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2003~2006   »论题组:2529  »上层 »主题组:34  2004.10.26 14:04:08   法华微信 注册
 那个证道比丘尼不应随顺那个逼她侍寝的国王。〖嘻嘻哈哈〗(8.4 23:09) (9000)
 对于此话题,本人只想表达一个看法〖iamfisher〗(8.5 9:44) (9114)
 关于圣者忍辱受报。〖小豆〗(8.9 20:37) (9590)
 佛经中,证道阿罗汉有过失,经论中确有说明。〖嘻嘻哈哈〗(8.9 21:57) (8.9 21:58) (10009)
 请问嘻嘻兄:〖梦中人〗(8.10 18:48) (10374)
 不同处在于:〖嘻嘻哈哈〗(8.17 17:54) (10479)
 可见无善无恶也无无善无恶〖悟不空〗(10.25 17:38) (9576)
 阿罗汉种类很多,普通可分为两大种类:〖iamfisher〗(10.25 17:48) (10220)
 罗汉真的没神通吗?〖法青〗(10.25 19:46) (10667)
 呵呵,沉空落寂虽然是大乘的说法,但大乘对此也没这么断然。:)〖iamfisher〗(10.26 10:23) (10789)
 我觉得嘻哈兄之言能解释这个问题〖悟不空〗(10.25 17:48) (10001)
 善友,学法说法都应该谨慎〖iamfisher〗(10.25 18:47) (10599)
 虽然网络很方便〖iamfisher〗(10.25 18:52) (10529)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4 主题索引
那个证道比丘尼不应随顺那个逼她侍寝的国王。
  记得以前看佛经记载,有个证道的比丘尼,被国王胁逼侍寝。这个比丘尼自知宿因,当受此报,就忍辱受报。我记得佛经里并没有指责这个比丘尼。证罗汉果的比丘尼早就断绝情欲,根本不会有世间之想。
《地藏十轮》云:复有四种‘近五无间大罪恶业’根本之罪。何等为四。一者。起不善心杀害独觉。是杀生命‘大罪恶业根本之罪’。二者。淫阿罗汉苾刍尼僧。是欲邪行大罪恶业根本之罪。三者。侵损所施三宝财物。是不与取大罪恶业根本之罪。四者。倒见破坏和合僧众。是虚诳语大罪恶业根本之罪。
如果我是那个证道比丘尼,我绝不会让那个国王得逞,我虽知宿因当受此报,我也断绝情欲成就忍辱,但我绝不会主动的自愿的承受此报,因为那个国王会因此犯下近五无间大罪恶业’根本之罪,他为会他的行为承受无穷无尽的巨大苦报,所以,我不会让他得逞。他不得逞,他就不会承受他根本无法承受却又不得不承受的巨大痛苦啦。豆兄说‘生死海中,自因自果,没有人能为别人包办一切’,这话不错,但是每个的心行都会对他人的因果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个证道比丘尼一念之间就可以对那个国王后世的因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她随顺之,则国王永沉苦海,她远离之,则国王免受苦报。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会怕冤冤相报难以解脱,我也不会像豆兄那么想:如果国王淫阿罗汉苾刍尼僧,那么造业的是国王。

嘻嘻哈哈  2004.8.4 23:09:41    来自:地球  

(2529-34)  显示次数:9000(8711+289)     查看嘻嘻哈哈的所有文章 给嘻嘻哈哈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6 主题索引
对于此话题,本人只想表达一个看法
此问题,涉及戒律。最好请教持律高僧。

在家人,对出家众之戒律尚不得阅读,又如何能够明了?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4.8.5 9:44:03    QQ:12205397  

(2529-36)  显示次数:9114(8844+270)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8 主题索引
关于圣者忍辱受报。
总是忙,讨论只能时断时续。

关于证道圣者受报,我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1、定业不可转。移山易,移定业难。从某种角度出发,神通也是一种果报。当恶业的果报成熟时,是不能用神通力这样的果报去对抗的。就象佛陀,也会受报一样。

