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2003~2006   »论题组:1537  »上层 »主题组:36  2005.7.18 15:43:28   法华微信 注册
 悟后起修?〖iamfisher〗(7.25 9:57) (9159)
 修?〖zsj〗(7.25 10:48) (9875)
 八难〖iamfisher〗(7.25 13:11) (10228)
 下根人如是说〖zsj〗(7.25 16:56) (10765)
 你说得有道理。〖莫问〗(7.25 22:04) (10782)
 善知识看来积累了不少问题...〖iamfisher〗(7.26 10:02) (11096)
 其实目前最要紧的只有一个问题〖zsj〗(7.26 13:58) (11689)
 对正信的理解.〖十方〗(7.26 15:09) (11992)
 知行合一?〖zsj〗(7.26 16:20) (12175)
 从一个小角度说〖iamfisher〗(7.26 15:34) (12043)
 心路历程〖zsj〗(7.26 16:11) (12564)
 微细的不同〖iamfisher〗(7.26 18:49) (12495)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6 主题索引
悟后起修?
毫无疑问,我相信善友现在这样的讨论,就是在积累福德和智慧二资粮,即使你我困惑疑问,也仍然在资粮道上前行。

凡夫位的修行,就是资粮道的修行。

如果继续正确努力下去,资粮具足,因缘满足,加行圆满,入道必不虚。

入道后,就是贤圣位的修行。

虽然凡夫位的修行,不能比上贤圣位的修行,不过不需要气馁,更不需要自我否定凡夫位资粮积累、加行。确切的说,凡夫位资粮道,也是修行。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3.7.25 9:57:50    来自:江苏南通  QQ:12205397  

(1537-36)  显示次数:9159(8854+305)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iamfisher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7 主题索引
修?
谢谢回复。

善知识开示:“确切的说,凡夫位资粮道,也是修行。” 印可现在的讨论也算资粮道,是凡夫位的修行。
然而,又听说世智辩聪,乃学佛八难之一。此处针对贤圣位的修行而言了?

不过,本人尚不敢自称学佛,更罔谈修行,尤自门外窥探徘徊,心存狐疑。
上不着天,下不点地。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真佛不磕头。

你说得有道理。

zsj  2003.7.25 10:48:26    来自:上海  

(1537-37)  显示次数:9875(9398+477)     查看zsj的所有文章 给zsj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1 主题索引
八难
善知识提起世智辩聪为八难之一,说明善知识对佛法有相当的熏习,也说明善知识保持着足够的自省。

讨论是不是世智辩聪呢?
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很多佛经其实就是佛陀为声闻、菩萨,依照度化根机和缘起,而进行开示引导的实际语录的集结。从形式上说,佛陀和弟子的法会,也是可以说是一种讨论。可见,佛法讨论并不一定导致世智辩聪。

佛陀所说世智辩聪,包含了外道学者的不究竟见/邪见、世俗学者的世俗分别,也包括内道弟子未为调伏之前世俗智导致学法障碍的情况。

我们知道,闻思修是从教证(经律论三藏)而言的次第,戒定慧是从理证(实证)而言的次第。
教证、理证,可以称为学佛人走路不可或缺的两条腿。

其中学教的时候,尤其闻思的时候,讨论、争论、辩论,在内道都是有传统的。收摄心念的读经,并不是闻思的唯一方式。

据说,大乘佛教的一些传统中,辩论中,把辩论对手观为文殊菩萨之化身。即使对手落败,也只是智慧总集的文殊菩萨的一种调伏愚痴的事业。这样的辩论,不会有骄慢容留不去。

为获得无我正见而辩论讨论(甚至看起来像是诤论),不是世智辩聪。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3.7.25 13:11:05    来自:江苏南通  QQ:12205397  

(1537-41)  显示次数:10228(9909+319)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iamfisher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6 主题索引
下根人如是说
谢谢详复。

我想飞,但没长翅膀前,就要把腿子砍了,说是减轻重量有助飞翔,在我,是断不敢的。先凑合着走吧。

可是,佛有种种方便,包括放光动地,现各种瑞相。怎么现在一说起神通,许多人就不屑,必斥为外道?对我这样的下根人,这样的接引才对机。

悬崖撒手,我可不敢承当,必要先捞一根救命稻草。

你说得有道理。

zsj  2003.7.25 16:56:02    来自:上海  

(1537-46)  显示次数:10765(10411+354)     查看zsj的所有文章 给zsj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1 主题索引
你说得有道理。
你说得有道理:"我想飞,但没长翅膀前,就要把腿子砍了,说是减轻重量有助飞翔,在我,是断不敢的。先凑合着走吧。"

你说得有道理:"可是,佛有种种方便,包括放光动地,现各种瑞相。怎么现在一说起神通,许多人就不屑,必斥为外道?"

