚大久远,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种,假使有人、磨以为墨、过于东方千国土、乃下一点,大如微尘,又过千国土、复下一点,如是展转尽地种墨,于汝等意云何,是诸国土,若算师,若算师弟子,能得边际、知其数否。不也、世尊。诸比丘,是人所经国土,若点不点,尽抹为尘,一尘一劫,彼佛灭度已来,复过是数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我以如来知见力故,观彼久远、犹若今日。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世、 无量无边劫,
 有佛两足尊, 名大通智胜。
 如人以力磨  三千大千土,
 尽此诸地种, 皆悉以为墨,
 过于千国土, 乃下一尘点,
 如是展转点, 尽此诸尘墨。
 如是诸国土, 点与不点等、
 复尽抹为尘, 一尘为一劫。
 此诸微尘数, 其劫复过是,
 彼佛灭度来, 如是无量劫。
 如来无碍智, 知彼佛灭度,
 及声闻、菩萨, 如见今灭度。
 诸比丘当知, 佛智净微妙,
 无漏、无所碍, 通达无量劫。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其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在前。尔时忉利诸天、先为彼佛、于菩提树下、敷师子座,高一由旬,佛于此座、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适坐此座,时诸梵天王、雨众天华、面百由旬,香风时来,吹去萎华,更雨新者,如是不绝、满十小劫供养于佛,乃至灭度、常雨此华。四王诸天、为供养佛,常击天鼓,其余诸天、作天伎乐,满十小劫,至于灭度、亦复如是。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过十小劫,诸佛之法、乃现在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其第一者、名曰智积。诸子各有种种珍异玩好之具,闻父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舍所珍,往诣佛所。诸母涕泣而随送之。其祖转轮圣王、与一百大臣、及余百千万亿人民,皆共围绕、随至道场。咸欲亲近大通智胜如来,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到已、头面礼足,绕佛毕已,一心合掌、瞻仰世尊,以偈颂曰:
 大威德世尊, 为度众生故,
 于无量亿劫, 尔乃得成佛,
 诸愿已具足, 善哉吉无上。
 世尊甚稀有, 一坐十小劫,
 身体及手足、 静然安不动。
 其心常惔怕, 未曾有散乱,
 究竟永寂灭, 安住无漏法。
 今者见世尊  安隐成佛道,
 我等得善利, 称庆大欢喜。
 众生常苦恼、 盲瞑无导师,
 不识苦尽道, 不知求解脱。
 长夜增恶趣, 减损诸天众,
 从冥入于冥, 永不闻佛名。
 今佛得最上、 安隐、无漏道,
 我等及天人, 为得最大利,
 是故咸稽首、 归命无上尊。
  尔时十六王子、偈赞佛已,劝请世尊转于法轮,咸作是言,世尊说法,多所安隐、怜愍、饶益、诸天人民。重说偈言:
 世雄无等伦, 百福自庄严,
 得无上智慧。 愿为世间说,
 度脱于我等、 及诸众生类,
 为分别显示, 令得是智慧。
 若我等得佛, 众生亦复然。
 世尊知众生  深心之所念,
 亦知所行道, 又知智慧力,
 欲乐及修福, 宿命所行业。
 世尊悉知已, 当转无上轮。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十方各五百万亿诸佛世界、六种震动,其国中间幽冥之处,日月威光所不能照,而皆大明。其中众生,各得相见,咸作是言,此中云何忽生众生,又其国界、诸天宫殿、乃至梵宫、六种震动,大光普照,遍满世界,胜诸天光。尔时东方五百万亿诸国土中、梵天宫殿,光明照曜,倍于常明。诸梵天王、各作是念,今者宫殿光明,昔所未有。以何因缘、而现此相。是时诸梵天王、即各相诣,共议此事。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救一切,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我等诸宫殿, 光明昔未有,
 此是何因缘, 宜各共求之。
 为大德天生, 为佛出世间,
 而此大光明、 遍照于十方。
  尔时五百万亿国土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裓,盛诸天华,共诣西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即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其所散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其菩提树、高十由旬,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世尊甚稀有, 难可得值遇,
 具无量功德, 能救护一切。
 天人之大师, 哀愍于世间,
 十方诸众生, 普皆蒙饶益。
 我等所从来、 五百万亿国,
 舍深禅定乐, 为供养佛故。
 我等先世福, 宫殿甚严饰,
