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2003~2006   »论题组:2607  2004.11.25 16:43:59   法华微信 注册
 带佛珠洗澡或行淫乐有罪报吗。。。。〖灵儿〗(8.10 23:38) (4747)
 这样算偷盗吗?〖灵儿〗(8.10 23:40) (5275)
 ……〖流云〗(8.11 7:38) (5409)
 您如果没有皈依请先皈依,这样就可以找皈依师或亲教师传授这些戒律之事了〖iamfisher〗(8.11 10:27) (5815)
 愿意皈依我佛〖ka1088〗(8.13 15:20) (6398)
 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iamfisher〗(8.13 19:06) (6447)
 灵兄问题蛮多的〖毋二〗(8.11 11:08) (5957)
 (被发送者删除)〖rosyala〗(8.11 11:37) (6471)
 不是我的问题,是我观察到的问题!!!〖灵儿〗(8.12 0:27) (7229)
 内心不自度,外境如波涛〖慈悲喜舍〗(8.12 10:43) (7193)
 不算布施,算是偷了〖tyfg1984〗(8.12 18:38) (5335)
 他非偷盗,你非布施,因皆无此心(内空)〖刘海〗(8.21 13:44) (5199)
 佛陀并不是施加罪罚的主体。对佛像等以恭敬心避免在其前面做不净行等,当然好。〖iamfisher〗(8.11 10:00) (4517)
 爽心悦目的三宝皈依境〖iamfisher〗(8.11 10:01) (4424)
 不论是已经正式皈依三宝的佛教弟子,还是对三宝很尊敬而并未受皈依的弟子,都应该遵守这六点。〖iamfisher〗(8.11 10:24) (4939)
 其罪不小啊,居然没把佛放在眼里〖tyfg1984〗(8.12 18:32) (4486)
 无(内空)〖刘海〗(8.21 13:38) (5313)
 嘻嘻,仁兄来法华玩耍的吧?(内空)〖毋二〗(8.21 13:47) (6464)
 (被删除)〖刘海〗(8.21 14:56) (7597)
 哈哈,日本的一休禅师是一个有争议性的人物〖毋二〗(8.21 15:20) (9054)
 心无挂碍,亦无挂碍如来,带珠取珠,关如来何事?奈何自做多情?〖刘海〗(8.21 15:42) (8.21 16:32) (10231)
 师兄这里的“佛”和“如来”是否有别?(内空)〖莫问〗(8.22 1:46) (10979)
 这里的佛是指如来,烦师兄下问(内空)〖刘海〗(8.22 8:41) (11759)
 既然如此,众生轮回受苦,与如来(佛)何干?〖iamfisher〗(8.22 12:13) (8.22 12:37) (12646)
 众生种种苦难,本和如来有何关系?但如来皆明示世人以种种神通化解,这才是慈悲.〖刘海〗(8.22 18:50) (13358)
 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若佛陀倡导用神通来解决,那“神通不敌业力”怎么办?〖iamfisher〗(8.23 10:40) (14513)
 如神通不抵业力,则再入轮回,轮回更是大神通.(内空)〖刘海〗(8.23 13:09) (8.23 13:19) (14720)
 :)〖iamfisher〗(8.23 13:43) (8.23 18:00) (15242)
 是我没表达清楚,我的有些用词和约定俗成不一样.抱歉〖刘海〗(8.23 15:24) (15745)
 哦。原来是这样。〖iamfisher〗(8.23 17:32) (15841)
 谁说没有关系?(内空)〖云起〗(8.23 13:55) (13902)
 烦师兄说透一点.(内空)〖刘海〗(8.23 15:39) (14414)
 我们一起学习佛菩萨的深愿(内空)〖云起〗(8.23 20:07) (14973)
 师兄请留意这个"本"字.(内空)〖刘海〗(8.23 20:20) (15412)
 众生本是如来。同体大悲(内空)〖云起〗(8.23 21:29) (15877)
 不解(内空)〖刘海〗(8.24 0:34) (15936)
 师兄不要着急〖莫问〗(8.23 23:50) (14105)
 这个"我想"是这样的.〖刘海〗(8.24 0:32) (14684)
 只是感叹〖莫问〗(8.24 1:50) (15471)
 这个〖刘海〗(8.24 2:40) (15800)
 师兄的意思是〖莫问〗(8.24 12:36) (16348)
 闻君此言当进酒,使我心花一时开.(内空)〖刘海〗(8.24 14:45) (16474)
 带珠取珠与如来何干,受苦受乐皆如来自迷(内空)〖zhixinshirenguan〗(8.23 11:50) (13199)
 这句话似有深味,师兄可否能点透?(内空)〖刘海〗(8.23 15:51) (13178)
 想做就去做?〖毋二〗(8.22 13:09) (8.22 13:14) (11170)
 毋二文中所说的,和我想的分毫不差,妙哉!只是试想楼顶主角是自己的话,佛绝不会因此而罪我〖刘海〗(8.22 19:10) (11842)
 师兄还当慎言。〖莫问〗(8.22 23:38) (12413)
 以赤子之心待佛,以赤子之心待己,以赤子之心读经.(内空)〖刘海〗(8.23 13:14) (12910)
 先要把赤子的概念搞清楚。言过其实不好(内空)〖云起〗(8.23 13:53) (13439)
 兄和我的分歧,可能在于误会"我认为自己做到了赤子的地步",我只是努力在这样做.(内空)〖刘海〗(8.23 15:29) (13944)
 赤子之心只有真诚和纯真,没有半真半假(内空)〖云起〗(8.23 20:01) (14446)
 读时本无,也不想有.(内空)〖刘海〗(8.23 20:26) (14940)
 经半假半真,读时怎能本无,不想有不一定没有(内空)〖云起〗(8.23 21:33) (15454)
 汗了(内空)〖刘海〗(8.24 0:24) (15545)
 好句子〖莫问〗(8.23 23:30) (13022)
 “罪孽的感觉”并非形成“罪孽”的因。没有“罪孽的感觉”也并非“没有罪业”的因。〖iamfisher〗(8.23 11:02) (8.23 11:05) (12675)
 有因必有果,果熟之日我会每个都破开看看 :)(内空)〖刘海〗(8.23 13:16) (13121)
 先搞清楚因缘法,否则永远剖不开“果”。〖iamfisher〗(8.23 13:48) (13717)
 iamfisher兄能否为我说说此法?(内空)〖刘海〗(8.23 15:53) (14365)
 很惭愧。只会C&P几下。和您一起慢慢看。〖iamfisher〗(8.23 17:43) (14586)
 同感。。。〖iamfisher〗(8.23 17:49) (8.23 17:51) (15051)
 谢谢,读完再向兄请教.(内空)〖刘海〗(8.23 20:47) (15055)
 佛不是凶巴巴的,或为宗主,或为父母,或为师友,都是这般的慈悲,那般的祥和.(内空)〖刘海〗(8.22 19:11) (11742)
 也不一定啊。〖iamfisher〗(8.23 11:09) (12404)
 菩萨居魔王位,不过因才施教.(内空)〖刘海〗(8.23 13:23) (13151)
 正是。因此不必一定“笑呵呵”。〖iamfisher〗(8.23 13:45) (13906)
 (被发送者删除)〖rosyala〗(8.23 14:28) (14528)
 兄能指明就最好,我来此非为"说法",正是为了"知己非"(内空)〖刘海〗(8.23 15:33) (15143)
 兄能指明就最好,我来此非为"说法",正是为了"知己非",求大欢喜(内空)〖刘海〗(8.23 15:55) (15844)
 (被发送者删除)〖rosyala〗(8.24 0:58) (16422)
 很简单,没有说服我(内空)〖刘海〗(8.24 1:13) (17009)
 化人问幻士,谷响答泉声,欲达吾宗旨,泥牛水上行。〖毋二〗(8.24 8:30) (18228)
 慢慢食半碗白饭,三藏经吾已读亦;细细品几茎青叶,眼中泪大雨缤纷〖刘海〗(8.24 13:32) (8.24 13:41) (18225)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毋二〗(8.24 15:07) (18367)
 菩萨居魔王位,心头念的是什么?(内空)〖刘海〗(8.23 15:36) (14414)
 哦,面孔上呢?(内空)〖iamfisher〗(8.23 16:01) (14930)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勇者见勇,我看到了慈悲,师兄看到了什么?(内空)〖刘海〗(8.23 20:29) (15618)
 我什么也没看到(内空)〖iamfisher〗(8.24 8:52) (16046)
 滑头乎滑头乎.(内空)〖刘海〗(8.24 13:34) (16535)
 哦。在下也没看到“滑头”。而且谁是或谁不是菩萨 我根本不知道 ,菩萨怎么想 我就更不知道了。(内空)〖iamfisher〗(8.24 13:48) (8.24 13:52) (16790)
 问问 刘海 兄,明心见性否?(内空)〖*一叶*〗(8.22 16:28) (10617)
 降了几个小魔头,若问见性,还有十万八千里,正在步行中.(内空)〖刘海〗(8.22 19:13) (10732)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带佛珠洗澡或行淫乐有罪报吗。。。。
在佛像面前行淫有很大的恶报,可是现在很多装饰品(佛珠、链条),里面都刻有“阿弥陀佛”或“经文”或“简单的佛像”,而且都开过光的。带这些洗澡或者正式夫妻之间的淫乐有罪报吗?

