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归档2   »论题组:3106  »上层 »主题组:15  2005.7.13 11:30:49   法华微信 注册
 转:說僧過惡 犯大重罪〖iamfisher〗(4.27 10:10) (11019)
 破谬论不叫谤僧----宗舜法师〖小草〗(4.27 11:58) (12175)
 草兄,谤僧不叫破谬论,〖十方〗(4.27 14:58) (12646)
 (被删除)〖悲智〗(4.27 16:43) (13241)
 呵呵没有那么严重,后学只是说不要太鲁莽,〖十方〗(4.27 17:17) (13867)
 (被删除)〖悲智〗(4.27 18:53) (14599)
 师兄是先有结论后找原因,请师兄再想想看。(内空)〖戏说〗(4.28 0:24) (15329)
 师兄真的认为末学做事之前没有通盘考虑?(内空)〖悲智〗(4.28 8:02) (15821)
 悲智兄啊〖十方〗(4.28 9:04) (16224)
 是指对佛陀正法的破坏程度!(内空)〖悲智〗(4.28 10:00) (16334)
 智者不谤善恶法师〖sanmei〗(5.4 14:37) (15282)
 悲智学佛用心叵测〖九〗(5.8 18:11) (15314)
 下述哪点〖十方〗(4.27 17:38) (13343)
 确实如此:破谬论不等于谤僧.〖iamfisher〗(4.27 18:06) (11910)
 偏依善导大师〖情见〗(7.13 11:30) (11830)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5 主题索引
转:說僧過惡 犯大重罪
转:說僧過惡 犯大重罪
http://hhwz.cbfn.org/showthread.php?t=66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5.4.27 10:10:13    QQ:12205397  

(3106-15)  显示次数:11019(10657+362)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7 主题索引
破谬论不叫谤僧----宗舜法师
菩萨戒四条浅说·一





校正版

宗舜法师

  内容提要:本文就菩萨戒中“说四众过戒”、“不随喜赞扬戒”、“爱恚赞毁戒”、“诽谤三宝戒”这四条戒条,结合相关经论进行了分析和解说。并针对现在流行的“不醉可以饮酒”的观点,结合五戒和菩萨戒中相关论述作了讨论,对此错误见解进行了批评和纠正。
  关键词:戒律 菩萨戒 说四众过 诽谤三宝 酒戒


  菩萨戒也称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方等戒、千佛大戒等,是修大乘菩萨道者所应受持的戒律。其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三项,菩萨戒本虽有多种,但基本上可以分为“梵网戒”和“瑜伽戒”这两类。由于菩萨戒关系到成佛这个根本问题,所以一直为修持者重视。不过,因为戒条简略,初学者往往不容易把握其中要领,难以明辨一些细微差别,更谈不上配合经论来学习,故而常常容易产生种种似是而非的看法。现提出目前大家关心较多的几个问题展开讨论,期望对于菩萨戒的学修有所裨益。

一、说四众过戒

  菩萨戒中“说四众过戒”,是指不得说在家、出家众“犯戒”之事,而非指不可说“破见”之事。所谓“过”,就是过失、罪过,泛指一切犯戒行为。
  唐/法藏《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三“初篇说过戒第六”中解释说过的六种情况云:

  一,见地上菩萨为物逆行,谓非而说。二,见三贤菩萨及四果圣人微失而说。三,说自和上、阇梨之过。四,说传法住持人过。五,说同类净戒过。六,说破戒人、无戒人过。此六皆初重次轻,应知。(1) 

  此段的意思是说,有六种情况,就算犯了“说四众过”戒:第一,见到登地菩萨(初地以上)为了度化众生,方便示现种种犯戒之象,如济公之饮酒吃肉,而说其犯戒之过。第二,见地前菩萨(三贤菩萨即位居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在登初地之前)及证得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的圣人有轻微的过失,而说其犯戒之过。第三,讲说自己的亲教师(和上)、教授师(阿阇梨)的过失。第四,讲说传法人(如上师)、住持人(过去的住持多为领众修学者,如禅宗的丛林,住持往往为开悟的善知识)的过失。第五,讲说同受净戒的戒兄弟的过失。第六,讲说破戒人、无戒人(未受戒或失去戒体者)的过失。这六种情况中,说前面的比说后面的要严重。
  针对出家人犯戒的问题,《梵网经菩萨戒本疏》中引经据典予以明示:

