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2009版区  »论题组:205  2024.4.30 19:58:11  法华微信 注册
 今晚听达照法师的讲法里听到个故事〖慕圣〗(2.3 0:10) (2143)
 三修禅师〖喜羊羊〗(2.3 19:56) (2192)
 如何辨别禅修魔境的开示〖喜羊羊〗(2.3 19:59) (2768)
 多些师兄指点,关于念佛着魔〖慕圣〗(2.3 22:04) (3353)
 楞严的五十阴境全在定境中〖喜羊羊〗(2.6 11:13) (4007)
 师兄学问之细致,佩服!(内空)〖慕圣〗(2.6 18:53) (3990)
 没有什么,仔细看经,反复看经,就清楚了〖喜羊羊〗(2.6 19:03) (2.6 19:04) (4657)
 有难度,我对楞严经一向都比较感冒,文字难度大(内空)〖慕圣〗(2.6 19:15) (5249)
 看得还不够,烂熟烂熟的,很多东东就看出来了(内空)〖喜羊羊〗(2.6 19:21) (5322)
 是的,基本上是说定中境界。如果定中出魔境〖光明王〗(2.8 16:08) (2.8 16:10) (4714)
 平常的心境只是迷乱,本身的迷乱,内鬼〖喜羊羊〗(2.9 14:32) (5317)
 真有外魔啊?别吓我哦,可是所谓外魔就真的这么可怕吗》?〖光明王〗(2.9 19:29) (2.9 19:30) (5962)
 外魔,外鬼都有〖喜羊羊〗(2.10 12:37) (6494)
 这个倒是,我在家里放诵地藏经,放了不久,家里的气氛明显祥和了许多(内空)〖光明王〗(2.10 15:50) (6607)
 复陈智牧居士书中的一段〖喜羊羊〗(2.10 12:41) (5997)
 印祖复书中的一段〖喜羊羊〗(2.10 12:43) (6549)
 太空大神佛是怎么炼成的〖喜羊羊〗(2.10 12:44) (7180)
 逍遥的症状与此类同(内空)〖光明王〗(2.10 15:53) (7221)
 印祖大德大量,赞叹顶礼!(内空)〖光明王〗(2.10 15:53) (6668)
 一般人,体质阴阳平衡,身体健康,不易感外邪〖喜羊羊〗(2.9 14:48) (4983)
 黄念祖老居士谈“外道妖通”〖喜羊羊〗(2.9 14:54) (4797)
 气功,其实也是定,都是欲界定〖喜羊羊〗(2.9 15:01) (4782)
 刚刚查了一下念佛着魔的祖师法语,贴来共勉〖慕圣〗(2.3 22:05) (2124)
 念佛一定要特别注重信愿,真信切愿〖喜羊羊〗(2.6 11:27) (2.6 11:27) (2560)
 信愿一掉,接下来的两个着魔的直接因〖喜羊羊〗(2.6 11:35) (3267)
 请问师兄〖慕圣〗(2.6 18:48) (3862)
 四个字结法缘没道理,四字六字都有一样〖喜羊羊〗(2.6 18:53) (4535)
 那意思是劝人念佛还是不论六字、四字,只以信愿为重〖慕圣〗(2.6 19:04) (5169)
 是的,信愿为重〖喜羊羊〗(2.6 19:08) (5184)
 确实〖慕圣〗(2.6 18:51) (2552)
 有个公案〖天津仁良〗(4.30 19:58) (303)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今晚听达照法师的讲法里听到个故事
说的是宣化上人到香港的时候看到一出家人念佛,看到前面有阿弥陀佛他就追着跑,追了三天老追不上,后来宣化上人看到后知道出问题了,就告诉那出家人不要这样念,他看到的佛是前世的怨牛来找他讨债的,因他闭关动了想要念佛求个感应来炫耀自己的念头,招致牛来变化出佛的形象给他看,要让他追着累死。他听了后看到佛像变成了牛,冲他而来,然后就昏倒,后来被宣化上人救了

经查到宣化上人所说的和上面的描述有出入,原文如下:
……不过,人若没有德行、没有道心,只一味念佛,有时也会着魔。好像在香港大屿山,有一出家人来慈兴寺,要修「般舟三昧」,也就是常行三昧 --关在房里九十天,不坐不卧,只是常行常立,一心念佛。有一天我听他越念越大声,越跑越快,觉得有点奇怪,就走进关房中看。原来这位比丘前生是只牛,为寺庙耕种有功,就投生人身,出家修道。可是牛性不改,脾气很大,倔强难伏,他以为修般舟三昧可以除恶习,可是道德不足,定力不坚,反着了魔。他看见阿弥陀佛在他面前跑,他就跟着佛跑,其实佛怎会在他面前跑?只是一只水牛精变作阿弥陀佛来引诱他,后来我为他揭破了,才恢复平静。

关于念佛着魔的事曾经看过两个,一个是日本一出家人被天狗迷惑,另一个好像是元音老人讲到的念佛看到佛,结果不是。以前在这个问题上看到祖师的说法,一个是如果是修禅而见佛,因为不是本所求的,所以可能是魔,而净土则是本所求的,所以不是魔;另一个是说临终的时候,说临终时不是见魔时。究竟念佛见魔这回事应如何理解?记得曾经看过一段往生故事,好像是在金刚经持验录里,记得是说一出家师父常念金刚经,且每次后也念佛,有天就看到有童子来告诉他要接引他往生,因他常念金刚经,知道见一切相非相即见如来,所以不把这个当回事,后来那童子又来,催促他赶紧准备,他才开始行动,后来就往生了(准备什么忘记了)。这种真假相杂的时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遇到的时候如何对待呢?