灵儿  2004.8.10 23:38:04    

(2607-1)  显示次数:4747(3930+817)     查看灵儿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这样算偷盗吗?
有一天朋友来我家,看到我房里的物品,他很喜欢,说着就拿走了,他没向我说要,我也没说给他,不过我心里倒是你要就拿去的想法。
请问这样的情况下,他算是偷盗吗?如果不是,我又算是布施吗?

灵儿  2004.8.10 23:40:16    

(2607-2)  显示次数:5275(4777+498)     查看灵儿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 主题索引
……
没有见过这样的朋友……………………-_-

念佛一声功德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_^

流云  2004.8.11 7:38:57    

(2607-3)  显示次数:5409(4906+503)     查看流云的所有文章 给流云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流云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 主题索引
您如果没有皈依请先皈依,这样就可以找皈依师或亲教师传授这些戒律之事了
有这么强调皈依的:皈依是最大的法。

:)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4.8.11 10:27:23    QQ:12205397  

(2607-7)  显示次数:5815(5388+427)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9 主题索引
愿意皈依我佛
怎么出家

ka1088  2004.8.13 15:20:14    QQ:312024749  

(2607-19)  显示次数:6398(5938+460)     查看ka1088的所有文章 给ka1088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0 主题索引
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按照佛的教导,请您去清净如法、僧众住持的寺院询问皈依之事。有法师会告诉您如何得皈依的事宜的。:)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4.8.13 19:06:40    QQ:12205397  

(2607-20)  显示次数:6447(6064+383)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 主题索引
灵兄问题蛮多的
记得弘一法师给书法爱好者黄福海写字,写完之后把所剩的碎纸屑全数还他(宣纸黄福海供给),并说依律当如此(大意是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已有会犯盗戒)。

盗义极多。且约六根起非法行,若偷六大亦犯重罪。……六根即约能盗以摄所盗,六大即括所盗以显能盗。故知盗境该通无穷。(见戒疏)
犯相中,总缘具六种:一有主物,二有主想,三有盗心,四重物,五兴方便,六举离本处。必具成犯。(见事钞)

具足上述六缘即盗,戒疏缺第五(兴方便)即成犯,依灵兄那位朋友的情况来看,第一、二、五、六缘已具,需要解释的是三、四两缘:

有盗心。然此一门,实德之人未免。 但世盗由心结,不望境之是非。……初明难护。以贪染积深,触物起念。粗心不觉,岂识邪缘。不体妄情,终罹罪网实德尚当未免,庸流没在其中。凡在同心,弥须励志。(见事钞)
四分(四分律):十种贼心。一黑闇心。谓痴心愚教,生可学迷,随作结重。僧祇寺主即是其事。 二邪心者。谓贪心规利,邪命说法以财自壅。 三曲戾心者即嗔心也。与少嫌恨,假嗔得财。或虚示威怒,意存财利,得物犯重。 四恐怯心。或以迫喝。或说法怖取。或自怀疑怖而取财也。 五常有盗他物心。恒怀规夺也。 六者决定取。内心筹虑,方便已成。因必克果,动物成犯。 七寄物取。或全抵突。或以少还他。 八恐怯取。谓示身口相,畏敬故与物也。 九见便取。伺求他慢,因利求利也。 十倚托取。或倚名闻威德。或以名字方便也。或依亲友强力者,谓假他威势而取也。或以言辞辩说者,托于论端浮华引接,令前异望而取财利。言诳惑以者,非法言法,法言非法,但规前利,幻惑群情。……疏(戒疏)云。律中具出二五盗心。前是五心后名五取。取是其业,对境行事也。(见事钞)

重物。谓五钱。若直五钱,即余杂物。……五钱即钱体也。直五钱物准钱法也。所以限五者以彼王法满五至死,佛随王法盗满制重。……然五钱之义,律论互释不同。判罪宜通,摄护须急。故律云,下至草叶不盗。(见事钞)

从四分律所示的十种贼心来看,似乎灵兄那位朋友有第九、十两种之嫌。

然盗戒相隐,极难分了。若广张体貌,徒盈卷轴,至于披检取悟必繁。故略列犯缘,粗知梗概,意存省事知足。 忧心念道者,缘境既局,少应清洁。若多众务而欲高升者,必罗盗网,终无有出。何者。由心怀胜劣,倒想未倾。初果无学,方可营事。 有心怀道者,细读附事,深思乃知。犹恐不肖谓繁,余心实未言尽。约略如前,故且削也。……忧下二明人有顺违,初明知足之人惧犯退藏。言忧心者心之可畏难可禁制,微纵成业,殃及累世,是可忧故。念道者慕出离也。缘境局者为教所禁也。若下明多事进为盗所陷。多众务者或好为人师,或乐营世福也。欲高升者名位过人也。罗盗网者结业成也。无有出者苦报无穷也。何下征示其意,如前大集所拣人也。 有下三劝修。初句召后人也,细读者劝寻教也,附事者以教照境也,深思者以境观心也,乃知者自省心得也。(见事钞)
此戒人多潜犯,不谓重罪,但是粗心。 钞疏虽繁,犹恐未悟,可例此斟酌犯罪相也。 故善见云。戒中宜从急护。此第二戒,事相难解,不得不曲碎解释。其义理分别,汝当善思。 论文如此。临事可不勉耶。(见戒疏)