  又,《大悲经》中,诸出家人左手携男、右手携女,从一酒家至一酒家,不出贤劫,当般涅槃等。是故见有少许佛法所被之处,皆应赞叹。 (2)

  这是说,如果看到出家人犯戒生子女,甚至到酒家饮酒,作种种犯戒之事,但不出贤劫, (3)他们因有出家之缘,也会证得涅槃。其中引到的《大悲经》,是高齐/那连提耶舍所译,经中明言:

  阿难,我为一切天人教师,怜愍一切诸众生者。于当来世法欲灭时,当有比丘、比丘尼,于我法中,得出家已,手牵儿臂,而共游行;从酒家至酒家,于我法中作非梵行;彼等虽为以酒因缘,于此贤劫,一切皆当得般涅槃。 (4)

  所以北凉/法众译《大方等陀罗尼经》“初分”卷第一亦云:

  若有菩萨见有比丘畜於妻子随意说过者,是名犯第三重戒。(5) 

  唐/智俨集《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卷第三也说:

  三者,见有比丘畜於妻子,随意说过者犯重。 (6)

  可见,菩萨戒之说四众过,所指为犯戒之事,如娶妻生子、饮酒食荤等。此点,菩萨戒与声闻戒所说完全一致。《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六“九十事第八”中明确说:

  为大护佛法故,若向白衣说比丘罪恶,则前人于佛法中无信敬心。宁破塔坏像,不向未受具戒人说比丘过恶。若说过罪,则破法身故。 (7)

  可见,如果向在家人说出家人的罪恶,能令在家人退失对佛法的信心和敬心。所以强调宁可破坏佛塔、佛像,也不能向未受具戒者(指除比丘、比丘尼以外的)说比丘等犯戒之事。否则,说过者如同破佛法身。有关声闻戒相关之戒条,其犯相、犯缘、制意、开缘等,《四分律》、《摩诃僧祇律》等均有明文。由于比丘戒的内容,未受者不便知悉,特将相关内容附录于后,供受具者参考。

  对於破见问题,刘宋/求那跋摩译《菩萨善戒经》“优波离问菩萨受戒法”明确说:

  菩萨若有同师同学诽谤菩萨方等法藏,受学顶戴相似非法者,不应共住。若定知已,不得向人赞叹其德,是名菩萨第八重法。(8) 

  依《菩萨善戒经》所说,对於谤菩萨藏、学相似法者(关于这一内容,我们另行讨论),不能与其共住,当远离。而且,对於这种行为了解确实之后,还不能向其他人赞叹谤菩萨藏、学相似法者的其他德行(诸如持戒、造像、印经等等功德),以免他人误认为有德者而不加简别,去亲近学习,造成邪见传播、贻误众生的后果。所以,对於错误的见解,不管是谁说的,都应该驳斥。这样做不仅不犯菩萨戒,而正符合菩萨戒的精神。与此相应,菩萨对于如法的善行,当随喜赞叹,否则也是违背菩萨戒的。

二、不随喜赞扬戒

  我们一般人对于别人的错误往往看得十分清楚,而对于别人的功德,却容易忽略,有的甚至不以为然,以杂染心加以讥评。这些,不仅不符合菩萨戒的要求,而且也违犯了菩萨戒中“不随喜赞扬戒”。《瑜伽菩萨戒本》云: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他实有德,不欲显扬;他实有誉,不欲称美;他实妙说,不赞善哉;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堕、懈怠、放逸不显扬等,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将护彼意;若有疾病;若无气力;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护僧制;若知由此显扬等缘,起彼杂染憍举无义,为遮此过;若知彼德虽似功德而非实德,若知彼誉虽似善誉而非实誉,若知彼说虽似妙说而实非妙;若为降伏诸恶外道;若为待他言论究竟,不显扬等,皆无违犯。(第50条)(9) 