慕圣  2012.2.3 0:10:32      

(205-1)  显示次数:2143(1443+700)     查看慕圣的所有文章 给慕圣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三修禅师
伊吹山三修禅师为天狗迎去
从前,美浓国有座伊吹山。山中有位修行多年的僧人,法号叫三修禅师,他缺少慧根,不习经文,只知唱念弥陀佛号,此外一无所知。只是一心一意地唱念着佛号,度过了许多年。
一天深夜,三修禅师正在佛前念佛,忽听空中传来话语声说:“你虔诚地信奉我,已积下许多念佛功德,明日未时,我来接引你,且要努力念佛,万勿怠惰!”圣僧听到话语声之后,越发虔诚地念起佛来,丝毫不懈。
到了第二天,圣僧沐浴净身,焚香散花。然后吩咐众弟子面向西方,齐声念佛。未时一过,只见从西山峰上的松树间。隐约露出白光,圣僧见此,合掌膜拜,高诵佛号,再抬头一望,看见露出一尊泛绿的佛头,金光灿烂。发根金黄,眉间如秋月扬辉,前额散发白光;两道秀眉好似新月,一双青莲般的眼睛望着远方,犹如月出。另外,多位菩萨弹奏出美妙的乐声,令人感动。这时,又有五色花朵从半空中洒下,纷纷如雨。佛的白光,辉映在僧人的脸上。圣僧此时只顾手捻念珠,叩头礼拜,几乎扯断念珠上的丝绳。
为时不久,一朵紫色祥云向庙顶飘来。这时,只见观音菩萨手捧紫金台,来到圣僧身边。僧人匍匐而行,登上莲座。菩萨接得圣僧,便朝西方远远飞去。众弟子瞧见这番光景,无限感动,口唱佛号不已。事后,从当晚起,弟子们又在圣僧房中念佛,为他祈福。
过了七八天的光景,庙里的火头僧为了给念佛众僧烧水洗澡,到深山去砍柴。看见一棵大杉树,高高地盖覆在山谷上。从树梢隐约传来一阵喊叫声。僧人赶近一看,有个赤身露体的和尚被捆缚在树梢之上。有个会上树的僧人立刻攀登上去,一看不是别人,正是被迎往极乐世界去的师父,身上绑满葛藤。僧人哭着问道:“我的师父,你怎么遇难了?”说着上前松解。老和尚还阻拦说:“佛马上就来接我,他要我暂时先这样等着,你不要来解!”但是,僧人不听,仍然去解,只听他高声喊叫说:“阿弥陀佛呀!有人要杀我啦!哎哟!哎哟!”尽管如此,僧人们还是一齐上树,把他解下带回庙来。庙里的弟子们一见此情,又惊疑又痛心,都流泪不止。圣僧从此丢了魂似的,发起疯来,不到两三天的工夫,便死去了。
这位圣僧的笃敬虔诚,固然使人敬佩,但因缺少慧根,就堕入了天狗的魔障。弟子们也没看破个中的蹊跷。
其实,像这样邪魔歪道的妖术与三宝的境界是断然不同的,只因为他缺乏灵性,无从分辨,以至遭到暗算。故事就是这样的。
这个就是之前小弟提的那位三修法师的故事,这两天去书店把这本书采购了回来照着打上去的,参考参考

喜羊羊  2012.2.3 19:56:36    

(205-2)  显示次数:2192(1570+622)     查看喜羊羊的所有文章 给喜羊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 主题索引
如何辨别禅修魔境的开示
阿知仁波切关于如何辨别禅修魔境的开示
  由于很多的弟子向阿知仁波切提及自己在梦中以及禅修当中看到一些景象,向上师提问,上师因此做了相应的开示。
  先讲一个宁玛派修行人的真实例子。
  在青海久治县的白玉达尔唐寺院,有一位闭关的出家人。他主要修的是莲花生大师的法。一天,在他的境界中莲花生大师真的到了他的面前,种种的境界,让这位出家人很是激动。以后,在每次禅修的时候,他都会见到他的那个境界的莲花生大师,他自认为已经获得了很好的修行验相。
  一天他到上师面前去进行法供养,说到了他的这些境界。他的上师是一个真正的大成就者叫白玉嘎龙仁波切。嘎龙仁波切观察到这个出家人的境界是魔境,对他将:他所见到的也不是真实的本尊,只是一个魔。但是这个出家人并不相信上师所讲的,对上师讲:上师你真得不清楚,我见到的真的是莲花生大师,我看得清清楚楚,不会错的,上师肯定是你搞错了。
  上师解释了几次,但出家人还是不肯相信。最终上师很无奈就这样对他说:好吧,也许真的是我观察错了,你见到的可能是真的是莲花生大师。这样吧,我给你一些熏香,这些熏香都是经过念经加持的很好,下次你禅修的时候见到莲花生大师,替我供养他。上师说着就从自己的熏香袋子里拿了一把熏香给了这位出家人。出家人很高兴,拿着这些熏香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当出家人再次禅修的时候,那个莲花生大师又来了,出家人就把手中的熏香洒向那个莲花生大师。突然之间那个莲花生大师的形象碎掉了,变成了一个很丑陋恐怖的魔鬼的形象跑掉了。
  另外一个例子是觉囊派的例子。
  在四川壤塘县的觉囊派大寺院确尔吉寺院有一位上师叫曼帝支格(汉语意为未死化身者)。
  曼帝支格有一个弟子也是个坐山者(住山闭关者),他在修行一段时间之后,在自己的境界中显现了很多的外在的景象。见到了很多的上师本尊勇士空行降临给他赐予加持,他自己也出现了一些神通之类的感应。这些“本尊空行”对他讲他事实上他是莲师心子的转世化身,是一个伏藏师,他弘法利生的因缘已经成熟,应该下山去脱掉出家人的衣服受持密咒瑜伽士的禁行,同时也明确的指出他的有缘人间空行母的情况。
  曼帝支格的这位弟子的闻思的基础很好,并没有马上轻信境界。于是他到自己的上师曼帝支格面前禀告了自己的情况,曼帝支格的回答很简单:那些都是魔境,只要你不去执取它们,慢慢的都会好起来的。然后曼帝支格就打发那个弟子回去继续修行。
  这个弟子回去后,一方面那些境界不断的显现,他自身的修行方面的各种感应也越来越强。另一方面由于上师讲得太简单了,他怀疑上师并没有真正仔细的观察他的问题,只是敷衍了事。由于那些“本尊空行”对他的有缘人间空行母预言非常的详细清楚,于是他决定去看看是否是真实的,如果他见到那些本尊空行所说的情况存在错误,那么他就完全相信上师所说的。
  于是这个弟子悄悄的上了路,等到达那些“本尊空行”所说的地方,他被事实惊呆了。那个地方的情况和那些“本尊空行”所说的所说的分毫不差,他也找到了那个“有缘人间空行母”。至此他彻底的相信了哪些“本尊空行”所说的全部都是真实的,而上师的提示早已抛到了脑后。
  于是他很快的和那位“具缘空行”搞在了一起,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原来的那些境界都消失了。那些“本尊空行”再也没有来过,他自己的那些感应也都消失了。这时候他才意识到上师所讲的真实不虚,但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他已经失去了自己清净的出家戒体,不可能回到原来那种坐山清修的生活中去了,他的悔恨和懊恼是语言无法形荣的。
  通过上面的这两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到,当修行人在修行当中出现了景象的时候,首先不要轻易的相信,而是首先应该去判断这个景象是否属于魔境。
  那如何来判断这些境界是否是魔境呢?
  对于各种境界不执不取,不要当真,了知真正的功德增长的验相应该是自身心相续出离心以及慈悲智慧的增长,而不是这些境界,一切的境界都是自心的显现,而对于自心显现境界的执著,正是轮回烦恼的根源。同时向自己的上师请示观察这也是最为重要的方法。
  判断是否是魔境,有很多的方法。我在这里简单讲一种方法,给你们作参考:
  当在禅修的时候,如果出现显现境界的时候,比如说见到佛本尊或者护法之类,心不要执取,而应该继续安住自身的修行。如果当你的心念散乱的时候,你的境界中对境的显象也发生扰动;而当你的心自然安住的时候,你的境界中的对境的也稳定。如果属于这种情况,那么这个境界应该不属于魔境。反之,不管你的心的安住的情况如何,你的境界中的对境一直都很稳定,那么基本上可以肯定属于魔境。
  强调一点,这个方法仅是供参考的,具体的境界尽量请自己的上师进行观察和引导。
  佛法禅修的很多问题,都应该多向具德的大恩上师请教,因为由于每个人自身的根器不同,所修持的禅修的程度和境界以及所遇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其对治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这些问题的解决,很难靠共通的闻思方法,必须依靠上师的不共同的窍诀的引导,这一点一定要重视。
  阿明 翻译整理

