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历史文章   »论题组:1000  2001.6.24 21:05:25   法华微信 注册
 又是月圆夜,诸位且莫辜负这一轮圆月!〖清源老汉〗(6.6 21:20) (6.24 21:05) (1959)
 不就是个悬在太空中的泥巴团嘛〖gentleLion〗(6.6 23:52) (1975)
 这烂泥巴慎勿装在心里!(内空)〖清源老汉〗(6.10 6:45) (2030)
 嘻嘻,〖gentleLion〗(6.10 16:46) (2042)
 老汉装卸从来没人见得!〖清源老汉〗(6.13 10:37) (2081)
 这老汉原来是心里有事〖gentleLion〗(6.13 14:30) (2097)
 已见“心里有事”,不知是装是卸?(内空)〖lvm〗(6.14 23:43) (2153)
 嘻嘻,无事无事。〖gentleLion〗(6.15 14:11) (2131)
 ^o^(内空)〖lvm〗(6.15 14:28) (2200)
 供养老汉!〖hyouzj〗(6.11 7:36) (2087)
 您拿来什么老汉都吃。(内空)〖清源老汉〗(6.12 11:25) (2073)
 是“细摸将来”吗?(内空)〖lvm〗(6.14 23:49) (2116)
 唉,又忙晕了。竟忘记明月高悬。(内空)〖南竹〗(6.7 0:55) (1964)
 不是无记!(内空)〖小放牛〗(6.10 20:45) (2030)
 是什么?(内空)〖南竹〗(6.10 21:07) (2085)
 是忙晕了?还是明月高悬?您挑一个吧。(内空)〖lvm〗(6.14 19:38) (2217)
 那是您的事。(内空)〖南竹〗(6.14 20:05) (2218)
 看见没有,“晕”上有“日”。〖lvm〗(6.14 20:26) (2331)
 您可真是赶牛不用鞭子啊 :-D〖南竹〗(6.14 21:14) (6.15 0:22) (2310)
 那就用牛吧。(内空)〖lvm〗(6.15 0:34) (2379)
 牛太倔,用着不顺手。俺就想躲个清闲,可又没处躲。(内空)〖南竹〗(6.15 3:16) (2380)
 您若想去,我倒知道个地方。(内空)〖lvm〗(6.15 8:02) (2450)
 哪里?(内空)〖南竹〗(6.15 11:04) (2432)
 顺手牵牛来。〖lvm〗(6.15 14:23) (6.15 21:47) (2497)
 古人认为,说的太多,易#(内空)〖起步〗(6.15 6:46) (6.15 10:04) (2304)
 也许古人认为,说的太多,易······〖起步〗(6.15 6:51) (2308)
 不就是个夜郎自夸吗?(内空)〖haozhuxiangshixiang〗(6.7 21:25) (2245)
 只因我们心中有个自己,才见着个“夜郎自夸”啊。〖南竹〗(6.7 23:17) (2455)
 顶礼善知识!仁者心中已见!〖haozhuxiangshixiang〗(6.8 8:43) (2577)
 老汉才是真善知识,苦口婆心接后人啊。〖南竹〗(6.8 12:34) (2657)
 有人在赶老汉出论坛了。(内空)〖清源老汉〗(6.10 6:46) (2735)
 哎!来是慈悲!走;还是慈悲! 老汉:不用这样吗?〖hyouzj〗(6.10 16:35) (2816)
 缘聚则出现,缘散就消失。(内空)〖清源老汉〗(6.12 10:58) (2774)
 如此源头泛滥,万物不覆唉!(内空)〖bymcguolairen〗(6.11 13:59) (2762)
 不会吧?〖zcchft〗(6.11 15:43) (2764)
 解释一下,同时致hyouzj学长及学长的化身〖木鱼〗(6.11 20:15) (2756)
 哈哈,大士之言甚是,即非俗眼视人,又无持高忘行,既是真修行人呀!(内空)〖暴狮子〗(6.12 8:36) (2764)
 先生眼花?^_^(内空)〖木鱼〗(6.12 11:58) (2769)
 难道还有个“机锋”?!〖南竹〗(6.13 3:13) (2758)
 语是清心自性流,不是机锋也是机锋(内空)〖木鱼〗(6.13 11:40) (2769)
 不曾湿着袈裟角吧。(内空)〖lvm〗(6.14 19:40) (2790)
 老汉老汉,俺被您噎死了。(内空)〖南竹〗(6.15 3:29) (2738)
 也甚妙。(内空)〖lvm〗(6.15 8:13) (2810)
 阿弥陀佛〖又见吹烟〗(6.9 15:10) (2473)
 我不明白〖lularw〗(6.11 23:52) (2718)
 您会明白的〖南竹〗(6.12 3:31) (2689)
 我以为善恶有别〖lularw〗(6.12 18:28) (2866)
 那就多看些佛经吧。但是,〖南竹〗(6.13 3:42) (2746)
 是我修习不够〖lularw〗(6.12 18:43) (6.12 21:16) (2871)