不犯中。四分(四分律)云。与想取,己有想,粪扫想,暂取想,亲厚意者。皆无犯。 律中。具七法名亲厚。一难作能作,二难与能与,三难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互相覆藏,六遭苦不舍,七贫不轻。 如是七法,人能行者,是善亲友。准此量之。……初引五想。皆谓无盗心也。与想者意谓他与也。已有者谓非他物也。粪扫者谓无主也。暂取者即持还也。亲厚者无彼此也。(见事钞)

弘一法师用六七年时间整理出《四分律戒相表记》,毋二当初觉得不可思议,现在倒觉得很容易理解,除了弘一法师做事认真严谨外,还因戒相真的极细极琐碎。弘一法师说过:“五戒中最容易持的,是不邪淫、不饮酒……五戒中最为难持的莫如盗戒,非于盗戒戒相研究十分明了之后,万不可率尔而受”,并说“大者虽不易犯,小者实为难持”,毋二对此深有体会,比如现在毋二上网下载一篇文章,用公司的打印机纸张打印出来,亦是盗了。

关于布施,佛学辞典是如下解释的,其中重点词是“慈悲”,灵兄这个问题不用问别人,问自己的心即能解答。

【布施】
梵语da^na,巴利语同。音译为檀那、柁那、檀。又称施。或为梵语daks!in!a^ 之译,音译为达嚫(嚫又作嚫)、大嚫、嚫,意译为财施、施颂、嚫施。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盖布施原为佛陀劝导优婆塞等之行法,其本义乃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则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扩大布施之意义。亦即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之一种修行方法。大乘义章卷十二解释布施之义:以己财事分散与他,称为布;惙己惠人,称为施。小乘布施之目的,在破除个人吝啬与贪心,以免除未来世之贫困,大乘则与大慈大悲之教义联结,用于超度众生。

信解微妙甚深法
成就清净无等心
随顺诸佛真实教
增长众生清净心

毋二  2004.8.11 11:08:38    来自:人间  

(2607-8)  显示次数:5957(5382+575)     查看毋二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 主题索引
(被发送者删除)

rosyala  2004.8.11 11:37:12    

(2607-9)  显示次数:6471(6076+395)     查看rosyala的所有文章 给rosyala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3 主题索引
不是我的问题,是我观察到的问题!!!
一般在寺里面都有这些物品流通,价格蛮贵的,买这些的人一般都是民间信众的人,求福求平安,不是佛教徒,这些珠子,吊嘴,一般都刻有佛的名号,或者一段经书(比如:大悲咒,心经,其它经文的),或者刻有简单的佛菩萨的形像。因为他们带这些装饰品,只是当装饰品,而且有一种保平安的心态,我以前也试过。
因为自从学佛后,才知道在佛菩萨面前杀生,行淫果报很大的,带这些和在佛菩萨面前有什么不同?因为带这些很常去厕所,洗澡,正常夫妻行淫,杀生等等,会不会对佛菩萨不敬?

灵儿  2004.8.12 0:27:36    

(2607-13)  显示次数:7229(6676+553)     查看灵儿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5 主题索引
内心不自度,外境如波涛
身、心问题不好处理,“我”在何处?不在心,不在身,不在外,不在内,以四谛安心,知诸行皆苦,无有妄想,以戒律安身,我觉得是较好的方法,不知灵兄认为如何?

慈悲喜舍  2004.8.12 10:43:58    

(2607-15)  显示次数:7193(6803+390)     查看慈悲喜舍的所有文章 给慈悲喜舍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8 主题索引
不算布施,算是偷了
当然算偷了,你也不算布施,对朋友之间怎么算是布施呢,顶多算个人情,如果论三世因果,他迟早要吐出来给你,反正这是他嵌你,始终跑不到

wu

tyfg1984  2004.8.12 18:38:47    来自:wu  QQ:277811592  

(2607-18)  显示次数:5335(4885+450)     查看tyfg1984的所有文章 给tyfg1984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tyfg1984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2 主题索引
他非偷盗,你非布施,因皆无此心(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1 13:44:14    QQ:11052276  

(2607-22)  显示次数:5199(4845+354)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 主题索引
佛陀并不是施加罪罚的主体。对佛像等以恭敬心避免在其前面做不净行等,当然好。
“打掃的內在意義是,我們在清除外在的塵垢時,把這種功夫轉化成同時在消除內在貪、瞋、癡等煩惱心垢的修持。 ”

同理-------对佛像等以恭敬心避免在其前面做不净行等,当然好。

[佛壇和供品]編自大藏寺祈竹仁宝哲開示
http://fahua.com/cgi-bin/forum/wiser.cgi?kd=wise&rn=&om=2509&ot=4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4.8.11 10:00:03    QQ:12205397  

(2607-4)  显示次数:4517(4086+431)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 主题索引
爽心悦目的三宝皈依境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4.8.11 10:01:46    QQ:12205397  

(2607-5)  显示次数:4424(4032+392)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 主题索引
不论是已经正式皈依三宝的佛教弟子,还是对三宝很尊敬而并未受皈依的弟子,都应该遵守
( 不论是已经正式皈依三宝的佛教弟子,还是对三宝很尊敬而并未受皈依的弟子,都应该遵守这六点。)
http://fahua.com/cgi-bin/forum/wiser.cgi?kd=wise&rn=&om=1926&ot=1