 今以奉世尊, 唯愿哀纳受。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惟愿世尊转于法轮,度脱众生,开涅槃道。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而说偈言:
 世雄两足尊, 惟愿演说法,
 以大慈悲力、 度苦恼众生。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又诸比丘,东南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各自见宫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稀有心,即各相诣,共议此事。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大悲,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是事何因缘、 而现如此相,
 我等诸宫殿, 光明昔未有。
 为大德天生, 为佛出世间,
 未曾见此相, 当共一心求。
 过千万亿土, 寻光共推之,
 多是佛出世, 度脱苦众生。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裓盛诸天华,共诣西北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尔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圣主天中王, 迦陵频伽声,
 哀愍众生者, 我等今敬礼。
 世尊甚稀有, 久远乃一现,
 一百八十劫、 空过无有佛,
 三恶道充满, 诸天众减少,
 今佛出于世, 为众生作眼,
 世间所归趋, 救护于一切,
 为众生之父, 哀愍饶益者。
 我等宿福庆, 今得值世尊。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惟愿世尊哀愍一切,转于法轮,度脱众生。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而说偈言:
 大圣转法轮, 显示诸法相,
 度苦恼众生, 令得大欢喜。
 众生闻此法, 得道、若生天,
 诸恶道减少, 忍善者增益。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又、诸比丘,南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各自见宫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稀有心,即各相诣,共议此事。以何因缘,我等宫殿有此光曜。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妙法,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我等诸宫殿, 光明甚威曜,
 此非无因缘, 是相、宜求之。
 过于百千劫, 未曾见是相,
 为大德天生, 为佛出世间。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裓盛诸天华,共诣北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尔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世尊甚难见, 破诸烦恼者,
 过百三十劫 , 今乃得一见。
 诸饥渴众生, 以法雨充满,
 昔所未曾睹、 无量智慧者,
 如优昙钵华, 今日乃值遇。
 我等诸宫殿, 蒙光故严饰,
 世尊大慈愍, 惟愿垂纳受。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惟愿世尊转于法轮,令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皆获安隐、而得度脱。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惟愿天人尊、 转无上法轮,
 击于大法鼓, 而吹大法螺,
 普雨大法雨, 度无量众生。
 我等咸归请, 当演深远音。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西南方、乃至下方,亦复如是。尔时上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皆悉自睹所止宫殿、光明威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稀有心,即各相诣,共议此事。以何因缘,我等宫殿,有斯光明。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尸弃,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今以何因缘, 我等诸宫殿、
 威德光明曜, 严饰未曾有。
 如是之妙相, 昔所未闻见,
 为大德天生, 为佛出世间。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裓盛诸天华,共诣下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善哉、见诸佛, 救世之圣尊,
 能于三界狱, 勉出诸众生。
 普智天人尊, 哀愍群萌类,
 能开甘露门, 广度于一切。
