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2009版区  »论题组:408  2014.11.20 10:40:20   法华微信 注册
 与大家分享《杂阿含经》中的无四相〖塞外盐巴〗(9.16 20:33) (4048)
 "无祸福吉凶相"----这个绝对要赞,赞,赞!(内空)〖林广〗(9.16 22:47) (5077)
 赞叹一声,很不容易〖塞外盐巴〗(9.17 16:00) (6376)
 其实说白了的话,没那么难赞叹的....〖林广〗(9.17 19:39) (7749)
 透彻,而且只用了简单的几句话,很不容易啊〖塞外盐巴〗(9.18 14:17) (7902)
 金刚经四相什师翻译还是简化了〖iamfisher〗(9.17 18:28) (9.17 18:50) (5508)
 原因实在是太多了,超乎探究能力〖塞外盐巴〗(9.18 14:19) (6690)
 鱼:是〖法华微信〗(9.19 8:59) (8175)
 是的,是相互通融的〖塞外盐巴〗(9.19 10:20) (9422)
 寿者相是对于永恒永驻的追求和向住〖无涯子〗(11.18 18:12) (10008)
 应该有你说的这个含意,但应该更广泛一些〖塞外盐巴〗(11.18 20:47) (11121)
 众生和寿者是一对反义〖无涯子〗(11.20 10:40) (11429)
 圆觉经中有关于四相的说〖无涯子〗(11.18 18:09) (5037)
 不是说算作“子项”就好去掉,能让前人们费心思的,又岂尽是糟粕!〖法师上下〗(10.13 5:06) (4759)
 法师确实精湛!文中提到的几点,也的确是我没有想到的,学习了(内空)〖塞外盐巴〗(10.16 20:59) (10.16 21:15) (4780)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与大家分享《杂阿含经》中的无四相
因为种种的原因,大多数佛弟子知道的无四相是,B-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也因为非常特殊的原因,我在2011年研读了《杂阿含经》,发现这部经的无四相却是,A-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祸福吉凶相。
A中没有“无人相”这一项,我赞成,因为“无人相”只是“无众生相”的子项,可以取掉;A中多出了“无祸福吉凶相”这一项,这是我要大赞特赞的地方。
当我们独处时,为什么要唉声叹气呢,为什么要想入非非呢,当我们遇事时,为什么要患得患失呢,为什么要盘算来盘算去呢,当我们与人相处时,为什么要装神气呢,为什么要装君子呢,为什么要装孙子呢,为什么要争来争去呢,。。。。。。。,原因当然是很多了,但是,绝大多数的原因,甚至超过90%的原因,是我们起了祸福吉凶相!因此,受持一句“无祸福吉凶相”,对于扫除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思想垃圾和作意垃圾,力度是非常强大的。
《杂阿含经》是一部南传北传共认的佛说经典,也是西洋人研究佛法首先要研究的经典,也就是说,全球共认《杂阿含经》是佛说无疑。

塞外盐巴  2014.9.16 20:33:53    来自:北京西城区  QQ:2231065921  

(408-1)  显示次数:4048(2399+1649)     查看塞外盐巴的所有文章 给塞外盐巴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无祸福吉凶相"----这个绝对要赞,赞,赞!(内空)

林广  2014.9.16 22:47:41    

(408-2)  显示次数:5077(3833+1244)     查看林广的所有文章 给林广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 主题索引
赞叹一声,很不容易
这个无四相只在《杂阿含经》中说到,其余经典的无四相都是那个熟知的无四相了,不仅如此,因种种原因,我们能接触到的佛经解说以及佛教文化,也没有“无祸福吉凶相”的相关说法以及相关暗示,所以,读我帖子的佛友,估计会觉得非常诧异,一是与他们熟知的无四相不同,这是一重障碍,二是很难验证这“无祸福吉凶相”是不是佛法,这是又一重障碍。只有不被先入为主束缚的人,只有佛法修为深厚的人,才能打破这两重障碍,所以,麻叔能够迅速发声赞叹,确实很不容易。
我自己思量了几年,才觉得这个说法的伟大。“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祸福吉凶相。”

塞外盐巴  2014.9.17 16:00:49    来自:北京西城区  QQ:2231065921  

(408-3)  显示次数:6376(5157+1219)     查看塞外盐巴的所有文章 给塞外盐巴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 主题索引
其实说白了的话,没那么难赞叹的....
祸福吉凶相是建立在个体进行取舍的基础上的,无我教法直接把个体取舍摧毁,祸福吉凶相立马失去存在基础.....这个真的不需要太多的佛理就能明白.

只是,历代以来佛门里少有直接揭发此事的经论,佛门人士也少有直述此事者,是为遗憾.相反,最常见的反而是用祸福吉凶来.....哈哈,怎么说呢...

