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2003~2006  »论题组1635  »展开主题组:1 2003.9.2 16:50:53  法华微信 注册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
  如何修行安般念到入禪(转)
http://www.buddhastation.org/book/rushi%20zhijian/06.chapter%201.doc

第一讲

如何修行安般念到入禅
前言
很高兴应几位台湾比丘、比丘尼法师的邀请,来到台湾;这几位法师曾到缅甸毛淡棉市近郊的帕奥禅林 修行。在台湾的期间,我想教大家一些帕奥禅林的修行方法体系;它乃是以巴利 佛教圣典与《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中的指导作为依据。我们相信巴利圣典所指导的修行方法正是佛陀本身修行的方法,也是佛陀在世时指导弟子们修行的方法。
为何要修行
首先我们必须问自已:“佛陀为什么要教导修行?”或“修行之目的何在?”
佛教修行之目的是为了证悟涅槃;涅槃乃是精神(nama名)与物质(rupa色)的止息。要证悟涅槃,我们必须完全息灭以无贪、无嗔、无痴 为根的善名法(精神),及以贪、嗔、痴 为根的不善名法;它们能造成一再的生、老、病、死,轮回之苦。如果通过修行观禅培育观智 (vipassana-bana),直到证悟了知见涅槃的四道智 (magga-bana),它们就会彻底息灭。换句话说,涅槃乃是由生死轮回的苦海中解脱自在出来,也就是生、老、病、死的止息。我们都遭受生、老、病、死之苦;为了从众苦当中解脱出来,我们必须修行。基于脱离一切痛苦的愿望,我们需要学习如何修行,以便证悟涅槃。
何谓修行
那么,什么是修行呢?修行包括止禅 (samatha 奢摩他)与观禅 (vipassana毗婆舍那),而这两者都必须以身口的德行(戒)作为基础。换句话说,修行就是培育乃至完全开展八圣道分。
八圣道分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与正定。正见与正思惟合称为觉观或智慧的训练(慧学),佛陀称之为观禅正见(vipassana-samma-ditthi)与道正见(magga-samma-ditthi);正语、正业与正命合称为戒行的训练(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合称为禅定的训练(定学),也就是止禅法门(samatha-bhavana)。
八圣道分
现在,我想就八圣道分当中的每一项多作些说明。
第一项是正见。何谓正见?正见包括四种智慧:第一种是了知苦谛的智慧,苦谛也就是五取蕴 ?。第二种是了知集谛(苦的原因)的智慧,也就是透视五取蕴之因缘的观智;换言之,乃是透视缘起法(paticcasamuppada十二因缘 )的观智。第三种是了知涅槃(灭谛)的智慧,涅槃乃是五取蕴的息灭。第四种是了知领悟八圣道分(道谛)的智慧;八圣道分是通向证悟涅槃的修行方法。
八圣道分的第二项是正思惟。正思惟(寻心所)有四种,即:将心投向苦谛、将心投向集谛、将心投向灭谛及将心投向道谛。
如是,正思惟将心投向每一圣谛,而正见则如实了知每一圣谛。正因为它们如此共同作用,所以将它们合称为智慧的训练(pabba-sikkha慧学)。
八圣道分的第三项是正语,即:戒除妄言(谎话)、两舌(挑拨)、恶口(讥骂)与绮语(废话)。
八圣道分的第四项是正业(正当的行为),即:戒除杀生、偷盗与邪淫。
八圣道分的第五项是正命,即:戒除用不正当的言语或行为来取得财物、维持生活,如:杀生、偷盗或说谎等。就在家人而言,这也包括戒除五种不道德的买卖,即:武器买卖、人口买卖、供屠宰用牲畜的买卖、酒等麻醉品的买卖、毒药的买卖。
正语、正业与正命这三项圣道分合称为戒行的训练(sila-sikkha戒学)。
八圣道分的第六项是正精进。正精进有四种,即:努力不使尚未生起的恶行生起;努力去除已生起的恶行;努力促使尚未生起的善行生起;努力提升已生起的善行。为了开展这四种正精进,我们必须修行戒、定、慧三学。
八圣道分的第七项是正念。有四种正念(四念处 ):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与法念处。此处“法 ”指的是:除了受以外的五十一个心所 ;或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法指的是:五取蕴、十二处 、十八界 、七觉支 、四圣谛等。然而,简单地说,四念处可以归纳为两项,即:色念处与名念处 。
八圣道分的第八项是正定。根据《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正定指的是:初禅、第二禅、第三禅与第四禅。而《清净道论》将正定更详细地解释为:四色界禅 (rupa-jhana)、四无色界禅 (arupa-jhana)与近行定 (upacara-samadhi)。
有些人已曾累积深厚的波罗蜜 ,藉著听闻佛法的简略或详尽开示 ,就能够证悟涅槃。然而,大多数人没有这种波罗蜜,他们必须次第地修行八圣道分。这些人称为所引导者(neyya-puggala需要引导的人),他们需要逐步地修行八圣道分,意即依照戒、定、慧的次第来修行:持戒清净之后,必须培育定力;以定力净化自心之后,必须修行智慧。
如何培育定力
应当如何培育定力呢?