  此戒即明,对于他人的各种功德,必需赞叹。怀嫌恨心不赞叹的,即以染心(故意)而违犯。如果因为懒惰等因缘不能赞叹,非染心而违犯,较前略轻。可开的,即不随喜赞扬而不违犯的,有种情况:
  第一:对方少欲知足,不想他人说,不愿他人知,随顺其意,不说不犯。
  第二:自己有病,无气力等,不说不犯。
  第三:为了调伏对方的烦恼,使其从不善处出离,安置于善处,不说不犯。
  第四:为了维护僧制(禁戒),如为避免显异惑众,不说神通、证果等事,不犯。
  第五:为避免对方因称赞而起骄慢心等过失,不说不犯。
  第六:知道对方功德、美名、善说等都不是真实的,不说不犯。
  第七:为降伏外道,不说不犯。
  第八:对其事本末了解不究竟,需待说清者,不说不犯。
  可见,真正守护菩萨戒者,一定要随喜赞叹其他菩萨的真实功德。这点往往是大家忽略的。不过,随喜赞叹,并非没有原则,所赞者,必须为真实功德。即如现在,一些法师和居士印书、赠书功德甚大,使很多无佛法处得闻正法,实在是续佛慧命的好事。但是也有人以信施财物,印外道典籍,如《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俞净公遇灶神记》等宣扬宿命论观点的书,就算是有劝善之功,但因为所宣扬的宿命论与佛教缘起法完全背离,即为不如法。《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四”对此种问题有明确开示:

  若以叶纸书似正法及外道论,或先已书,授彼信解众生手中,或劝他与,当知有罪。菩萨唯应劝彼弃舍手中异论,或令书写诸佛圣教,或自欲知彼不坚实,不应开示。或有叶纸犹未书写,有来求乞,尔时菩萨应问彼言:汝今何用如是物为?彼若答言:我欲转卖,以充食用。若此叶纸,为书正法,则不应与。有财物者,应施价直。若无价直,二俱不与,亦无有罪。彼若答言:我求此物,为书正法。即以叶纸,应施与之。仍告彼言:随意受用。彼若欲书下劣典籍,不与无罪。如书下劣书等亦尔。若欲书写最胜经典,不施与者,当知有罪。(10) 

  这是说,如果用纸书写相似法和外道论劝人信受,不论是自己亲自给别人还是劝其他人给,都是违犯菩萨戒的(有罪)。菩萨应该劝人舍弃这些异论(异于正法),用这些纸书写诸佛的正法。如果菩萨有多馀的纸张,有人来求布施,这时,菩萨应该问清其用途。如果乞者说,想卖了纸张换食物,那么,要看这些纸张是预备干什么用的。如果无重要用途,可以布施。但如果纸张预备用于书写正法,那么菩萨不应施给他。然后估算这些纸张价值多少,布施相应多的钱解决别人的衣食问题。如果没有钱,不给他纸张(物)也不给他钱,不算犯戒。
  如果对方回答,是用来书写正法,则应当施与。否者犯戒有罪。
  如果对方乞这些纸张去书写外道异论(下劣典籍),菩萨不布施不犯戒。
  纸张之说,是个概说,其馀金钱等,也同此例。如果用信施的金钱,去印刷外道异论,都是属于违犯菩萨戒的,这个问题,实在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对于乐衷于学习上述外道典籍的,菩萨戒中也有明禁,如《菩萨地持经》卷五“菩萨地持方便处戒品之馀”中说:

  若菩萨于佛所说弃舍不学,反习外道邪论、世俗经典,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上聪明,能速受学;若久学不忘;若思惟知义;若于佛法具足观察,得不动智;若于日日,常以二分受学佛经,一分外典。是名不犯。如是菩萨善于世典、外道邪论,爱乐不舍,不作毒想,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11) 