....
既已皈依了,下面要说六点,不论是已经正式皈依三宝的佛教弟子,还是对三宝很尊敬而并未受皈依的弟子,都应该遵守这六点。

1. 因为皈依了佛宝,我们不应该再皈依天界的神,或者土地、鬼、龙等等。你可以去供养一下,但供养时的心态应该是“这个请你吃,这个请你喝”,而不是去依止。依止是指“我今生所有的幸福,我未来生所有的前途都付托给你了!”。如果我们以这样的心去依止龙、神、土地等等就违反皈依了。为什么我们不皈依他们呢?因为他们跟我们的分别不太大,跟我们是一样的境界。他们跟我们凡夫一样,没有无缘的悲心。你给它些饮食以讨得它的欢心,它或许会帮助我们,赐予一些福报;如果你忘了供养或者不再供养,它可能就会不高兴,甚至会加害于你。这样的对象其实跟我们凡夫一样,没有资格成为我们依止的对象。如果我们仅仅去供养,并不会违反皈依。供养的意思是说“这里有一些好的饮食等供品,如果你愿意的话就帮帮我的忙,达成我的某某心愿,不愿意的话,请你至少不要加害于我”。以这样的心态去供养是可以的。“如果你在这里,我就供养一些东西给你”,应该是这样的心。我看到很多佛教徒在寺庙里看到神像、土地公或龙神等就去拜。这是很不好的,千万不要去顶礼。拜一些民间信仰的或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这样做有时候会把很多很不好的东西带回家。很多人家里闹鬼或碰到鬼上身之类的事,多半是因为自己因不懂而到处乱拜所致。拜或依止世间的鬼神,往往会带来很多的麻烦。虽然偶然会有一点点的好处,但很多时候你惹到的麻烦比得到的好处多。如果你临死前去拜世间的鬼神,生起“我快要死了,请你快点救我”的念头,那你死后它会把你的心识拿走,你就会成为它的侍从、下属等。我们做人时都会很害怕鬼,如果因为到处乱拜而导致自己下世堕于鬼道,那又该怎么办呢?要知道鬼是很痛苦的。如果你自认为是佛教徒的话,就不应顶礼世间的鬼神。我们真正皈依三宝的人,功德比世间的天神、鬼更大。
2. 刚才讲的第一点是对应于佛宝的。第二点是针对法宝的。既然皈依了法宝,我们不能伤害任何众生。我们常常自称为佛教徒。当你宣称自己是佛教徒时,也就等于是在说“我是一个不伤害任何生命的人”。所以我们不能杀生。当然我们每天都可能杀害数以百计的生命,比如我们去花园散步或在路上走时,会无意中踩死很多生命。因为我们是无意中杀死了它们,并没有杀生的动机,所以我们并没有违犯这一条。这样无意中的杀生多少会有业报,但这并不是一个圆满的杀业,不是一个真正、完整的杀业。举例来说我们看到一个蚊子飞过来,因为怕被它咬,很讨厌它而拍死它,这样就是一个圆满的杀业,是完整的杀生,因为你心里想者“我要杀掉它”,有杀生的动机。圆满的杀业有很大、很重的果报。如果我们最初看到蚊子想打它,但突然记起我是一个佛教徒,不应该伤害众生,结果没有打,这样的情况应定义为起点为不善业,最终得到功德的行为。我们不能生嗔恨心,更不能杀生。碰到这种情况我们不但不应生起嗔恨心,还要生起安忍的心,多为它念“唵玛尼怕咪吽”等咒语,不应心里想着“但愿你去死”或把它弄死。所以善业和不善业的区别在于我们的动机。如果我们以嗔恨心去杀生,果报会很重。如果出于悲心去杀生,业报会不一样。比如说因为蚊子携带病毒,怕它咬了小孩后小孩会生病,甚至可能至死。这样并非出于嗔心,而是基于悲心去杀生,果报会不一样。大家应该明白,我现在是在说业报的轻重,并不是说可以基于悲心去杀生。我们皈依后就不能杀生。业力因果是很奇怪的。比如说有一只黑羊,一只白羊,我们本打算明天去杀掉黑羊,可是第二天不小心杀错了,把白羊杀掉了。虽然同样是杀生,但果报会有很细微的分别。我们有动机、有对象,然后完成杀业,这样的杀业是完整的。完整的杀业是最严重的。所以我们对于因果的取舍应该很小心,要学懂善恶因果,知道什么事情对我们有利我们应该做,什么事情对我们有利我们不该做。杀生的业报也有很多细微的分别。被杀的动物体积越大,业报就越大。例如杀一个蟑螂的业报比杀一个蚊子的业报大,杀一个老鼠的业报比杀一个蟑螂的业报大。陆上的动物中或许大象的体积是最大的,杀象的业报就比杀牛的业报更重。为什么有这样的分别呢?因为动物的身体越大,被杀时所受的痛苦越大。而你给众生的痛苦越大,你杀生的业报就越大。所以我们要注意不要杀生,也不要指着什么说“我要牠死”,或指着某个对象让人去杀。比如说我们去海鲜餐厅,指着一条鱼叫人帮你杀了它牠,作为一个皈依了三宝的佛教徒,我们不能这样做。昨天已经死了,不是为你杀的鱼、肉等等,如果我们不吃素的话,吃这些是可以的。牠们已经被杀且不是直接为你而杀,你虽然去吃牠,但并不是你令牠死的。所以我们如果不吃素的话,买肉时不能叫人帮你现杀活物,可以买一些现成的、过夜的肉类。比如说有八个人去吃饭,点了一条鱼而导致牠被杀。虽然死的只有一条鱼,但因为每个人都有动机、行为是完整的,所以每个人都累积了杀一条鱼的业报,而非杀八分之一条鱼的业报。八个人加起来总共累积了杀八条鱼的业报,是很重的,而实际上死的只有一条生命。这是很微妙的。我们要很注意,这一点很重要。大家都很清楚我们自己是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的,动物当然也很珍惜它自己的生命,你这样去想就会明白了。人最珍爱、最怕失去的是自己的生命,难道我们以为动物不是这样的吗?比如我们去公园里观察昆虫,牠们各自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们不能跟牠们沟通,但牠们的反应会怎样,我们是能猜得到的。我们可以推论处牠们跟我们是一样的。比如我们拿一片树叶去碰一个正在移动的昆虫,牠马上会一动不动地装死。过一分钟后牠觉得好像没人留意它,又会突然逃生。虽然彼此无法沟通,但如果你这样去看的话,很明显动物也是很怕死的。牠们跟我们一样,最珍惜的是自己的生命。当你碰牠的时候,它不知道你想做什么,牠可能会以为这个人要杀我,也会装死去保护自己的生命。这跟我们人是一样的。为什么我们要不杀生,或者说放生是一种很大的善行,有很大的力量?因为杀生是把牠最珍惜的东西夺走了,而放生是把牠最珍惜的东西留给牠。杀生是一种很重的罪业。有些佛教徒说“我是佛教徒,不能杀生,我付钱你来帮我杀”,这样是更糟糕的。这样的业报比自己杀的业报更重。如果你要这样做的话,宁可自己亲手去杀。这样不但不算你没杀生,而且比你自己杀生更糟糕。真的有这样的人,有些佛教徒聘人回家帮他杀,说“我是佛教徒,不能杀生,我要守戒,所以我付点钱你来我家帮我杀”。他以为这样就是戒了杀生,这是很可笑的。这一点我们不应视为有很多规矩,让我们这个不能干、哪个不能干,而应该想是我们自己从中得到了好处。因为我们不杀生或放生是在为自己积累长寿的因缘。不仅只是今生,如果我们下一生转世为人,那一生就会长寿。未来生也会长寿。长寿就是不杀生或放生的果报。
3. 第三点是我们既然皈依了僧宝,就不应该常与不善知识在一起。僧宝的定义是罗汉。既然已经皈依了僧宝,依戒条来说,我们不应该常与不善知识在一起。依传统的规矩我必须这样说,但现在这样的年代这一点可能无法避免。我们不能坏了传统,所以讲还是要讲,但实际操作上可能比较难。什么叫不善知识呢?比如说不信因果、不信三宝,只知道吃喝玩乐,这样的损友就是不善知识,是对我们有不良影响的一些人。为什么皈依后要遵守这一点呢?因为佛教徒,特别是新皈依的佛教徒,跟不善知识或罪友在一起,很容易受他们的不良影响,结果自己也变得退失皈依心,不再皈依三宝了。这一点的原意是为了杜绝这样的情况。所以并不是说皈依后就绝对不能和不善知识在一起,等到你对三宝有足够的信心和依止的量,不会被任何人所影响时,跟不善知识在一起是没有问题的,并不违反这一点。怎样才算有依止的量呢?举例来说,如果有一个伊斯兰教的国王不知为何把你抓去,知道你是依止三宝的佛教徒。他说“如果你继续依止三宝,我就要判你死刑。如果你愿意放弃依止三宝,就不用被处死。”如果这时你选择放弃依止,那你就没有依止的量。如果你这时想都不想就说“那只能如此,死就死吧,没办法了”,也就是说放弃对三宝的依止根本不在你的考虑范围之内,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说是有了依止的量。有了这样的依止的量,你自然不会受别人的影响以致后来不信三宝。有了这样的资格,你跟谁在一起都行。为什么要小心不良的影响呢?因为我们是新的佛教徒、新的三宝弟子,对三宝的依止心好像纸一样薄。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会因为怕死而不加思索地选择放弃依止。别说放弃生命了,如果你现在失业了,没有钱,生活非常贫苦。这时有个不信佛教的老板说“我不喜欢佛教徒,只要你不当佛教徒,我就给你钱和工作。”你想都不想就会说“那好,我就放弃佛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的依止心就只是这样的程度。所以这一点才是关键的问题,还有后面的三点。
4. 第四点,既然已经皈依了佛宝,我们不能以世俗的价值来看待佛像。比如说我们有一些佛像,有镶了钻石的,有金做的,有泥做的,有木头做。我们不能说“这是金做的佛像,应该把他放在佛坛上比较好的地方,这是泥做的,要把他搁在次要的地方”。这样想是把佛像看成世俗的财物,就违反了第四点。我们不能这样想。就算我们有一尊钻石雕成的释迦牟尼佛的佛像,非常值钱,我们也不能把他卖掉。也不能把佛像放在地上,或放在门口,跟鞋子放在一起等待。这样不恰当的情况有很多很多,不能一一列举,简单来说我们对佛像要视为真佛,不能如前面所说的方法来处理。
5. 第五点,既然皈依了法宝,我们必须视佛经等经典为法宝。实际上这并不是真正的法宝,是一本书,但我们必须要把它视为真正的法宝。佛经是很殊胜的,你就算用它压着佛像的头,也没有犯什么错误。而把佛像压在佛经上却是不对的。跟佛像相比,佛经更殊胜。我们念完经后必须很尊敬地用干净的布包起来,重新放回到佛坛上,不能想对待报纸那样把它搁在一边。如果佛经太残旧,实在无法看了,你又有了新的,也不能把它当垃圾扔掉。可以去高山等干净的地方很恭敬地烧掉它。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所有的经书都一样,佛经或佛的本生故事、传记等,我们都应一样以这样的心来尊敬。我们尊重的话,得益的是我们自己,这是很重要的。
6. 既然皈依了僧宝,我们要视僧、尼为真正的僧宝。乃至于他们的袈裟上有一块破布掉在地上,我们看到后都要恭敬地捡起来,视为是真正的僧宝(罗汉)的衣服,很恭敬地把它收好。我们看到僧、尼要视为真正的僧宝,能这样想得益的是我们自己,对他们并没什么好处。