止禅法门有四十种,可以修行其中的任何一种来培育定力。
对于无法决定该选择那一种法门的人,他们应从安般念 下手。大部份人可以修行安般念或四界分别观 培育定力。因此,现在我将简要地解说安般念的修法。
如何修行安般念
佛陀于《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中教导安般念的修行方法。佛陀于经中说:
“诸比丘 ,于此有比丘,前往森林,往树下,往空闲处。结跏趺坐 ,正直其身,安住正念于业处 。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入息长时,彼知:‘我入息长’;出息长时,彼知:‘我出息长’。入息短时,彼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时,彼知:‘我出息短’。‘我觉知息之全身而入息’,彼如此修行;‘我觉知息之全身而出息’,彼如此修行。‘我静止息之身行而入息’,彼如此修行;‘我静止息之身行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开始修行时,先以舒适的姿势坐著,然后尝试觉知经由鼻孔而进出身体的气息(呼吸时的鼻息)。你应能在鼻子的正下方(人中),或鼻孔出口处周围的某一点感觉到气息的进出。不要跟随气息进入体内或出到体外,因为如此你将无法成就禅定。只应在气息扫过及接触上嘴唇上方或鼻孔出口处周围最明显的一点 觉知气息,你将能培育及成就禅定。
不要注意气息的自相(sabhava-lakkhana自性相)、共相(samabba-lakkhana)或禅相 (nimitta)的颜色。自相是气息中四界的个别自然特征,即:硬、粗、流动、支持、推动等。共相是气息无常(anicca)、苦(dukkha)、无我(anatta)的本质。这表示不要默念“入、出、无常”,或“入、出、苦”或“入、出、无我”。只需觉知入出息的本身 。
入出息的本身是安般念的对象(所缘 ),也就是你必须专注以培育定力的对象。如果你过去世曾经修行此禅法,累积相当的波罗蜜,当你以此方式注意入出息本身(整体概念;不注意推动、热等个别特征)时,你将能轻易地专注入出息。
如果不能的话,《清净道论》建议用数息的方法,这能协助你培育定力。你应在每一吸呼接近末端时数:“入、出、一;入、出、二;……入、出、八” 。
至少应数到五,但不应超过十。我们建议数到八,因为它提醒你正在培育八圣道分。因此,你应依照自己的意愿,在五至十之间选择一个数目,然后下定决心在这段时间内不让心飘荡到其他地方,只应平静地觉知气息。如此数息时,你将能使心专注,平静单纯地只觉知气息。
能如此专注至少半小时之后,你应继续进行到第二个阶段:
入息长时,彼知:“我入息长”;
出息长时,彼知:“我出息长”。
入息短时,彼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时,彼知:“我出息短”。

在这阶段,你必须对入出息的长短培育觉知。这里的长短并非指尺寸上的长短,而是指时间的长度。觉知每一入出息时间的长短,你会发觉有时入出息的时间长,有时入出息的时间短。在这阶段,你所应做的只是单纯地如此觉知气息而已。如果要默念,不应默念:“入、出、长;入、出、短”,只应默念:“入、出”,同时附带觉知气息是长或短。你应当专注于气息,附带觉知气息经过接触点的时间长短。有时在一次静坐当中,气息从头到尾都是长的,有时从头到尾都是短的,但是你不应故意使气息变长或变短。在此,注意气息的长短只是帮助心专注于气息而已,专注力的重点仍然是气息。所以你不应太在意气息到底是多长或多短。如果你那么做,你的择法觉支会过强,心反而不能定下来。
禅相可能会在这阶段出现。然而,若能如此平静地专注约一小时,但禅相仍然未出现,那么你应继续进行到第三个阶段:
“我觉知息之全身而入息”,彼如此修行;
“我觉知之息全身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这里,佛陀指示你持续地觉知经过同一点上从开始到结束的气息(全息;息之全身;息之初、中、后)。如此修行时,禅相可能会出现。若如是,你不应立刻转移注意力至禅相,而应继续觉知气息。
如果能平静地在同一点上觉知每一次呼吸时从头到尾的气息,持续约一小时,却仍然没有禅相出现,那么你应进行到第四个阶段:
“我静止息之身行而入息”,彼如此修行;
“我静止息之身行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要做到这一点,你应下定决心要使气息平静下来,然后持续不断地在同一点上专注于每一次呼吸时从头到尾的气息。你不应刻意使用其他任何方法使气息变得平静,因为那样做会使定力退失。《清净道论》提到四种能使气息平静的因素,即:思惟(abhoga)、专念(samannahara)、注意(manasikara)和观察(vimamsa)。因此,在这阶段,你所需要做的只是下定决心使气息平静下来,然后持续不断地专注于气息。以此方法修行,你将发现气息变得更平静,更微细。此时,不论气息是长还是短,你都持续不断地专注于微细的气息。这就是说“长短息、全息及微息”三个阶段可以同时发生,可以同时修行。当你如此持续修行时,禅相就可能会出现。
在禅相即将出现之时,许多禅修者会遇到一些困难。大多数禅修者发现气息变得非常微细且不明显;他们可能会以为呼吸已经停止了。如果这种现象发生,你应保持觉知的心,在之前你还能注意到气息的那一点等待气息重现。
只有七种人不呼吸,即:死人、子宫内的胎儿、溺水者、昏迷闷绝者、入第四禅定者、入灭尽定者(灭尽定nirodha-samapatti乃是心、心所与心生色法暂时停止的境界)、梵天神 。你应省思自己并非其中任何一者,只是正念不够强,不足以觉知呼吸的气息而已。
