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2003~2006   »论题组:2957  »上层 »主题组:33  2005.1.27 18:15:31   法华微信 注册
 有一种内在的因果报应…〖漪线〗(1.24 14:13) (2877)
 受教〖采薇〗(1.24 23:15) (3258)
 谢谢〖忘言〗(1.26 20:43) (3781)
 ^_^〖采薇〗(1.27 13:22) (4189)
 提问〖忘言〗(1.27 17:27) (4547)
 呵呵~~吓出一身汗:)〖采薇〗(1.27 17:50) (4877)
 谢谢你。〖忘言〗(1.27 18:15) (5059)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3 主题索引
有一种内在的因果报应…
这一生,我们会做很多事。而在做事过程中,我们不仅成就了外在的事业,同时也成就了我们的心。我们每做一件事,都会得到两种结果:一是外在的,一是内在的。比如开办一家公司,打造出名牌产品或经济利润是外在的结果;工作过程中用心参与,最后获得工作的经验及因为工作而形成各种心理因素,则是内在的结果。在今天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人们为了赚钱可以不择手段,结果引发贪心、嗔心等种种不善心行,并不断地将之培养壮大。最后,事业虽然成就了,心却变得不堪入目。
  
我们要知道,事业的成就是短暂的。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再辉煌的事业也不得不放下。但心中留下的善恶种子,积累的心行习惯,即使我们想放也无法放弃,就象阳光下甩不掉的影子。

每一种心行,都是逐渐培养起来的,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如恋爱,未必在最初相见时就难舍难分。但相处日久,彼此的依恋日渐加深,贪著之心也随之加深。当贪著到达极致时,一旦失去对方,就失去了全部的精神支柱,失去了所有的人生意趣。假如我们的生命中从不曾出现过对方,人生同样会按部就班地进行,何至于为此寻死觅活?可见,这种执著只是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我们将对方作为执著的着力点,然后全身心地扑于其上。一旦失去着力点,自然就失去了重心和平衡。
  
我们对事业、金钱的贪著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将事业、金钱作为生命的依赖、人生的支点,一旦对象发生变化,似乎心一下子被悬空了,无处安放,也就不可避免地感到失落乃至绝望。

人性是在不断重复中形成的,这一心行运作的规律,在佛法中称为“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每个心理的形成,也像学外语一样,是通过不断重复来加深印象、逐渐掌握。人性中有高级和低级的层面,但我们一般追求的是低级重复,而忽略了生命中本有的高尚层面。但我们要知道,人性中高尚的层面,才是生命中最可贵的。
  
常常有人觉得,做好事的未必有好结果,做坏事的似乎也过得很好,哪有什么因果不爽?事实上,外在的因果报应并不重要。当我们行善时,就是在张扬人性中善的力量,它的本身就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安乐和利益;而当我们作恶时,就是在张扬人性中不善的力量,那样的人生决不可能幸福,因为一颗充满贪婪和嗔恨的心是无法安然的。
  
学佛,就是要正确认识我们的人性,进而从根本上改善它。生命中的所有痛苦,都源自我们的心。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情结,这些情结才是造成痛苦的原因,如果我们内心没有任何烦恼,就会解脱自在,走到哪里都不会有任何痛苦,不会有爱别离、求不得、怨诤会等种种烦恼。
 
外在的一切,都是我们内心投射的影像。每个人所追逐的,都是自己制造的影像,是自我附加的执著,并不是象我们以为的那样,有实实在在的客观对象。
  
如果我们能够打破自我执著,意识到个体和众生是一体的。就能开放封闭的内心,接纳一切人,并对一切众生生起慈悲之心。在利益他人的同时,我们也是在成就自身的高尚品质。
  
大乘菩萨道的修行,就是在利益众生中完善自己。

---------------------------------

选自《人心和人生》
——2004年春在西园寺般若堂为青年学佛社学员所作的开示
济群法师

^_^ ^_^ ^_^ ^_^ ^_^

须知诸相皆非相 能使无情尽有情

漪线  2005.1.24 14:13:56    来自:长白山天池  

(2957-33)  显示次数:2877(2524+353)     查看漪线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4 主题索引
受教
。。。

采薇  2005.1.24 23:15:39    

(2957-34)  显示次数:3258(2981+277)     查看采薇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5 主题索引
谢谢
我想和你们一起学习讨论可以吗?谢谢。

www.yourURL.com

忘言  2005.1.26 20:43:20    QQ:27966284  

(2957-35)  显示次数:3781(3472+309)     查看忘言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7 主题索引
^_^
欢迎!