这六点到此就说完了。这六点是比较重要的,必须要小心。同时也必须要避免十善业。我们常常都在做十不善业。行十善业或不做十不善业,不论对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来说,应该都是最低的标准。所以十不善业要戒除。同时早晚各念皈依文三次并礼佛,这是必须要保持的习惯。有机会的话可以用饮食等供养。如果家里有佛坛可以把供品放在佛坛上。没有佛坛的话,在吃东西以前心里想着佛法僧三宝而供养,这样供养也行,不一定要放在佛坛上才算是供养。因为三宝并不只是存在于佛像里面,你起念的时候他就在面前了。供养三宝是为了我们自己得到功德。我们不要以为佛陀像世间的神灵一样会肚子饿,我们要把他喂饱。佛陀不需要食用我们的饮食,也不存在肚子饿的情况。所以我们不是为了佛陀而做供养的。佛陀是从定中得到滋养的。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4.8.11 10:24:55    QQ:12205397  

(2607-6)  显示次数:4939(4214+725)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7 主题索引
其罪不小啊,居然没把佛放在眼里
当然有罪拉,其罪不小呢,既然是信佛,这是对佛的大不敬,更本没把佛放在眼里。我觉得洗澡,有点不同,但是看个人的认识拉,淫乐是绝对不敬。

wu

tyfg1984  2004.8.12 18:32:48    来自:wu  QQ:277811592  

(2607-17)  显示次数:4486(4056+430)     查看tyfg1984的所有文章 给tyfg1984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tyfg1984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1 主题索引
无(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1 13:38:25    QQ:11052276  

(2607-21)  显示次数:5313(4980+333)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3 主题索引
嘻嘻,仁兄来法华玩耍的吧?(内空)

信解微妙甚深法
成就清净无等心
随顺诸佛真实教
增长众生清净心

毋二  2004.8.21 13:47:13    来自:人间  

(2607-23)  显示次数:6464(6096+368)     查看毋二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4 主题索引
(被删除)

刘海  2004.8.21 14:56:50    

(2607-24)  显示次数:7597(7279+318)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5 主题索引
哈哈,日本的一休禅师是一个有争议性的人物
您是一休禅师吗?
如果您有一休禅师的才华和悟性,毋二尊您为师。

信解微妙甚深法
成就清净无等心
随顺诸佛真实教
增长众生清净心

毋二  2004.8.21 15:20:01    来自:人间  

(2607-25)  显示次数:9054(8597+457)     查看毋二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6 主题索引
心无挂碍,亦无挂碍如来,带珠取珠,关如来何事?奈何自做多情?
众生皆苦,皆因想让佛管太多事,受此业报。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发布于:2004.8.21 15:42:52    修改于:2004.8.21 16:32:10  
刘海  2004.8.21 15:42:52    QQ:11052276  

(2607-26)  显示次数:10231(9801+430)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7 主题索引
师兄这里的“佛”和“如来”是否有别?(内空)

莫问  2004.8.22 1:46:02    

(2607-27)  显示次数:10979(10613+366)     查看莫问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8 主题索引
这里的佛是指如来,烦师兄下问(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2 8:41:44    QQ:11052276  

(2607-28)  显示次数:11759(11413+346)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9 主题索引
既然如此,众生轮回受苦,与如来(佛)何干?
非常聪明的无明,恒时蒙蔽着我们凡夫以及误以为成佛者。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发布于:2004.8.22 12:13:41    修改于:2004.8.22 12:37:12  
iamfisher  2004.8.22 12:13:41    QQ:12205397  

(2607-29)  显示次数:12646(12240+406)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2 主题索引
众生种种苦难,本和如来有何关系?但如来皆明示世人以种种神通化解,这才是慈悲.
我并不是赞成说带着佛珠做那些事情,学佛者哪个敢不时时勤拂?只是说拂不拂各安天命,在这件事上没罪报.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2 18:50:49    QQ:11052276  

(2607-32)  显示次数:13358(12983+375)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8 主题索引
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若佛陀倡导用神通来解决,那“神通不敌业力”怎么办?
按照这么说来,那种“业力敌过神通”的苦,佛法就无法解决了?