  这是说,如果菩萨对于佛说经典舍弃不学,反而乐衷于学习外道邪论和世俗书籍,即为违犯菩萨戒。不犯的情况有五种:
  一是极为聪明,对于所学内容很快就学会。
  二是长时间学习佛教典籍后忆持不忘。
  三是有较强的分辨能力(思惟知义)。
  四是于佛典有不为邪说倾动的智慧。
  五是能正确处理学习内典与外典的关系,每天把学习时间分为三分,三分之二用来学习佛典,三分之一的时间学习外典。这里的外典,乃是指度众生所需之除内明(佛学)以外的四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非指邪论。
  不属于上述五种情况,即使学修《阴骘文》、《感应篇》再得力,也属于违犯菩萨戒的。可见,即是赞叹随喜,亦非无原则者,所赞必须是真实功德。




三、爱恚赞毁戒、诽谤三宝戒

  对于“说四众过”的问题,有同修不能理解,提出:对破见者(邪见者),包括出家的五众,“不得向人赞叹其德是否等于将该人的名字连同其非法之行向天下广而告之?”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纠缠要不要说,否则各有各的理由;而是要研究说了犯不犯菩萨戒,这是才是核心。这一问题,为菩萨戒中“爱恚赞毁戒”所摄。《瑜伽菩萨戒本》云: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人所有染爱心、有嗔恚心,自赞毁他,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摧伏诸恶外道;若为住持如来圣教;若为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或欲令其未净信者发生净信,已净信者倍复增长。(第39条)(12)、(13) 

  北凉/昙无谶所译《菩萨地持经》卷五“菩萨地持方便处戒品之馀”中亦云:

  若菩萨,以贪恚心自叹己德,毁呰他人,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轻毁外道,称扬佛法。若以方便,令彼调伏,如前说。又不犯者,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广。(第28条)(14) 

  此戒即明,如果菩萨以贪欲烦恼之心(染爱心)、嗔恨愤怒之心(瞋恚心),赞叹自己,斥责他人,即为违犯。毁,并不完全是指诽谤(毁谤),也有诋毁、詈骂的意思,更有指责,攻击的涵义。(15) 这一条戒和四重戒的第1条“赞己毁他” (16)的区别,即在第1条侧重于以不实之辞毁人的诽谤,而第39条侧重于对他人进行斥责、攻击。菩萨斥责乃至攻击他人,而不犯菩萨戒的情况有四种:
  第一:为了摧伏邪见外道。
  第二:为了维护圣教,住持正法。
  第三:为了调伏对方的烦恼,如马尔巴大师之于密勒日巴尊者。
  第四:为了令未对佛法生起净信者生起净信,已经生起者净信增长。
  可见,斥责的目的、对象,是考察有没有违犯菩萨戒的关键。佛教讲慈悲,但慈悲不是没有原则的调和。不简择内外道的差异的“和稀泥”,有破失三归依戒体的危险。通俗不是庸俗,平常心更不是平庸心。对于相似菩萨对佛法的破坏,菩萨戒中是十分警惕的。《瑜伽戒本》四重戒的第4条,就是谤三宝戒:

  若诸菩萨谤菩萨藏,爱乐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于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随他转,是名第四他胜处法。(17) 

  昙无谶所译《菩萨地持经》卷五“菩萨地持方便处戒品之馀”中亦云:

  菩萨谤菩萨藏,说相似法,炽然建立于相似法。若心自解,或从他受,是名第四波罗夷处法。(18) 

  这是说,如果菩萨自己诽谤菩萨法藏(泛指一切大乘经律论等),喜欢宣说开示“相似正法”(似正而邪),对于邪说,或者自己思维信受而得,或者从他人处学习而得,这都是犯重戒的。那么,什么是相似正法?《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九解释说:   云何名为像似正法?谓略有二种像似正法:一似教正法,二似行正法。若于非法生是法想,显示非法以为是法,令他于中生正法想。如是法教实故谛故,非是正法。而后像似正法显现,是故名为似教正法。若广为他如是宣说,令他受学,亦自修行,妄起法想,习诸邪行,而自憍慢称言:我能修是正行。应知是名似行正法。(19) 

