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2003~2006   »论题组:2940  »上层 »主题组:60  2005.7.18 15:46:49   法华微信 注册
 原本问题就是虚的〖采薇〗(1.15 13:33) (11036)
 唉,你们是玄谈而不实际,而实际往往是佛的种子,请瞧瞧下面的文章(内空)〖了明〗(1.15 13:38) (11466)
 如来的种子(学佛先学会做人,而做人面临实际问题,避而谈空不是应该的)〖了明〗(1.15 13:40) (11876)
 呵呵~~多谢您的转贴------关于林清玄〖采薇〗(1.15 13:56) (1.15 14:01) (12241)
 瞧了您的回复,却明白了您不足与论,不想和你多谈,以下是原因〖了明〗(1.15 14:05) (12734)
 您认为它是刀子,它就是刀子〖采薇〗(1.15 14:13) (12964)
 说得好,人的心理状态和他的爱憎欣厌决定了他对事物的认识。〖嘻嘻哈哈〗(1.15 18:31) (13300)
 世间存在通认的义理,须要个体的违护。〖了明〗(1.15 19:27) (13334)
 即是虚的,你又在证明什么,又哪来下面的议论〖了明〗(1.15 13:57) (1.15 13:58) (11490)
 嘻嘻~~~心胸宽一点儿嘛:)〖采薇〗(1.15 14:10) (11923)
 哈哈,对你的虚伪我真是佩服的很。〖了明〗(1.15 14:20) (1.15 14:21) (12316)
 了明兄,别说让人不高兴的话嘛,〖嘻嘻哈哈〗(1.15 18:49) (12780)
 我不在乎一个“虚伪”的标签〖采薇〗(1.16 11:56) (1.16 12:02) (13234)
 不在乎也不会解释了,“标签”又哪存了?〖了明〗(1.16 12:20) (1.16 13:07) (13693)
 您挺有意思的:)〖采薇〗(1.16 21:44) (14115)
 哈哈,任你怎么伪,也难脱火眼金睛〖了明〗(1.17 9:19) (1.17 10:19) (14494)
 原来善知识是孙悟空:)〖采薇〗(1.17 11:18) (1.17 11:22) (14797)
 唉,您这个回复正应了我的最后结论:第二种人〖了明〗(1.17 12:06) (1.17 12:21) (14856)
 哈哈,话说到这儿有点过了吧〖漪线〗(1.17 12:12) (14930)
 没错啊,我说的偏激了,我累了,再不说了。(内空)〖了明〗(1.17 12:37) (15249)
 了明兄不要生气,说过了别往心里去:)〖采薇〗(1.17 13:11) (1.17 18:09) (15613)
 您若为这丁点事介怀也实在太笨了〖漪线〗(1.17 14:25) (16041)
 我知道如果笨了...〖采薇〗(1.17 18:12) (16390)
 ^-^〖云起〗(1.20 13:20) (16474)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0 主题索引
原本问题就是虚的
您偏偏的要让人“就虚说实”,说的不如您的意,就说人“站着说话不腰痛”,嘻嘻~~哪有您这样的呀。

您说“在那个野蛮年代只有这样才能这样,才能开创如今的稳定。”您何以得知那个年代就是“野蛮”的?您何以得知现在就不是“野蛮”的,您的标准 & 参照?

说史说史,您可知“一切历史就是现代史”?
就是正在进行时ing!

^_^

采薇  2005.1.15 13:33:57    

(2940-60)  显示次数:11036(10808+228)     查看采薇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1 主题索引
唉,你们是玄谈而不实际,而实际往往是佛的种子,请瞧瞧下面的文章(内空)

了明  2005.1.15 13:38:04    

(2940-61)  显示次数:11466(11210+256)     查看了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2 主题索引
如来的种子(学佛先学会做人,而做人面临实际问题,避而谈空不是应该的)
如来的种子

林清玄

 

  我读过好几部佛经,常常为其中的奥义精深而赞叹着,可惜这些佛经总是谈出世的道理,认为世上的一切都是空的,很难运用到实际的生活里来,对一个想要人世又喜欢佛道的人总不免带来一些困惑。

  黄桑禅师说法里有这样一段:心若平等,不分高下,即与众生请佛,世界山河,有相无相,偏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满,光明偏照也。把一个人的心提到与众生请佛平等的地位,稍为可以解开一些迷团。