哦。诸佛菩萨神通威力确实不可思议!
但 众生 也不可思议! 众生业力 也不可思议!

不过,什么是佛法不共的地方?
诸佛菩萨智慧不可思议!解脱道不可思议!菩提道不可思议!

诸苦难,以无自性、无我故,如蛇结自解。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4.8.23 10:40:07    QQ:12205397  

(2607-38)  显示次数:14513(13804+709)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2 主题索引
如神通不抵业力,则再入轮回,轮回更是大神通.(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发布于:2004.8.23 13:09:04    修改于:2004.8.23 13:19:32  
刘海  2004.8.23 13:09:04    QQ:11052276  

(2607-42)  显示次数:14720(14348+372)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6 主题索引
:)
“轮回更是大神通”:胡扯。

“神通不抵业力,则再入轮回”:五神通仙人就可能如此。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发布于:2004.8.23 13:43:59    修改于:2004.8.23 18:00:09  
iamfisher  2004.8.23 13:43:59    QQ:12205397  

(2607-46)  显示次数:15242(14860+382)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2 主题索引
是我没表达清楚,我的有些用词和约定俗成不一样.抱歉
今生不能解,来生来解,来生不能解,来来生再解.如是,则"神通"莫大于此,慈悲莫大于此.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3 15:24:14    QQ:11052276  

(2607-52)  显示次数:15745(15342+403)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1 主题索引
哦。原来是这样。
佛法当中,对于神通、慈悲 等等的解释,都是很清晰的。
而仁兄的话,在下听后一脸茫然。惭愧的很。:)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4.8.23 17:32:21    QQ:12205397  

(2607-61)  显示次数:15841(15474+367)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0 主题索引
谁说没有关系?(内空)

云起  2004.8.23 13:55:31    来自:北京朝阳区  

(2607-50)  显示次数:13902(13540+362)     查看云起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6 主题索引
烦师兄说透一点.(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3 15:39:40    QQ:11052276  

(2607-56)  显示次数:14414(14082+332)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5 主题索引
我们一起学习佛菩萨的深愿(内空)

云起  2004.8.23 20:07:11    来自:北京朝阳区  

(2607-65)  显示次数:14973(14593+380)     查看云起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6 主题索引
师兄请留意这个"本"字.(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3 20:20:56    QQ:11052276  

(2607-66)  显示次数:15412(15076+336)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0 主题索引
众生本是如来。同体大悲(内空)

云起  2004.8.23 21:29:25    来自:北京朝阳区  

(2607-70)  显示次数:15877(15550+327)     查看云起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6 主题索引
不解(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4 0:34:06    QQ:11052276  

(2607-76)  显示次数:15936(15635+301)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3 主题索引
师兄不要着急
依莫问的理解,师兄想说的是“佛是慈悲的,不会因这些小事降罪于人。”

其实果报不是佛的降罪与奖赏,那样的讲法是基督教的报应观。

师兄对于果报部分还是多读些经书再说好吗?

阿弥陀佛!

另外:师兄此处“学佛者哪个敢不时时勤拂拭?”和“只是说拂不拂各安天命” 有点意思上的矛盾。不知师兄以为如何?

莫问  2004.8.23 23:50:47    

(2607-73)  显示次数:14105(13691+414)     查看莫问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5 主题索引
这个"我想"是这样的.
1:佛当然不会降罪于人
2:人亦不会因此得果报,因没有因.
3:这个:"罪"是沿用楼主的标题
那莫问兄对这个珠子问题是怎么看的呢?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4 0:32:01    QQ:11052276  

(2607-75)  显示次数:14684(14335+349)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9 主题索引
只是感叹
禅宗有劈了佛像当柴烧的故事,那是针对“偶像崇拜”而下的药。

现在的佛像、佛珠成了人们赚钱的商品,成了随时可丢的垃圾。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事物的另一个极端。也可见佛教倡导的东西在某些人心目中的位置,师兄能指望这样的人自觉地按照佛陀的教导修行?师兄能说此事没有果报吗?当然,得何果报不一定如这里的众位师兄所言。

如果师兄有一张珍贵的老照片,师兄舍得把它扔到垃圾桶里丢掉吗?真正珍贵的东西你不会对他顶礼膜拜,但你会对他万分珍惜。师兄说对吗?

佛至性平等,不会要求众生对自己顶礼膜拜。

“本来无一物”没有骗任何人。师兄如果没有修行到此地步,还是不要这样说好。

阿弥陀佛!

莫问  2004.8.24 1:50:30    

(2607-79)  显示次数:15471(14956+515)     查看莫问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0 主题索引
这个
1:珍视的方式因人而异,
2:本来无一物绝对没有骗任何人
3:我绝对没有达到这个境界
4:只是这个珠子我认为不到那一步.
5:每次看到莫问兄的"阿弥陀佛!"我都会笑,不知道为什么呵呵.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4 2:40:48    QQ:11052276  

(2607-80)  显示次数:15800(15456+344)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4 主题索引
师兄的意思是
珠子的事没有那么大的罪孽。其实,罪孽大小有无罪孽也会人而异。具体若何,莫问没有真是见到,不敢瞎猜。

阿弥陀佛(师兄见此如果想笑就从心底笑出来)!

莫问  2004.8.24 12:36:50    

(2607-84)  显示次数:16348(15978+370)     查看莫问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9 主题索引
闻君此言当进酒,使我心花一时开.(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4 14:45:45    QQ:11052276  

(2607-89)  显示次数:16474(16091+383)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1 主题索引
带珠取珠与如来何干,受苦受乐皆如来自迷(内空)

危巍

zhixinshirenguan  2004.8.23 11:50:47    

(2607-41)  显示次数:13199(12724+475)     查看zhixinshirenguan的所有文章 给zhixinshirenguan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7 主题索引
这句话似有深味,师兄可否能点透?(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3 15:51:37    QQ:11052276  

(2607-57)  显示次数:13178(12835+343)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0 主题索引
想做就去做?
年前在美国西岸参加一个禅寺所举办的静修营,第二天于住持禅师说法后,一年青的美国女子问禅师:“我不喜欢工作,最好是能每天都到这里静修和打坐,你说我应怎么办呢?”禅师望了她一眼,安静地说:“你不工作就没有饭吃。”

那女子很是尴尬,也看来有点不悦,但却又不敢作声或再问下去。因为禅师的答话一点也不错,“不工作就没有饭吃”,还有什么比这更简单明白的道理呢?但同时又有什么比这想吃饭就要工作更烦人的事实呢?