  这是说,相似正法有两种,一是理上的,一是行上的。把邪见当作正法,即似教正法。对于这样的邪见自己修学、教人修学,还认为自己修学的是正法,即似行正法。论中还特别强调:“于诸经中安置伪经,于诸律中安置伪律,如是名为像似正法。”下面还举了很多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相似法。限于篇幅,不能广引,选取其中最为浅显易知的作个说明:“又闻世尊宣示称叹节量衣食,便作是言:断食而住,露体而行,最为妙善。如是亦名像似正法。”(20)这是说,听到佛说,修行人衣食要有节制、要应量知足,于是他就说:不吃饭而止住,不穿衣而行走是最好的。这就是宣说相似正法。
  我们可以举某位法师开示中的一个例子,来看看什么叫“于诸律中安置伪律”。这位法师讲于达拉斯侨教中心的《生活的艺术(1)》中说:

  这五荤菜(大蒜、小蒜、葱、韭菜、兴蕖)吃了,会使生理起反应。生吃容易动肝火;熟吃容易产生贺尔蒙,引起性冲动,妨碍清净心,妨碍修定。不食的道理就在此。但是要吃到相当的分量,才会起作用。如果家里烧菜,做为香料来配菜,起不了作用。就跟酒一样,酒要喝醉了才起作用,要是喝一点点不醉的话,不起作用。所以,我们懂得佛制定戒条的真正用意,就知道如何受持,如何做。

  这里,这位法师的意思非常明确,吃五辛、喝酒犯戒与否,不看吃不吃、喝不喝,而是要看起不起作用--对于喝酒,就是喝醉与否。表面看来很有道理,但与戒律全然违背。吃大蒜之戒,仅限于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和受梵网菩萨戒的居士,此处不谈,这里先说酒戒这个最基本的戒。刘宋/求那跋摩译《优婆塞五戒相经》中讲述了酒戒的制戒因缘:莎伽陀长老神通能伏毒龙,而误饮酒后,醉倒地上:

  佛言:圣人饮酒尚如是失,何况俗凡夫如是过罪。若是过罪,皆由饮酒故。从今日,若言我是佛弟子者,不得饮酒。乃至小草头一滴,亦不得饮。佛种种呵责饮酒过失已,告诸比丘、优婆塞:不得饮酒者,有二种:谷酒、木酒。木酒者,或用根、茎、叶、花、果,用种种子,诸果草杂作酒,酒色、酒香、酒味,饮能醉人,是名为酒。若优婆塞尝咽者,亦名为饮,犯罪。若饮谷酒,咽咽犯罪。若饮酢酒,随咽咽犯。若饮甜酒,随咽咽犯。若啖麴能醉者,随咽咽犯。若啖酒糟,随咽咽犯。若饮酒淀,随咽咽犯。若饮似酒色、酒香、酒味,能令人醉者,随咽咽犯。若但作酒色,无酒香、无酒味,不能醉人及余,饮皆不犯。(21) 

