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归档2   »论题组:3539  »上层 »主题组:4  2005.11.28 14:49:05   法华微信 注册
 这篇文章有意思,转来大家看看.〖nature.y〗(11.18 14:02) (5461)
 呵呵,文章相关人物不熟悉〖iamfisher〗(11.18 15:42) (5300)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 主题索引
这篇文章有意思,转来大家看看.
《禅宗修行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昌迦著 转寂 寞 禅 林

中国禅宗传自印度而来,这禅宗法门的教学机制日益显现出华人的才智于千年之间。历代禅师们以自身的修养和学识,丰富了禅宗应机接人的手段。因此我们可以从浩瀚的宗门典籍中,见识到了祖师们扬眉动目举手投足间的许多精典佳话。由于历史文化的久远和语言方句的自然移位,现代禅门修行者便有了许多的不解和疑惑。在社会学者群中,还广泛出现了违背宗门修行次第的“玄解”,以致佛教内外也渐将社会学者的见地,做为了禅宗文化精髓的正解。于是,禅宗教学的本来面目,便成了一张“大花脸”。若想在这大花脸下认识它的真实存在和它的社会意义,就日加艰难了。这是现代禅宗最为困扰的难题,也是东方文明被西方文化定位为“现代汉语”之俗文化所颠覆中的痛楚。如果不对二千年来禅宗文化的教学规则与要素进行佛教禅师内部的严格定位,任由佛教外部的社会学者曲解,不出几十年我们的禅宗传承的价值将被世俗文化所否定和轻篾,我们将再也无法找寻回千年文明的根了。
当然,这个话题是十分得罪正在进行“宗教兼职”的大学者们脸面了,但是禅宗的确也没有在历史上开许过“兼职的禅宗”这样的身份,禅师自古都是僧侣,不可以出现俗人身份的“禅师”,也不可以出现俗人身份的“见地”,因为学者与教者在“质”上是有不同的。可是现在被人为地混淆了,僧侣的传禅地位被俗人学者的“兼职”所破坏,俗人学者误导了民众且影响了佛教内部的教学次序,教学内容的严肃性和严谨规范也被扰动,民众学禅修禅的成功机率也严重被社会所质疑。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还是必要一如继往地否定社会学府机构中的“禅宗教研地位”和他们的俗人见地。这个规则,是佛门“三归依”的三宝原则所决定的,因为佛门可没有设“大学者”这样的四宝!所以凡以“归依三宝”入了佛门的佛弟子,应当以“僧宝”为真正可靠的依止师,不要随从佛教三宝以外的学术团体学禅,才能保证学有所得、修有所为,成就福慧于次第之中。对于“大学者”们,禅师也要不怕背人情,不去奉承他们的世俗地位和金钱,他们再有那些“世俗阿睹”,也只有入我佛门“求教”的份,决无充大的空间。更不能允许以俗人身份做禅师之职,什么是禅师之职?就是以文章、法会为手段,入众广宣禅宗教学。若俗间人士将没有严谨逻辑的小抄概念充做学术内容,不顾僧团的存在做着“宗教弘法”的工作。自以为是地越庖代俎做“师”来教禅宗,就是忘了 “学者”原本是禅宗受教者的身份。我说:学者“拿大”做“师”的责任乃也应由僧团来负!为什么?因为学生都爬到老师头上来了,这个老师有没有错?学不教,师之惰。可见是为师不勤,批评不力才造成了学生不象学生、老师不象老师的局势。这点,求学者应该知道“尊师重教”在佛门禅宗里也是十分重要的,不然我们是不会对佛弟子进行入门“三归依”的约束了。小童子乃可在布袋和尚的身上挠痒痒,本算也是宽容慈悲。可一但没有了原则,一味将佛法送了人情去,这小童子就会把布袋和尚拉下法座自恃了和尚送来的人情 “无法无天”了,这不可怕么?一些极个别的和尚,随便地给俗人写的外行“弘法书”做题词,还捧场赞叹,以至社会上半僧不“熟”的人印出了大批“生坯”书,压过了佛籍原典的量。这是很不好的,这样产生的不良后果,题字赞叹俗人的和尚,是要背因果的。