女子的尴尬和失望当然是因为她以为并希望禅师的答话是:“你不想工作就不工作好了!”禅籍中不是充满了古代禅师们这种“想做就去做”的生活态度吗?一次和尚问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景德传灯录》卷九)

另一次僧人问继彻禅师:“寂寂无依时如何?”师曰:“未是衲僧分上事。”(不是禅僧分上的事)曰:“如何是衲僧分上事?”师曰:“要行即行,要坐即坐。”(《五灯会元》卷九)

又一次僧问志闲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即达摩从西来中国传法的要旨何在)师曰:“钵里盛饭,饙(小的钵)里盛羹。”曰:“学人不会。”师曰:“饥则食,饱则休。”(《五灯会元》卷十一)

禅师们不是明明白白地在鼓励僧徒们肚饿了就去吃饭,想睡觉了就去睡觉,想行就行,想坐就去坐吗?而为什么禅师这次不叫她不想工作就不要工作而是“警告”她不工作就没有饭吃呢?这真是对这个女子的当头棒喝!

如果禅师们的行为是一种不负责任、不理后果、想做就去做的态度的话,那么满街那些生活毫无纪律、到处流浪拾荒的乞丐就个个都是大解脱的智者了,那还用什么去参禅和修行呢?相反地,禅师们在寺院晨钟暮鼓的生活是最严格和最有纪律的生活,每天都活在精神的高度自觉之中,一分钟也不曾松懈。

到开悟了,心灵与绝对的真理契合为一,突破了生命中种种二元格局如生死、爱憎、高下、圣凡、灵欲的桎梏而得大解脱和大自在。这时才能谈得上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和要行即行,要坐却坐,因为这时身心脱落和心无窒碍,因此便能达到青山不碍白云飞的自在之境。所以能任运优游,因为心中已不存在要吃饭或不要吃饭,要工作或不要工作的对立抉择,一切只是那么自然而然的运作。但此一境界是悟后才可说的,况且在开悟之前,还是要经过了不知多少的曲折与顿挫、苦修与参证,才能得着今日要行即行,要坐即坐的大自在。况且在得着后并不表示从此可任意享受和踏着这一“为所欲为”的境界,而却是要在心无窒碍的当下依然保持着高度的纪律和自觉,一分钟也不能松懈,否则这境界便会有破灭的危险,一切从前的努力亦会白费。

年青女子于第二天参禅便想放弃自己目前的工作了,连当下要做的事都无心去把它做好,又如何能参禅并开悟呢?所以禅师只简单地说不工作就没饭吃。禅道就是日常生活之道,也就是简单不过的不工作就没饭吃。

所以,百丈怀海禅师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禅,绝对不是一廉价主义的宗教。

————————————
上文出自叶明媚《想做就去做》。

“二入四行”(“二入”指理入和行入,“四行”指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是达摩禅法的核心内容。理入是属于教的理论思考,行入是属于禅的实践,即禅法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义,要旨在于以清净本性了悟佛法以至觉悟之境。“渐修”的北宗与“顿悟”的南宗,虽宗风不同,然在这一禅法核心上,并没有太大差异。

“本来无一物”是悟后可说的境界,作为凡夫,更多的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需要时时勤拂拭,才能有一天垢尽明现。因此,尊重经典,虔敬的景仰古德,按佛陀的指示,行“八正道”德行圆满自己成为必要。

日本的一休禅师有一句话:“入佛界易,进魔界难”,这句话的意思可作各种解释,然而我们首先要看到它的适用范围,这只是对善根特别深厚、悟性特别高的人而说。

信解微妙甚深法
成就清净无等心
随顺诸佛真实教
增长众生清净心

发布于:2004.8.22 13:09:23    修改于:2004.8.22 13:14:12  
毋二  2004.8.22 13:09:23    来自:人间  

(2607-30)  显示次数:11170(10636+534)     查看毋二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3 主题索引
毋二文中所说的,和我想的分毫不差,妙哉!只是试想楼顶主角是自己的话,佛绝不会因此而罪我
因为我那刻心中绝无半分罪孽感觉.也不会对自己的精进心产生半点影响.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2 19:10:42    QQ:11052276  

(2607-33)  显示次数:11842(11451+391)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6 主题索引
师兄还当慎言。
赞同师兄这句话:“佛绝不会因此而罪我”。佛于上帝的区别在于,佛不会罚不信佛的人下地狱。

不过,师兄既然想勤佛拭,当得慎言“因为我那刻心中绝无半分罪孽感觉。也不会对自己的精进心产生半点影响。”

此处不是佛祖怪罪的问题,而是学佛人如何对待自己的行为的问题。

不知师兄以为如何?

阿弥陀佛!

莫问  2004.8.22 23:38:01    

(2607-36)  显示次数:12413(12015+398)     查看莫问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3 主题索引
以赤子之心待佛,以赤子之心待己,以赤子之心读经.(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3 13:14:09    QQ:11052276  

(2607-43)  显示次数:12910(12571+339)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9 主题索引
先要把赤子的概念搞清楚。言过其实不好(内空)

云起  2004.8.23 13:53:26    来自:北京朝阳区  

(2607-49)  显示次数:13439(13077+362)     查看云起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3 主题索引
兄和我的分歧,可能在于误会"我认为自己做到了赤子的地步",我只是努力在这样做.(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3 15:29:22    QQ:11052276  

(2607-53)  显示次数:13944(13614+330)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4 主题索引
赤子之心只有真诚和纯真,没有半真半假(内空)

云起  2004.8.23 20:01:10    来自:北京朝阳区  

(2607-64)  显示次数:14446(14099+347)     查看云起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7 主题索引
读时本无,也不想有.(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3 20:26:35    QQ:11052276  

(2607-67)  显示次数:14940(14607+333)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1 主题索引
经半假半真,读时怎能本无,不想有不一定没有(内空)

云起  2004.8.23 21:33:56    来自:北京朝阳区  

(2607-71)  显示次数:15454(15104+350)     查看云起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4 主题索引
汗了(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4 0:24:53    QQ:11052276  

(2607-74)  显示次数:15545(15222+323)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2 主题索引
好句子
赞叹师兄此说。

然,当慎言时应慎言,师兄不应当反对吧?

阿弥陀佛!

