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2003~2006  »展开论题组:1237 »展开上一层主题组6 »展开主题组:13 2006.5.21 21:17:08  法华微信 注册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
  学习依止善知识教授的一点心得(转)
学佛必依善知识,此理广见诸大经论。而如法依止善知识却不是件简单的事,精通菩提道次第的古德曾将依止善知识和发菩提心列为修学道次第的两大铁门槛(义即两大难关)。此两大铁门槛又尤以前者最为重要,因为如理依师属前导行,《道次第》中称其为“道之根本”,若于此法未能善巧通达,则不要说上士道的发菩提心,即便是下、中士道的诸品法类也都将难以通达。
既然依师法对一位学佛者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实在是有必要对此做一番认真的探讨了!
在《菩提道次第》广略二论中都对依止善知识法有非常系统的阐述,然而初机学人要想一下子把这个教授吃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笔者在师长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闻思修,对此教授的一些要点略有心得,今不惴冒昧,斗胆以陈,望诸仁者多加指正。
末学认为要想学好此依师法,首先应对依止善知识的功德和不依止善知识的过患有个决定的认知,然后对于善知识所应具备的条件(即“所依善知识之相”)以及弟子所应具备的条件(即“能依弟子之相”)要有个清醒的认识,当自身作为弟子的条件已经具备,再对善知识的德相做一认真的考察,若具备相应的德相,则当义无返顾地如理依止、求授法要。(相关内容,在《道次第》中都有详尽的阐述,行者可以自行查阅,兹不赘述。)我觉得在全部依止善知识的教授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教授就是对于“能依弟子之相”和“所依善知识之相”的把握。初机学人最容易在这里出现问题。
对依止善知识教授认识不深入的学人,通常容易犯两种不同类型的错误:要么是片面追求依止善知识的功德,而不知依止善知识的规律,从而盲目依师;要么是片面强调善知识难识难遇,不知善巧,不自努力,以至放弃寻找善知识,最终落得远离善知识,贻误一生大好光景。
对于第一种错误——“盲目依师”,末学认为学人之所以盲目依师是因为不知依师规律。在依止善知识的教授中有一条最重要的规律,那就是:学人必须先具备做弟子的资格,然后才可以去观察善知识的德相,经过观察,认定确实具备相应德相,然后才可以依止修学。(参见《菩提道次第略论》第16页黑体字)如上三个步骤:具相弟子——具德师长——依止修学,构成依师法中的核心教授。
这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不可或缺,每一个步骤都不容错乱。
在这三个步骤当中,“具相弟子”可以说是先决条件。倘若弟子的资格还不具备,那么即便师长非常清净,由于弟子自身的过失,一定难以如实观察到师长的功德,要么将功德观为过失,要么将过失观为功德。象这样错乱的观察,必引生错乱的抉择,由此求升反堕,岂不哀哉?
