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1999~2003   »论题组:1149  2001.7.19 8:39:59   法华微信 注册
 这样的开示不是佛是什么呢?〖莲高〗(7.10 13:08) (1875)
 至诚顶礼仁波切。〖tyro〗(7.10 18:08) (2546)
 请把你上师的全部网址都写出来!这儿一按就能打开他的网页。谢谢!(内空)〖Jjames〗(7.18 13:45) (3243)
 您是问莲高师兄吧?(内空)〖tyro〗(7.19 8:21) (3321)
 顶礼!莫起高下想,莫存佛我见,举手投足时,皆有佛意思。(内空)〖桑吉〗(7.19 8:39) (1932)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这样的开示不是佛是什么呢?
 

吉祥妙音(第二期)

 

中国藏密吉祥经院
前 言


  1998年夏天某日,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底座大宝库的装藏工作圆满完成了。第二天,又将开始吉祥经院首次“结夏安居”法事活动,因缘极为殊胜。是夜,至尊上师香根仁波切召集经院的所有弟子,针对大家修行中的症结问题作了十分精要的开示。之后,又随赐了《大白伞盖佛母陀罗尼经》的传承。仁波切言言发自肺腑,句句苦口婆心,听者无不为之动容。现在仁波切虽然已示寂了,但他无比慈悲的言教,对今天的每一个学佛者来说,同样有着振聋发聩的教育意义。涵泳玩味之余,实足发人深省,策励身心。为此,天津朱孟中、朱鹰居士根据录音整理成文,布法雨而沛十方,确为功德无量之举。将欲付梓,略述缘起,用以为志。


妙味法乳

——十五世香根.拉马交仁波切开示录



  密乘弟子应当恭敬上师,放下一切思想负担,而不是斤斤计较于一点点小事情。当你用清净心来处理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能得到利益。作为一个释迦教法的修行者,首先要对自己负责。什么是对自己负责呢?我们放弃了世间的一切,包括父母、眷属、工作,离乡背井来到这个地方,其目的何在?目的是为了修行。那就一定不要忘记当初的发心,并把它自始至终地保持下去。大家应该有所了解,自己是为了忏悔业障、修行解脱而来。因此,必须要有克服一切困难障碍的精神。电视、电影上的外国人,为了名利这两样东西,滑翔、跳海、赛车……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些仅仅是世间法而已。如果我们每一个佛教徒都能具备一点这种气概的话,那么他的修行将会是不可思议的。众生的习气非常深重,这是由于业力牵引的缘起而来的。因此很多人在学习缘起之理,藉以涵养心性。大乘经典强调三方面的思想修行,即生起厌离心、扩大心量和广学方便。所以行菩萨道要学习五明。但是否精通了五明就能够得到成就呢?并不见得。研修五明的意义在于透过万事万物的表象抓住其本质,进而放下种种执着和挂碍。读过书的人都知道,我们进入学龄期之后,语文、数学、自然、物理、化学等等,什么都学。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你会发现,许多书本上的知识根本无法用得上。以致于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多都已遗忘净尽了,我们又何必去学它呢?其实,广泛涉猎知识正是为了让你大量地接触各种文字概念及其描述的原理,逐渐培养出一定思维和表达模式,以提高自身素质。至于以后能否直接派上用场,这完全取决于你的缘份,没有绝对的。佛法也如此,它以各种善巧方便来解开人们虚妄的分别和执着,彻底超越、远离烦恼的根本,使心灵进入更高层次的境界。



  我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烦恼和杂乱的思潮无时不刻地向脑海中涌进来。这也难免,因为业力所变现的躯壳在束缚着我们。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此时最要紧的是如何迅速地把这一切放下来。比如吵架,首先是从人的烦躁心情开始的。积蓄在内心的不满和愤怒能令人失去克制力,然后冲口而出那些最不理智、最不干净的语言。对方也不甘示弱,于是,你来我往地就骂起来了。但事过一想,这有什么必要嘛。不仅起不到任何效果,反而会引发诸多负面作用。说句不好听的话,连放屁都不如。放屁还有个味道,而先前愤怒的发泄除了造口业之外,一无所有。所以深入地体会和反省个中的道理,就能慢慢把思想的疙瘩解开了。又譬如这根香,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离开了各种因素的缘起作用,也就无从得知它的味道。如果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它的成分、配方、工序的话,就能够如实明辨香的来源了。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所谓的香只不过是其它各种元素暂时组合在一起而赋予的假名而已,它本身并无固定不变的实体(自性)存在,因此才表现出无常性来。例如把它点燃之后,一会儿就化成灰了,原来的香此时已是空无所有。实际修行中证到这一点,内心自然了无杂念,亲见空性、无我的境界。这与内地禅宗明心见性的说法不谋而合。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催究其本,都是叫人解粘去缚,转化烦恼习气,最终体悟万物实相的。除了修行方法、达到效果的快慢有差别外,本质并无二致。金刚密乘的观点比较注重发心和观想,认为如果离开了发心、观想,即使外在形式再多也得不到真实受用。就象那天从内地来的××,到处跟人吹嘘自己的空行母如何如何,这仅仅是一种华而不实的自我标榜而已。金刚密乘戒的空行母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而且内在的观想也多种多样,方法各异。显教与密教在某些地方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显教经典讲,外表要求都达不到,很难想象他的内心会有多清净。密乘则比喻说,一个人的内心犹如乱七八糟的什杂物,但却在外表镀上一层金子,徒有其表,难登大雅之堂。由于我没读过书,汉语的表达,尤其在佛法方面非常欠缺,所以很多东西无法跟大家说清楚,说透彻。