佛门中,目连尊者是被外道杀死的。目连尊者有抵抗的能力,但自知宿因,当受此报,并没有进行抵抗。这种定业成熟时,如果强行抵抗,或者可以打伤或打退外道(只是一种假设),但仇恨就会越结越深。佛经中对目连尊者能忍难忍还是肯定的。

2、圣者能忍难忍,其中还隐含将来渡脱众生的机缘。正如佛陀渡化的大弟子中,有许多在过去生是残酷地伤害过佛陀的。正因为过去生中,佛陀能忍难忍,才种下度化他们的机缘。这些过去生伤害佛陀的人,当然有
恶报。但最终还是被度化,走上正途。比如《法华经》中常不轻菩萨品,就有这方面的描述。

另外,证道阿罗汉很少有过失。证道阿罗汉德行、戒行成就,威仪具足,常为人天所敬。又自明因果,考虑问题非常深远,所作所为要比凡夫恰当。

佛经中,证道阿罗汉如果有过失,经论中会说明。比如:佛经中有记载:宾头卢比丘用神通力取钵,“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化缘时心不平等)。这些过失对凡夫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佛经中都会指出。就我所理解,许多证道圣者是“示有过失”,以教育后来的修行人。

如果佛经中没有记载,不宜按自己的观点去评点证道阿罗汉的过失。因为一般人要做到“荣辱不惊”就很难了,更不自知因果,无法判断什么是定业,什么是不定业,很难测度证道阿罗汉境界。随便指点证道阿罗汉的过失往往并不准确,有可能造口业。

小豆  2004.8.9 20:37:02    来自:fj  

(2529-38)  显示次数:9590(9256+334)     查看小豆的所有文章 给小豆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9 主题索引
佛经中,证道阿罗汉有过失,经论中确有说明。
不过,阿罗汉的过失与普通凡人的过失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普通凡人是因贪、嗔、痴、慢、疑引起的过失,而阿罗汉恰恰相反,阿罗汉无丝毫的贪、嗔、痴、慢、疑,洁白无瑕,断尽结使,诸漏已尽,不受后有,那个证道比丘尼的所作所为正是典型的阿罗汉式的所作所为。
他随顺了那个国王,便可了断世缘,他远离了那个国王,还要再次受生,他选择了了断世缘,所以他随顺了那个国王。

发布于:2004.8.9 21:57:28    修改于:2004.8.9 21:58:12  
嘻嘻哈哈  2004.8.9 21:57:28    来自:地球  

(2529-39)  显示次数:10009(9685+324)     查看嘻嘻哈哈的所有文章 给嘻嘻哈哈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1 主题索引
请问嘻嘻兄:
这和菩萨的舍身有何不同呢?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如果换成一个菩萨,果报会一样吗?

肉身即六根,外境即六尘,心识即六识。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空表如来藏性,非与有相对之顽空。迷则识逐尘,妄分空有,即是众生;悟则尘归识,妙有真空,即如如佛。此楞严经上说得明白,不必怀疑。

梦中人  2004.8.10 18:48:31    

(2529-41)  显示次数:10374(10099+275)     查看梦中人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9 主题索引
不同处在于:
大乘菩萨彻证轮涅不二生佛无二的圆觉境界,在他的眼中并无轮涅之别生佛之别,所以,当他舍身时,他不是为了厌轮取灭,文殊菩萨不就曾千次示现过辟支佛灭度,从一处灭度,又于别处再现身再灭度,于是,有很多‘若有自性少诸欲,厌背三有求寂静’者,令其闻说诸缘起,依独觉乘而出离。
再有,阿罗汉也是奉行六度的,但是他们的六度没有大菩提心摄持。
就像那个强迫成道比丘尼侍侵的恶王,还有肢解忍辱仙人的歌利王,恶王会永陷沉沦,而歌利王却成为首证阿罗汉果的阿若乔陈如,他们俩的恶行的果报之所以不同,那是因为恶王碰到的是阿罗汉,而歌利王遇到的却是因地菩萨,同样的忍辱行为,因为有无大菩提心的摄持,作为忍辱对境的恶行众生的业果就会呈现出天壤之别。还有提婆达多,如果他恼害的不是因地菩萨而是阿罗汉或辟支佛,呵呵,他可就惨啦,别说世世与佛作对,一世他就再也翻不过身来了。