 于昔无量劫, 空过无有佛,
 世尊未出时, 十方常暗冥,
 三恶道增长, 阿修罗亦盛,
 诸天众转减, 死多堕恶道。
 不从佛闻法, 常行不善事,
 色力及智慧, 斯等皆减少,
 罪业因缘故, 失乐及乐想,
 住于邪见法, 不识善仪则,
 不蒙佛所化, 常堕于恶道。
 佛为世间眼, 久远时乃出,
 哀愍诸众生, 故现于世间。
 超出成正觉, 我等甚欣庆,
 及余一切众, 喜叹未曾有。
 我等诸宫殿, 蒙光、故严饰,
 今以奉世尊, 惟垂哀纳受。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白佛言,惟愿世尊转于法轮,多所安隐,多所度脱。时诸梵天王而说偈言:
 世尊转法轮, 击甘露法鼓,
 度苦恼众生, 开示涅槃道。
 惟愿受我请, 以大微妙音, 
 哀愍而敷演、 无量劫集法。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受十方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请,即时三转十二行法轮,若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及余世间所不能转,谓是苦,是苦集,是苦灭,是苦灭道。及广说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佛于天人大众之中、说是法时,六百万亿那由他人,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诸漏、心得解脱,皆得深妙禅定,三明、六通,具八解脱。第二第三第四说法时,千万亿恒河沙那由他等众生,亦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诸漏、心得解脱。从是已后,诸声闻众、无量无边不可称数。尔时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为沙弥,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养百千万亿诸佛,净修梵行,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俱白佛言,世尊,是诸无量千万亿大德声闻,皆已成就,世尊,亦当为我等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我等闻已,皆共修学。世尊,我等志愿如来知见,深心所念,佛自证知。尔时转轮圣王所将众中、八万亿人,见十六王子出家,亦求出家。王即听许。尔时彼佛受沙弥请,过二万劫已,乃于四众之中、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说是经已,十六沙弥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皆共受持,讽诵通利。说是经时,十六菩萨沙弥皆悉信受,声闻众中、亦有信解,其余众生、千万亿种,皆生疑惑。佛说是经,于八千劫、未曾休废,说此经已,即入静室,住于禅定、八万四千劫。是时十六菩萨沙弥、知佛入室、寂然禅定,各升法座,亦于八万四千劫、为四部众、广说分别妙法华经,一一皆度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示教、利喜,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大通智胜佛过八万四千劫已,从三昧起,往诣法座、安详而坐,普告大众,是十六菩萨沙弥、甚为稀有,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养无量千万亿数诸佛。于诸佛所,常修梵行,受持佛智,开示众生、令入其中。汝等皆当数数亲近而供养之。所以者何。若声闻、辟支佛、及诸菩萨,能信是十六菩萨所说经法、受持不毁者,是人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之慧。佛告诸比丘,是十六菩萨、常乐说是妙法莲华经,一一菩萨,所化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世世所生、与菩萨俱,从其闻法,悉皆信解,以此因缘,得值四百万亿诸佛世尊,于今不尽。诸比丘,我今语汝,彼佛弟子十六沙弥,今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十方国土、现在说法,有无量百千万亿菩萨、声闻、以为眷属。其二沙弥,东方作佛,一名阿閦,在欢喜国,二名须弥顶。东南方二佛,一名师子音,二名师子相。南方二佛,一名虚空住,二名常灭。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西方二佛,一名阿弥陀,二名度一切世间苦恼。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罗跋栴檀香神通,二名须弥相。北方二佛,一名云自在,二名云自在王。东北方佛、名坏一切世间怖畏,第十六、我释迦牟尼佛,于娑婆国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比丘,我等为沙弥时,各各教化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等众生,从我闻法,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诸众生,于今有住声闻地者,我常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人等,应以是法、渐入佛道。