喜羊羊  2012.2.3 19:59:15    

(205-3)  显示次数:2768(2145+623)     查看喜羊羊的所有文章 给喜羊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 主题索引
多些师兄指点,关于念佛着魔
之前似乎我没怎么在意这个事,刚看了师兄说的这个,着魔的事是行人必须注意的啊,以前虽然也看一些,没觉得那么重要,如果自己真遇到,如何辨别,这点还是很重要
按师兄引用的这个文章,以心散乱而境界扰动为正,以心散乱而境界不扰动为邪,相似于印光法师的一段文钞:
“世多有用功修行,发颠发狂者,皆因自己不知在息除妄想,摄心正念上用功。每每皆是尚未用功,便想成圣。由终日唯以妄想圣境为事,如饮毒药,昏乱无知,谓天转地覆,神奇鬼怪,实则皆自己妄心所感召之魔鬼作用也。当教彼一心念佛,除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外,概不许心生诸念,自然如长空雾散,天日昭彰矣。”

心若与定相应,则种种利益自然出现,因此若心不与定相应,出现散乱,自然不见圣境,楞严经说的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果真遇到这个事还能如此,谈何容易,也是自己发心如何,想求见佛的心确实不如求得一心,一心则与佛相应,见佛却真假难辨,见佛是影子,一心是身体,求影子可能会被影子骗倒,求身体则影子自在里面

慕圣  2012.2.3 22:04:17      

(205-4)  显示次数:3353(2777+576)     查看慕圣的所有文章 给慕圣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 主题索引
楞严的五十阴境全在定境中
前三色受想在欲界,行阴在四禅,识阴在四无色和二乘涅磐

喜羊羊  2012.2.6 11:13:05    

(205-6)  显示次数:4007(3430+577)     查看喜羊羊的所有文章 给喜羊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2 主题索引
师兄学问之细致,佩服!(内空)

慕圣  2012.2.6 18:53:24      

(205-12)  显示次数:3990(3480+510)     查看慕圣的所有文章 给慕圣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3 主题索引
没有什么,仔细看经,反复看经,就清楚了
比如说识阴境有定性声缘,所以说灭尽定也在识阴境。
又如
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现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佛律仪。先恶魔师,与魔弟子,淫淫相传。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汝今未须先取寂灭。纵得无学,留愿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众生,令不着魔,得正知见。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语,名报佛恩。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卷十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销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黏,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唯一精真。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水,名行阴尽。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阿难当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类天魔不得其便。
喜:看经文连接部可知,欲界顶天是他化自在天,过了他化自在天,则为行阴区宇,为色界,为初禅,所以,凝明正心,十类天魔不得其便。
又如: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阴尽者。诸世间性,幽清扰动同分生机,绦然隳裂沉细纲纽。补特伽罗,酬业深脉,感应悬绝。于涅槃天将大明悟。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外湛明,入无所入。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于十方界,已获其同。精色不沈发现幽秘。此则名为识阴区宇。若于群召,已获同中销磨六门,合开成就。见闻通邻,互用清净。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名识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命浊。观其所由,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
喜:罔象虚无,就是无象虚无,无色界的特征,既说明上十重阴境在行阴色界,又说明后十重在识阴无色,没神马,仔佃认真,书读千遍,其义自现……

发布于:2012.2.6 19:03:07    修改于:2012.2.6 19:04:02  
喜羊羊  2012.2.6 19:03:07    

(205-13)  显示次数:4657(4065+592)     查看喜羊羊的所有文章 给喜羊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6 主题索引
有难度,我对楞严经一向都比较感冒,文字难度大(内空)

慕圣  2012.2.6 19:15:26      

(205-16)  显示次数:5249(4720+529)     查看慕圣的所有文章 给慕圣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7 主题索引
看得还不够,烂熟烂熟的,很多东东就看出来了(内空)

喜羊羊  2012.2.6 19:21:32    

(205-17)  显示次数:5322(4788+534)     查看喜羊羊的所有文章 给喜羊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8 主题索引
是的,基本上是说定中境界。如果定中出魔境
,那么平常生活中的境相是什么呢?本人以为也是魔境,而且是更大的魔境,魔到令人毫无觉察,蒙然不知,这才更要命。

不知定中魔境与平日中魔境,有什么不同与关系?

发布于:2012.2.8 16:08:30    修改于:2012.2.8 16:10:14  
光明王  2012.2.8 16:08:30    

(205-18)  显示次数:4714(4196+518)     查看光明王的所有文章 给光明王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9 主题索引
平常的心境只是迷乱,本身的迷乱,内鬼
而定中的迷乱,可能引来外鬼魔附
从严重性上来讲,内鬼的危害性小,外鬼的危害性很大。

喜羊羊  2012.2.9 14:32:04    

(205-19)  显示次数:5317(4811+506)     查看喜羊羊的所有文章 给喜羊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3 主题索引
真有外魔啊?别吓我哦,可是所谓外魔就真的这么可怕吗》?
我没试过呢,不知深浅哦?

发布于:2012.2.9 19:29:43    修改于:2012.2.9 19:30:14  
光明王  2012.2.9 19:29:43    

(205-23)  显示次数:5962(5406+556)     查看光明王的所有文章 给光明王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4 主题索引
外魔,外鬼都有
印光大师与陈慧恭居士书
(民国二十二年)
  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况仗三宝之力乎。居士果能详看各书,将来当有成就。否则,便成一无恒之狂人矣。
在家人念蒙山,有何不可,此系普结孤魂缘者。小则蒙山,中则焰口,大则水陆,同是一事。常结孤魂缘,则常吉祥矣。
人不敢念者,意恐招鬼。不知鬼与人混处,无地无鬼,即不招鬼,谁家无鬼乎。鬼比人当多百千倍,人若怕鬼,当积德行善,则鬼便敬而护之。人若做暗昧事,鬼便争相揶揄,故难吉祥。
人若知此,虽在暗室,亦不敢起坏念头,况坏事乎。
此种鬼,乃善鬼,人来则让开,人去则又遍占其地。
若厉鬼发现,则有大不吉祥。放蒙山,若至诚,虽厉鬼,亦当谨遵佛敕,不复为厉。
是以凡怨业病,医不能愈者,至诚念佛、念观音,即可速愈,乃怨鬼蒙念佛恩,得生善道而去耳。
可知人人面前,常有许多善鬼、或恶鬼。
怕鬼之人,当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所有之鬼,通成卫护之人矣。
  此鬼唯恐不多,越多越好,用怕作么。

喜羊羊  2012.2.10 12:37:51    

(205-24)  显示次数:6494(5997+497)     查看喜羊羊的所有文章 给喜羊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8 主题索引
这个倒是,我在家里放诵地藏经,放了不久,家里的气氛明显祥和了许多(内空)