林广  2014.9.17 19:39:35    

(408-5)  显示次数:7749(6502+1247)     查看林广的所有文章 给林广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 主题索引
透彻,而且只用了简单的几句话,很不容易啊
我曾经读过两个版本的高数,一个是人大版的,一个是吉大版的,内容大致相同,但难易程度却大不同。人大版的晦涩难懂,吉大版的明朗易懂,为什么会这样呢,二把刀们能把简单的东西说复杂了,行家们却能把深奥的东西简单说透,这一出一入,差距就大了。人大没有数学专业,只要有几个数学带课教师就够用了,教材就是这几个二把刀编的,所以晦涩难懂。吉大有数学专业,是培养数学人才的地方,没有几个数学专家驻扎,是完不了活的,教材是由几个行家编的,所以明朗易懂。深入浅出,唯行家能够做到。

塞外盐巴  2014.9.18 14:17:40    来自:北京西城区  QQ:2231065921  

(408-6)  显示次数:7902(6654+1248)     查看塞外盐巴的所有文章 给塞外盐巴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 主题索引
金刚经四相什师翻译还是简化了
以前想不明白寿者相是什么意思,下载《大品般若经》,对读什译和奘译《能断金刚分》。


何以故。世尊。彼诸有情无我想转。无有情想无命者想无士夫想无补特伽罗想无意生想无摩纳婆想无作者想无受者想转。所以者何。世尊。诸我想即是非想。诸有情想命者想士夫想补特伽罗想意生想摩纳婆想作者想受者想即是非想。何以故。诸佛世尊离一切想。作是语已。

好家伙,玄奘法师翻译的这段名相更看不懂了。其中,“摩纳婆想”据注释是古印度visnu遍入天信仰之“胜我”见。老实说,这些名相有些至今不懂其意,但总的意思算懂了:离一切相(想)。

http://www.jcedu.org/fxzd/jgj/yy/05.htm

一翻,发现这是老老的话题:
罗什译本中,「三问缺一,八唯说四」

作为玄奘大师的首座弟子,窥基大师所叙乃亲身经历和参予之事,当是最有权威性的──玄奘翻《大般若经》,至少有四种梵本;而《金刚经》,则有「龟资梵文」、「昆仑之本」、「于阗本」等各种本子,故窥基分之为「广略中」三等┅┅所有这些,当时慈恩寺之梵经台,全都有收藏!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发布于:2014.9.17 18:28:09    修改于:2014.9.17 18:50:25  
iamfisher  2014.9.17 18:28:09    

(408-4)  显示次数:5508(4071+1437)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 主题索引
原因实在是太多了,超乎探究能力
种种的原因,一些提法在不同的经典中有些差别,种种的原因,汉藏两地很少有过那样的说法。这种种的原因,绝大多数是超过我的探究能力的,也有少部分呢,是我不便探究的。渔兄列出的译师的原因,可能是种种原因中的一种原因,也可能不是。比如《圆觉经》的译师是佛陀多罗,不是鸠摩罗什,也不是译《金刚经》,但其中的无四相也是B。
人们为什么会有很多忧悲苦恼呢,原因当然有很多了,但绝大多数的原因,还是升起了那个祸福吉凶相,若无祸福吉凶相,哪有那么多的忧悲苦恼呀。所以,无四相A对于学地的佛友来说,调心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塞外盐巴  2014.9.18 14:19:47    来自:北京西城区  QQ:2231065921  

(408-7)  显示次数:6690(5507+1183)     查看塞外盐巴的所有文章 给塞外盐巴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 主题索引
鱼:是
见解不通之处,必有蹊跷。#对寿者相堵塞不理解,即堵在{大我,不可思议我}上,无切身体会,更难谈破除。光凭意识思维,用不上立力,这大概也不是光思维解决可以解决的。

昨天读太虚法师的讲解〔标题如此,全是现代汉语格式,不知是不是太虚法师原话〕,玄译的八想相末后两项 无作者 无受者。

作者的意思是,现当代思潮讲自由意志的思想家认为人有自由意志,人所作所为都落实在自由意志……因为有自由意志故可以自由选择……这就是作者。

受者的意思是,作善作恶,或苦或乐,是自由选择,其后果也自己承受。这就是受者想。

读到这两种想时发觉,对照盐巴兄特别有启发的无祸福吉凶相,特相应。

来自: 微信用户 鱼 快与慢
发往: 微信公号 法华(fahua-com)

法华微信:传扬佛教经论,探讨佛法义理,交流修学经验。已与法华论坛(1999年建立)互通,免注册参与讨论。回复[查询]佛典,点⊕分享精华,回复help获取帮助。

法华微信  2014.9.19 8:59:18    来自:fahua-com  

(408-8)  显示次数:8175(6903+1272)     查看法华微信的所有文章 给法华微信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法华微信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 主题索引
是的,是相互通融的
作者寿者,祸福吉凶,以及麻叔说的取舍,是相互通融的。