当气息微细时,你不应故意改变呼吸以便使气息变得明显;如果这么做,则因为过度精进所产生的扰动不安,你将无法培育定力。你应照著气息实际的样子去觉知它。如果气息不明显,则只需保持平静,提起正念,在之前还能觉知气息的地方等待。当你如此运用念和慧之时,气息将会再度显现。
修行安般念所产生的禅相并非人人相同,它是因人而异的。对于有些人,禅相是柔和的,例如:棉花、抽开的棉花、气流、似晨星的亮光、明亮的红宝石或宝玉、明亮的珍珠。对于有些人,它粗糙得有如棉花树干或尖木。对于有些人,它则呈现有如:长绳或细绳、花环、烟团、张开的蜘蛛网、薄雾、莲花、月亮、太阳、灯光或日光灯。
像棉花一样纯白色的禅相大多数是取相,因为取相通常是不透明、不光亮的。当禅相像晨星一般明亮、光耀和透明时,那就是似相。当禅相像红宝石或宝玉而不明亮时,那是取相;当它明亮和发光时,那就是似相。其他形状与颜色的禅相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去了解。
不同的人会生起不同形态的禅相,因为禅相从“想”而生。在禅相出现之前,由于不同禅修者有不同的想,即产生不同的禅相。虽然所修的业处相同,都是安般念,但却因人而异地产生不同的禅相。
达到这阶段时,很重要的是不要玩弄禅相、不要让禅相消失、也不要故意改变它的形状或外观。若那样做,你的定力将停滞且无法继续提升,禅相也可能因此而消失。所以,当禅相首次出现时,不要把专注力从气息转移到禅相;如果那么做,禅相将会消失。
然而,如果发现禅相已经稳定,而且心自动地紧系于禅相,那时就让心专注于它。如果强迫心离开它,你可能会失去定力。
若禅相出现在你面前远处,则不要注意它,因为它可能会消失。如果不去注意它,而只是继续专注于经过接触点的气息,禅相会自动移近并停留在接触点上。
若禅相在接触点出现并保持稳定,而且似乎禅相就是气息,气息就是禅相,这时就可以忘记气息,而只专注于禅相。如此将注意力从气息转移到禅相,你将会更进步。保持注意力专注于禅相时,禅相变得越来越白,当它白得像棉花时,这便是取相(uggaha-nimitta)。
你应下定决心,保持平静地专注于那白色的取相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或更久。如果能专注于取相持续一或二小时,你会发现它变得清澈、明亮及光耀,这就是似相(patibhaga-nimitta)。你应下定决心及练习保持心专注于似相一小时、二小时或三小时,直到成功。
在这阶段,你将达到近行定(upacara)或安止定(appana)。近行定是(在进入禅那 之前)非常接近禅那的定;安止定是禅那。
这两种定都以似相为对象,二者的差别在于:近行定的诸禅支 尚未开展到完全强而有力。由于这缘故,在近行定时“有分心” (bhavavga)还能够生起,而禅修者可能会落入有分心。经验到这现象的禅修者会说一切都停止了,甚至会以为这就是涅槃。事实上心还未停止,只是禅修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察觉它而已,因为有分心非常微细。
为了避免落入有分心,以及能够继续提升定力,你必须藉助五根:信(saddha)、精进(viriya)、念(sati)、定(samadhi)、慧(pabba)来策励心,并使心专注、固定于似相。你需要精进以便使心一再地觉知似相;需要念以便不忘失似相;需要慧以便了知似相。
平衡五根
五根就是五种控制心的力量,它们使心不偏离于通向涅槃的止(samatha)观(vipassana)正道。
五根当中,第一是信。信乃是相信应当相信的对象。如:相信三宝 ;相信业因与果报;很重要的是相信佛陀的证悟,因为若禅修者缺乏这样的正信,他将会放弃禅修;相信佛陀的教法也非常重要,即:四道、四果 、涅槃及教理。佛陀的教法指示我们禅修的方法与次第,所以在此阶段非常重要的是对教法的深信。
假设有人这么想:“只是观察呼吸时的气息就能达到禅那吗?”或“上述所说有如白棉花的禅相是取相;有如透明冰块或玻璃的是似相,确实如此吗?”如果有这类念头存留在心,它们将会造成如此的见解:“在现今这个时代,我们不可能达到禅那。”由于这种见解,他将退失对佛法的信心,也将放弃修行禅定。
因此,以安般念业处修行禅定的人必须有坚强的信心,应当毫无怀疑地修行安般念。他应当想:“如果有系统地依照圆满正觉佛陀的教法修行,我一定可以达到禅那。”
然而,若禅修者对当信之对象有过强的信心(在这里,此对象乃是安般念业处),那么,由于信根的决定(胜解)作用太强,慧根就不分明,而其余的精进根、念根及定根的力量也将变弱。那时,精进根不能实行其策励相应 的名法 ,并保持它们于似相的作用;念根不能实行其确立忆念似相的作用;定根不能实行其使心安住于似相,不散乱的作用;慧根也不能实行其透视似相的作用。因为慧根不能了知似相,也就无法支持信根,于是信根也会变弱。
如果精进根过强,其余的信、念、定、慧诸根就不能实行其决定、确立、不散乱和透视的作用。过强的精进使心不能平静地专注于似相,这也意味著七觉支中轻安、定和舍觉支的强度不够。
同样地,若其他诸根如定根、慧根过强,也将有不良的影响。
信根与慧根,定根与精进根的平衡是诸圣者所赞叹的。假使信强慧弱,则为迷信。此人将相信、崇拜缺乏真实利益与内涵的对象。举例而言,他们信仰、尊敬正统佛教以外宗教所信仰、尊敬的对象,例如:造物主、鬼怪、护法神等。
反之,若慧强信弱,则将使人倾向于狡黠;自己不实际修行,却整天批判与评论。他们犹如吃药过量而引起的疾病一般难以治疗。
然而,若信慧平衡,则能信于当信之事。他相信三宝、业果,确信如果依照佛陀的教法修行,他将能体验似相及达到禅那。若以如此的信心修行,并运用智慧透视似相,这时信根与慧根就能平衡。