光明王  2012.2.10 15:50:40    

(205-28)  显示次数:6607(6083+524)     查看光明王的所有文章 给光明王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5 主题索引
复陈智牧居士书中的一段
  佛法利益,非凡情所能测度。彼愚人唯知以医药治病,及祷神祈鬼求愈者,皆所谓担麻弃金,背道而驰之流类也。汝以一病,得知工夫非泛泛悠悠,能得实益。又知佛法实有点石成金,(此系喻,勿错会)以凡作圣之功勋。亦属宿世善根所使,亦系现世修持所得。宜善用心,勿以此为奇特而退堕前功,则将来当更有深益可得也。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当在往生西方上认定。方可不负此番三宝加被之深恩耳。钟英宿根固深,智识不开。夜半念佛,见一金甲神,恐是魔试,便不敢念,何无知一至于此。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遂致得少为足,便成退惰。不见佛不见境界,亦了无所欠。心未归一,急欲见佛见境界。勿道所见是魔境,即真系佛境,以心妄生欢喜,即受损(谓生欢喜退惰)不受益矣。当以至诚念佛为事。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倘正念佛时,或有忽现佛像及菩萨诸天等像。但心存正念,勿生取著,知所见之像,乃唯心所现。虽历历明明显现,实非块然一物,以心净故,现此景象。如水清净,月影便现,毫无奇特。了不生夸张欢喜之心,更加专一其心,认真念佛。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现有利益,即魔现亦有利益。何以故,以不取著,心能归一。佛现则心更清净。魔现则心以清净不取著,魔无所扰,心益清净,道业自进。今则偶有所见,便生畏惧,不敢念佛,其心已失正念。幸非魔现。倘是魔现,由不敢念佛之故,便可令魔入彼心窍,令彼著魔发狂,丧失正念。何不知好歹,一至于此。恐是魔现,正宜认真恳切念佛,彼魔自无容身之地。如明来暗自无存,正来邪自消灭。何得怕魔现而不敢念佛。幸非是魔。若果是魔,则是授彼全权,自己对治之法,全体不用,则任魔相扰矣。哀哉哀哉。念佛偶生悲感,亦是好处。然不可专欲兴此感想。若心常欲兴此感想,则必至著魔,而不可救。宜持心如空,了无一物在心中。以此清净心念佛,自无一切境界。即有魔境,我以如空之心,不生惊惧念佛,魔必自消。今恐是魔,不敢念佛,譬如恐强盗来,自己先将家中护兵,移之远方,令勿在家。则是替强盗作保护,令其了无所畏,肆行劫夺净尽耳。何愚痴一至于此。

喜羊羊  2012.2.10 12:41:17    

(205-25)  显示次数:5997(5489+508)     查看喜羊羊的所有文章 给喜羊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6 主题索引
印祖复书中的一段
彼念佛发光,乃属魔境。急为写信,令勿以为是,久则自息。倘以此为圣境现前,则将来恐致魔鬼附体,著魔发狂,不可救药。良以吾人从无量劫来,所结怨业,无量无边。彼等欲来报怨,由其有念佛修持之力,不能直报。因彼想好境界,彼怨业遂现其境界,令彼起欢喜心,谓我修行功夫到家,或谓我已成圣道。由此妄念坚固,遂失正念,魔鬼遂入其窍。则发颠发狂,佛也不能救矣。世多有用功修行,发颠发狂者,皆因自己不知在息除妄想,摄心正念上用功。每每皆是尚未用功,便想成圣。由终日唯以妄想圣境为事,如饮毒药,昏乱无知,谓天转地覆,神奇鬼怪。实则皆自己妄心所感召之魔鬼作用也。当教彼一心念佛,除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外,概不许心生诸念。自然如长空雾散,天日昭彰矣。其一心念佛之利益,与躁妄心想见境界之祸害,文钞中皆屡言之。祈以此信抄而寄去。又须令其力依吾说,不以此境为是。即再发现,亦不生喜,亦不生惧,则其境自消。如贼入人家,认做自家人,亦受害。知是贼而妄恐怖,亦受害。若不喜不怖,概不理会,彼便无立脚处矣。

喜羊羊  2012.2.10 12:43:20    

(205-26)  显示次数:6549(6036+513)     查看喜羊羊的所有文章 给喜羊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7 主题索引
太空大神佛是怎么炼成的
上一段开示到家了……

喜羊羊  2012.2.10 12:44:44    

(205-27)  显示次数:7180(6662+518)     查看喜羊羊的所有文章 给喜羊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0 主题索引
逍遥的症状与此类同(内空)

光明王  2012.2.10 15:53:34    

(205-30)  显示次数:7221(6732+489)     查看光明王的所有文章 给光明王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9 主题索引
印祖大德大量,赞叹顶礼!(内空)

光明王  2012.2.10 15:53:00    

(205-29)  显示次数:6668(6105+563)     查看光明王的所有文章 给光明王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0 主题索引
一般人,体质阴阳平衡,身体健康,不易感外邪
就是很衰很阴的时候,就容易招附,见神见鬼,再有,就是修定时,静极生动,幻境一出,如果沉迷贪著,也容易招附。而且有时候,虽然虚幻,但又有时又很真实,比如说:定境中克服重力,虚腾霞举,这是真实的可见的,不仅是自我的主观感觉;又如隔碍远见,出来后问人,定中所见是真的;又如能从自己肚子里拿出东西,能够穿越障碍如同空气,能够用意念的力量切金断玉,石头上留下手印,这都是可见的,幻境与现实重合了,凡入定于色阴区宇,上面的情况都很有可能发生,一贪一粘,就死菜。关键是,可以同不同境界中的存在相沟通联系了,频谱宽了,不像一般人,只能接收人界这一个频道中的事了

