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个讲毗婆舍那的偈子中,是这样谈及内外的:
不知内亦不观外,愚人普皆障碍,定为言说拉走;
不知内而但观外,唯见外在果实,亦为言说拉走;
既知内亦能观外,见者无所障碍,不为言说拉走。
——《增支部4.65经》
毗婆舍那的知内观外,显然也不能解读为“知道自己身内而能观身外他人”。那么知什么、观什么?为什么不知,就会为言辞所动,无论观还是不观?按照现代人习惯的四象限截然划分,文字上还有第四种可 能的组合:知内而不观外,这里却没提。这种默认的四象限划分格式,必然是把“内”理解为一般语言中“在内的”、“内部”等,当作某个范围或者可以指到的方向,某样东西或者某种存在,总归是和“外”对立并存,如在跷跷板上各守一端,如此,才能完成四 象限的一一匹配。在这样的理解上,知道不能寻找“外在果实”,自然就去另找一个干净的内在,然而这个格式下,找到的所谓“内”其实还是“外在果实”。仅文字上存在的所谓“知内而不观外”,实则无有是事;而如果以为做到了,说明依然不知内,实质上等价于“不知内而但观外”。偈子不在这框架里,不知内尚可分别是否观外,知内则无多话。正因为不是把内当作和外的对立并存,自然地不出现第四个象限。偈子直接指向舍弃一切外在果实,从所上扯脱,方有知内,佛陀教导的毗婆舍那以此为前提。
开始留心于“内”,就发现经藏中这个词使用之多,到了无法忽视的程度,而且大量出现在实修指引中。用作一般意义的“内在的、在内的”,则非常少见。朝鸣兄指出经里常见的奢摩他的固定表述,佛陀指导的第一步就是“令心内住(ajjhattameva cittaṃ santiṭṭhati)”。内住是佛门修法的起手处,内就是能。认识到这点之后,很多之前被忽略的线索就一下子明朗和关联起来了,也意识到,我们最初对于这个频繁出现的字重视不足。
Naji 2023.3.29 12: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