禅宗公案是禅宗在中国发展出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什么是公案?公案即是古代的“考题内容”,原不一定是佛教的工具,但后来被祖师借用来考学生“佛法应用”。由于公案的故事情节是丰富多采,而它的含义却是可以深参的,因此禅师喜欢通过讲述公案情节,来考听者的佛教修行功夫。从而对听者的思维方式进行引导和分析,让听者有个参悟的空间。由于这个前题,所以禅宗公案并不是让学禅者模仿的东西。它的表述也不一定具有“历史真实性”,它是为教学而设的一种工具而已。当然,其中的人物还是真名实姓的,他们或许也有类似的事件经历。只不过,公案将典故经过教学需要进行了编辑,已是逻辑化的教学工程中的一部份了,故而也就失去了“历史”的史册价值。公案情节是不可模仿的!就象考场上的出题,不是源于请求事实的重复演示一样,它只要你做对题下的那个答案。

时下,有群好禅的学者,在网络上和文章里写的是“数百年前”的文句,格式和概念符号都是“古老的”,好象是“古人再来”一般,又好象“桃源”里归来的古人,不会说现代的话了。让人好笑至极!想然这是走了弯路,是典型的为祖师典籍的“文字”所障了。“文字障”是禅宗教学中着重要为学者解决的一项课题,这怎地却被好事者做了“禅宗修为”的炫耀了?这都是没有依止禅师门下约束的结果啊!另外,有些人将没有印证过的“公案题解”发表在自己的文章里,好象是参尽了公案― 毫无疑问了,且不说这是不是符合禅宗规矩,就从他的随意公开答案的胆子来看,就是很危险的了!禅门参公案第一律则是:“悟了,千八百公案条条解了。不悟时,却是有懂有不懂,好似无头苍蝇到处乱钻!” 是不是悟了,就看你是不是在乱钻去了!若真不乱钻了,你应该寻找禅师做你的印证去,而不是到处乱说!什么是印证?就是禅师出考题,你答。简单的,是将千八百则公案条条叫你答出来,只要一条没有答对,所有答对的题全部做废!一样是算沒有开悟。宗门不许学禅者以古人现成语句做答,回答必须以生活中的实用语言来表述,不然即是禅魔。所以,每每看到社会学者以古语谈禅为炫目,宗门下皆不禁掩鼻而笑!

当然,佛性人人本具。僧侣参公案会开悟,俗人参公案也一样能开悟。但参公案也要师僧的指导,因为公案的设立原是师僧教学的临时工具,只拿工具不求指导是完不成工具的功能的,佛门反对在违背僧宝指导下的自习佛“法”,就是这个原因。‘没有僧宝的印证,开悟也终是一个外道宗徒,不名得佛法。’这是禅宗祖师留下的遗训!即然,你被禅师证明是开悟了,就应该切实知道禅宗公案的用途和设置条件了。怎可违背禅宗公案的“保密原则”去断了后人的慧命呢?我们很难想象教育部出题统考时,部长竟会将考卷的答案全部泄于考前,这是何等荒唐的啊!若这部长自以为没错,那他的智力也太低了,还谈得上“开悟智慧”吗?所以,禅宗门庭也不对公开大肆讲谈禅宗公案的案底做赞许,这是我们宗门的宝贵精神财富,怎能任意抛掷于书坊间呢?所以,没有传承禅法的人才会以解公案著书做自己的标榜,因为他无惧于“断法脉,断慧命”的恶名,他实也无宗门法脉的承续事实!

以上有关“狂慧”在现实中的存在情况,还主要反映在南北禅法的误解中。由于说南禅是顿悟、北禅是渐悟,有 “顿悟高于渐悟”的错误认识。“狂慧”行为的解公案、说古语、搬弄典籍、不计逻辑,才有了在大脑中发展的市场。其实,现实的宗门教育中,何有顿悟高于渐悟的说法啊?这都是学者私底下弄出来的是非呀!纵观古今,你看《六祖坛经》里实也是几个弟子在闹“南北之争”,慧能与神秀间不是依旧互赞不已?宗门正统教育中,从古至今也从没有禅师在教育弟子时将顿法与渐法对立起来,实是学者看书时不认真,把观念看错了。顿法教禅与渐法教禅都在历代禅师中使用着,而且,顿渐法禅师多有互用,并于弟子众中不同地运用,或在某弟子上间互地用着,因为这两者都是人的大脑思维方式中基本的格式而已。不可能只用顿或只用渐,禅师若也这等地“古板”,还能叫“传慧命”的大宗匠吗?