那么什么是弟子所应具备的条件呢?宗喀巴大师为我们总结了四点:
第一、“求法义利”;就是说要具备强烈的求解脱心,对于佛法是趣向此一目的的唯一妙道充满信心,乃至不惜身命求取法义,并愿将所求得的法义付诸实践、如说修行。这是做为弟子首先应具备的条件。我们寻求善知识,决不同于世间通常意义上的寻找一个父亲、寻找一个情感的靠山!我们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求法”,希望善知识能为我们在人生的解脱路上给予最正确的指引。
第二、“善摄心听”;遇到闻法的因缘,能做到全神贯注地去听闻、去领会,使每一个要点都融贯于心,这是做为一名合格弟子的又一项基本素质。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强烈的求法欲望,我们在听法时能做到“善摄心听”吗?因此“求法义利”与“善摄心听”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第三、“敬法及师”;法宝为三宝的核心,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皆由正法而出生,《道次第》云:“佛说般若时,自敷法座,可见法者犹是诸佛恭敬之田。”佛对于法尚且恭敬有加,何况我们呢?至于说法的师长,是将正法与我们连接起来的桥梁,经云:“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德移于余,唯为说法令解脱。”师长为我们宣说正法,令我们心开意解,正是代佛宣化,其功德不亚于佛,故我们应敬师如佛。《道次第》中说:“对佛法及说法人不生恭敬,是坏智慧之因。”
第四、“取舍善恶说”;此中包括学人须具有判别善说正法、恶说相似法的慧解能力,以及不堕党见(党见,即妄分派别,贪爱于自之一类一派,嗔恼于他之一类一派),心地正直而住。
在弟子所应具备的四种条件中,这第四点是最难的一个!从判别善恶说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对于佛法没有一个比较系统深入的了解,那就很难对正法和相似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乍一看来似乎很矛盾,我们本因为迷惑颠倒、愚痴少智才要依止善知识的,而依止善知识却又要求我们要具备较高的判别能力(智慧)。该如何理解这一“矛盾”呢?末学以为《菩提道次第》最强调的就是次第修学,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渐进地通达,同样,智慧的提升也是循序渐进的。所谓的“顿悟”,不过是一种“质变”,而任何一种“质变”都离不开“量变”的积累。因此,并不是要求我们一上来就能对正法和相似法做出圆满无误的判断,那是不现实的。(要是站在佛的立场上看,十地以下的圣者在见解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偏差呢!)但如果我们对于善恶说一点辨别能力都没有的话,那就根本谈不上如理依师,甚至有走入歧途的危险!
我们是为法而依师,说到底,依师的目的是为了“心依正法而住”。世尊在入寂前为弟子们所做的最后开示——以戒为师、依四念住而住——正是阐明了这一道理。从另一方面来说,善知识的功能全在于开显正法(正知见),故善知识的体性与正知见无二无别,离开正知见,决无善知识可得!《圆觉经》谓:“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末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既然要寻求“正知见人”,那么我们一定要先对正知见有个起码的认知,然后去“按图索骥”。
如何迅速通达正知见,以提升我们取舍善恶说的能力呢?唯一正确的途径就是通过“闻、思、修”来获取。闻、思的对象是诸大经论,若嫌太广,能力有所不足,则应选择一部既扼要、又系统的佛法导论,这当中最殊胜的莫过于《菩提道次第》,学者若能于此发心趣入,必将“速得如来甚深义”(此论四大殊胜处之一)。至于实修,昔宗喀大师曾祈问本尊文殊,行者修何法能迅速成熟身心?文殊答:“一、积资净障;二、于上师三宝殷重祈求加持;三、身心不断修行。勤于此三,自能速获通达。”
这里“积资”是指广积福德资粮(福德盛,易感善法因缘,包括值遇善知识等一切善愿皆易成就。)“净障”是指实修忏悔、净除罪障。(罪障消除,慧心自显。)“殷重求加”是一种强烈的愿心,这种愿心若能与菩提愿心相合,则功德不可思议!因为菩提心广大无边,至极清净,其积资净障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能启发我们菩提心的愿文有很多种,如《普贤行愿》等五大愿,行者可以择一修诵之。若能至心常诵此等大愿,定当使福慧善根迅速增长,常常值遇殊胜法缘,不离善友,乃至速证菩提。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弟子,必须具备以上四种条件或素质。《道次第》云:“自审可受师长引导能依之诸相为全与不全,若全,则欢喜进修。若不全,后当徐于求全之因,加功努力焉。”
我辈根基陋劣,本应没有资格亲近善知识,间或侥幸值遇了善师,并蒙师摄受,这实在是由于师长和三宝的慈悲所致,决不应据此轻易自许为合格的弟子。我们距离师长的要求还差得很远!应生大惭愧心,只有不断地积资净障、殷重祈愿、努力修学,方不辜负上师三宝的一番苦心。
对于第二种错误——片面强调善知识难识难遇,以至放弃寻找善知识——该如何对治呢?《道次第》中宗大师引经据典地为我们详细讲授了善知识应具备的十种德相:“知识须具戒、定、慧,德胜、精进、教富饶,通达真实、善说法,悲悯为体、断疲厌。”(有关解释,大家可去翻书查阅,兹不赘述。)又引用古德所说:“具三学,通真实,及有悲心,五者为主。”这就是说在十种德相当中以这五种为最重要。但对于我们初机学人来说,无论是十种还是五种我们都很难深入地观察到,仅以戒定慧三学为例:戒学,初机人对于戒学(包括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所知甚少,尤其是出家律仪,在家人不得翻阅,翻阅尚且不能,又谈何了解和观察呢?定慧二学则非常艰深,它不仅需要对缜密的理论有所把握,还需要有实际的体证,但我们甚至对此二学的皮毛都没有掌握,那又依据什么去观察测度善知识呢?如此说来,观察识别善知识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呢!