再者,假如定强而精进弱,则因为定有产生怠惰的倾向,怠惰将征服他的心。若精进强而定弱,则因为精进有产生掉举(扰动)不安的倾向,掉举将征服他的心。唯有当定根与精进根平衡时,心才不会堕入怠惰或掉举,而能达到禅那。
对于想修行止禅业处者,坚强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若他想:“如果我培育对似相的专注力,一定能达到禅那。”于是,藉著信根的力量及对似相的专注,他必定能达到禅那,因为专注是禅那的主要基础。
对于修行观禅者,慧根强是非常适合的。因为当慧根强时,他能够透视三相(无常、苦、无我),以及获得领悟三相的智慧。
当定慧平衡时,世间禅 (lokiya-jhana)才能生起。佛陀教导定慧两者必须并修,因为出世间禅 (lokuttara-jhana)也唯有在定慧平衡时才会生起。
无论是平衡信与慧、定与精进、定与慧,念根都是必要的。念根适用于所有情况,因为念可以保护心,使心不会由于过强的信、精进或慧而陷于掉举,也不会由于过强的定而陷于怠惰。
因此,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需要念,就像所有的调味汁都需要盐,也像国王的所有政务都需要宰相处理一般。所以在古注里提到:“世尊说:‘念在任何业处都是需要的。’”为什么呢?因为在修行时,念是心的依靠处与保护者。念是依靠处,因为它能帮助心达到前所未到、前所未知的高超境界;若没有念,心则无法达到任何超凡的境界。念可以保护心及不使禅修的对象失落。这就是为什么当禅修者以观智辨识念时,他会见到念的相状是:它能保护修行时所专注的对象,以及保护禅修者的心。若缺少念,禅修者就不能策励或抑制自己的心。这是为何佛陀说念能应用于一切情况的理由。(亦参见清净道论?第四章?第四九段。大疏钞Mahatika?第一册?第一五○至一五四页)
平衡七觉支
如果禅修者想以安般念来达到禅那,平衡七觉支也是非常重要的。七觉支是:
一、念觉支(sati):记得似相并持续地辨识似相;
二、择法觉支(dhammavicaya):透彻理解似相;
三、精进觉支(viriya):努力统合及平衡诸觉支于 似相。尤其是努力于强化择法觉支及精进觉支 本身;
四、喜觉支(piti):体验似相时心中的欢喜;
五、轻安觉支(passadhi):以似相为对象时,心与 心所的宁静;
六、定觉支(samadhi):一心专注(心一境性)于 似相;
七、舍觉支(upakkha):乃是心的平等性,不使心 兴奋或退出所专注的似相。

禅修者必须培育及平衡这七觉支。如果精进不够,禅修者的心将会远离禅修对象(似相)。此时他不应加强轻安、定和舍这三觉支,而应加强择法、精进和喜这三觉支,如此心才能再度振作起来。
当过于精进而心生起扰动和散乱时,他不应加强择法、精进和喜这三觉支,而应加强轻安、定和舍这三觉支。如此才能抑制与平静扰动的心。
这就是平衡五根及七觉支的方法。
达到禅那
当信、精进、念、定、慧这五根得到充分培育之时,定力将会超越近行定而达到安止定。达到禅那时,心将持续不间断地觉知似相,这情况可能维持数小时、甚至整夜或一整天。
心持续地专注于似相一小时或两小时之后,你应尝试辨识心脏里意门(bhavavga有分识;有分心)生起的部位,也就是心色 (心所依处)。有分心是明亮清澈的;注释中说,有分心就是意门(manodvara)。若如此一再地修行多次,你将能辨识到依靠心色而生起的意门(有分心),以及呈现在意门的似相。能如此辨识之后,你应尝试逐一地辨识五禅支,一次辨识一禅支。持续不断地修行,最后你能同时辨识所有五禅支。五禅支是:
一、寻(vitakka):将心投入于似相;
二、伺(vicara):保持心持续地投注于似相;
三、喜(piti):喜欢似相;
四、乐(sukha):体验似相时的乐受或快乐;
五、一境性(ekaggata):对似相的一心专注。
诸禅支整体合起来即称为禅那。刚开始修行禅那时,你应练习长时间进入禅那,而不应花费太多时间辨识禅支(jhanavga)。你也应练习初禅的五自在:
一、转向自在:能够在出定之后辨识诸禅支。
二、入定自在:能够在任何想入定的时刻入定。
三、住定自在:能够随自己预定的意愿住定多久。
四、出定自在:能够在所预定的时间出定。
五、省察自在:能够辨识诸禅支。

转向与省察这两种作用发生在同一个意门 心路过程 (manodvaravithi)。转向作用由意门转向心 (manodvaravajjana)执行,它缘取禅支为对象而生起。省察作用则由紧接在意门转向心之后生起的四、五、六或七个速行心 来执行,也缘取同样的对象。
在《增支部?山牛经Avguttara Nikaya, Pabbateyyagavi Sutta》里,佛陀提醒诸比丘,在尚未熟练初禅的五自在之前,不应尝试进修第二禅。佛陀解释说,如果禅修者尚未完全精通初禅就进修第二禅,则他将失去初禅,而且无法达到第二禅,两者皆失。
当你已熟练初禅的五自在之后,可以进而修行第二禅。为此,首先你应进入初禅。从初禅出来之后,思惟初禅的缺点及第二禅的优点:你应思惟初禅接近五盖,也应思惟初禅中的寻、伺禅支是粗劣的,它们使初禅不如无寻、伺的第二禅寂静。存著想去除此二禅支,而只留下喜、乐、一境性的意愿,再次将心专注于似相。如此你能达到具有喜、乐及一境性的第二禅。接著应当修行第二禅的五自在。
当你修行成功且想进而修行第三禅时,你应思惟第二禅的缺点及第三禅的优点:第二禅靠近初禅,且其喜禅支是粗劣的,使它不如无喜的第三禅寂静。从第二禅出定并如此思惟之后,你应培育想要证得第三禅之心,再次专注于似相。如此即能达到具有乐及一境性的第三禅。然后应当修行第三禅的五自在。