关于寿者相谈一下我的看法,很简单,就是时间相。那么为什么不用时间这个词汇呢,因为当时没有这个词汇。下面是我猜测的,不够严肃。时间这个词是钟表普及后才出现的,钟表的普及,让人们有了一个共许的,可以相互比对的标准,可以精准地彼此间说长说短了,才建立了时间这个词。
举一例,当人们遇上堵车而心烦时,就是起了寿者相了,为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路上而闹心。

塞外盐巴  2014.9.19 10:20:41    来自:北京西城区  QQ:2231065921  

(408-9)  显示次数:9422(8145+1277)     查看塞外盐巴的所有文章 给塞外盐巴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5 主题索引
寿者相是对于永恒永驻的追求和向住
与众生相相对。

无涯子  2014.11.18 18:12:07    

(408-15)  显示次数:10008(9004+1004)     查看无涯子的所有文章 给无涯子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6 主题索引
应该有你说的这个含意,但应该更广泛一些
如果只是这个含意,对寿者相解说就不会那么复杂费解了吧。还是我说的时间相可能更接近寿者相的含意,古人没有时间这个词汇,所以要说明时间相,就很绕口了。印度不大清楚了,在中国,在不久的过去之前,人们一直在用一件事的生灭间隙来来表达时间的,生灭间隙不就是一件事的寿者相吗,如,一袋烟的功夫,一柱香过后等。当然,这些都是猜想,没有去考证,不够严肃。

塞外盐巴  2014.11.18 20:47:42    来自:北京西城区  QQ:2231065921  

(408-16)  显示次数:11121(10114+1007)     查看塞外盐巴的所有文章 给塞外盐巴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7 主题索引
众生和寿者是一对反义
处于生死流转不思出离,是众生情态,与之相反,厌恶轮回三有希冀出离永恒,就属于寿者。众生和寿者相当楞严经中的两种根本。

无涯子  2014.11.20 10:40:20    

(408-17)  显示次数:11429(10213+1216)     查看无涯子的所有文章 给无涯子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4 主题索引
圆觉经中有关于四相的说
但也不是很理解。

无涯子  2014.11.18 18:09:05    

(408-14)  显示次数:5037(4023+1014)     查看无涯子的所有文章 给无涯子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0 主题索引
不是说算作“子项”就好去掉,能让前人们费心思的,又岂尽是糟粕!
《杂阿含》570经,记尊者梨犀达多所言,谓:“凡世间所见,或言有我,或说众生,或说寿命,或说世间吉凶;斯等诸见,一切皆以身见为本,身见集,身见生,身见转。”── 总不成因为四见皆以身见为本,全是身见的子项,就全给抹了去对不?

《金刚经》四相(想)里的“人相”,据世亲《金刚经论》的解释,是与众生相及寿者相── 三相联繫起来,约三世来说的。众生相指过去之我相续至今之相,人相指当前一期命根不断之相,寿者相是命根断已转起后世之相。不过世亲论中又将“人相”称为“命(者)相”,是其特别之处。

《金刚经》四相与《杂阿含》四相之小异,想必同源而异流,不过透过世亲的解读,可以猜测《金刚经》是比较切合论师的体系,因为论师们最喜欢把“法”给配合上圣凡、三世、色心等等界分来安排演绎。

盐巴下头提到:【我们能接触到的佛经解说以及佛教文化,也没有“无祸福吉凶相”的相关说法以及相关暗示。】── 此说令我颇感纳闷!其实大乘化区反而特多这类教示,譬如:

《金刚经》之“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乃至《维摩经》之“其有施者,无大福,无小福,不为益,不为损。”“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养汝者堕三恶道”等等── 表达的也无非是《杂阿含》这个无罪福吉凶相(想)的意义而已。

法师上下  2014.10.13 5:06:35    来自:+++  

(408-10)  显示次数:4759(3487+1272)     查看法师上下的所有文章 给法师上下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2 主题索引
法师确实精湛!文中提到的几点,也的确是我没有想到的,学习了(内空)

发布于:2014.10.16 20:59:56    修改于:2014.10.16 21:15:49  
塞外盐巴  2014.10.16 20:59:56    来自:北京西城区  QQ:2231065921  

(408-12)  显示次数:4780(3607+1173)     查看塞外盐巴的所有文章 给塞外盐巴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2 主题索引


转向网页顶端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傅瑾 StellaJenny陈菊华15925368572爱爱鱼菓靑当持珍惜一念珧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02 秒    ◇   



转向网页顶端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