喜羊羊  2012.2.9 14:48:25    

(205-20)  显示次数:4983(4271+712)     查看喜羊羊的所有文章 给喜羊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1 主题索引
黄念祖老居士谈“外道妖通”
  这是 “ 南梅 ” 梅光曦 ( 即黄老的舅舅 ) ,现在南方都用他的书作教本教 “ 法相 ”
。他的儿子亲自跟我说的,因为他是修公路的,沿着公路就修到了西康西藏。他就认识一位小活佛,这个小活佛转世在武汉,但是大家把他找到了,就把他连他父母都接到康藏了。后来我这表弟去了之后,他看见来的是汉地人,很欢迎,把从上海带来的饼干拿来请客,他们都很熟。这个小活佛就有两件事:一件事情,他后来跟他父母说:
“ 你们赶紧回去吧,这儿要乱了。 ”
后来又说。他父母还挺尊重他的话,就离开康藏回到武汉了。后来庙里就说,怎么他父母忽然又要回家了?后来一查一追就查到这是小活爷说了,那么这时庙里管纪律的、管戒律的叫
“ 铁棒喇嘛 ” ,连活佛一样打,教育很严格。把活佛打了一顿,不许泄露!你预知,预知但不许泄露。
  打了一回还没有改过来。一天小活佛在庙门口玩,还是小孩嘛。一个人骑马从庙门口走过,一看活佛在门口,他赶紧滚鞍下马,向活佛礼拜。小活佛说:
“ 你还在外头玩呀!你还不赶紧回去,你们的敌人已经带着队伍来打你们了! ”
这有多大的危险,赶紧走!这人跳上马赶紧回去集合大众,把这一切武器都派上人准备,刚刚准备好,敌人就来了,因为有备无患而没吃亏。于是就很感激活佛,过了几天就带了很多礼物去给活佛送礼、磕头、道谢。庙里把东西都收下了,等客人都走了,铁棒喇嘛又来了,又打一顿。
  其实这个都是好事,但好事也不许!为什么?这里有个极深的道理。因为这种神通妖魔鬼怪也都有。那么有的人说:我必须要修出神通,**神通来弘佛教。根本就错了!这个思想本身就不是想弘法,他就是想败法!很多人有这个思想,说:
“ 我必须要有神通,我才能弘法。 ”
极端的错误!不许的!只有在临终的时候,才能显现。我的老师告诉我一点,不出十天就往生了,夏老师给我泄露,谈他的常寂光,没有到十天就往生了。不是随随便便就把这个对人去宣说的。更不能拿这个来吸引人!因为这样的话,这些……你们知道魔的神通有多大呀?魔跟天帝打仗的时候,天帝是打不过他的,
( 外头叫 “玉皇大帝” ,咱们叫“帝释” 。)
帝释打不过,他供的有释迦牟尼佛的法器,他就要修法,修法魔军就败了。魔军败了之后,他领着八万四千魔军,能够藏身在一根藕丝里头,藕丝多细呀!八万四千魔军就在一根藕丝里头藏下了。这是魔的通。你要是这样,那魔他也就可以说:
“ 我就是佛,我有种种神通。 ”
然后他显给你看。我们恰恰不是!我们是要慈悲,魔他不慈悲,他嗔恨。我们要觉悟,要大智慧,要明心见性。魔如果能明心见性,他就不是魔了。所以大家要知道,在咱们禅宗二十八祖里头,其中有一个祖师先前就是魔。他在祖师前开悟了,于是成为接法的一代祖师。所以佛的知见,明心见性这个法门,是魔他得了这个法之后,他就马上成为祖师,变了,就不是魔了,所以这个力量就是无限大的,不是都要说神通。那帝释还打不过魔了嘛,还要靠佛的法宝。天的力量还战不过阿修罗王嘛。
  至于说到 “ 通 ” ,有各种的通。头一个是 “ 妖通 ” ,这是不正确的通。由于他修的是邪定,他就得到邪通,我们称之为 “ 妖通”
 修罗有:畜修罗、鬼修罗、人修罗、天修罗。所以有的把修罗这一趣打散了,分在其它里头,称为 “ 五趣 ” 。比如《无量寿经》称为 “ 五趣
” ,就是把修罗拆开了。 “ 天修罗 ” 最高,最低是 “ 畜修罗 ” 。所谓的 “ 仙 ” 之流,实际上就是 “ 畜修罗 ”
,有些鬼神也是 “ 鬼修罗 ” ,都属于 “ 修罗道 ”
,他们的确是很有通。连外道都有这种经验,练道功很怕你开鬼脉、开鬼眼,这个是坏事。(一旦开了,)你就可以见鬼了,可以往鬼道中随便去了,有鬼的通了,要到哪儿就到哪儿,这是一种可怕的、不好的现象。
  另外一种是 “ 术通 ”
,靠一个法术,画个符,或者什么,凭这个能解决问题。他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本人可能并没有什么觉悟,但是他有一个术,称为 “ 术通 ”
。这不究竟。象 “ 祝由科 ” 就是 “ 术通 ”
。我舅公在广东做官,他长疮,正好省长要来巡察。他是一个区的区长,一个专区的行政长官,如果不去接待,两个人之间就会产生误会,人家以为你对他有意见呢。可是要去接待,却腿上长了疮。就找了个
“ 祝由科 ” 。 “ 祝由科 ” 说: ' 好!我能给你解决问题,你要多久才能把事情办完? ”
  我舅父说: “ 连接风带陪同,要两个月才能把省长送走。 ”
  “ 好!两个月之内,你可以去办事。 ”
  ' 祝由科 ” 在湖南很流行。就用术把他的疮一下子搬到树上了,树上就烂了一块,血肉淋漓的,人就好了。
  我舅父果然把这事办完了,都很好。回来之后就跟他商量: ' 能不能不搬回来呀? ”
  “ 不行,非搬回来不可。搬回来之后在你腿上再治。 ”
  这都是术通,靠一个法术能够把你的问题解决一下,但是还必须得搬回来。把时间给你错一错。所以很多问题就是……现在北京有个最有名的人,红得发紫的一个气功师,有个人从远道来请他看病,确实是病好了,刚一到家就死了。所以大家听说
“ 祝由科 ” 这些事情,其实它都是很勉强的。你病是好了,寿命完了,到家就死了。这些事情我们要(有所警惕。)
  所以 “ 神通 ”
,阿罗汉从初果起都有通。禅定之中也可以发现一部分通。二果胜于初果。一个阿罗汉就可以了解三千大千世界以内的事情。那这个宇宙大得不得了,三千大千世界啊!但是他不能了解三千大千世界以外啊!所以阿罗汉不闻他方佛名,另外一个佛祖、另外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什么,他就不知道了,那就很有穷尽。地上的菩萨就高了,初地、二地、三地……一直到十地,这就属于神通。
  现在这些奇异功能,不能称为神通,太渺小了!这些神通都称为 “ 圣末边事 ” 。而我们真正修的是 “ 慈悲和智慧 ” , “ 悲智双运
” ,这才是我们的根本!这个
  “ 神通 ” 实际上就是 “ 道通 ” 。
  我们这个 “ 无住生心 ” 就是道通。心中无所住,而此心明明朗朗;一念不生,无量恒的沙妙用。这称为 “ 道通 ”
。才为高哇!那么佛神通那就要比刚才说过的阿罗汉神通、菩萨的神通要高得多。不仅仅是如此,佛独特的称为 “ 佛神通 ” 的,佛才具有的,就是
“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
!直指你,让你自己能见到自己的本性,能成佛。所以,佛的大事因缘也就是:开示佛的知见,让众生悟入佛的知见。佛的神通也就是如此。
  我们对于这一些奇异功能,过去没有听过这么多,忽然听到很多,便有些个惊讶。这也很自然。但如果把它道破了,那也就是这么一回事。
  再举一个例子:我的先师上虚下云,有一个知识分子出家了,就叫他打坐参禅。几个月之后,他就从座位上悬空了,离开座位了。于是大家就报告师父,这种现象必须得让师父知道。你们猜虚老怎么说?
“ 他不适合于修这个法,赶紧换法门! ”
这是我们要知道的。国外的人对于虚老那是敬仰极了!因为他一直是大家所尊重的,中间没有曲折,敬仰极了。这是他的态度。我们一般情况看这个人一坐就能飞空了,就离开地了,这你要修下去,那还得了,这才真是法器!虚老却说他不适合修这个法,换一个法。现在必须要有这个眼光,你才能学法。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我们其中很多人都见过她,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这个人本来非常纯正,她能看到很多,现在出现的这些特异功能,她差不多都有,什么人死后在什么地方?到哪一界了?……她都知道。你有病,她就给看一看,给你吹口气,你就好了……那么这样的话,她的这个下场还是很不好。要知道,在北方,有很多人能给人看病、瞧签,但这些人到死的时候,都有一种同样的情况发生。北方都有土炕,炕上都有睡的席子,往往这些人死的时候把这个席子拆成一片一片的草,然后再厉害的吃这个草,最严重能到不只吃一床席子,要吃掉一床以上,有的最多要吃掉两床席子,就是把这个席子吃下去。吃下去之后,这些席子从身体里向外刺出来,全身都刺破了,这么死掉。这些人几乎很少有例外的,这下场都很惨!这位老太太,她没有吃席子,可是也拆蒿子,也同样没有逃脱那个共同的下场。所以瞧签、看病以及所谓的奇异功能等等,都有这样一个下场,这是实事!