当你修行成功且想进而修行第四禅时,你应思惟第三禅的缺点及第四禅的优点:第三禅的乐禅支是粗劣的,它使第三禅不如无乐的第四禅寂静。从第三禅出定并如此思惟之后,你应培育想要证得第四禅之心,再次专注于似相。如此即能达到具有舍 及一境性的第四禅。接著,你应修行第四禅的五自在。
进入第四禅时,呼吸完全停止。这就完成安般念的第四个阶段:
‘我静止息之身行而入息’,彼如此修行;
‘我静止息之身行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这阶段开始于禅相生起之前,进而定力随著修行四种禅那而增长,呼吸逐渐变得愈来愈平静。直到进入第四禅时,呼吸完全停止。
禅修者修行安般念达到第四禅,并修成五自在之后,当禅定产生的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时,他可以随自己的意愿而转修观禅(vipassana毗婆舍那)。另一种方式是,他也可以继续修行其他种止禅(samatha奢摩他),这将是我下次讲座的题目:如何修行十遍 。


=====================================
第一講

如何修行安般念到入禪
前言
很高興應幾位台灣比丘、比丘尼法師的邀請,來到台灣;這幾位法師曾到緬甸毛淡棉市近郊的帕奧禪林 修行。在台灣的期間,我想教大家一些帕奧禪林的修行方法體系;它乃是以巴利 佛教聖典與《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中的指導作為依據。我們相信巴利聖典所指導的修行方法正是佛陀本身修行的方法,也是佛陀在世時指導弟子們修行的方法。
為何要修行
首先我們必須問自已:「佛陀為什麼要教導修行?」或「修行之目的何在?」
佛教修行之目的是為了證悟涅槃;涅槃乃是精神(nama名)與物質(rupa色)的止息。要證悟涅槃,我們必須完全息滅以無貪、無瞋、無癡 為根的善名法(精神),及以貪、瞋、癡 為根的不善名法;它們能造成一再的生、老、病、死,輪迴之苦。如果通過修行觀禪培育觀智 (vipassana-bana),直到證悟了知見涅槃的四道智 (magga-bana),它們就會徹底息滅。換句話說,涅槃乃是由生死輪迴的苦海中解脫自在出來,也就是生、老、病、死的止息。我們都遭受生、老、病、死之苦;為了從眾苦當中解脫出來,我們必須修行。基於脫離一切痛苦的願望,我們需要學習如何修行,以便證悟涅槃。
何謂修行
那麼,什麼是修行呢?修行包括止禪 (samatha 奢摩他)與觀禪 (vipassana毗婆舍那),而這兩者都必須以身口的德行(戒)作為基礎。換句話說,修行就是培育乃至完全開展八聖道分。
八聖道分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與正定。正見與正思惟合稱為覺觀或智慧的訓練(慧學),佛陀稱之為觀禪正見(vipassana-samma-ditthi)與道正見(magga-samma-ditthi);正語、正業與正命合稱為戒行的訓練(戒學);正精進、正念與正定合稱為禪定的訓練(定學),也就是止禪法門(samatha-bhavana)。
八聖道分
現在,我想就八聖道分當中的每一項多作些說明。
第一項是正見。何謂正見?正見包括四種智慧:第一種是了知苦諦的智慧,苦諦也就是五取蘊 。第二種是了知集諦(苦的原因)的智慧,也就是透視五取蘊之因緣的觀智;換言之,乃是透視緣起法(paticcasamuppada十二因緣 )的觀智。第三種是了知涅槃(滅諦)的智慧,涅槃乃是五取蘊的息滅。第四種是了知領悟八聖道分(道諦)的智慧;八聖道分是通向證悟涅槃的修行方法。
八聖道分的第二項是正思惟。正思惟(尋心所)有四種,即:將心投向苦諦、將心投向集諦、將心投向滅諦及將心投向道諦。
如是,正思惟將心投向每一聖諦,而正見則如實了知每一聖諦。正因為它們如此共同作用,所以將它們合稱為智慧的訓練(pabba-sikkha慧學)。
八聖道分的第三項是正語,即:戒除妄言(謊話)、兩舌(挑撥)、惡口(譏罵)與綺語(廢話)。
八聖道分的第四項是正業(正當的行為),即:戒除殺生、偷盜與邪淫。
八聖道分的第五項是正命,即:戒除用不正當的言語或行為來取得財物、維持生活,如:殺生、偷盜或說謊等。就在家人而言,這也包括戒除五種不道德的買賣,即:武器買賣、人口買賣、供屠宰用牲畜的買賣、酒等麻醉品的買賣、毒藥的買賣。
正語、正業與正命這三項聖道分合稱為戒行的訓練(sila-sikkha戒學)。
八聖道分的第六項是正精進。正精進有四種,即:努力不使尚未生起的惡行生起;努力去除已生起的惡行;努力促使尚未生起的善行生起;努力提昇已生起的善行。為了開展這四種正精進,我們必須修行戒、定、慧三學。
八聖道分的第七項是正念。有四種正念(四念處 ):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與法念處。此處「法 」指的是:除了受以外的五十一個心所 ;或從另一種角度來看,法指的是:五取蘊、十二處 、十八界 、七覺支 、四聖諦等。然而,簡單地說,四念處可以歸納為兩項,即:色念處與名念處 。
八聖道分的第八項是正定。根據《大念處經Mahasatipatthana Sutta》,正定指的是:初禪、第二禪、第三禪與第四禪。而《清淨道論》將正定更詳細地解釋為:四色界禪 (rupa-jhana)、四無色界禪 (arupa-jhana)與近行定 (upacara-samadhi)。
有些人已曾累積深厚的波羅蜜 ,藉著聽聞佛法的簡略或詳盡開示 ,就能夠證悟涅槃。然而,大多數人沒有這種波羅蜜,他們必須次第地修行八聖道分。這些人稱為所引導者(neyya-puggala需要引導的人),他們需要逐步地修行八聖道分,意即依照戒、定、慧的次第來修行:持戒清淨之後,必須培育定力;以定力淨化自心之後,必須修行智慧。
如何培育定力
應當如何培育定力呢?