嘻嘻哈哈  2004.8.17 17:54:18    来自:地球  

(2529-49)  显示次数:10479(10194+285)     查看嘻嘻哈哈的所有文章 给嘻嘻哈哈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2 主题索引
可见无善无恶也无无善无恶
由于无具体细节比如她无法反抗等等,因此不好断定是非,但由此可见善不能胜恶,只有等恶自变善。也就是说善胜恶时善也消亡了,因此无善无恶,但也不能是无感知之死世界,因此还须无无善无恶,这就是叫不可思议之真境界吧。不知我理解的还对否?各位赐教。

韩戟

悟不空  2004.10.25 17:38:37    来自:昆明  

(2529-72)  显示次数:9576(9248+328)     查看悟不空的所有文章 给悟不空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3 主题索引
阿罗汉种类很多,普通可分为两大种类:
阿罗汉种类很多,普通可分为两大种类:

  ⑴、慧解脱阿罗汉:依智慧永断一切有漏烦恼的阿罗汉,然而未能证得灭尽
定乃至二禅,由于不能解脱定障,所以有些阿罗汉没有五通,只有漏尽通。

  ⑵、俱解脱阿罗汉:能证得灭尽定的阿罗汉,于定、慧都究竟解脱,故能得
“三明六通”。

  不是所有的阿罗汉都有神通,在经典上记载:有一个阿罗汉比丘尼,她在睡
觉时,有一个恶人进入她的房里,把她奸污了,同时把她囚困起来,她没有神通,
逃不出去。莲华色比丘尼以神通去搭救她,并且教导她修神通,结果那个阿罗汉
比丘尼修成神通后逃去见佛陀。佛陀告诉她并没有破戒,因为她当时并没有淫欲
心。解脱是依智慧,并非依神通,也非依禅定。但是要有一定的定力,智慧才会
生起,所以一般上阿罗汉都能够进入初禅,有些阿罗汉没办法进入灭尽定,他们
被称为慧解脱罗汉。阿罗汉断除所有的烦恼,无需再修学,所做已办,故称为无
学。在经典中又说阿罗汉不受后有,既是他再也不需要来这世间受果报了。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4.10.25 17:48:11    QQ:12205397  

(2529-73)  显示次数:10220(9852+368)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1 主题索引
罗汉真的没神通吗?
阿罗汉还是要回来的。8万大劫的休息时间。罗汉有隔世之迷。

法青

法青  2004.10.25 19:46:46    来自:北京海淀  

(2529-81)  显示次数:10667(10336+331)     查看法青的所有文章 给法青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法青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4 主题索引
呵呵,沉空落寂虽然是大乘的说法,但大乘对此也没这么断然。:)
按照大乘的说法,钝根罗汉和利根罗汉不一样,利根罗汉不一定多修20大劫的(是20大劫,不是8万大劫;八万大劫是非想非非想天寿命.....)而利根可以直接超入菩萨乘,钝根罗汉可能会多修20万大劫才能入菩萨乘(这又是大乘的看法,南传上座部不一定承认的了)。

20万大劫是就入真实大乘而言的。千万别以为阿罗汉智慧境界不如我们凡夫啊。:)

至于有 慧解脱和定慧俱解脱 两种罗汉,这是常识吧。有些资料你可以慢慢了解了。:)


法华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所谓一乘,就是佛乘。这样看来,甚至大乘小乘都是佛作方便说。:)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4.10.26 10:23:29    QQ:12205397  

(2529-84)  显示次数:10789(10410+379)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4 主题索引
我觉得嘻哈兄之言能解释这个问题
我觉得嘻哈兄之言能解释这个问题