喜羊羊  2012.2.9 14:54:12    

(205-21)  显示次数:4797(4303+494)     查看喜羊羊的所有文章 给喜羊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2 主题索引
气功,其实也是定,都是欲界定
欲界定包括色受想三阴,从定力级别上分九个层次称为九住心
现代人习定,基本上都在这个层次上,过不了初禅,证得初禅是需要以戒为基础的,是指比丘大戒,不是五戒、八戒、十戒那种,那还属于人天界,欲界戒。证了初禅以后可以不犯戒,叫定共戒,效果和初果道共戒相同,都可以任运不犯戒,自然而然,无需作意守持的那种程度

喜羊羊  2012.2.9 15:01:38    

(205-22)  显示次数:4782(4250+532)     查看喜羊羊的所有文章 给喜羊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 主题索引
刚刚查了一下念佛着魔的祖师法语,贴来共勉
* 彼念佛发光,乃属魔境。急为写信,令勿以为是,久则自息。倘以此为圣境现前,则将来恐致魔鬼附体,着魔发狂,不可救药。良以吾人从无量劫来,所结怨业,无量无边。彼等欲来报怨,由其有念佛修持之力,不能直报。因彼想好境界,彼怨业遂现其境界,令彼起欢喜心,谓我修行功夫到家,或谓我已成圣道。由此妄念坚固,遂失正念,魔鬼遂入其窍。则发颠发狂,佛也不能救矣。世多有用功修行,发颠发狂者,皆因自己不知在息除妄想,摄心正念上用功。每每皆是尚未用功,便想成圣。由终日唯以妄想圣境为事,如饮毒药,昏乱无知,谓天转地覆,神奇鬼怪,实则皆自己妄心所感召之魔鬼作用也。当教彼一心念佛,除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外,概不许心生诸念,自然如长空雾散,天日昭彰矣。其一心念佛之利益,与躁妄心想见境界之祸害,文钞中皆屡言之,祈以此信抄而寄去。又须令其力依吾说,不以此境为是,即再发现,亦不生喜,亦不生惧,则其境自消。如贼入人家,认做自家人,亦受害。知是贼而妄恐怖,亦受害。若不喜不怖,概不理会,彼便无立脚处矣。《文钞三编上.卷二.复陈士牧居士书五》

  * 佛法利益,非凡情所能测度。彼愚人唯知以医药治病,及祷神祈鬼求愈者,皆所谓担ざ弃金,背道而驰之流类也。汝以一病,得知工夫非泛泛悠悠,能得实益。又知佛法实有点石成金此系喻勿错会,以凡作圣之功勋。亦属宿世善根所使,亦系现世修持所得。宜善用心,勿以此为奇特而退堕前功,则将来当更有深益可得也。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当在往生西方上认定,方可不负此番三宝加被之深恩耳。钟英宿根固深,智识不开,夜半念佛,见一金甲神,恐是魔试,便不敢念,何无知一至于此。凡念佛人,但宜至诚垦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遂致得少为足,便成退惰。不见佛不见境界,亦了无所欠,心未归一,急欲见佛见境界。勿道所见是魔境,即真系佛境,以心妄生欢喜,即受损谓生欢喜退惰不受益矣。当以至诚念佛为事,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倘正念佛时,或有忽现佛像及菩萨诸天等像,但心有正念,勿生取着,知所见之像,乃唯心所现。虽历历明明显现,实非块然一物,以心净故,现此景象,如水清净,月影便现,毫无奇特。了不生夸张欢喜之心,更加专一其心,认真念佛。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现有利益,即魔现亦有利益。何以故?以不取着,心能归一。佛现则心更清净,魔现则心以清净不取着,魔无所扰,心益清净,道业自进。今则偶有所见,便生畏惧,不敢念佛,其心已失正念。幸非魔现,倘是魔现,由不敢念佛之故,便可令魔入彼心窍,令彼着魔发狂,丧失正念。何不知好歹,一至于此。恐是魔现,正宜认真恳切念佛,彼魔自无容身之地,如明来暗自无存,正来邪自消灭。何得怕魔现而不敢念佛?幸非是魔。若果是魔,则是授彼全权,自己对治之法,全体不用,则任魔相扰矣。哀哉哀哉!念佛偶生悲感,亦是好处,然不可专欲兴此感想。若心常欲兴此感想,则必至着魔,而不可救。宜持心如空,了无一物在心中。以此清净心念佛,自无一切境界。即有魔境,我以如空之心,不生惊惧念佛,魔必自消。今恐是魔,不敢念佛,譬如恐强盗来,自己先将家中护兵,移之远方,令勿在家,则是替强盗作保护,令其了无所畏,肆行劫夺净尽耳。何愚痴一至于此。《文钞三编上.卷二.复陈士牧居士书六》


  * 念佛极愿寂静,颇不合宜。有此厌喧之病,现已发现病相。若仍如此,久后则无可救药矣。当静闹一如,在静亦不怕有闹来,在闹时我心仍静,而不生憎恶,则无惊厌魔事发生。若不速改,后当发狂。念佛发悲痛,亦是善相,切不可常常如是。若常令如是,必着悲魔。悲魔既着,终日悲痛,或至痛死,此种皆由不善用心所致。顶门痛痒,皆提神过甚,心火上炎所致。当一心静念,普为一乡宣说,常在稠人中念。则此种惊怖心痛痒事,均可日见消灭矣。《文钞三编.卷二.复刘慧焯居士书》