  我今天感到十分高兴,我们吉祥经院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底座的宝库已经装藏圆满了。而且不是一点点圆满,是相同圆满、格外圆满。我愿意把这个圆满的功德,回向给为经院的建设出过财、力的所有众生,回向给法界无边的父母有情,也回向给在座的每一位一心一意修行、忏悔,将能达到最高成就的修行者。我今天当着大家的面说,我永远是为你们服务的。将来你们成佛了,我还是会继续在这个苦难的娑婆世界度众生。这个信念我绝对有,不会欺骗你们。这个世界的众生相当苦,我们学佛的人也相当苦。(语及此,哽咽难言)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思想上暂碍重重,什么都放不下。你们能穿上这件衣服(指袈裟)是来之不易的,要有因缘才行,希望倍加珍惜。令我高兴的是,现在经院常住的出家人都有了各自的住修场所,大家更应当克服内、外的种种困难,如同米拉日巴尊者一样勇猛精进。我一点也不够资格作你们的师父,只是由于宿世的缘分,今生有这么一个聚在一起的机会而已。如果谁内心起了烦恼,想离开的话,可以和我好好商量,我没有意见。但只要在经院住一天,就应该发心忏悔一天,做一天的事情。我们的业障太重了,四周都是父母众生啊!连打、骂我们的人都是父母众生,何况金刚兄弟呢?金刚兄弟之间为一些琐屑小事都闹别扭是绝对要不得的。而且你们当中很多人已经出家成了沙弥、比丘的嘛,更应严格要求自己,清净护戒。对居士而言,为了求得解脱,也应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如果呆在家里享受的话,自己的工资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做那么多事情。在这个社会上,我觉得为那些庸俗的东西奔波是毫无意义的。我只要活一天,就一定要做对众生真正有利益的事。只是我做不到,做得不够。所以希望大家务必痛切忏悔,不能整天昏头转向的,把以前的一些坏习气带到这里来。真正的修行者应该时时警惕自己,打自己的耳光,而不是让师父来打你。否则炽盛的烦恼与过于敏感的思维,日久之后有可能导致精神分裂和神经错乱。如果因此而发疯,那就早偏离了修行的正轨,已经误入歧途了。因此,一个学佛者,首先必须为人正派,思想清净,富有同情心和平等心。连人的本位都做不到,如何还奢谈修行?



  我为什么要给你们留这些话呢?今天的一切非常的吉祥圆满。从今天起就要开始吉祥经院的首次结夏安居了。这是一定要做的。我只要还有一口气,活一天,就要做一天佛事。希望你们将来也能坚持不懈地沿着我的足迹走。如果哪一天我圆寂了,你们还在,是一样的嘛。我修了那么多的佛菩萨像,但我认为,你们当中只要培养出了一个人,就是塑了一尊菩萨。你们自己掂量一下,看能否够得上一个菩萨的称谓呢?我从来没有想过别人给我多少供养,如果贪恋这些的话,那完全可以到牧区去收,大批的牛马牲畜和物品很容易积聚起来的。但我却没有兴趣去做。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辜负释迦佛对众生的一片苦心,身体力行,续佛慧命。否则,你做再多的事,“修行”、“成就”谈得再高,也没有摆脱世间八法的樊笼,于生死份上了不相关的。因此,思想的修养就有如此重要。当然,我们都是凡夫,烦恼习气是在所难免的。但修行的意义在于认识、放下它,并从中得到解脱。你们来自祖国的南北异域,佛法讲,众生皆是父母所生,体性平等。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贡高我慢,看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或者夸耀自己有神通,别人没有,似乎高人一等。实际上根本没有这回事。如果我们真有那么有福报与修行的话,就不会头投生到末法时代的今天来了。当初释迦牟尼佛转正法轮的时候不,说不定我们都是旁边听法的小虫呢。仰仗佛陀无边的法力加持,我们才有幸得到这个暇满的人身。如果再不予以珍惜,唐丧光阴,浪费生命,辗转沉溺在六道轮回中,那就太可惜了。下一世你是否还能再得到人身?我是不敢保证的,全取决于你的修行。想想看,我们此生能拥有这么宝贵的躯体是多么不容易。人啊,幸福是一个圆球,它稍纵即逝,刹那间就滚开了。痛苦是软的,一旦加在身上,也许就会长期牢牢的粘住,使人难以摆脱它的阴影。真正理解了人生,你大概就会明了,自己目前最亟需做的无过于屏息万缘,切实行持了。如果你们在修行中有其他特殊情况,请与我商量,我会尽量作安排的。