止禪法門有四十種,可以修行其中的任何一種來培育定力。
對於無法決定該選擇那一種法門的人,他們應從安般念 下手。大部份人可以修行安般念或四界分別觀 培育定力。因此,現在我將簡要地解說安般念的修法。
如何修行安般念
佛陀於《大念處經Mahasatipatthana Sutta》中教導安般念的修行方法。佛陀於經中說:
「諸比丘 ,於此有比丘,前往森林,往樹下,往空閒處。結跏趺坐 ,正直其身,安住正念於業處 。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入息長時,彼知:『我入息長』;出息長時,彼知:『我出息長』。入息短時,彼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時,彼知:『我出息短』。『我覺知息之全身而入息』,彼如此修行;『我覺知息之全身而出息』,彼如此修行。『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入息』,彼如此修行;『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開始修行時,先以舒適的姿勢坐著,然後嘗試覺知經由鼻孔而進出身體的氣息(呼吸時的鼻息)。你應能在鼻子的正下方(人中),或鼻孔出口處周圍的某一點感覺到氣息的進出。不要跟隨氣息進入體內或出到體外,因為如此你將無法成就禪定。只應在氣息掃過及接觸上嘴唇上方或鼻孔出口處周圍最明顯的一點 覺知氣息,你將能培育及成就禪定。
不要注意氣息的自相(sabhava-lakkhana自性相)、共相(samabba-lakkhana)或禪相 (nimitta)的顏色。自相是氣息中四界的個別自然特徵,即:硬、粗、流動、支持、推動等。共相是氣息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anatta)的本質。這表示不要默念「入、出、無常」,或「入、出、苦」或「入、出、無我」。只需覺知入出息的本身 。
入出息的本身是安般念的對象(所緣 ),也就是你必須專注以培育定力的對象。如果你過去世曾經修行此禪法,累積相當的波羅蜜,當你以此方式注意入出息本身(整體概念;不注意推動、熱等個別特徵)時,你將能輕易地專注入出息。
如果不能的話,《清淨道論》建議用數息的方法,這能協助你培育定力。你應在每一吸呼接近末端時數:「入、出、一;入、出、二;……入、出、八」 。
至少應數到五,但不應超過十。我們建議數到八,因為它提醒你正在培育八聖道分。因此,你應依照自己的意願,在五至十之間選擇一個數目,然後下定決心在這段時間內不讓心飄蕩到其他地方,只應平靜地覺知氣息。如此數息時,你將能使心專注,平靜單純地只覺知氣息。
能如此專注至少半小時之後,你應繼續進行到第二個階段:
入息長時,彼知:「我入息長」;
出息長時,彼知:「我出息長」。
入息短時,彼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時,彼知:「我出息短」。

在這階段,你必須對入出息的長短培育覺知。這裡的長短並非指尺寸上的長短,而是指時間的長度。覺知每一入出息時間的長短,你會發覺有時入出息的時間長,有時入出息的時間短。在這階段,你所應做的只是單純地如此覺知氣息而已。如果要默念,不應默念:「入、出、長;入、出、短」,只應默念:「入、出」,同時附帶覺知氣息是長或短。你應當專注於氣息,附帶覺知氣息經過接觸點的時間長短。有時在一次靜坐當中,氣息從頭到尾都是長的,有時從頭到尾都是短的,但是你不應故意使氣息變長或變短。在此,注意氣息的長短只是幫助心專注於氣息而已,專注力的重點仍然是氣息。所以你不應太在意氣息到底是多長或多短。如果你那麼做,你的擇法覺支會過強,心反而不能定下來。
禪相可能會在這階段出現。然而,若能如此平靜地專注約一小時,但禪相仍然未出現,那麼你應繼續進行到第三個階段:
「我覺知息之全身而入息」,彼如此修行;
「我覺知之息全身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這裡,佛陀指示你持續地覺知經過同一點上從開始到結束的氣息(全息;息之全身;息之初、中、後)。如此修行時,禪相可能會出現。若如是,你不應立刻轉移注意力至禪相,而應繼續覺知氣息。
如果能平靜地在同一點上覺知每一次呼吸時從頭到尾的氣息,持續約一小時,卻仍然沒有禪相出現,那麼你應進行到第四個階段:
「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入息」,彼如此修行;
「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要做到這一點,你應下定決心要使氣息平靜下來,然後持續不斷地在同一點上專注於每一次呼吸時從頭到尾的氣息。你不應刻意使用其他任何方法使氣息變得平靜,因為那樣做會使定力退失。《清淨道論》提到四種能使氣息平靜的因素,即:思惟(abhoga)、專念(samannahara)、注意(manasikara)和觀察(vimamsa)。因此,在這階段,你所需要做的只是下定決心使氣息平靜下來,然後持續不斷地專注於氣息。以此方法修行,你將發現氣息變得更平靜,更微細。此時,不論氣息是長還是短,你都持續不斷地專注於微細的氣息。這就是說「長短息、全息及微息」三個階段可以同時發生,可以同時修行。當你如此持續修行時,禪相就可能會出現。
在禪相即將出現之時,許多禪修者會遇到一些困難。大多數禪修者發現氣息變得非常微細且不明顯;他們可能會以為呼吸已經停止了。如果這種現象發生,你應保持覺知的心,在之前你還能注意到氣息的那一點等待氣息重現。
只有七種人不呼吸,即:死人、子宮內的胎兒、溺水者、昏迷悶絕者、入第四禪定者、入滅盡定者(滅盡定nirodha-samapatti乃是心、心所與心生色法暫時停止的境界)、梵天神 。你應省思自己並非其中任何一者,只是正念不夠強,不足以覺知呼吸的氣息而已。
當氣息微細時,你不應故意改變呼吸以便使氣息變得明顯;如果這麼做,則因為過度精進所產生的擾動不安,你將無法培育定力。你應照著氣息實際的樣子去覺知它。如果氣息不明顯,則只需保持平靜,提起正念,在之前還能覺知氣息的地方等待。當你如此運用念和慧之時,氣息將會再度顯現。