《印光法师文钞》(节录)  
印光大师

  * 接手书,知宿根甚深,现行颇纯,故有种种胜境相现。然今人多半是要体面,凭空造楼阁,有一分半分,便说有百千万分,如某居士录,其境界皆是手笔所做,不是心地所做。汝固不妄,诚恐或有此习气,则其过不小。佛以妄语列于根本五戒者,正为防此弊也。若或见言不见,不见言见,乃妄语之流类,若凭空造楼阁,妄说胜境界,即犯大妄语戒,乃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其罪甚于杀盗淫百千万亿倍。其人若不力忏,一气不来,即堕阿鼻地狱,以其能坏乱佛法,疑误众生故也。汝切须慎重,所见之境有一分,不可说一分一,亦不可说九厘九,过说亦罪过,少说亦不可。何以故?以知识未得他心道眼,但能以所言为断耳。此种境界,向知识说,为证明邪正是非,则无过。若不为证明,唯欲自炫,亦有过。若向一切人说,则有过。除求知识证明外,俱说不得。说之,则以后便永不能得此胜境界。此修行人第一大关,而台教中屡言之。所以近来修行者,多多着魔,皆由以躁妄心,冀胜境界。勿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胜境,一生贪着欢喜等心,则便受损不受益矣!况其境未必的确是胜境乎?倘其人有涵养,无躁妄心,无贪着心,见诸境界,直同未见,即不生欢喜贪着,又不生恐怖惊疑。勿道胜境现有益,即魔境现亦有益。何以故?以不被魔转,即能上进故。此语不常对人说,因汝有此种事,固不得不说也。汝最初礼佛所见之大士像不的确,以若果实是,不至因念与观经不合而隐。然汝由此信心更切,是亦好因缘,但不宜常欲见像,但志诚礼拜而已,庶无他虑。临睡目前白光,及礼佛见佛像悬立虚空,虽属善境,不可贪着,以后不以为冀望,当可不现。窥汝根性,似是宿生曾习禅定者,故致屡有此相也。明虞淳熙在天目山高峰死关静修,久之,遂有先知,能预道天之阴晴,人之祸福。彼归依莲池大师,大师闻之,寄书力斥,谓彼入于魔遦,后遂不知矣。须知学道人,要识其大者,否则得小益必受大损。勿道此种境界,即真得五通,尚须置之度外,方可得漏尽通。苦一贪着,即难上进,或至退堕,不可不知。梦入佛殿所记之二句经文,固属善境,然此二句,语甚明白,返虚依觉路,归真悟常空者,谓人妄认世间诸法为实,故迷入生死,若能返观诸法当体本空,则便依乎觉路,出迷入悟,归真谛而悟真常之真空实相矣。魔境胜境之分别,在与经教合不合上分。果是圣境,令人一见,心地直下清净,了无躁妄取着之心。若是魔境,则见之心便不清净,便生取着躁妄等心。又佛光虽极明耀,而不耀眼,若光或耀眼,便非真佛。佛现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之理勘,则愈显。魔现以此理勘,则便隐,此勘验真伪之大冶洪炉也。夜见白光,及虚空清白等境,乃心净所现,何可以法界一相,寂照不二自拟,以此自拟,则成以凡滥圣矣!其过殊非浅浅。二句经文,未见所出,盖亦宿生记忆之文,未必即经中文也。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故亦无甚境界发生。若心中专欲见境界,则境界便多。倘不善用心,或致受损,不可不知。《文钞上·卷二·复何慧昭书》


  * 观虽十六,行者修习,当从易修者行。或作如来白毫观,或作第十三杂想观。至于九品之观,不过令人知行人往生之前因与后果耳。但期了知即已,正不必特为作观也。观之理,不可不知。观之事,且从缓行。若或理路不清,观境不明,以躁心浮气修之,或起魔事。即能观境现前,若心有妄生喜悦之念,亦即因喜成障,或复致退前功。故楞严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祈一心持名,以为千稳万当之行。待至心归于一,净境自会现前。《文钞上.卷二.复崇明黄玉如书》


  * 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倘汝心不至诚,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则汝之心,全体堕于黑暗之中,故致魔鬼搅扰。汝宜于念佛毕回向时,为宿世一切怨家回向,令彼各沾汝念佛利益,超生善道。此外概不理会,彼作声,也不理会作怕怖,不作声,也不理会作欢喜。但至诚恳切念,自然业障消,而福慧俱皆增长矣。看经典切不可照今人读书之毫不恭敬,必须如佛祖圣贤降临一般,方有实益。汝果能如是,则心地正大光明,彼邪鬼邪神,便无地可安身矣。倘汝心先邪,则以邪招邪,何能令彼远离不扰也。他心通,鬼神虽有,小而且近,若业尽情空,则犹如宝镜当台,有形斯映。汝不至心念佛,而却研究此之真相,不知此心,便成魔种。譬如宝镜,无丝毫尘垢,自会照天照地。汝之心被尘垢封蔽深固,而欲得此,如尘封深厚之镜,断不能发光,或有发者,乃妖光,非镜光也。此事且置之度外,如堕水火,如救头然以念佛,则无业魔不消矣。《文钞上.卷二.复某居士书》



《念佛着魔辨》  
清.省庵大师

  或问省庵曰:「参禅一门,全仗己力,故每多魔事;念佛则仗他力,故承佛护念,魔事不生,有诸否乎?」省庵曰:「唯唯!否否!夫参禅念佛,论其难易,固有自力他力之分,若论魔事,二俱不免。」或者曰:「敢问何谓也?」曰:「魔事之来,其由有三:(一)者教理未明。(二)者不遇善友。(三)者自不觉察。今夫人适千里之路,苟不按舆图,又不逢引导,复不识前路通塞,莽莽然而进,吾知其难免于错误之患矣!参禅念佛,譬如行路,经教如舆图,善友如引导,觉察之心如识路通塞,虽两条途路,夷险不同,俱不免错误之患。参禅且置,只如念佛,或有厌平坦而好奇特者,或有舍直截而求纡曲者,或两路兼行两路具失者,或以途中为家舍、平地为高山者,如是错误不可胜举,皆教理未明之过也。

  念佛一门,极圆极顿,至易至难,只如弥陀经中「一心不乱」四字,浅言之,愚夫愚妇皆可为;深言之,大圣大贤终不能过。今初心行人,或暂得轻安,自谓已得事一心者;初开浅解,复自谓得理一心者。或粗念不生,细念犹生者。或勇猛过分,精进倍常,不知心外无佛,速求取证,不达善巧方便,急欲舍身,魔鬼因之遂入其体,为风为狂都不觉知,此善友不遇之过也。

  夫众生生死,以我见为本,我见不除,修行无益。然我见之生,根深蒂固,其萌芽发干,无处不有;是故,见地高则我见俱高,工夫进则我见亦进,若不时时检点,刻刻提撕,则念念发生,心心增长,随逐行人,虽死不离。是故,学人心不虚,则自不觉察;不觉察,故我见增长,少有所得,则生憍慢,讥嫌同学,诽谤行人,虽有修行,终成魔事,此自不觉察之过也。」

  或曰:「参禅须近明师,若无明师,须看经教;念佛祗贵深信力行,既能深信力行,则决定往生,何藉善友经教?」省庵曰:「是何言欤!世间小技,尚不可无师,况念佛为出生死要门。若无善友经教,从何开发?谁为引导?观经下三品,皆是临终善友开发,故得往生,其上中品则不必言矣!须知从凡至圣,由易至难,莫不以善友经教为根本,汝不因经教,何由而知净土法门,而生信向耶?」

  或曰:「若因经教而知念佛,则弥陀一经足矣,奚以多为?」曰:「上根则可,中下根人,须沩阅净土诸书,备识信行愿三差别之相,加之善友警策,内以虚心觉照,庶几免于魔事,而后念佛之功可日进焉;否则不为魔事,终成增上慢人,一念不觉,遂成沦坠,其祸可胜言哉!」

  或曰:「行人心既念佛,佛岂不垂护念?如其护念,魔事何从?」省庵曰:「念佛人果得一心不乱,则佛护念不虚;如其未得一心,或有以轻安为禅定,浅解为深悟者,随有所得生增上慢,此则自取过愆,非如来咎。是故吾言善友、经教、觉察之心,三者缺一不可;而觉察之心尤为最要,不可须臾暂离,若一念不觉,则一念颠倒;念念不觉,则念念颠倒。颠倒既起,魔事兴焉,毕世工夫,一朝唐丧,可不畏欤!净土文云:『身无病苦,心不颠倒。』当知,身无病苦,则求土于佛;心不颠倒,则求在于我。在于佛者,非我敢必;在于我者,宗可不自勉焉!设使临终一念颠倒,非唯九品不生,抑亦三涂难免,佛虽大慈,救我不得,奈何奈何!是故修净业人,不可一念远离善方,亦不可一念生颠倒心也。」



问:怎样才能见佛,怎样防止着魔发狂?