对于禅法有高下之争,实质是对佛教“方法论”之上的“禅宗目的”没有明确弄清楚。什么是“禅宗的目的”呢?过去古人也常问这个问题。在典藉里,常被称之为“祖师西来意”,也就是用现代话来问 “禅宗祖师这独特方法的目的,是想教人得到个什么效果?”是的,不知行动的目的,方法便没有把握的信心和成功的希望。所以每个欲参禅的人,都一定要弄清这个问题,我问你:你弄清楚了吗?如果还糊涂,快去搞清吧!(我在此先不说出来)

禅宗修行有着许多严格的规范,除了内容上“参公案”“参话头”之外,还得有“摄心功夫”的调习手段做支护。入定摄身心,才能得到参究的正果。这叫“定慧等持”,在定的支护下,人决不会出“狂慧”的妄举。所以,禅宗有禅堂设施,有坐禅的讲究。请记住:“坐禅”是为“参究”服务的!如果脑中空空如也,就是坐个千年万年,也是枯木一段,不是禅宗方法里的“坐禅”。所以那禅堂也不是那么好坐的,禅堂里的禅师可是要行使“逼拶”的职责!不是什么坐在那里去想自己的心事,或只管昏沉迷惘。要想,只可想禅师规定的内容。一小时、一天、一月一年数年都如此!这样的“好福份”是不是世俗的大学者们都尝到过了、尝出个滋味来了么?所以古来也不是所有僧人都敢进称之“选佛场”的禅堂的!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可这“念头”实是不易“死”的,它在我们脑海中时不时地以各种内容“自由地”进出,我们大多数人都拿它没有办法啊!所以要做到参究中不起其他的心事,还不许昏沉,是多么难。可这一关都不去过,怎么参得透公案呢?

我们每一个自然的人,都有着世俗的思维心态。这种思维心态是由习惯造成的随意方式,谈不上“科学用脑”的。人若没有了精严的用脑习惯,那他的思考过程和思考结果也是不简捷有效的。他看书读经便不能有很好的理解力和把握能力,会被文字表面的习惯概念所障碍、会被文字逻辑结构的繁简所束缚。所以,宗门设置了习禅的课程,要学者在文字关上有进步,消化“学教理教义”时的“消化不良”,做“去迂腐”的工作。切记:宗门没有叫你不读经,入宗门的修行人应该是有经教基础的人,不识字也是可以参禅的,但决不能没有听过佛经(所以,禅堂就不许再去带入佛经读的)。心里若没有佛理的基础,也就没有了参公案的基础了,这与识字本身无关。有许多学者将“不识字”做为禅宗的特色,进而说出“不读经”的理由。好象反传统的样子,多让人看不起禅宗!其实说到底,还是学者们的功底浅,心思浮,于句于字的把握太欠火候,读经不能勤于思考,才弄出这一身许多古怪的精魂“壮举”来!

一个欲入宗门学禅的人,应该在门外多学经教,经教是坐禅的基本条件;一个已入宗门正在坐禅的人,应该多思维经教内容的至理,因为它是参禅最终的目的!“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是宗门每个人都应知道的。通过修禅法,我们可以得到大智慧,理解佛陀的“本怀”。进而对佛理诸法也通达无碍。所以,禅宗也称“佛心宗”。连经都不能听个明白,哪是禅宗的得益者呀!因此,每一个禅人在佛经前,都要尊重,放肆不得的!

成就禅宗的引导,正是有以上的途径。但每个人的条件不一,也不是个个都会开悟。因为开悟的机缘条件不具备,因地上没有真切准备、误入曲折的知见,都会让人无法如期破关。所以,我十分强调参禅的正确动机、参禅的正确态度,以及参禅的基础条件。这就象将玉坯雕成器,要有完整的玉料一样。不然,雕至一半,坯就裂了,白白劳动没有收获。成就佛教园满修行,当知因果.因缘的重要啊!如果哪个学者真的有如上的准备了,那么,拿出个虚心来向禅堂进发吧!得佛果非你为谁?

nature.y  2005.11.18 14:02:07    

(3539-4)  显示次数:5461(4626+835)     查看nature.y的所有文章 给nature.y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 主题索引
呵呵,文章相关人物不熟悉
文章大概有些画外音. 呵呵

皈敬三宝,一定没错. 其他情况则嫌复杂,存而不论. :)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5.11.18 15:42:05    QQ:12205397  

(3539-5)  显示次数:5300(4746+554)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 主题索引


转向网页顶端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新木优子心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 秒    ◇   



转向网页顶端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