你说得有道理:"悬崖撒手,我可不敢承当,必要先捞一根救命稻草。"

e mi tuo fo!

莫问  2003.7.25 22:04:48    

(1537-51)  显示次数:10782(10495+287)     查看莫问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9 主题索引
善知识看来积累了不少问题...
看来非得您自己努力正闻熏法教,才有大量减少您的问题的可能。

像我这样的下根人,只好有多少丑献多少丑了。

神通说为圣末边事,尤其为汉地佛教历来看轻,这跟汉地佛教的传统有莫大的关系,依照末学的臆度,或者跟汉地历来政教分离有关--这就是因缘法。
但是汉地佛教传统也毫无含糊地承认佛经上的圣教量:有五眼六通的内道大成就者一刹那于十方无量微尘数那么多世界遍作的佛事,较千百亿无神通的慧解脱罗汉连续千百亿劫所作的佛事相比,前者多于后者,无可比喻多倍。
当代高僧宣化上人就曾发十八大愿,其中就有一愿:愿今生即证得五眼六通...


其他的问题,善知识就不要这么快地拿上来,末学已经接近昏倒。:)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3.7.26 10:02:03    来自:江苏南通  QQ:12205397  

(1537-59)  显示次数:11096(10841+255)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iamfisher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1 主题索引
其实目前最要紧的只有一个问题
谢谢回复。

千头万绪,其实目前最要紧的只有:如何对佛教产生正信?

从小教科书上讲宗教是精神鸦片,现代科学已经能为绝大多数问题提供逻辑自洽的解释,是我人的妄心能够理解接受的;而佛教中种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在常人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经上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似乎两者各说各话,是两个互不相容的世界(这里不包括佛教中的世间法,俗谛),我以为神通可以成为两者沟通的桥梁。比如你不乘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用天足通快速从甲地到乙地,我等凡夫现量上不可能有所得,但比量上总会增加一些信心,在我,至少对佛教斥责的断灭见少一些执着。当然,坊间也多有传言,某某如何,比如前几年热热闹闹的大气功师热,结果多证明是自欺欺人。

我在这个低层次的问题上打转了多年,心不安。——但愿没有人回复我:将心来,与汝安。

你说得有道理。

zsj  2003.7.26 13:58:09    来自:上海  

(1537-61)  显示次数:11689(11331+358)     查看zsj的所有文章 给zsj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3 主题索引
对正信的理解.
  如果真正能把对佛教的信仰调整到正信这个位置上,是非常难得的,我想大部分学人包括我自己只能是处在一个尽量往这个点上靠的过程上,因为我觉得要真正具备正信,除了对佛法教理的正确理解以外,还应该包括对佛陀教导的实践,也就是说,在理、事二者之上都没有偏移,正者,不偏不倚,这才算得上正信。

  看得出来,获得正信,是一个过程,并不是单纯一句“将心来,与汝安!”那么便宜就能得到的,神光当时也是辛勤了很多年才遇到达摩这句话的。这个过程,是一个学佛者的必经之路,所以,您大可不必认为,要等完全产生了正信,才去学佛,恰恰相反,要学佛,才能产生正信。正是通过修学的逐渐深入,我们才会慢慢到达那个点,信仰正信的佛教。

  假如正信不能马上获得,那么又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去学习它呢?——自力、他力。其实佛法并非是哪一个教主的个人教义,也不是世尊杜撰,它确确实实是根据诸法实相,即根据宇宙人生的真相而形成的教育。由此形成的教理行果、戒定慧等无一不是从真心、从诸法实相中流出,所以,信仰佛法,就是信仰真实。佛不度无缘之人,我们幸得人身,得生中国,得遇佛法、得遇善友、善知识,立志学佛,这便是有缘人啊,佛其实正在度我们呀,何必迟疑呢?