 请莫用我们狭隘的凡夫之心去“理解”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南竹〗(6.13 4:02) (2801)
 多谢南竹,我将用心修习。(内空)〖lularw〗(6.13 10:54) (2960)
 说得不对的请指正〖lularw〗(6.12 21:46) (2901)
 “归一”无碍“泾渭分明”:〖lvm〗(6.15 0:33) (2824)
 lularw,你多问问这位吧。他能帮你掰扯清楚。〖南竹〗(6.15 3:37) (2803)
 这么一掰扯,哪走得了啊!(内空)〖lvm〗(6.15 14:32) (2875)
 挺聪明的。。 ^_^〖gentleLion〗(6.15 20:39) (2771)
 俺再补充两句〖gentleLion〗(6.15 20:54) (2774)
 学佛如层层剥笋,现在没有必要考虑这类问题。〖钱昭〗(6.14 21:18) (2650)
 您说的极是。做任何事都应该一步步来,实实在在地。〖lularw〗(6.14 23:17) (6.14 23:21) (2825)
 多谢各位指点,我想我该多看几部经书(内空)〖lularw〗(6.16 11:13) (2733)
 嘻嘻…好久不见,老汉近来可好?(内空)〖彬彬〗(6.8 7:46) (1951)
 如果此心似琉璃,便是人间好时节。(内空)〖清源老汉〗(6.10 6:49) (1953)
 请问老汉!野狐皮多少钱一张?(内空)〖bymcguolairen〗(6.11 15:17) (1995)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内空)〖耿心护教〗(6.11 20:06) (1972)
 独弦音清孤月明〖zk〗(6.8 16:06) (1948)
 阿弥陀佛〖又见吹烟〗(6.9 14:08) (1955)
 无音可知 知也非音 若真知音 不瞎即聋(内空)〖清源老汉〗(6.10 6:55) (1978)
 这么说老汉是瞎子掌灯照明路了?……又有戏了……还是不演为好!(内空)〖hyouzj〗(6.11 7:44) (2029)
 a/〖苦衷〗(6.8 17:57) (6.24 17:49) (1940)
 老汉还活着!(内空)〖清源老汉〗(6.10 6:57) (1946)
 是“有化化有有亦化”吧。〖南竹〗(6.12 3:57) (1939)
 南无阿弥陀佛.(内空)〖苦衷〗(6.13 11:58) (6.24 17:53) (1940)
 谁收费呢?〖Private Eyes〗(6.15 18:44) (1939)
 无生〖苦衷〗(6.13 14:58) (6.24 17:51) (1940)
 这月光真美!〖木鱼〗(6.8 20:55) (1944)
 那里去了?(内空)〖清源老汉〗(6.10 7:13) (1954)
 原地不曾动。〖木鱼〗(6.10 8:48) (6.10 12:49) (1952)
 动是要动的,问题是怎么动法。〖zk〗(6.11 20:53) (1948)
 谢谢师兄提醒。〖木鱼〗(6.12 22:18) (1953)
 唉!太可惜了!(内空)〖清源老汉〗(6.12 11:00) (1955)
 谢谢老汉。(内空)〖木鱼〗(6.12 11:41) (1956)
 仔细点!您凭个什么谢老汉?(内空)〖清源老汉〗(6.13 10:40) (1956)
 知不足然后行。(内空)〖木鱼〗(6.13 11:38) (1955)
 您靠什么知靠什么行?仔细点!(内空)〖清源老汉〗(6.13 11:46) (1956)
 知者是他,行者是他,知行不二。(内空)〖木鱼〗(6.13 12:26) (1955)
 真个知解宗徒!(内空)〖清源老汉〗(6.13 19:57) (1955)
 再谢老汉!〖木鱼〗(6.13 21:12) (1956)
 !!!〖清源老汉〗(6.14 12:50) (1959)
 好个老儿!〖随便〗(6.14 13:07) (6.14 13:28) (1956)
 ^\_\^〖木鱼〗(6.14 17:11) (6.14 17:36) (1956)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内空)〖钱昭〗(6.14 17:25) (1952)
 请问佬汉:源头水中可有能见的?(内空)〖nishigkliangchong〗(6.15 6:32) (1988)
 参见老汉!(内空)〖小放牛〗(6.10 20:47) (1954)
 哦!(内空)〖清源老汉〗(6.12 11:22) (1961)
 不知老汉清源中可见得蛟龙?〖小放牛〗(6.17 20:36) (6.17 20:41) (1964)
 六风头里不见影……(内空)〖bymcguolairen〗(6.11 15:21) (1975)
 問候並請教老先生〖智行〗(6.9 13:40) (1939)
 通天大道你不走,却在墙脚打窟窿。〖清源老汉〗(6.10 7:02) (1943)
 先生要我全體忘卻是嗎﹖(内空)〖智行〗(6.10 9:56) (1939)
