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2009版区  »论题组:410  2014.11.2 21:44:00   法华微信 注册
 是知临济道出常情〖塞外盐巴〗(9.22 14:49) (2253)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塞外盐巴〗(9.25 14:51) (9.25 15:01) (2508)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是知临济道出常情
石霜楚圆慈明禅师闻汾阳(善昭)道望,遂往谒焉。阳(善昭)顾而默器之。经二年,未许入室。每见必骂诟,或毁诋诸方,及有所训,皆流俗鄙事。一夕(慈明)诉曰:“自至法席已再夏,不蒙指示,但增世俗尘劳,念岁月飘忽,已事不明,失出家之利。”语未卒,阳(善昭)熟视,骂曰:“是恶知识,敢裨贩我!”怒举杖逐之。师(慈明)拟伸救,阳(善昭)掩师口。(慈明)乃大悟曰:“是知临济道出常情。”
。。。。。。。。。。。。。。。。。。。。。。。。。。。。。。。。。。。。。。。。。。。。。。
问题一,善昭禅师为什么要诋毁诸方?是眼红他家香火旺盛吗?还是起了贡高我慢的心?
问题二,善昭禅师为什么两年没有对慈明说正经话?是肚中无料讲不出呢?还是慈明佛法了得无需再讲呢?
问题三,“拟伸救”是个什么状态呀,咋一捂嘴就悟了呢?唯识无境?缘起性空?还是几禅几定?
三天后,我把自己的看法贴上来,与大家对照。

塞外盐巴  2014.9.22 14:49:13    来自:北京西城区  QQ:2231065921  

(410-1)  显示次数:2253(1234+1019)     查看塞外盐巴的所有文章 给塞外盐巴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
问题一,善昭禅师为什么要诋毁诸方。从两个方面谈。一个方面,这是一个明眼禅师很少的时期,因为此时禅宗正走入低谷,沩仰宗已消亡,其余四宗也正处于最微弱的时期。本文所说的两年应该是1008年和1009年,因为法眼宗没有发生过中兴,再过几十年就消亡了,其余三宗的中兴都发生在这个时点之后,我把各宗中兴的标志人物列出,便一目了然了。临济宗,就是本文中的慈明禅师,986—1039年,云门宗,雪窦重显禅师,980—1052年,曹洞宗,芙蓉道楷禅师,1043—1118年。另一方面,这却是一个名师非常多的时期。名师是多还是少,与明眼禅师是多还是少没有关系,而是与社会生态有直接的关系,社会生态向好,名师就多,反之,就少。本文发生在北宋真宗(997—1022年)时期,社会生态持续向好,政令宽和,国泰民安,人口增长,财富增长,人们可以畅说欲言,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听闻佛法,这就是名师非常多的原因。名师数很多减去明眼禅师数很少,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差数,这个差数是由什么人填充的呢,肯定是瞎师了。瞎师传法是一个以盲引盲的恶性事件,善昭禅师当然要诋毁他们了。
问题二,善昭禅师为什么两年没有对慈明说正经话。这就要探讨一下什么是正见了,有人把师父言论视为正见,有人把经论章句视为正见,更多的人是把自己的意想视为正见。那么,禅师以什么为正见呢,以无见为正见!展开说其实挺吓人的,凡起一见,就是一个邪见,务必打杀,返回到无见中去。特别地,由经论引起的见,也符合经论的含意,算什么见呢,依然属于邪见,也须打杀!这是教内人士对禅师最为非议的地方了。禅师自己不起见,也不愿意让他人起见,所以,99%以上的禅师从不讲经说法。好,不讲经说法也就算了,难道低俗的训教更殊胜吗,不错,对慈明来说确实更殊胜,实际效果也是明摆着的,经过两年的调理,他开悟了。善昭既然器重慈明,就少不了对慈明有过深入细致地观察。慈明只要有举止行动,善昭大致就能猜出他起了什么见。从文中叙述来看,慈明肯定经常起的是高见雅见,如何打掉他的高见雅见呢,让他返回到无见的状态中呢,善昭采用了低俗的言论训斥,来冲击他的高见雅见。查查简历和言论就知道,善昭绝不是一位低俗的人,两年来常常现低俗相,就是在入泥曳人,就是为了调理这位高雅弟子的。但是呢,被曳的慈明却来诉苦,话内意是“低俗训教是不好的”,这与“高见雅见才是好的”的话外意有什么不同吗,完全相同,禅师捕捉话外意的能力是超强的,不然,机锋转语咋那么厉害呀,善昭此时冤不冤呀,火不火呀,“你敢对我推销高见雅见”!怒举杖。然而,禅师去火的速度特别得快,当慈明拟伸救时,善昭已经彻底不火了,返回到施教的本份,迅速把慈明的嘴捂住。
问题三,“拟伸救”是个什么状态。“拟伸救”是个起见的状态,与平时起见的状态只有强度上的差距,并无本质的不同,善昭捂他的嘴,会让他这个起见的过程突然中断,返回到无见的状态中,开悟都是在无见的状态下发生的。捂嘴不一定就能开悟,但这一回却真得开悟了,这叫做时节因缘。慈明大悟说,是知临济道出(于)常情,这与南泉禅师说,平常心是道,如出一辙。细心一些,会发现这里有一个文中没有的潜台词,我把它翻出来,就是“道不出于圣情”!清楚了,慈明的开悟,是圣情脱落后的开悟。这两年来,善昭常用低俗的言论来冲击他,不就是要打掉他的那些圣情吗,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高见雅见吗。最后,我把另一个潜台词也翻出来,就是“道也不出于凡情”,这里的凡情与低俗相应。“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知道这句话的人很多,理解这句话的人也不少,但真正能践行这句话的,唯明眼禅师。

发布于:2014.9.25 14:51:51    修改于:2014.9.25 15:01:25  
塞外盐巴  2014.9.25 14:51:51    来自:北京西城区  QQ:2231065921  

(410-2)  显示次数:2508(1383+1125)     查看塞外盐巴的所有文章 给塞外盐巴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转向网页顶端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傅瑾 StellaJenny陈菊华15925368572爱爱鱼菓靑当持珍惜一念珧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 秒    ◇   



转向网页顶端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