所以者何。如来智慧,难信难解。尔时所化无量恒河沙等众生者,汝等诸比丘、及我灭度后、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槃。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惟以佛乘而得灭度,更无余乘,除诸如来方便说法。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众又清净,信解坚固,了达空法,深入禅定,便集诸菩萨及声闻众,为说是经。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惟一佛乘得灭度耳。比丘当知,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如其志乐小法,深著五欲,为是等故、说于涅槃,是人若闻,则便信受。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蝋蝋:c cx蝋0蝋z'0蝋四选K酥凇⒅新沸竿耍椎际ρ裕业绕<⒍床牢罚荒芨唇奥酚淘叮裼嘶埂5际Χ嘀罘奖恪⒍魇悄睿说瓤身坪紊岽笳浔Χ嘶埂W魇悄钜眩苑奖懔Γ谙盏乐校儆裳⒒饕怀恰8嬷谌搜裕甑任鸩溃猛嘶埂=翊舜蟪牵捎谥兄梗嬉馑鳎羧胧浅牵斓冒惨H裟芮爸帘λ嗫傻萌ァJ鞘逼<凇⑿拇蠡断玻疚丛校业冉裾摺⒚馑苟竦溃斓冒惨S谑侵谌饲叭牖牵讯认耄惨搿6钡际Γ巳酥诩鹊弥瓜ⅲ薷雌>搿<疵鸹牵镏谌搜裕甑热ダ矗Υυ诮O蛘叽蟪牵宜鳌⑽瓜⒍V畋惹穑缋匆喔慈缡牵裎甑茸鞔蟮际Γ钌婪衬斩竦馈⑾漳殉ぴ叮θビΧ取H糁谏乓环鸪苏撸虿挥穑挥捉阕魇悄睿鸬莱ぴ叮檬芮诳唷⒛丝傻贸伞7鹬切摹⑶尤跸铝樱苑奖懔Γ谥械牢瓜⒐剩刀鶚劇H糁谏∮诙兀缋炊奔幢阄担甑人魑窗欤晁〉亍⒔诜鸹郏惫鄄斐锪克媚鶚劇⒎钦媸狄病5侨缋捶奖阒Γ谝环鸪恕⒎直鹚等H绫说际Α⑽瓜⒐剩鞔蟪恰<戎⒁眩嬷裕Υυ诮顺欠鞘担一鞫6笔雷鹩匦艘澹蒂恃裕
 大通智胜佛, 十劫坐道场,
 佛法不现前, 不得成佛道。
 诸天神、龙王、 阿修罗众等,
 常雨于天华, 以供养彼佛,
 诸天击天鼓, 并作众伎乐,
 香风吹萎华, 更雨新好者。
 过十小劫已, 乃得成佛道,
 诸天及世人, 心皆怀踊跃。
 彼佛十六子, 皆与其眷属、
 千万亿围绕, 俱行至佛所,
 头面礼佛足, 而请转法轮。
 圣师子法雨, 充我及一切,
 世尊甚难值, 久远时一现,
 为觉悟群生, 震动于一切。
 东方诸世界、 五百万亿国,
 梵宫殿光曜, 昔所未曾有。
 诸梵见此相, 寻来至佛所,
 散花以供养, 并奉上宫殿,
 请佛转法轮, 以偈而赞叹。
 佛知时未至, 受请、默然坐。
 三方及四维、 上下、亦复尔,
 散华奉宫殿, 请佛转法轮,
 世尊甚难值, 愿以大慈悲、
 广开甘露门, 转无上法轮。
 无量慧世尊, 受彼众人请,
 为宣种种法, 四谛十二缘,
 无明至老死、 皆从生缘有。
 如是众过患, 汝等应当知。
 宣畅是法时, 六百万亿垓、
 得尽诸苦际, 皆成阿罗汉。
 第二说法时, 千万恒沙众,
 于诸法不受, 亦得阿罗汉。
 从是后得道, 其数无有量,
 万亿劫算数、 不能得其边。
 时十六王子、 出家作沙弥,
 皆共请彼佛、 演说大乘法。
 我等及营从, 皆当成佛道,
 愿得如世尊、 慧眼第一净。
 佛知童子心, 宿世之所行,
 以无量因缘、 种种诸譬喻,
 说六波罗蜜、 及诸神通事。
 分别真实法、 菩萨所行道,
 说是法华经, 如恒河沙偈。
 彼佛说经已, 静室入禅定,
 一心一处坐、 八万四千劫。
 是诸沙弥等, 知佛禅未出,
 为无量亿众、 说佛无上慧,
 各各坐法座, 说是大乘经,
 于佛宴寂后, 宣扬助法化。
 一一沙弥等、 所度诸众生,
 有六百万亿, 恒河沙等众。
 彼佛灭度后, 是诸闻法者,
 在在诸佛土、 常与师俱生。
 是十六沙弥, 具足行佛道,
 今现在十方, 各得成正觉。
 尔时闻法者, 各在诸佛所,
 其有住声闻, 渐教以佛道。
 我在十六数, 曾亦为汝说,
 是故以方便、 引汝趋佛慧。
 以是本因缘, 今说法华经,
 令汝入佛道, 慎勿怀惊惧。
 譬如险恶道, 迥绝多毒兽,
 又复无水草, 人所怖畏处。
 无数千万众、 欲过此险道,
 其路甚旷远, 经五百由旬。
 时有一导师, 强识有智慧,
 明了心决定, 在险济众难。
 众人皆疲倦、 而白导师言,
 我等今顿乏, 于此欲退还。
 导师作是念, 此辈甚可愍,
 如何欲退还, 而失大珍宝。
 寻时思方便, 当设神通力,
 化作大城郭, 庄严诸舍宅,
 周匝有园林、 渠流及浴池,
 重门高楼阁, 男女皆充满。
 即作是化已, 慰众、言勿惧,
 汝等入此城, 各可随所乐。
 诸人既入城, 心皆大欢喜,
 皆生安隐想, 自谓已得度。
 导师知息已, 集众而告言,
 汝等当前进, 此是化城耳。
 我见汝疲极, 中路欲退还,
 故以方便力、 权化作此城,
 汝今勤精进, 当共至宝所。
 我亦复如是, 为一切导师。
 见诸求道者、 中路而懈废,
 不能度生死、 烦恼、诸险道。
 故以方便力, 为息、说涅槃,
 言汝等苦灭, 所作皆已办。
 既知到涅槃, 皆得阿罗汉,
 尔乃集大众, 为说真实法。
 诸佛方便力, 分别说三乘,
 唯有一佛乘, 息处、故说二。
 今为汝说实, 汝所得非灭,
 为佛一切智, 当发大精进。
 汝证一切智, 十力等佛法,
 具三十二相, 乃是真实灭。
 诸佛之导师, 为息、说涅槃,
 既知是息已, 引入于佛慧。