修行安般念所產生的禪相並非人人相同,它是因人而異的。對於有些人,禪相是柔和的,例如:棉花、抽開的棉花、氣流、似晨星的亮光、明亮的紅寶石或寶玉、明亮的珍珠。對於有些人,它粗糙得有如棉花樹幹或尖木。對於有些人,它則呈現有如:長繩或細繩、花環、煙團、張開的蜘蛛網、薄霧、蓮花、月亮、太陽、燈光或日光燈。
像棉花一樣純白色的禪相大多數是取相,因為取相通常是不透明、不光亮的。當禪相像晨星一般明亮、光耀和透明時,那就是似相。當禪相像紅寶石或寶玉而不明亮時,那是取相;當它明亮和發光時,那就是似相。其他形狀與顏色的禪相可以運用同樣的方法去了解。
不同的人會生起不同形態的禪相,因為禪相從「想」而生。在禪相出現之前,由於不同禪修者有不同的想,即產生不同的禪相。雖然所修的業處相同,都是安般念,但卻因人而異地產生不同的禪相。
達到這階段時,很重要的是不要玩弄禪相、不要讓禪相消失、也不要故意改變它的形狀或外觀。若那樣做,你的定力將停滯且無法繼續提昇,禪相也可能因此而消失。所以,當禪相首次出現時,不要把專注力從氣息轉移到禪相;如果那麼做,禪相將會消失。
然而,如果發現禪相已經穩定,而且心自動地緊繫於禪相,那時就讓心專注於它。如果強迫心離開它,你可能會失去定力。
若禪相出現在你面前遠處,則不要注意它,因為它可能會消失。如果不去注意它,而只是繼續專注於經過接觸點的氣息,禪相會自動移近並停留在接觸點上。
若禪相在接觸點出現並保持穩定,而且似乎禪相就是氣息,氣息就是禪相,這時就可以忘記氣息,而只專注於禪相。如此將注意力從氣息轉移到禪相,你將會更進步。保持注意力專注於禪相時,禪相變得越來越白,當它白得像棉花時,這便是取相(uggaha-nimitta)。
你應下定決心,保持平靜地專注於那白色的取相一小時、二小時、三小時或更久。如果能專注於取相持續一或二小時,你會發現它變得清澈、明亮及光耀,這就是似相(patibhaga-nimitta)。你應下定決心及練習保持心專注於似相一小時、二小時或三小時,直到成功。
在這階段,你將達到近行定(upacara)或安止定(appana)。近行定是(在進入禪那 之前)非常接近禪那的定;安止定是禪那。
這兩種定都以似相為對象,二者的差別在於:近行定的諸禪支 尚未開展到完全強而有力。由於這緣故,在近行定時「有分心」 (bhavavga)還能夠生起,而禪修者可能會落入有分心。經驗到這現象的禪修者會說一切都停止了,甚至會以為這就是涅槃。事實上心還未停止,只是禪修者沒有足夠的能力察覺它而已,因為有分心非常微細。
為了避免落入有分心,以及能夠繼續提昇定力,你必須藉助五根:信(saddha)、精進(viriya)、念(sati)、定(samadhi)、慧(pabba)來策勵心,並使心專注、固定於似相。你需要精進以便使心一再地覺知似相;需要念以便不忘失似相;需要慧以便了知似相。
平衡五根
五根就是五種控制心的力量,它們使心不偏離於通向涅槃的止(samatha)觀(vipassana)正道。
五根當中,第一是信。信乃是相信應當相信的對象。如:相信三寶 ;相信業因與果報;很重要的是相信佛陀的證悟,因為若禪修者缺乏這樣的正信,他將會放棄禪修;相信佛陀的教法也非常重要,即:四道、四果 、涅槃及教理。佛陀的教法指示我們禪修的方法與次第,所以在此階段非常重要的是對教法的深信。
假設有人這麼想:「只是觀察呼吸時的氣息就能達到禪那嗎?」或「上述所說有如白棉花的禪相是取相;有如透明冰塊或玻璃的是似相,確實如此嗎?」如果有這類念頭存留在心,它們將會造成如此的見解:「在現今這個時代,我們不可能達到禪那。」由於這種見解,他將退失對佛法的信心,也將放棄修行禪定。
因此,以安般念業處修行禪定的人必須有堅強的信心,應當毫無懷疑地修行安般念。他應當想:「如果有系統地依照圓滿正覺佛陀的教法修行,我一定可以達到禪那。」
然而,若禪修者對當信之對象有過強的信心(在這裡,此對象乃是安般念業處),那麼,由於信根的決定(勝解)作用太強,慧根就不分明,而其餘的精進根、念根及定根的力量也將變弱。那時,精進根不能實行其策勵相應 的名法 ,並保持它們於似相的作用;念根不能實行其確立憶念似相的作用;定根不能實行其使心安住於似相,不散亂的作用;慧根也不能實行其透視似相的作用。因為慧根不能了知似相,也就無法支持信根,於是信根也會變弱。
如果精進根過強,其餘的信、念、定、慧諸根就不能實行其決定、確立、不散亂和透視的作用。過強的精進使心不能平靜地專注於似相,這也意味著七覺支中輕安、定和捨覺支的強度不夠。
同樣地,若其他諸根如定根、慧根過強,也將有不良的影響。
信根與慧根,定根與精進根的平衡是諸聖者所讚歎的。假使信強慧弱,則為迷信。此人將相信、崇拜缺乏真實利益與內涵的對象。舉例而言,他們信仰、尊敬正統佛教以外宗教所信仰、尊敬的對象,例如:造物主、鬼怪、護法神等。
反之,若慧強信弱,則將使人傾向於狡黠;自己不實際修行,卻整天批判與評論。他們猶如吃藥過量而引起的疾病一般難以治療。
然而,若信慧平衡,則能信於當信之事。他相信三寶、業果,確信如果依照佛陀的教法修行,他將能體驗似相及達到禪那。若以如此的信心修行,並運用智慧透視似相,這時信根與慧根就能平衡。
再者,假如定強而精進弱,則因為定有產生怠惰的傾向,怠惰將征服他的心。若精進強而定弱,則因為精進有產生掉舉(擾動)不安的傾向,掉舉將征服他的心。唯有當定根與精進根平衡時,心才不會墮入怠惰或掉舉,而能達到禪那。
對於想修行止禪業處者,堅強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若他想:「如果我培育對似相的專注力,一定能達到禪那。」於是,藉著信根的力量及對似相的專注,他必定能達到禪那,因為專注是禪那的主要基礎。
對於修行觀禪者,慧根強是非常適合的。因為當慧根強時,他能夠透視三相(無常、苦、無我),以及獲得領悟三相的智慧。
當定慧平衡時,世間禪 (lokiya-jhana)才能生起。佛陀教導定慧兩者必須並修,因為出世間禪 (lokuttara-jhana)也唯有在定慧平衡時才會生起。
無論是平衡信與慧、定與精進、定與慧,念根都是必要的。念根適用於所有情況,因為念可以保護心,使心不會由於過強的信、精進或慧而陷於掉舉,也不會由於過強的定而陷於怠惰。