韩戟

悟不空  2004.10.25 17:48:41    来自:昆明  

(2529-74)  显示次数:10001(9700+301)     查看悟不空的所有文章 给悟不空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6 主题索引
善友,学法说法都应该谨慎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卷第二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不净行学处之余
  尔时薄伽梵。为迦摄波。宣畅法要。示教利喜已。从座而去。时具寿摩诃迦摄波随从佛去。作如是念。若佛坐时。我当奉此僧伽胝衣叠以充座。是时便有五百群贼。随逐其后欲为劫夺。世尊知已于路侧欲坐。时迦摄波往世尊处。速即叠衣为佛敷座。世尊便坐。即命迦摄波曰。此布僧伽胝。极是轻妙极是柔软。白言如是。世尊。此衣实是轻软。愿哀纳受。世尊告曰。汝能着我麻粪扫衣不。答曰。唯愿世尊。哀愍我故为受轻衣。世尊所赐麻粪扫衣我当披服。是时世尊哀愍为受。时迦摄波如是次第。于八日中无所证获。乞食自持。至第九日得阿罗汉果。尔时妙贤。既无所依不闲时务。但睹外相便生敬重。遂诣无衣外道而为出家。此女容仪端正无匹。外道既见咸生染心。虽极厌污不能远离。遂被五百无衣外道共行非法。妙贤骂曰。仁等作此鄙恶之行。岂成修道。女身柔软。既被轻辱受苦难堪。即以其事告无衣外道女。诸女答曰。汝可往诣大师晡刺拏处具述斯事。女闻此教。便诣师所礼双足已。作如是言。我今遭厄极受辛苦。幸愿慈悲曲垂恩济。彼便报曰。我由斯众恭敬尊重多获利养。如其制约悉皆分散。令我门徒遂成衰减。任随彼意我不能知。既见殷勤遂行泥印。令二百五十人以为番次。时此女人稍减忧恼。其王舍城有欢会事。妙贤乃与露形外道一处随行。时迦摄波于王舍城。在阿兰若小室中住。于日初分执持衣钵。入城乞食忽见妙贤。问言贤首。汝比颇得安乐而住。修净行不。是时妙贤见迦摄波。涕泣盈目悲不自持。饮泪言曰。与谁为伴。欲于何处修净行耶。昔我与仁居一柱观。十二年内坚修妙业。净行严洁始终不踰。初无染心以手相触。一从乖异滥投于此。杂秽群聚事同畜生。不成出家何有净行。时迦摄波重问其故。妙贤致敬犹如慈父。以事白知。彼作是念。此女颇有宿善根不。敛念观已知有解脱分善根。谁当济度。知属于己。报言贤首。何不于此善说法律而为出家。答曰圣者。勿令此中还传印法。答言。止止贤首。勿作是说。今我大师万德圆满灭一切障。是真福田是归依处。微妙寂静证真解脱。岂容将彼极下劣法而相比耶。妙贤闻已欢喜随行。遂将妙贤付大世主。告言圣者。此妙贤女心欣胜法。极善作意可与出家。时大世主敬受其教。即便与彼五衣等物。授诸学处及近圆已。告曰。汝今宜可于佛境界乞食资身善修净行。是时妙贤于日初分。执持衣钵入城乞食。时此女人仪貌端正人间希有。众人见时共生嗟叹。何意此女姿态绝伦。虚弃年华不受欲乐。能舍荣好而为出家。妙贤闻已遂生惭耻。自是之后不复入城而为乞食。时迦摄波因与相见。问曰贤首。得安乐不。妙贤具答。彼闻说已作如是语。若佛许我乞食减半与妙贤者。我当分与。白诸苾刍。苾刍白佛。佛言随意与半。尊者闻已授其半食以相拯济。时吐罗难陀尼。见斯事已遂生轻笑。谤言圣者大迦摄波。先与妙贤居一柱观。十二年中净修梵行。乃于今日翻有私情。乞食相济。时迦摄波闻斯事已。至妙贤处教其法要。此事应作此不应作。宜善用心。遂舍而去。是时妙贤发大勇猛。于初后夜正念相应。克责自心无暂停息。即便证得阿罗汉果。转成清净无生之女