  妙法莲华经  卷第三

忏悔发愿

tyro  2005.1.27 14:51:36    来自:shanghai  

(2971-6)  显示次数:2669(2394+275)     查看tyro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2 主题索引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十方世界中,唯有一佛乘。
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5.1.27 18:38:24    QQ:12205397  

(2971-12)  显示次数:2789(2457+332)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7 主题索引
佛国且止,试问你这个问题是“常”还是“无常”?
若是常,不需问;若是无常,时节因缘一至,自会明白。

一灯能破

千年暗  2005.1.28 10:43:58    

(2971-17)  显示次数:2407(2085+322)     查看千年暗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8 主题索引
净土分为三种,即法身佛净土、报身佛净土及应化身佛净土。
净土分为三种,即法身佛净土、报身佛净土及应化身佛净土。法身佛净土只有成就佛境时才能说是达到了;报身佛净土只有大菩萨才能达到;但应化身佛净土的性质不同,凡俗的众生是可以倚靠五力而往生于其中的。我们平时所说的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其实是指弥陀的应化身佛净土,并非指衪的报身净土或法身净土。三种净土的性质完全不同,如果我们把三者混为一谈,就不易弄明白往生其中的条件了。

修持净土的人,知道六道中烦恼极多,不利于修持,所以发愿往生净土之中,以期精进修持直至成佛。净土并非大乘修持之最终目的,而只是像个中途站一样。在净土中,我们可以直接地依佛陀学法,而且该土并无令我们生起烦恼及痛苦的外缘,所以更适合于修持。

——大藏寺祈竹仁波切问答选录

^_^ ^_^ ^_^ ^_^ ^_^

须知诸相皆非相 能使无情尽有情

漪线  2005.1.28 11:52:29    来自:长白山天池  

(2971-18)  显示次数:2703(2204+499)     查看漪线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6 主题索引
后面那个问题。。
//2、“极乐国土”不离缘起,既是缘起,必是空者,既是空者,“极乐”之“乐”,“乐”为虚妄,“苦”才为实。既是虚妄,何所依怙?//

如果您说“乐为虚妄,苦才为实”,那么“极乐”岂不就是“极苦”?
应该知道,这样的结论是不谨慎的。

苦,比如三苦:苦苦、坏苦、行苦。其中,
苦苦,是指本身为苦的苦。比如,饿肚子没饭吃、生病死亡等等,这类纯粹的苦。
而坏苦,指本身引生快乐的事物当坏灭时引起的苦恼。比如,自己挺喜欢的书损坏了,这本书的损坏,成为坏苦。
行苦,总括一切有为法,有为法无常,刹那刹那生灭不住,这包括色界不动行、无色界不动行在内。

讨论问题,要按照一个公认的定义。而上述的定义,佛弟子都能接受。

我们知道,按照净土经典,极乐世界(此处我们只举化土来说)因阿弥陀佛(化身)本誓愿庄严而成净土(相对于秽土而立),没有外缘为苦来触恼行者,行者自身也没有我们秽土众生一般所说的生老病死之苦,而且具足一切安乐顺缘--按照经上说,如他化自在天乐,就如同他化自在天那般具足种种安乐----从这个角度可以说“离苦”。

怀苦。如按照经典所说,极乐世界作为化土,比如天降妙华,虽然有生灭但总无缺乏,灭已复按时降。这也不同于秽土的种种缺乏、灭已难复得。

行苦。极乐世界种种地居、天居的行人,或声闻或菩萨,寿量无限,一生所系,故无老死之苦。虽然念念无常,但常遇佛陀与诸大声闻、大菩萨辅导,修诸禅定及诸智慧,供养十方诸佛净土,行人总于念念中导于安乐解脱与无上菩提,而不会有秽土的难遇诸佛之苦---从这点来看,极乐之乐,和“他化自在天乐”是有本质不同的;他化自在天虽乐,但是属于稍纵即逝的秽土有漏果报,果报暂尽而不善业成熟必感苦报。

秽土三苦,在净土中则大不相同。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5.1.29 18:34:51    QQ:12205397  

(2971-26)  显示次数:2800(2491+309)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7 主题索引
按照净土经典,极乐世界(化土)作为净土,少数发愿得往生的行者有以下“苦恼”
1、边地疑城 2、长处莲胎 等