  一个人的心在佛家的法眼中是渺小的,可是有时又大到可以和诸佛相若的地位。在新竹狮头山的半山腰上有一块巨大的石第,壁上用苍润的楷书,写上心即是佛四个大字。同样的,在江苏西园寺大雄宝殿里也有四个大字佛即是心;不管是心或佛摆在前面,总是把人的心提升到很高的境界。

  其实,这四个字学问极大,它有十六种排列组合,每一种组合意义几乎是一样的,以心字开头有四种组合:心即是佛,心是即佛,心佛即是,心即佛是,以佛字开头也有四种组合:佛即是心,佛是即心,佛心即是,佛即心是,几乎完全肯定了心的作用,佛在这里不再那么高深,而是一切佛法全从行念的转变中产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可以不再从空的角度在经文中索解,有时一个平常心就能在佛里转动自如了。

  我最喜欢的讲佛法是维摩经里的一段,维摩诺间文殊菩萨说:何等为如来种?(什么是如来的种子?)文殊说: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恙、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人为种,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道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文殊并且进一步解释: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

  在这里,文殊把人世间烦恼的意义肯定了,因为有一个多情多欲的身体,有愚昧,有情爱,有烦恼才能生出佛法来,才能生出如来的种子,也就是若有缚,则有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把佛经里讲受,想、行、识诸空的理论往人世推进了一大步,渺小的人突然变得可以巨大,有变化的弹性。

  在我的心目中,佛家的思想应该是瘸子的拐杖,顽者的净言,弱者的力量、懦者的勇气、愚者的聪明、悲者的喜乐,是一切人生行为中的镜子。可惜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讲佛法的有道高僧大部分忽略了生命的真实经验,讲轮回,讲行云。讲青天,讲流水,无法让一般人在其中得到真正的快乐。

  我过去旅行访问的经验,使我时常有机会借宿庙宇,并在星夜交辉的夜晚与许多有道的僧人纵谈世事,我所遇到的僧人并不是生来就是为僧的,大多数并在生命的行程遇到难以克服的哀伤烦恼挫折痛苦等等,愤而出家为僧,苦修佛道,可是当他饲入了空门以后,就再也不敢触及尘世的经验,用这些经验为后人证法,确实是一件憾事。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住在佛光山,与一位中年的和尚谈道。他本是一名著名大学的毕业生,因为爱情受挫,顿觉人生茫然而适入空门,提到过去的生命经验他还忍不住眼湿,他含泪说:离开众生没有个人的完成,离开个人也没有众生的完成;离开情感没有生命的完成,离开生命也没有情感的完成。也许,他在孵说里是一个六根不净的和尚,但是在他的泪眼中我真正看到一个伟大的人世观照而得到启发,他的心中有一颗悲悯的如来的种子,因为,只有不畏惧情感的人,才能映照出不畏惧的道理。

  心有时很大,大到可以和诸佛平等,我们应该勇于进入自己的生命经验,勇于肯定心的感觉,无明如是,有爱如是,一切烦恼也应该做如是观。

了明  2005.1.15 13:40:52    

(2940-62)  显示次数:11876(11619+257)     查看了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3 主题索引
呵呵~~多谢您的转贴------关于林清玄
林清玄是采薇15年前读的作家之一。如论台湾作家,采薇后来读得更多的是龙应台和李敖,仅仅看看罢了,惭愧的是什么都不懂,不能和您继续唱和了。

^_^

-----------------------------------------
《我看林清玄》
作者:益钧

  林清玄:一个喜欢谈禅,喜欢说佛经故事的台湾文人。此夫子给我的印象就是让我想起了过去,为消灾消难手抄经书以示虔诚的善男信女,且多为老媪。

  我佩服他是聪明人,知道抄是最高境界;高层次。满纸禅,道,玄机,不懂我敢抄么?于是他也俨然坐在了莲花台上,俯瞰芸芸众生油然而生济世之心,用他那只佛法广大的手拿着沾水柳条慈悲的想涤净我等凡夫俗子愚顽。诗曰:长明海灯何处有,千夫仰看林清玄。

  我凭直觉认为佛道应该是宣扬真,善。我想问问林老先生:“这本质你有吗?” 从你的文章,我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来。就连你悟禅的慧根也不大见得。 一篇上千字的文章除去抄的,剩下你自己的言语,大概也就只有三五十来字了。 何况还不见高明。

  本来不高明的东西很多,就好比我,虽对你指手划脚又何曾不知道自己的文字远比你臭翻了倍。这里我声明,我只是对你文章如同得道高僧不大感冒。你披了件太神圣的外袍。这不是你能够披的。