  尔时迦摄波见而告曰。汝今由我善知识故。其所作者皆已作讫。宜于佛境界乞食自资。是时妙贤于日初分。执持衣钵入王舍城次第乞食。时未生怨王枉杀其父。生大追悔怀忧在室。虽有种种鼓乐弦歌。无释愁恼。时彼大臣遇见妙贤仪貌端正容色殊胜。便作是念。今此美女特异常人。宜可进王冀除忧戚。作是念已将近王室。强逼妙贤脱去法衣。着诸彩服具备璎珞涂拭名香。令亲侍人进至王所。时未生怨王才观此女姿容妙绝。遂释忧怀。复由妙贤恶业时熟。如瀑流水无能止遏。遂被恶王强见陵辱。如中毒箭生大忧苦。是时大世主于十五日欲褒洒陀。遍观尼众不见妙贤。入定观知在王宫内遭大辛苦非常被辱。诸尼问言。圣者妙贤今何所在独不见耶。时大世主即便命彼莲花色尼曰。汝应敛念观彼妙贤。既闻语已观知所在。犹如壮士屈伸臂顷。于尼众没王宫中出。在高楼上空中而住。遥告妙贤曰。姊妹。汝已能破诸烦恼魔。何不发起大神通事。受斯陵辱。时莲花色尼便授其法。如是应作如是应修。速自调心发起通力。是时妙贤系念除乱。于须臾间获得神足。着俗彩衣乘空而去。时莲花色便共妙贤至长净处。时十二众苾刍尼。见已生大嫌耻。作轻笑言。我实不能与此宫人同处长净。时大世主闻斯语已。告妙贤曰。具寿。宜往白王。着先法服速还来此。于时妙贤即乘神通至王寝处。其王犹睡。在于空中弹指作声。王闻觉已。便大惊怖身毛皆竖。作如是言。汝为是谁。为天龙耶。为神鬼耶。作是语已。是时妙贤空中对曰。我非天龙神鬼等。但是大师声闻众中妙贤苾刍尼。时王闻已以颂答曰
现无法衣并应器 容状复不似尼形
相貌既同倡艳女 法俗相违当为说
  是时妙贤。纵身而下。以事告曰
大王非理相陵逼 强夺我钵并法衣
宜应见授父母财 我欲速归为长净
  时未生怨王闻是语已。闷绝躄地。以冷水洒面方能醒悟。便礼双足求哀致谢。即索衣钵敬授妙贤。既受得已即还本处。与诸尼众而为长净
  尔时诸苾刍尼以妙贤事告诸苾刍。苾刍白佛。世尊以此因缘集苾刍尼。诸佛常法知而故问。依时问非时不问。有利问非利不问。破决堤防为除疑惑。告妙贤苾刍尼曰。汝实作斯不端严事耶。白言实尔世尊。世尊复问汝受乐不。白言世尊。我已离欲岂容受乐。佛言。汝今无犯。然苾刍尼作不净行。犯波罗市迦。如苏阵那。我观十利广说如上。乃至显扬正法广利人天。为诸声闻苾刍尼弟子。于毗奈耶中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4.10.25 18:47:24    QQ:12205397  

(2529-76)  显示次数:10599(10165+434)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7 主题索引
虽然网络很方便
但是我仍然不清楚,白衣是否应该就此问题进行辩论。从CBTA上转律部文到此,对于我等白衣是否合适,我也不是很清楚。

希望您有机会可以请教律学博通、不越法教的出家法师。

从律部来看,显然,嘻嘻哈哈师兄的观点是错误的。

此话题,本人不再参与。若有过失,当愿忏悔!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4.10.25 18:52:25    QQ:12205397  

(2529-77)  显示次数:10529(10247+282)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7 主题索引


转向网页顶端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宁静若水如是安静卉凝陈晓云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 秒    ◇   



转向网页顶端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