采薇  2005.1.27 13:22:32    

(2957-37)  显示次数:4189(3907+282)     查看采薇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0 主题索引
提问
我想知道五蕴的内涵。我觉得和心理学上相对来说有些不大明白。

www.yourURL.com

忘言  2005.1.27 17:27:44    QQ:27966284  

(2957-40)  显示次数:4547(4263+284)     查看忘言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1 主题索引
呵呵~~吓出一身汗:)
采薇不懂佛法,更不敢说法,这里有许多善知识学识高迈,您应去请教他们才是。

为了尽一已之力,转一些文章给您看,不知是否对您有帮助。^_^


=================

五蕴的内涵,就是论说「法相」的集和现象,而阐释其变化与作用,兹分别略说如下:

1, 色蕴:为五根、五境等有形物质,依四大种性而造就一切色法;依于色法中差别繁杂,欲积聚为一,必须相应心法,方能成为色蕴,所以是为五蕴之体。

2, 受蕴:凡对境所起而承受事物和理法而发动的情识作用,无论是感性的、理性的,甚至突破性的,都具有领纳而生分别的现象,所以是为五蕴之用。

3, 想蕴:因对境分别,于现象中发动的回互作用,无论是正反,苦乐,喜厌等,从摄取到选择,但依想象而运作,所以是为五蕴之相。

4, 行蕴:依于境相而运作,若发起贪、瞋、痴等善恶的行为,则属随业而转;若发起戒、定、慧等修养行为,则属转业而成道;前者偏于有为的造作,后者偏于无为的修行。

5, 识蕴:从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理的体用,也就是于所缘境了别为性,形成「心、意、识」分别作用,或者说是结果;源于由心采集,意所摄取,而有最胜的心之力用。

深入般若直观的菩萨,照见“五蕴皆空”,这是《心经》的要旨。佛陀出世的本怀,就是要使人认清宇宙人生的真相,解除身心的束缚,明心见性,获得自在。

佛教宣称人人皆有佛性,只因无始以来为根本无明所遮蔽,以致于不能彰显。而这覆蔽真如佛性的就是五蕴,即构成我们身心乃至一切有为法的五种要素:色、受、想、行、识。

五蕴又称为五阴或五聚,“蕴”是积聚的意思,即某一类的总聚。“阴”是贼害的意思,指此五阴能贼害我们的性德。其中色是一切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精神现象。“色蕴”是物质组合类。

《大乘五蕴论》:“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诸色。”四大种指地水火风四物,及坚湿暖动四性。称为“大”,是因为它普遍地存在于任何物体中。“受蕴”是心理上感觉的组合。 “受”是领纳之意,指身心器官与外界接触时情绪上的苦乐感觉。“想蕴”是由内六根和外六尘相接而生起的概念。它的功能是认识外境,予境上加以名称。 “行蕴”以造作为义,相当于意志作用。行蕴的意志产生业果。“识蕴”是知觉的组合,是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的本体,实际上就是根尘相接所产生的认识作用,即六识。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法,而凡是因缘所生法,均没有实体,所以叫做空,故经文说“照见五蕴皆空”。

自性是不变、独存的实体性,此实体性不可得,故曰“皆空”。从存在的现象上来把握本性空,缘起不碍实相;从毕竟空的实相中来了解缘起,实相不碍缘起。能这样观察、体验,就可以“度一切苦厄”。众生的苦厄,不外内外两种,属于自身的,如生老病死等;属于外起的,如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众生苦难的根源在于把自己看成有实体性,以自我为前提,苦痛遂因之而起。若通达法性无我,则苦海波平,爱河浪息。

佛教设立“五蕴”说的目的,在于破除众生的我执。综观大、小乘之说,小乘有部等认为五蕴和合的人是空,但五蕴的本身是实有;大乘般若思想则进一步说五蕴的本身也是空。体证五蕴皆空,就可以高蹈浊世,在尘出尘,获得澄明自在的审美观照。

采薇  2005.1.27 17:50:34    

(2957-41)  显示次数:4877(4646+231)     查看采薇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2 主题索引
谢谢你。
我在看,虽然看起来不是很懂,但是我能知道一些。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学佛的。我对于息学佛的路很怪。缘份的相也许是怪的吧,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信佛,应该说是学佛。但是我现在就是想学,想学不问目的,只想学得更多,知道懂得得更多,愿自己能让自己满意。这也是一种执吧,法执是吧。我学得开心。老师说这样已经很好了。我也很高兴我能有这么个起念要学佛懂理。可是我刚刚在看你们的留言,我觉得好难懂,只能明白一点点。我有点遗憾。

www.yourURL.com

忘言  2005.1.27 18:15:31    QQ:27966284  

(2957-42)  显示次数:5059(4779+280)     查看忘言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2 主题索引


转向网页顶端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宁静若水如是安静卉凝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 秒    ◇   



转向网页顶端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