  这里要注意的几点是:
  第一:什么是酒?
  据戒经,用各种原料制作,有酒的颜色、酒的香气、酒的味道,喝了后,能使人麻醉的,就是酒。“饮能醉人”,不是看“能醉某人”,而是“能醉任何一人”。否则,我们可以说:我的酒量好,这种酒我喝了不醉,所以这酒就不是酒。其他似酒(不是酒但象酒),能使人醉的,也算在酒中。所以麻醉品之戒同此。
  第二:喝多少犯戒?
  据戒经,标准是取一茎小草,用草尖在酒中沾一下的那一滴。等于或者大于那一滴,就算犯。
  第三:如何结罪?
  据戒经,每咽一口,即犯一次。所以叫“随咽咽犯”、“咽咽犯罪”。
  第四:何者不犯?
  据戒经,看起来象酒,但没有酒香、没有酒味,不能醉人等,喝了不犯。如做菜中加入酒(如黄酒)作调料,如果烧熟后没有酒香酒味,也不能醉人,则不为犯。糯米酒(酒酿)煮熟符合上述条件,饮而不犯。所以蕅益大师作《五戒相经笺》明言:“若食中不知有酒,或酒煮物,已失酒性,不能醉人者,并皆无犯。” (22)
  至于有没有人抓住“煮熟”来作文章开方便法门以满足私欲,则不是谁能限制的。如果有心要犯,戒不戒对他来说都没有什么,当然,不戒多了点心理安慰。但不能因为怕人家犯,索性唱更高之论。南山道宣律师云:“饮酒,有人于下加辛肴者,正文无此。然既受净戒,焉啖羶臭,理不可也。”(23)此即是说,有人在饮酒戒下加上戒食五辛,但戒文原无,故不可加。但已经受戒,怎么还要吃那些羶臭的东西?道理上是不可以的。所谓“过犹不及”,佛之戒律,根本在于保护行者,而非使人动弹不得,更不是越奇怪越苛刻越好。
  有人说:在《阿毗达磨法蕴足论》中,五戒以其细节与分支的形式出现,五戒中的酒戒,严格上来是两条戒,即即“饮味诸酒放逸处者。”也就是说,第一,要“谓饮咽啜。如上诸酒,名饮诸酒。”,也就是说多少喝了酒了,然后第二,“放逸处者,谓上诸酒,饮已能令心生憍傲,惛醉狂乱,不识尊卑,重惑恶业,皆因此起。放逸所依,名放逸处。”说不能饮酒,注意遮止的是这一戒的第一粗分支,而那位法师显然亦非常注意遮止这戒的第二粗分支。所谓:“酒要喝醉了才起作用,要是喝一点点不醉的话,不起作用。”完全应该理解为要是醉酒且胡为了,就不但犯了沾染酒的“罪”,且完全破了酒戒了,这些不需要理解成鼓励喝酒。
  我们认为:“五戒以其细节与分支的形式出现,五戒中的酒戒,严格上来是两条戒,即‘饮味诸酒放逸处者’”之说,是没有读懂原文的错误理解。唐/玄奘译《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一“学处品第一”原文如下:

  尔时世尊,告苾刍众:诸有于彼五怖罪怨不寂静者,彼于现世,为诸圣贤同所诃厌,名为犯戒自损伤者。有罪有贬,生多非福。身坏命终,堕险恶趣,生地狱中。何等为五?谓杀生者,杀生缘故,生怖罪怨。不离杀生,是名第一。不与取者,劫盗缘故,生怖罪怨。不离劫盗,是名第二。欲邪行者,邪行缘故,生怖罪怨。不离邪行,是名第三。虚诳语者,虚诳缘故,生怖罪怨。不离虚诳,是名第四。饮味诸酒放逸处者,饮味诸酒,放逸处缘故,生怖罪怨。不离饮酒诸放逸处,是名第五。有于如是五怖罪怨不寂静者,彼于现世,为诸圣贤同所诃厌,名为犯戒自损伤者。有罪有贬,生多非福。身坏命终,堕险恶趣,生地狱中。(24) 

  这里把杀、盗、邪淫、妄语、饮酒,称为“五怖罪”,盖犯此五,既违佛制,故称违“罪”;又当堕落,故称为“怖”;“不寂静”即是染犯。论中说得非常清楚,什么叫“饮味诸酒放逸处”?--“放逸处缘”,喝酒是放逸之“缘”,即因饮酒而成放逸。“味”在古代汉语里是“吃、进食”的意思,和“喝”或者“饮”是同一个意思。放逸处的“处”,指放逸这种心理作用生起的场所。但任何作用不能独存,必须依于因缘,而这里所说放逸生起的缘,就是喝酒。也就是说,饮酒是因,放逸是果。二者一体两面,是因果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所以不能把酒戒分成两条来看:一是有没有饮酒,二是有没有放逸。《法蕴足论》接着即说:“离饮诸酒放逸处者,离饮诸酒放逸处缘故,灭怖罪怨。能离饮酒诸放逸处,是名第五。”这是说的能持酒戒。什么叫远离饮酒放逸处?就是远离饮酒这个放逸之缘,能灭怖、罪、怨(因堕落受苦而怨尤)。请注意“离饮诸酒放逸处缘故”这一句。再退一步来说,就算所谓的“两条论”成立,依《法蕴足论》也必须“能离饮酒诸放逸处”,就是说离此两条,才能称为持第五条酒戒,那么,仅持不放逸算不算持戒?所以前面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我们还要警惕的是这样的论调,有人说:现在的社会,跟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不同。如果佛出现在今天的社会,一定劝大家天天吃大蒜。因为现在的疾病很多,蒜能够治疗,特别是对于肺病。
  这类的观点带有很强的隐性毒害:
  第一,强调时代的不同,则佛陀的教法当随时代变易而变易,那么,佛法不再是“诸佛常法”了,则佛陀当年说的经典、制订的戒律在今天可能很多都要修改,如果这样,佛教可能就要被改得面目全非,这种话里,暗藏改经改戒之机。