======================================
净土的边地疑城,我们可以和秽土(比如我们娑婆世界)的八无暇进行比较。相同点,都不遇佛闻法(但“五百年后还得见闻三宝故,故知非八难中边地也”);不同点,虽然属于边地疑城但是并没有苦恼逼迫,仅不能遇佛听法。

净土的边地疑城,有哪些因缘?详细的,请自行看净土经典。

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以疑惑心求生净土,不信自己善根,等。
前者,是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本誓愿力生疑,但仍然相续念佛发愿往生(“不能敬信佛智,尚信罪福因果,而常修礼佛念怫,求生净土”);后者,是不信自己的善根、不信自己可以往生,但仍然相续念佛发愿往生。

要注意,按照净土经典,西方极乐净土有两种人不得接引,犯五无间重罪(五逆)、诽谤方等经典(舍法)。虽然《观经》说,五逆十恶之人若临终遇人教以念佛,也得往生;但要知道,这一来非常难得(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得遇善知识教以念佛并一念生信发愿往生,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大善根成熟超此大恶业,不在佛法兴盛之地,没有发大心的有缘善知识,又如何稀奇难得!),二来此也是下品下生;当知早断恶业,时常谨慎!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5.1.29 18:53:23    QQ:12205397  

(2971-27)  显示次数:3314(2920+394)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9 主题索引
引用一下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5.1.29 19:03:30    QQ:12205397  

(2971-29)  显示次数:3262(2973+289)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8 主题索引
实是疑问,而非结论。
1、师说“这样的结论是不谨慎的”,老师的结论却也是不谨慎的,弟子开句说:“弟子顶礼叩首,合掌敬请各位老师指教:”,后又说:“乐”为虚妄,“苦”才为实。既是虚妄,何所依怙?”,实是疑问,而非结论。
2、师对“秽土三苦,在净土中则大不相同。”的介绍,弟子比较赞同,弟子也随份努力修净土。只是所读经典越多,越深入,困惑也越多。师有些误会弟子了。
3、师说得很对“早断恶业,时常谨慎”,弟子在三宝前诚心悔过、并发誓愿:愿一切众生早断恶业,时常谨慎 。

www.xyer-zh.com

发布于:2005.1.31 19:25:15    修改于:2005.1.31 19:40:32  
缘缘  2005.1.31 19:25:15    来自:云南大理  QQ:1208  

(2971-38)  显示次数:2877(2585+292)     查看缘缘的所有文章 给缘缘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缘缘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5 主题索引
娑婆世界,噩梦也,极乐世界,美梦也。
娑婆世界,噩梦也,极乐世界,美梦也。
噩梦、美梦都是梦。无常也。
都是无常何以要往生极乐世界呢?
如考大学一样,有招收预科班,凡入预科班的学生都一定会被录取。预科班结束后无须再考试直接录取。所以先入预科班,学完基本的课程就能登科了。保险了!
有人能力很好,不入预科班也能考好成绩。危险性大些罢了。
极乐世界是真的,如这个世界一样的真。
极乐世界是假的,如这个世界一样的假。
取决于个人的认识程度。
极乐世界有常寂光净土,此应该指“常”。
此“常”的世界非极乐世界独有,娑婆世界里也有。
如果只那一世界有,这一世界没有,这还是无常。所以常听大师们说,极乐世界就是眼前。其实说“眼前”可能也太远了。
“无常”其实被“常”所包容。当知一切如幻,幻化也不影响真实。入真实,才可以知幻化。
离一切幻,即入真实中。在噩梦的幻化中入真实,和在美梦中入真实,真实并无区别。当入真实的“常”时,幻化也是常。所以你可能听说过“烦恼即是菩提”。
起初的时候,当知道极乐世界真有,如这个你正在的世界一样。一心前往就可以了。一同前往!

兹心非心  2005.2.2 7:39:39    

(2971-45)  显示次数:2399(2112+287)     查看兹心非心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6 主题索引
极乐之“乐”不是指我们通常体验到的,而是“常乐我净”的乐。
“烦恼即菩提”的时候,乐也是菩提,菩提也是乐。 菩提即永恒,乐也永恒!是常!

发布于:2005.2.2 7:49:21    修改于:2005.2.2 7:50:49  
兹心非心  2005.2.2 7:49:21    

(2971-46)  显示次数:2364(2065+299)     查看兹心非心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6 主题索引


转向网页顶端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桑秋法成,万法一心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02 秒    ◇   



转向网页顶端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