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语义结构的一个巨大优点是从思维的最基础部分排除了“绝对真实”这类错误认识,既然一切见闻觉知以及语言文字所指都不过是认知的结果,那么认知结果根本不可能是真实,最多是对真实的某种相似,而且相似程度高低还可以有非常大的差别。同时,认知是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这点会在后面“识”的部分进一步谈到),所以认知之外也绝非断然的虚无,否则无从认知。熟悉佛教理论的读者自然会想到,这是对断常两种错见极其彻底而简朴的否定,直接击破了错见的立足点。
不幸的是,对佛陀时代不二语义结构的理解很快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原因不详。而后人以客体化语义方式对早期佛经的解读造成了大量的片面理解,相互无法自洽,于是又不得不添加大量的补丁去衔接各种不自洽,后世佛教典籍的浩如烟海很难说与此无关。
有趣并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现代科学的认识方式在经历过漫长的客体化过程后反而开始回归。现代科学工作者明确认识到人类的认识并不能达到宇宙真实,只能通过模型来近似了解真实。而这里模型并不仅仅是那些蕴含了高超数学的形式,例如广义相对论场方程,而且也包括了我们的一切感觉:看到摸到听到的一切,其实都是我们大脑在相互作用中建立的模型。而这样的认知,常常被我们错误地当做是真实。这里可以看到,现代科学在认识问题上的进展和佛陀两千年前的洞察几乎同出一辙。
其实,不二语义结构并非只存在于佛陀时代,即使在后世客体化已经大行其道以后,某些高僧大德也会自己内证不二,而说出某些振聋发聩的语言。当慧能大师在风动幡动的争论中说出“是仁者心动”的时候,六祖哪里会认为是风不动幡也不动而只有心动?六祖只是破斥对方将心动与风动幡动割裂开来,指出风动也罢幡动也罢都离不开心动。对那些无视自己内心活动着的认知过程,只看到认知对象的人来说,六祖的话无疑是当头棒喝。
最后再强调一下,本节所说的语义结构的不同,实际上就是认知方式的不同,这表现在对认知本具的自反性的了知与不了知。而这点正是解脱道修学过程的重中之重,下面的讨论将围绕这个要点。
林广 2023.3.25 1:4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