  今天,我在大家比较集中的情况下说了一些不值钱的话。如果其中尚有可用之处,望善加采纳。反正,伤害众生的话我不想说,不利众生的事我不会做。每一个学佛者都应该有这样的理念才行。基于自身的原因而引生别人的烦恼和痛苦是有罪过的。我曾经说过,我们吉祥经院不是监狱,因此言谈举止要注意文明。比如有人进佛殿不脱鞋,就应当向其好好解释规劝。不要动不动就:“喂!干什么?出去!”这与监狱有何区别?岂是学佛人的行仪?所以任何人到了这个地方就非得转化身心,痛改习气不可。否则别人一看见你就吓得退避三舍,哪里还敢学佛呢?我想这样修行的话,还不如回到社会上混好些,因为越修竟然越倒退嘛。反之,如果你学佛之后确实变成了一个温和歉冲的人,那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乐于接近。家人、亲戚、朋友,无一不能沐浴佛法的光明。在尽到做人的本份之外,这岂不是一种至善的修行?这方面,××确实改变了一些。以前他脾气很暴躁,经常一边修自行车一边骂人,不该骂的也骂,烦恼嘛!回到家呢,跟老伴也是你的鼻子我的眼睛,整天叮叮地吵个不可开交。班禅大师就讲过:“刚生下来的婴儿要有人管,八十岁的老人的老人也得有人管。”站在这个角度上看,你们过去的际遇因人而异,在性格、能力等方面也各有其长短,但来到这个道场中,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切多得听我的。这样大家同心同德,心情自然会舒畅。你们多是释迦佛地弟子,而我则是中间的代言人。因此凡有言教,无不以上师为基准。另外,金刚师兄弟间务必搞好团结,违者依密乘戒和《上师五十颂》而论,多是相当大的罪过。故希望大家要尊敬上和下,左和右,尊敬周围的一切众生。在这里我说了,您们就得切实去做。如此,道场才能和合不诤。否则说了不能做,不能改,那么今天给你们所作的开示就成了毫无意义的废话了,有何用处呢?一个单位,乃至于社会,都必须有头有尾,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自由散漫和屡教不改只能导致周遭情况的混乱不堪,佛教团体亦复如是。你看这只小狗多懂事啊,别人与它表示亲热,它就会不时地舔人嘴巴。而我呢?无论怎么抱它也不舔,甚至于不敢正眼看我,连动物都善通人意,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应该做得更好才好。



  在很多方面,你们应该向我学习。然而某些地方,我也应向你们学习。人与人之间本来就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忍让的。忍嘛!佛法最根本处就是忍。缺乏忍辱的观念,菩提心也就无从谈起。菩提心的嫩苗是在忍的基础上才能生发的。连忍都不具备,怎么可能真正发起广大的菩提心呢?这次罗罗唆唆地讲了以上一番话,对自己有益的地方,善护念之。有错谬之处,我在此忏悔。大家一起念一百遍金刚萨埵心咒“嗡班则萨埵吽”。(众弟子齐念)
  吉祥圆满!


 

中国藏密吉祥经院

1999年3月10日

(中国四川省色达县幸福街幸福路8号 邮编:626600)

莲高  2001.7.10 13:08:01    

(1149-1)  显示次数:1875(1270+605)     查看莲高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至诚顶礼仁波切。
法味甘露,顶礼仁波切。

tyro  2001.7.10 18:08:57    

(1149-2)  显示次数:2546(2008+538)     查看tyro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 主题索引
请把你上师的全部网址都写出来!这儿一按就能打开他的网页。谢谢!(内空)

Jjames

Jjames  2001.7.18 13:45:44    

(1149-3)  显示次数:3243(2668+575)     查看Jjames的所有文章 给Jjames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 主题索引
您是问莲高师兄吧?(内空)

tyro  2001.7.19 8:21:47    

(1149-4)  显示次数:3321(2809+512)     查看tyro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 主题索引
顶礼!莫起高下想,莫存佛我见,举手投足时,皆有佛意思。(内空)

桑吉  2001.7.19 8:39:59    

(1149-5)  显示次数:1932(1406+526)     查看桑吉的所有文章 给桑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 主题索引


转向网页顶端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芸( 当来)妙莲周品丞好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 秒    ◇   



转向网页顶端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