。。。
  由于“像似正法非真正法能障正法”(28),对于佛法的破坏,往往难以估量,所以摧灭相似正法,是菩萨应行之正业。《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六“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真实义品第四”云:

  四者,菩萨能正除遣所化有情随所生起一切疑惑,护持如来妙正法眼,令得久住。于能隐没如来圣教像似正法,能知、能显、能正除灭,当知是名善入如来密意言义胜利之业。(29) 

  这就是说,菩萨应该护持正法,使正法久住。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对于能够隐没遮蔽佛陀正法的“相似正法”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能了知,不为邪说迷惑(能知)。
  第二,能揭露,不使其迷惑众生(能显)。
  第三,能如法摧灭,消除其对佛陀正法的破坏力(能正除灭)。
  这是最能善巧契入如来密意、语言、法义的最为殊胜的行为!

  综而言之,作为佛弟子,为维护正法,对于坏正见、灭法眼的内、外道论断的破斥是合乎菩萨戒戒条和菩萨戒精神的。也就是说,不论广说不广说,都不违背菩萨戒。至于要不要广说,那就要看某种邪说的影响范围。在其范围之中,有针对性的去做肃清与消毒的工作是必要的,但超过了特定的范围,就未免法不对机,药不对症了。
  一些同修出于慎重和好意,对某些问题有不同意见,或者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菩萨畏因,不等于菩萨怕邪。因果不是拿来吓唬人、不许人开口的。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都可以拿出来讲,何尝又不是在积集成佛资粮?!如果斤斤计较于个的得失利害,不以圣教三宝为念,听任邪说横行,根基既毁,大厦何存!这样的人,说修大乘,其实不如二乘。蕅益大师谓:“居常谓坏法门者,皆撑法门人。齐桓晋文,尊周适所以坏周。方痛惩之不暇,奚忍蹈其覆辙!”(30)逆耳忠言,宁不深思!!!


  2002年3月10日改定于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无尽灯楼


 戒幢佛学教育网 期刊杂志 2002年戒幢电子杂志 戒幢电子杂志总016期
  供稿:西园寺网站                      
 

小草  2005.4.27 11:58:26    

(3106-17)  显示次数:12175(11519+656)     查看小草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0 主题索引
草兄,谤僧不叫破谬论,
破谬论——对的是“事”,谤僧——对的是“人”,在破谬论的范围内辩论商讨并无疑义,但谤僧则不可。僧宝是三宝之一,是佛子的皈依处,净空法师是僧人,除了是个体的“净空”,还是共体的“法师”,宗舜法师在文中提及净空法师时也说的是“某位<法师>”,而该网站干脆铺天盖地称“邪师”,并且宗舜法师是出家人,当然有资格论议,为什么要把这文章引申到这等程度上?该网站还把净空法师拿来和李洪志并提,这不仅是对某个具体的人的抵毁,更是对佛教象征的毁谤,你要不信可以测试一下,把该网站文章给外人看,然后你再问他们对佛教有什么印象,保管是相当糟糕,最低限度人家也会觉得你们佛教斗来斗去不干正事。所以草兄不要搞错了,现在的焦点不是谬论与正论的问题,而是在家人有没有谤僧?有没有违反论坛规则?