  恕我直言,我宁愿相信只有历史中,如枯木般的修行人同,才可以如此立言。换言之,你抛了家室、弃了富贵,再这样弘扬佛法高高在上,我看你的眼神绝对崇敬。如果一个嫁了有钱老头的丫头来跟我讲爱情,我只能拿脚踢她。

  在所有敢把写的文字现出来的人中,我最不欣赏三位。首位是我自己,我难过的发现自己掌握的词汇量不会比一个普通的初中生多,偏生又敢乱来,我只能讽刺自己马不知脸长。当我看完百分之九十九的文学作品后第一念头都是:我再也不抓笔了,唯有看到你林老先生与不知多大年纪的琼女士之力作方有点春江水暖的意思。

发布于:2005.1.15 13:56:50    修改于:2005.1.15 14:01:48  
采薇  2005.1.15 13:56:50    

(2940-63)  显示次数:12241(11996+245)     查看采薇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5 主题索引
瞧了您的回复,却明白了您不足与论,不想和你多谈,以下是原因
上面对林玄清的文章是个完全否定林玄清的人,而且具有攻击性,还有侮辱性。这样的人难免偏激而顽固,而你却以这样的文章发表。
而林玄清的关于佛的种子的文章是借了许多佛家的哲理去谈的,也不具有贬低他人的特性。
你可以信或是不信,不必拿个攻击的如刀子的文章出来吧

了明  2005.1.15 14:05:09    

(2940-65)  显示次数:12734(12392+342)     查看了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7 主题索引
您认为它是刀子,它就是刀子
您若认为它什么都不是,它即什么都不是。

呵呵。

采薇  2005.1.15 14:13:21    

(2940-67)  显示次数:12964(12721+243)     查看采薇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0 主题索引
说得好,人的心理状态和他的爱憎欣厌决定了他对事物的认识。
采薇:您若认为它什么都不是,它即什么都不是。
钱昭:认为他是什么很容易,每个人对事物都有一种基于执著的稳定认识,认为它是什么很容易,认为它什么都不是却是很难的,因为人们内心中可以有不同类型的执著,但却不可能没有执著。

嘻嘻哈哈  2005.1.15 18:31:06    来自:地球  

(2940-70)  显示次数:13300(13061+239)     查看嘻嘻哈哈的所有文章 给嘻嘻哈哈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3 主题索引
世间存在通认的义理,须要个体的违护。
FL功要是没有政府的引导,都靠个人的认识怕是为害更大了。
当我见FL功知道是很错的,我也许会一笑置之,而我没有去说它是不利的,纳么往往会令没有一定认识能力的人因此而误导了。
在个人有境界的时候,却也能用现实的方法去引导别人不往不利的方向极端的瞧,应该不是错误。
佛经的辩证不也是因此而生的吗?它否定错的,认识对的,不同样是有正错之分,因而去引导别人。

了明  2005.1.15 19:27:00    

(2940-73)  显示次数:13334(13129+205)     查看了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4 主题索引
即是虚的,你又在证明什么,又哪来下面的议论
我说人家“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我们的长辈们或是朋友也这样对我们讲过话。并不代表是指责。
这时你就来个“哪有这样的”,这等于指责了。
您比我还过,真是真实却假借“虚”名,空令人笑。

发布于:2005.1.15 13:57:29    修改于:2005.1.15 13:58:27  
了明  2005.1.15 13:57:29    

(2940-64)  显示次数:11490(11233+257)     查看了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6 主题索引
嘻嘻~~~心胸宽一点儿嘛:)
如果一句“哪有这样的”,您就感受到“等于指责了。”

呵呵,那么在此,我诚心向您道歉。

采薇怎可引人嗔心呢?来,我们狠狠的批评他(这个他是指采薇哦)!

^_^^_^

采薇  2005.1.15 14:10:17    

(2940-66)  显示次数:11923(11681+242)     查看采薇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8 主题索引
哈哈,对你的虚伪我真是佩服的很。
嘴上讽刺我,却能嘻嘻,而后面加个自我道歉,更见虚伪。

我觉的滑稽。

发布于:2005.1.15 14:20:04    修改于:2005.1.15 14:21:23  
了明  2005.1.15 14:20:04    

(2940-68)  显示次数:12316(12096+220)     查看了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1 主题索引
了明兄,别说让人不高兴的话嘛,
谁也不愿自己是个虚伪的人,也不愿被人视为虚伪的人,是吧。

嘻嘻哈哈  2005.1.15 18:49:52    来自:地球  

(2940-71)  显示次数:12780(12531+249)     查看嘻嘻哈哈的所有文章 给嘻嘻哈哈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4 主题索引
我不在乎一个“虚伪”的标签
呵呵,了明兄的道行不足以让采薇不高兴;
道行够了的人呢,也不会引我不高兴。
如果采薇不高兴了,不怨别人,一定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说句“不虚伪”的话:采薇有时心性一如小孩子,前面的贴子好玩罢了,了明兄怎么着了“好玩”的道?