答:又现在见佛之志,可谓真切。然此事颇不容易。当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期一心不乱,为决定主宰。于未得一心前,断断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欲见即可顿见。不见亦了无所碍。倘急欲见佛,心念纷飞。欲见佛之念,固结胸襟,便成修行大病。久之,则多生怨家,乘此躁妄情想,现作佛身,企报宿怨。自己心无正见,全体是魔气分,一见便生欢喜。从兹魔入心腑,着魔发狂。虽有活佛,亦末如之何矣。但能一心,何须预计见佛与否。一心之后,自知臧否。不见固能工夫上进,即见更加息心专修。断无误会之咎,唯有胜进之益。世间不明理人,稍有修持,便怀越分期望。譬如磨镜,尘垢若尽,决定光明呈露,照天照地。若不致力于磨,而但望发光。全体垢秽,若有光生,乃属妖光,非镜光也。光恐汝不善用心,或致自失善利,退人信心,是以补书所以耳。永明云:“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今例其词曰:“但期心不乱,不计见不见。”知此当能致力于心与佛合之道矣。(印光法师复永嘉周群铮居士书)

慕圣  2012.2.3 22:05:20      

(205-5)  显示次数:2124(1570+554)     查看慕圣的所有文章 给慕圣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 主题索引
念佛一定要特别注重信愿,真信切愿
不要特别注重一心和静境,念佛一段时间,能够初步摄住心了,有点觉受了,就容易粘著在静境觉受上,信愿掉了,然后就要出问题啦,念佛着魔大都如此……
故念佛有四大要诀

发布于:2012.2.6 11:27:20    修改于:2012.2.6 11:27:46  
喜羊羊  2012.2.6 11:27:20    

(205-7)  显示次数:2560(2032+528)     查看喜羊羊的所有文章 给喜羊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 主题索引
信愿一掉,接下来的两个着魔的直接因
一是仙儿(鬼秽)占身。这种人在没皈依佛门之前或没开始静坐前,身上就有仙,一静坐,容易出现魔境界,自己的身体自己说的不算,属于个业,仅占少数。身体强壮一点的被仙占身,自己觉得无所谓。有的静坐念佛一段时间,能把仙儿驱走,身体又归自己控制,不适应这些仙住体,属于静坐把心调好了。
二是出现幻觉不会处理。一些外道说天眼开了,看到这样、那样的景像,实际是大脑之想,静坐一段时间出现幻觉,属于五蕴炽盛。出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有定力,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不去理睬,就抓住一句佛号。念佛念六字洪名,学净土的,千万不能念四字,佛经上都是“南无佛”,四字不得度,必须带有“南无”二字。没有“南无”二字,念多少声四字洪名都是在脑中一闪而过,入不到我们的八识田里,被第七意识挡住了,四字洪名在脑子里不入心。在末法时代后五百世时,四字洪名才得度;现时,四字洪名只是结个法缘而已。所以,静坐念佛一定要念六字,出现什么幻觉也不要怕,不要想也不要追逐一些不真实的幻境。现在已经活着往生极乐世界而留形于世的人,可以念四字洪名。我们是吗?

喜羊羊  2012.2.6 11:35:06    

(205-8)  显示次数:3267(2687+580)     查看喜羊羊的所有文章 给喜羊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 主题索引
请问师兄
四字只能结法缘这个说法的依据出自哪里?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如果真是这样,以后劝人也要谨慎了,因为我也经常会劝人能六字最好,不能就四字也一样,如果按师兄这个说法,那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不过要有个依据才好劝人

慕圣  2012.2.6 18:48:53      

(205-9)  显示次数:3862(3346+516)     查看慕圣的所有文章 给慕圣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1 主题索引
四个字结法缘没道理,四字六字都有一样
有信愿,效果一样;没信愿,效果一样,都是个止观系缘境而已

喜羊羊  2012.2.6 18:53:10    

(205-11)  显示次数:4535(4023+512)     查看喜羊羊的所有文章 给喜羊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4 主题索引
那意思是劝人念佛还是不论六字、四字,只以信愿为重
感觉上下贴之间有点矛盾,不过看到后面的感觉比较在理,刚又查了下印光法师的说法,提倡六字,或先六字后四字,毕竟六字的恭敬成佛较多

慕圣  2012.2.6 19:04:07      

(205-14)  显示次数:5169(4638+531)     查看慕圣的所有文章 给慕圣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5 主题索引
是的,信愿为重
信愿为慧行,非发之于嘴,而是发之于心,就好像人对人说我爱你,有的只是嘴上一说,有的是由衷的说,真是由衷,有没有这个爱字都一样,南无也是一样道理……

喜羊羊  2012.2.6 19:08:01    

(205-15)  显示次数:5184(4730+454)     查看喜羊羊的所有文章 给喜羊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0 主题索引
确实
刚查了一下,恋西法师的念佛四大要诀:不贪静境,不参是谁,不除妄想,不求一心
这个提法我也很赞叹,果然是老实念佛的真实写照

慕圣  2012.2.6 18:51:54      

(205-10)  显示次数:2552(2105+447)     查看慕圣的所有文章 给慕圣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1 主题索引
有个公案
不可思议:把已故父亲的容貌当作阿弥陀佛来观想,父子皆得解脱

元王九莲(亡父)

王九莲,不清楚他的出身,也是元朝人。虔诚修行净业,依据经文作观想。但在夜里梦见的佛,都是肖像,不是真佛啊。有一天,遇到僧人寂公,王告诉他这个情况,寂公说:“这容易了,你能想起已故父亲的容貌吗?”回答:“能。”“梦中见到的与在生时有不同吗?”答:“没有不同啊。”寂公说:“佛本来没有相,是因为心里有相。你要见佛,就把你父亲当作阿弥陀佛去想,当作眉间的白毫光去想,当作面如真金去想,当作坐宝莲华去想。想得久了,渐渐就看见他的身体,越来越高大,遍满虚空界,那就是真佛了。”王按这个方法去修,从此后每次梦见父亲,心里就认为是佛。时间久了,他父亲就引他坐莲华,对他说法要,王心开意解,修行更精进。有父亲的朋友马生,从远方回来,见到王说:“有一天,得重病,被冥吏抓去,经历各种地狱。正在着急,忽然有金光照在身上,光中有一人坐着莲华,呼唤我的名字。细看他,原来是您父亲啊,叫冥吏送我回来,就复活了。不知您父亲怎么修到这种程度?”王告诉他原委。马生也很感动,誓愿同王一起修行净业等等。(《瑯环记》)
---净土圣贤录

评:一般修净土都有供奉一尊阿弥陀佛像,应把这尊供奉像观想为接引佛,每天深化印象,深入骨髓,这样临终的时候就知道真假了。也可以如公案所示,把亲人观想为阿弥陀佛。

念佛

天津仁良  2024.4.30 19:58:11    

(205-31)  显示次数:303(212+91)     查看天津仁良的所有文章 给天津仁良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1 主题索引


转向网页顶端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知止心平气和聂友冬工程机械租赁13886851086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01 秒    ◇   



转向网页顶端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