十方  2005.4.27 14:58:03    来自:云南昆明  

(3106-20)  显示次数:12646(12323+323)     查看十方的所有文章 给十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1 主题索引
(被删除)

悲智  2005.4.27 16:43:04    

(3106-21)  显示次数:13241(12911+330)     查看悲智的所有文章 给悲智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悲智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2 主题索引
呵呵没有那么严重,后学只是说不要太鲁莽,
我不过是认为悲智兄不适宜用这种激烈的方式评价僧人,是对这件事,您如果也对事,怎么说我没意见,但对人,尤其是对出家人应当慎重些,不对吗?对事不对人,在家人不议出家人,这是和无诤论坛的制度,我并不认为我可以说服您,但我作为版主维护这个制度,请您理解。

十方  2005.4.27 17:17:13    来自:云南昆明  

(3106-22)  显示次数:13867(13542+325)     查看十方的所有文章 给十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7 主题索引
(被删除)

悲智  2005.4.27 18:53:10    

(3106-27)  显示次数:14599(14253+346)     查看悲智的所有文章 给悲智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悲智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4 主题索引
师兄是先有结论后找原因,请师兄再想想看。(内空)

戏说  2005.4.28 0:24:25    

(3106-34)  显示次数:15329(14889+440)     查看戏说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5 主题索引
师兄真的认为末学做事之前没有通盘考虑?(内空)

悲智  2005.4.28 8:02:45    来自:长春市  QQ:110915788  

(3106-35)  显示次数:15821(15434+387)     查看悲智的所有文章 给悲智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悲智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6 主题索引
悲智兄啊
即便站在您这一方,说净空法师比李洪志还坏,这也实在是……唉……

十方  2005.4.28 9:04:26    来自:云南昆明  

(3106-36)  显示次数:16224(15930+294)     查看十方的所有文章 给十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7 主题索引
是指对佛陀正法的破坏程度!(内空)

悲智  2005.4.28 10:00:37    来自:长春市  QQ:110915788  

(3106-37)  显示次数:16334(16011+323)     查看悲智的所有文章 给悲智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悲智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2 主题索引
智者不谤善恶法师
阿弥陀佛 善哉 善哉
难可否认仁者所言凿凿有据,彼师演教确有须应审慎之处.但以邪师称谓却欠妥.我们看世尊既与外道论亦不咄咄逼人.即使表达正见也应考虑契入方式,这样人才容易接受,也才能达到矫枉的目的.

sanmei  2005.5.4 14:37:32    

(3106-82)  显示次数:15282(14839+443)     查看sanmei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1 主题索引
悲智学佛用心叵测
请问悲智学佛目的何在?FL功也看,佛教也看,伊斯兰教也看,你连不二法门这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吗?
你说净空邪师,我看你比他更邪。你看各种教派的目的不是想学佛法,目的在于驳倒名人,显示你比他们更伟大,好出名立腕儿。
希望你端正学佛态度。不然,以后说不定又去看基督教,用来攻击佛教。

九  2005.5.8 18:11:50    来自:长春  

(3106-91)  显示次数:15314(14930+384)     查看九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3 主题索引
下述哪点
下述哪点的问题如果是对事,那么辩论或许会有意义,但那些点都预埋了对人的前提。如果是对事,那么结论可能是“某法师的某些言论不如法”“不应盲从权威”等等,但如果是对人,那么结论就可能是“某某是邪师”“某某与李洪志一样”等等,这就与法华论坛的初衷违背了,所以悲智兄不妨先放弃这个咄咄逼人的锋芒,考虑一下论坛的规则好吗?

十方  2005.4.27 17:38:58    来自:云南昆明  

(3106-23)  显示次数:13343(12994+349)     查看十方的所有文章 给十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5 主题索引
确实如此:破谬论不等于谤僧.
如何把握尺度,大家都自有各自的分寸。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05.4.27 18:06:47    QQ:12205397  

(3106-25)  显示次数:11910(11578+332)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2 主题索引
偏依善导大师
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情见  2005.7.13 11:30:49    

(3106-92)  显示次数:11830(11567+263)     查看情见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2 主题索引


转向网页顶端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AAA?久经堂药浴??云南?邢大运觊(史)?Lumières ??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01 秒    ◇   



转向网页顶端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