呵呵,智慧由“定”而来,生活在混浊人世的人们,如生活在混浊的水底,如果心中能定,自然四肢轻松,升浮上来~~

^_^

发布于:2005.1.16 11:56:50    修改于:2005.1.16 12:02:58  
采薇  2005.1.16 11:56:50    

(2940-74)  显示次数:13234(13005+229)     查看采薇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6 主题索引
不在乎也不会解释了,“标签”又哪存了?
  您不这么说,反是你不在乎,偏偏回了以证明,实属在乎。
  且其中自然有讽刺意,却在他人面前摆个豁达的样子,给人以明正言顺的假象,而其内心却有真实的在乎的目的。
  要是你说在乎我反称你是真人,要是你不回复我反称您不一般。
  有人在乎会很明确的说,也许会气愤,在言语上表现,而有一种人的在乎却是大大方方的表白,完了当做没事人一样。其实无论前种还是后种都存证明,都在在乎之列。否则又哪存表白?
  凡是人都存在乎,除非是死了或成佛了。
  

发布于:2005.1.16 12:20:44    修改于:2005.1.16 13:07:57  
了明  2005.1.16 12:20:44    

(2940-76)  显示次数:13693(13439+254)     查看了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9 主题索引
您挺有意思的:)
采薇非常欣赏唐师曾。他曾说:
一个好的男人,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领悟力、流畅的表达力。

请问您有什么呀?还偏要我在乎?

采薇通过自己的贴子,观到了自己的“小孩子气 & 浮躁 & 我慢”。您观到了什么?
呵呵~~您只观到了别人的“虚伪”,对吧?

采薇  2005.1.16 21:44:17    

(2940-79)  显示次数:14115(13848+267)     查看采薇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2 主题索引
哈哈,任你怎么伪,也难脱火眼金睛
  有时斯文的人与不斯文的比较无非是能骂着人的同时还斯文,这如同世间的毒药有的猛烈,而有的伪装的很好,让人吃了不觉,只觉的好似很香,很不错,却在在睡梦中失去生命。
  有时话说的漂亮,更具文采,却是把自己伪装的更真。 
  有的领导有了错误,当别人能感受他的错误,他自己也觉察了别人的意向,他就会主动在会上说:“我自己也是有缺点的,比如我******。”其实所谓的自己表露去指出自己的错误,也往往存在给自己台阶的意思,同时还能在下属面前表现了一个正直的高大形象。事实上往往他没败露,他也不会自己指出。指出就能堵别人的嘴,别人也没法指责他, 

  而你的行为又怎能脱离这个俗套,其实大多的下属都会被他的表现所感动,其真实的面目又有几个瞧清。他完全可以凭这个“高大形象”去肯定别人或否定别人。而你的最后不就是凭这个来说我吗?唉,大伪者往往给人以名正言顺的假象,并能堂而煌之。 是真高尚?还是真狡猾?还是真虚伪?
  

  

发布于:2005.1.17 9:19:29    修改于:2005.1.17 10:19:18  
了明  2005.1.17 9:19:29    

(2940-82)  显示次数:14494(14265+229)     查看了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4 主题索引
原来善知识是孙悟空:)
采薇更喜欢您的原贴(后附),第一时间往往是直觉反应吧--------

  有时斯文的人与不斯文的比较无非是能骂着人的同时还斯文,这如同世间的毒药有的猛烈,而有的伪装的很好,让人吃了不觉,只觉的好似很香,很不错,却在在睡梦中失去生命。
  杀手的高手往往能将杀人当成一种艺术,一种技巧,取人性命于不知不觉中,而对于别人来说,他还是杀手,是个伪装的如艺术人如哲人的杀手。德国人不野蛮能说诗会说哲理,却能发动世界大战。