莫问  2004.8.23 23:30:18    

(2607-72)  显示次数:13022(12662+360)     查看莫问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9 主题索引
“罪孽的感觉”并非形成“罪孽”的因。没有“罪孽的感觉”也并非“没有罪业”的因。
谨慎取舍因果,是大事情呢。

一方面,如莫问兄所说,身口意谨慎,是“自净其意”。

另一方面,不受世间染着的佛菩萨虽然不会有什么不满的念头,但是护法善神可能会有哦。按照三藏所说,若不守戒,护法善神即会离开。 这也是需要考虑的。我想我们也可以理解这一点吧,比如我们凡人,如果觉得有个人让我讨厌,就会慢慢疏远此人。同理。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发布于:2004.8.23 11:02:54    修改于:2004.8.23 11:05:31  
iamfisher  2004.8.23 11:02:54    QQ:12205397  

(2607-39)  显示次数:12675(12135+540)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4 主题索引
有因必有果,果熟之日我会每个都破开看看 :)(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3 13:16:49    QQ:11052276  

(2607-44)  显示次数:13121(12768+353)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8 主题索引
先搞清楚因缘法,否则永远剖不开“果”。
比如,牛戒、羊戒等等,是邪禁戒。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4.8.23 13:48:24    QQ:12205397  

(2607-48)  显示次数:13717(13376+341)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8 主题索引
iamfisher兄能否为我说说此法?(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3 15:53:17    QQ:11052276  

(2607-58)  显示次数:14365(14049+316)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2 主题索引
很惭愧。只会C&P几下。和您一起慢慢看。
(2607-62)  显示次数:14586(14200+386)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3 主题索引
同感。。。
“如没有小乘的基础,学大乘很难,这是我的自身体会。”
http://fahua.com/cgi-bin/forum/wiser.cgi?kd=wise&rn=1406&om=2481&ot=6


“不了解声闻乘教法,进入大乘法教往往很困难(主要是对大乘教法理解浮泛,得不到实际利益)。”
http://fahua.com/cgi-bin/forum/wisdom.cgi?kd=wise&rn=1406&on=2169&om=2604&ot=5


==============================================================
倒不是建议您“舍弃大乘教法而改修声闻乘教法”,而是建议您先牢牢站稳脚跟。:)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发布于:2004.8.23 17:49:18    修改于:2004.8.23 17:51:17  
iamfisher  2004.8.23 17:49:18    QQ:12205397  

(2607-63)  显示次数:15051(14603+448)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9 主题索引
谢谢,读完再向兄请教.(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3 20:47:27    QQ:11052276  

(2607-69)  显示次数:15055(14705+350)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4 主题索引
佛不是凶巴巴的,或为宗主,或为父母,或为师友,都是这般的慈悲,那般的祥和.(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2 19:11:08    QQ:11052276  

(2607-34)  显示次数:11742(11379+363)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0 主题索引
也不一定啊。
按照经论,住不可思议地菩萨也常示居魔王位。
至于什么原因 十地菩萨要这么示现?
可以看法华经提婆达多品、维摩诘所说经,等等。

:)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4.8.23 11:09:36    QQ:12205397  

(2607-40)  显示次数:12404(12080+324)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5 主题索引
菩萨居魔王位,不过因才施教.(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3 13:23:21    QQ:11052276  

(2607-45)  显示次数:13151(12815+336)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7 主题索引
正是。因此不必一定“笑呵呵”。
你的母贴“都是那般慈祥..”,这说法不成立。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4.8.23 13:45:31    QQ:12205397  

(2607-47)  显示次数:13906(13535+371)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1 主题索引
(被发送者删除)

rosyala  2004.8.23 14:28:07    

(2607-51)  显示次数:14528(14174+354)     查看rosyala的所有文章 给rosyala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4 主题索引
兄能指明就最好,我来此非为"说法",正是为了"知己非"(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3 15:33:35    QQ:11052276  

(2607-54)  显示次数:15143(14815+328)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9 主题索引
兄能指明就最好,我来此非为"说法",正是为了"知己非",求大欢喜(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3 15:55:26    QQ:11052276  

(2607-59)  显示次数:15844(15486+358)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7 主题索引
(被发送者删除)

rosyala  2004.8.24 0:58:55    

(2607-77)  显示次数:16422(16088+334)     查看rosyala的所有文章 给rosyala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8 主题索引
很简单,没有说服我(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4 1:13:12    QQ:11052276  

(2607-78)  显示次数:17009(16708+301)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2 主题索引
化人问幻士,谷响答泉声,欲达吾宗旨,泥牛水上行。
克除习气,莫若三业行慈,三业行慈,则无十过。十过既除,十善斯在,而五乘之本立矣。然后以实相印之,法法皆归佛道。古有行之,常不轻菩萨是也。初随喜品便净六根,何俟诵说方名深观,果能以慈修业,自能善入佛慧。不然,学问愈多,我慢愈炽,习气愈长,去道愈远。惟益多闻,增长我见可惧也。

信解微妙甚深法
成就清净无等心
随顺诸佛真实教
增长众生清净心

毋二  2004.8.24 8:30:45    来自:人间  

(2607-82)  显示次数:18228(17384+844)     查看毋二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5 主题索引
慢慢食半碗白饭,三藏经吾已读亦;细细品几茎青叶,眼中泪大雨缤纷
自作自证,方能欢喜.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发布于:2004.8.24 13:32:19    修改于:2004.8.24 13:41:12  
刘海  2004.8.24 13:32:19    QQ:11052276  

(2607-85)  显示次数:18225(17883+342)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1 主题索引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
业识未消,三昧未成,纵谈理性,终成画饼。

信解微妙甚深法
成就清净无等心
随顺诸佛真实教
增长众生清净心

毋二  2004.8.24 15:07:59    来自:人间  

(2607-91)  显示次数:18367(18011+356)     查看毋二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5 主题索引
菩萨居魔王位,心头念的是什么?(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3 15:36:18    QQ:11052276  

(2607-55)  显示次数:14414(14090+324)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0 主题索引
哦,面孔上呢?(内空)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4.8.23 16:01:03    QQ:12205397  

(2607-60)  显示次数:14930(14601+329)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8 主题索引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勇者见勇,我看到了慈悲,师兄看到了什么?(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3 20:29:52    QQ:11052276  

(2607-68)  显示次数:15618(15233+385)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3 主题索引
我什么也没看到(内空)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4.8.24 8:52:14    QQ:12205397  

(2607-83)  显示次数:16046(15728+318)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6 主题索引
滑头乎滑头乎.(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4 13:34:44    QQ:11052276  

(2607-86)  显示次数:16535(16211+324)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7 主题索引
哦。在下也没看到“滑头”。而且谁是或谁不是菩萨 我根本不知道 ,菩萨怎么
( 哦。在下也没看到“滑头”。而且谁是或谁不是菩萨 我根本不知道 ,菩萨怎么想 我就更不知道了。(内空))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发布于:2004.8.24 13:48:33    修改于:2004.8.24 13:52:51  
iamfisher  2004.8.24 13:48:33    QQ:12205397  

(2607-87)  显示次数:16790(16356+434)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1 主题索引
问问 刘海 兄,明心见性否?(内空)

*一叶*  2004.8.22 16:28:18    

(2607-31)  显示次数:10617(10268+349)     查看*一叶*的所有文章 给*一叶*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5 主题索引
降了几个小魔头,若问见性,还有十万八千里,正在步行中.(内空)

人亦佛亦魔.经半假半真.

刘海  2004.8.22 19:13:31    QQ:11052276  

(2607-35)  显示次数:10732(10368+364)     查看刘海的所有文章 给刘海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5 主题索引


转向网页顶端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张彦梅(当宣)小波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02 秒    ◇   



转向网页顶端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