但并非毫无办法,宗大师对此有一特别的注释:“彼众德全具之师,处此末法,虽不易得,但亦莫依过失增上及功过相等者,必须依止功较增上者。”此语真如同拨云见日一般,使我等有了依凭——依止善知识,最重要的是要见功德!所谓“依止功较增上者”,我理解就是见到比自己功德增上的人,就应亲近依止随学!
末法时期难遇众德全具之师,现实状况的确如此,但过错不在师长那里,而在我们身上!试想,佛的智慧法身遍一切处,其慈悲利生的方便化身亦遍一切处,只要众生有得度的机缘,佛菩萨必然会随机感赴,令我们的善根渐渐成熟。只是由于我们业太重、福太薄,不仅见不到佛菩萨的真身,就连一众德全具的凡相师长,尚且难以感得。即便是这样,佛菩萨却从未舍弃过我们!无著菩萨为佛教史上最著名的大善知识,当其善根未成熟时,与弥勒菩萨对面不识,但见一母狗,身癞且臭……直到其修行成就,亲见弥勒时,才了知这段因缘。
既然过错在我们身上,就应决然奋起,实修忏悔,发大惭愧心。由心生惭愧,则能观自不足,由观自不足,则能见他功德;由见他功德,则能虚心随学;由虚心随学,则能净除自过。如是见贤思齐,终成大器。
要见善知识的功德,要学善知识的功德,那么善知识的德相有没有一个起码的标准呢?《略论释》为我们示一要诀:“上师德相,于自他二利中,以利他为主;于此生与后世,以重视后世为主。此为最低限度之上师德相。否则弟子依之,将熏染而不入于道。”此要诀极为应理应机!我们学佛最重要的是要有出离心和慈悲心,而此二心通常是我们所缺乏的,若无出离心,则贪著现世,心不入道;若无慈悲利他心,则难入大乘。故善知识最起码须在利他与不重现世这两种德上比较超胜,才堪为我们修学佛法的导师。
肯于学习善知识的长处,就会减损我们的过失,同时也使我们依师的资粮得以增长。随着资粮的增长,我们值遇善知识的因缘将会越来越殊胜。反过来,或是由我慢心的催动而不见他德,或是由求全心理的催动而未能依止随学,都会使自己的依师资粮越来越减损,最终世出世间一切利乐都将付之东流。
对于一个修行菩提道的人来说,无论在家出家,无论他修学了多长时间,如果对此依师法还未能通达、还未能生起大决定,那么我想他恐怕还不能算作真正入门!——道之根本尚未建立起来,何况其余?

嘻嘻哈哈  2003.5.13 21:18:37    来自:地球  

(1237-13)  显示次数:10978(9917+1061)     查看嘻嘻哈哈的所有文章 给嘻嘻哈哈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网页顶端

提示  单击主页面文件夹图标 显示本讨论组主题和全部跟随主题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秦限花开莲现华开莲现~王子清lucky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 秒    ◇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