  好男人,咱不是,所以你拿此来比较我,实在是把我往高处抬。
我想你一直是把自己放在这个位置比较吧,这一点我真是自知不如,却不想追比,而在我心中不会去主动和谁比较,因为我就是我。  
  话说的漂亮却难掩本心的执念,如同美国制约别人,却能口讲仁义,其虚伪可见一斑。我想你处世一定是个攻于心计而外相和顺的样子。而你指责别人的同时,却能说“您挺有意思的”,这正是伪装和顺的表现。
 不过我瞧你文中的指责,我却挺赞同的,我还觉的你不算虚伪到家,
世间有一些人面对着事情会喜情于色,指责人就会明说。而世间有一种人指责别人却能讽刺,嘴上无脏字,脸上笑着说,且说的漂亮。还有一种人嘴上无讽刺,脸上是美丽,说话很可亲,本心却不一样。而董卓吕布面对着貂蟑觉的多么可爱啊。可她却是真是毒药中的极品,至死方知其伪。

  我觉的你是第二种人。

==============================

笑我亦布衣而已!奔走天涯无一事,何如声色将情寄?休怒骂,且游戏。^_^

发布于:2005.1.17 11:18:42    修改于:2005.1.17 11:22:46  
采薇  2005.1.17 11:18:42    

(2940-84)  显示次数:14797(14562+235)     查看采薇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6 主题索引
唉,您这个回复正应了我的最后结论:第二种人
  至于善知识是孙悟空好似是你的结论啊,我奇怪你怎么有这样的想法,难道想误导别人吗?唉,妄称学佛人了。 
  上面本来是这么写的,不过后来觉的过于意气,我认识不足而变更了,想说的客观些,于是弄的后来的样子。
  而你拿来说事,不正应了我的最后结论吗,而且偏偏因此而讽刺我,却能最后来个:笑我亦布衣而已!奔走天涯无一事,何如声色将情寄?休怒骂,且游戏。^_^

哈哈,你正是第二种人。
  我就是因你嗔而能伪装说成是游戏而觉的你虚伪。


  你关注我第一次写的,不也是第一直觉吗,也是很在意,这也是你的第一直觉吧,最后说是游戏,我晕啊,你真是虚伪到家了。

  好啊,你不虚伪好了,不要再争了哦,你不在意就不要说了,你说了就是证明自己什么境界好啊,当成游戏啊,算了,你说这些做这些不都是证明吗?

 

发布于:2005.1.17 12:06:01    修改于:2005.1.17 12:21:44  
了明  2005.1.17 12:06:01    

(2940-86)  显示次数:14856(14638+218)     查看了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7 主题索引
哈哈,话说到这儿有点过了吧
在我看来,孩子们的真率与自然才是无瑕的;大人们的沉默、含蓄、世故有时是一种美德。

^_^ ^_^ ^_^ ^_^ ^_^

须知诸相皆非相 能使无情尽有情

漪线  2005.1.17 12:12:42    来自:长白山天池  

(2940-87)  显示次数:14930(14644+286)     查看漪线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8 主题索引
没错啊,我说的偏激了,我累了,再不说了。(内空)

了明  2005.1.17 12:37:58    

(2940-88)  显示次数:15249(15008+241)     查看了明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9 主题索引
了明兄不要生气,说过了别往心里去:)
漪线兄说的“大人们的沉默、含蓄、世故” 在实际生活中,的确是良好人际关系的法则。

采薇自己不会因小事不开心(漪线会不会说这是大话?),也希望您在2005年的工作、生活中,快乐开心!

^_^

发布于:2005.1.17 13:11:36    修改于:2005.1.17 18:09:16  
采薇  2005.1.17 13:11:36    

(2940-89)  显示次数:15613(15379+234)     查看采薇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0 主题索引
您若为这丁点事介怀也实在太笨了
^-^

^_^ ^_^ ^_^ ^_^ ^_^

须知诸相皆非相 能使无情尽有情

漪线  2005.1.17 14:25:47    来自:长白山天池  

(2940-90)  显示次数:16041(15760+281)     查看漪线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1 主题索引
我知道如果笨了...
您会笑我的,所以万万的不敢。

^_^

采薇  2005.1.17 18:12:08    

(2940-91)  显示次数:16390(16166+224)     查看采薇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03 主题索引
^-^
好丑现前,心安如海。
妄想都尽,无诸逼迫。

菩提吐芽,既有阳光雨露,又有迅雷疾风。

^_^

云起  2005.1.20 13:20:27    来自:北京朝阳区  

(2940-103)  显示次数:16474(16238+236)     查看云起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03 主题索引


转向网页顶端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幸运女神芸( 当来)妙莲周品丞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01 秒    ◇   



转向网页顶端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