十方  2003.7.26 15:09:55    来自:云南昆明  

(1537-63)  显示次数:11992(11754+238)     查看十方的所有文章 给十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8 主题索引
知行合一?
谢谢回复。

善知识提醒:除了对佛法教理的正确理解以外,还应该包括对佛陀教导的实践,也就是说,在理、事二者之上都没有偏移。其实,从世间法的角度,这也是一个有争议的老问题,知重要,还是行重要?用辩证法的套话,知也重要,行也重要,不可偏废,就是知行合一。道理是不错的,但知不到一定程度,行是动力不足的。也常有人提醒,学佛而没有正知见,是很危险的。

你说得有道理。

zsj  2003.7.26 16:20:54    来自:上海  

(1537-68)  显示次数:12175(11792+383)     查看zsj的所有文章 给zsj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5 主题索引
从一个小角度说
柯云路先生的书,我以前读了不少。
应该说,在中国受了柯先生影响的人如我之辈实在很多。

从这个影响里,也间接地导向了学佛。
但是从柯先生的书里,我个人是没有学到正宗的佛法见地。
尽管如此,佛法的威力仍然是不可思议的。一旦借机(柯的推高)接触了正宗的佛学经典,佛陀的清净法教 就以如来大悲智慧的不可思议力量催折了我慢等邪见,从而真正生起对佛法僧三宝的清净信心。这样,就为佛法渐渐摄受了。但是,我体会到,这个摄受的过程,就包含在对佛法僧三宝逐渐生起正见正信正念正知的过程,就我个人而言虽然我多年前就自誓皈依三宝,但真正对三宝逐渐产生调伏的信心还没有多少时间。

大致上,可以这么说:柯先生的书可能有令你我与佛法结缘的功德,但是佛法真正正见在书中却读不到。何况,90年代后五年,柯先生做、写了些什么.......

(我上面这么说,是因为善友您和我一样都接触过柯先生的书,故上面的话对于其他善友不一定适用...。至于SiMaNan,对学佛就用处不大了,您犯不着为了“神功不是骗术”而要谁谁显现神通,佛法不是来证明这个的...。)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3.7.26 15:34:54    来自:江苏南通  QQ:12205397  

(1537-65)  显示次数:12043(11761+282)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iamfisher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7 主题索引
心路历程
谢谢回复。

我和善知识的心路历程有些仿佛,但您已坚定方向,而我还在歧路徘徊。

现象上,您虽然认为柯云路书里没有“正宗的佛法见地”,但还尊称其为先生;而在我眼里,他几乎就是一个骗子。司马男,我见过其人,虽然他也很善于利用自己口才好的特长,包装炒作自己,但我感觉其人还是真诚的,我倒愿尊其一声先生。我在另外一个贴子中提到过新语丝网站的方舟子先生,人品也是我极敬重的,可惜没人回复。

你说得有道理。

zsj  2003.7.26 16:11:07    来自:上海  

(1537-67)  显示次数:12564(12189+375)     查看zsj的所有文章 给zsj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0 主题索引
微细的不同
如果说柯先生曾经赞扬过佛法圆满,且不管见地如何不真,总是有功德的。如果善友说司马也是如此,那么当然也可以。

我这个看法,是站在有一丝功德也是功德,这样的立场。
但是,自诩或暗示自己悟道或者绝对真理在握的,不在这个立场内。反过来,也不是说,谁起劲地否定或者弘扬什么,就一定去针对着一反到底。
简单说:说长道短,有时候管不得一点用。

大致读明白佛经的一些文字般若,就未再回头试图“圆融”出“一切法都是佛法”。究竟见地而言,确实【一切法都是佛法】,这个是佛经明白写着的,不需要我等凡夫使着劲去“圆融”。

学佛是利人利己的事。老盯着别人的毛病,肯定不是好事;在揉戳别人的毛病,最好用更大的劲戳戳自己。
感觉 这样的学佛态度,心平气和。。。。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3.7.26 18:49:04    来自:江苏南通  QQ:12205397  

(1537-70)  显示次数:12495(12216+279)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iamfisher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0 主题索引


转向网页顶端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幸运女神芸( 当来)妙莲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01 秒    ◇   



转向网页顶端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