因此,在所有的情況下都需要念,就像所有的調味汁都需要鹽,也像國王的所有政務都需要宰相處理一般。所以在古註裡提到:「世尊說:『念在任何業處都是需要的。』」為什麼呢?因為在修行時,念是心的依靠處與保護者。念是依靠處,因為它能幫助心達到前所未到、前所未知的高超境界;若沒有念,心則無法達到任何超凡的境界。念可以保護心及不使禪修的對象失落。這就是為什麼當禪修者以觀智辨識念時,他會見到念的相狀是:它能保護修行時所專注的對象,以及保護禪修者的心。若缺少念,禪修者就不能策勵或抑制自己的心。這是為何佛陀說念能應用於一切情況的理由。(亦參見清淨道論‧第四章‧第四九段。大疏鈔Mahatika‧第一冊‧第一五○至一五四頁)
平衡七覺支
如果禪修者想以安般念來達到禪那,平衡七覺支也是非常重要的。七覺支是:
一、念覺支(sati):記得似相並持續地辨識似相;
二、擇法覺支(dhammavicaya):透徹理解似相;
三、精進覺支(viriya):努力統合及平衡諸覺支於 似相。尤其是努力於強化擇法覺支及精進覺支 本身;
四、喜覺支(piti):體驗似相時心中的歡喜;
五、輕安覺支(passadhi):以似相為對象時,心與 心所的寧靜;
六、定覺支(samadhi):一心專注(心一境性)於 似相;
七、捨覺支(upakkha):乃是心的平等性,不使心 興奮或退出所專注的似相。

禪修者必須培育及平衡這七覺支。如果精進不夠,禪修者的心將會遠離禪修對象(似相)。此時他不應加強輕安、定和捨這三覺支,而應加強擇法、精進和喜這三覺支,如此心才能再度振作起來。
當過於精進而心生起擾動和散亂時,他不應加強擇法、精進和喜這三覺支,而應加強輕安、定和捨這三覺支。如此才能抑制與平靜擾動的心。
這就是平衡五根及七覺支的方法。
達到禪那
當信、精進、念、定、慧這五根得到充分培育之時,定力將會超越近行定而達到安止定。達到禪那時,心將持續不間斷地覺知似相,這情況可能維持數小時、甚至整夜或一整天。
心持續地專注於似相一小時或兩小時之後,你應嘗試辨識心臟裡意門(bhavavga有分識;有分心)生起的部位,也就是心色 (心所依處)。有分心是明亮清澈的;註釋中說,有分心就是意門(manodvara)。若如此一再地修行多次,你將能辨識到依靠心色而生起的意門(有分心),以及呈現在意門的似相。能如此辨識之後,你應嘗試逐一地辨識五禪支,一次辨識一禪支。持續不斷地修行,最後你能同時辨識所有五禪支。五禪支是:
一、尋(vitakka):將心投入於似相;
二、伺(vicara):保持心持續地投注於似相;
三、喜(piti):喜歡似相;
四、樂(sukha):體驗似相時的樂受或快樂;
五、一境性(ekaggata):對似相的一心專注。
諸禪支整體合起來即稱為禪那。剛開始修行禪那時,你應練習長時間進入禪那,而不應花費太多時間辨識禪支(jhanavga)。你也應練習初禪的五自在:
一、轉向自在:能夠在出定之後辨識諸禪支。
二、入定自在:能夠在任何想入定的時刻入定。
三、住定自在:能夠隨自己預定的意願住定多久。
四、出定自在:能夠在所預定的時間出定。
五、省察自在:能夠辨識諸禪支。

轉向與省察這兩種作用發生在同一個意門 心路過程 (manodvaravithi)。轉向作用由意門轉向心 (manodvaravajjana)執行,它緣取禪支為對象而生起。省察作用則由緊接在意門轉向心之後生起的四、五、六或七個速行心 來執行,也緣取同樣的對象。
在《增支部‧山牛經Avguttara Nikaya, Pabbateyyagavi Sutta》裡,佛陀提醒諸比丘,在尚未熟練初禪的五自在之前,不應嘗試進修第二禪。佛陀解釋說,如果禪修者尚未完全精通初禪就進修第二禪,則他將失去初禪,而且無法達到第二禪,兩者皆失。
當你已熟練初禪的五自在之後,可以進而修行第二禪。為此,首先你應進入初禪。從初禪出來之後,思惟初禪的缺點及第二禪的優點:你應思惟初禪接近五蓋,也應思惟初禪中的尋、伺禪支是粗劣的,它們使初禪不如無尋、伺的第二禪寂靜。存著想去除此二禪支,而只留下喜、樂、一境性的意願,再次將心專注於似相。如此你能達到具有喜、樂及一境性的第二禪。接著應當修行第二禪的五自在。
當你修行成功且想進而修行第三禪時,你應思惟第二禪的缺點及第三禪的優點:第二禪靠近初禪,且其喜禪支是粗劣的,使它不如無喜的第三禪寂靜。從第二禪出定並如此思惟之後,你應培育想要證得第三禪之心,再次專注於似相。如此即能達到具有樂及一境性的第三禪。然後應當修行第三禪的五自在。
當你修行成功且想進而修行第四禪時,你應思惟第三禪的缺點及第四禪的優點:第三禪的樂禪支是粗劣的,它使第三禪不如無樂的第四禪寂靜。從第三禪出定並如此思惟之後,你應培育想要證得第四禪之心,再次專注於似相。如此即能達到具有捨 及一境性的第四禪。接著,你應修行第四禪的五自在。
進入第四禪時,呼吸完全停止。這就完成安般念的第四個階段:
『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入息』,彼如此修行;
『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這階段開始於禪相生起之前,進而定力隨著修行四種禪那而增長,呼吸逐漸變得愈來愈平靜。直到進入第四禪時,呼吸完全停止。
禪修者修行安般念達到第四禪,並修成五自在之後,當禪定產生的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時,他可以隨自己的意願而轉修觀禪(vipassana毗婆舍那)。另一種方式是,他也可以繼續修行其他種止禪(samatha奢摩他),這將是我下次講座的題目:如何修行十遍 。


http://www.buddhastation.org/book/rushi%20zhijian/06.chapter%201.doc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3.9.2 16:03:18    QQ:12205397  

(1635-1)  显示次数:1249(720+529)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网页顶端

提示  单击主页面文件夹图标 显示本讨论组主题和全部跟随主题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张彦梅(当宣)小波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 秒    ◇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