 我曾经问个不休......〖wxj〗(6.11 20:42) (1942)
 問候道友。〖智行〗(6.14 14:26) (1939)
 怎知如何是“粘着”,如何是不“粘着”呢?(内空)〖gentleLion〗(6.14 18:41) (1939)
 不粘﹕任它空華亂發﹐心體如如不動。〖智行〗(6.14 20:43) (1939)
 你说哪个不动?〖gentleLion〗(6.14 21:12) (1939)
 空華起處便是﹗(内空)〖智行〗(6.14 21:28) (1939)
 这不。。。〖gentleLion〗(6.14 21:38) (1939)
 知是空華﹐粘個什麼﹖^_^(内空)〖智行〗(6.14 21:45) (1939)
 被这个“知”“是”“空华”粘着。。。〖gentleLion〗(6.14 21:51) (1939)
 累不累?(内空)〖起步〗(6.14 22:47) (1944)
 前后有什么矛盾么?(内空)〖gentleLion〗(6.14 22:51) (1939)
 报告WISE法师:帖子中有内容,但是标题确显示(内空)。(内空)〖gentleLion〗(6.14 23:12) (1939)
 善知识用“编辑”功能补充内容试试看。程序没有收到内容的时候自动显示内空,〖wise〗(6.15 11:25) (1939)
 法师误会,后学是指[起步]兄的[累不累]那帖〖gentleLion〗(6.15 14:15) (1939)
 是否是签名?(内空)〖大千〗(6.15 16:55) (1940)
 是签名。论坛程序没把签名和内容明显地分开,是一个缺点。〖wise〗(6.15 18:27) (1939)
 既然是空華﹐怎麼粘﹖您能被空粘著嗎﹖〖智行〗(6.15 19:57) (1939)
 嘻嘻,“粘”得这么紧没看到???〖gentleLion〗(6.15 20:17) (1939)
 是啊﹗是啊﹗〖智行〗(6.15 22:07) (1939)
 你怎么能说出这么丢人的话。〖清源老汉〗(6.12 11:04) (1945)
 可以请老汉一个净土方面的疑问吗?(内空)〖默竹〗(6.12 14:17) (1954)
 有为与无为用什么去……(内空)〖默竹〗(6.12 14:20) (1942)
 沒別的意思﹐“忘”就是在行時不理會不分別〖智行〗(6.14 13:58) (1942)
 月圆自有时〖又见吹烟〗(6.9 14:40) (1942)
 此一天,彼一天,哪天不是月圆夜?(内空)〖随便〗(6.10 10:03) (1942)
 老汉宁死也不敢这么说!(内空)〖清源老汉〗(6.12 11:05) (1942)
 风到疾时底蕴薄〖随便〗(6.12 12:17) (6.12 13:38) (1943)
 月体本无偏圆,光相不无盈昃。谢老汉〖涂中〗(6.10 10:43) (1943)
 简单的事让您搞复杂了。〖清源老汉〗(6.12 11:11) (1943)
 随侯之珠弹雀去,贫家垃圾留自珍;喝棒抡起头不动,机锋偏遇涂鸦人。〖涂中〗(6.13 7:16) (1941)
 别因为喜爱黄金而吃了它。〖清源老汉〗(6.13 11:47) (6.13 15:29) (1944)
 谢老汉〖涂中〗(6.13 15:55) (1943)
 它年此月清辉在,借问老汉作何想?(内空)〖海音〗(6.10 10:55) (1943)
 他年再说。(内空)〖清源老汉〗(6.12 11:12) (1944)
 纵然云卷云舒,月却“我行我素”。〖zk〗(6.10 16:11) (6.10 21:54) (1950)
 佛说法华,五千人退席。您看佛说法华好还是不说法华好?〖南竹〗(6.10 22:40) (1963)
 曾闻: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行愿,惟有行愿---南老师说(内空)〖古慈〗(6.12 8:36) (1981)
 佛说法华...〖圆礼〗(6.12 10:13) (1970)
 佛说法华,成就无量众生成佛,五千退席僧众亦有机缘为后来成佛者度化。(内空)〖hahaha〗(6.15 10:25) (2000)
 真是满口胡言,老汉的头才让你们给搞昏了。(内空)〖清源老汉〗(6.12 11:15) (1957)
 体昏?相昏?体相皆昏?源清乎?清源乎?(内空)〖古慈〗(6.13 15:26) (1961)
 略论明心见性(元音老人著)〖木鱼〗(6.13 17:24) (1955)
 独弦音清孤月明,不舍娑婆沦落人;清音落在空籁处,月明总慰清净心。〖涂中〗(6.12 9:07) (6.12 15:19) (1943)
 阿弥陀佛(内空)〖西去〗(6.12 13:37) (1945)
 诸位珍重,老汉拜别!〖清源老汉〗(6.13 20:19) (6.13 20:55) (1949)
 老汉慢走!别忘了,砍完了柴火再来啊!(内空)〖nishigkliangchong〗(6.13 21:20) (1982)
 謝老先生﹗懇請再來。(内空)〖智行〗(6.14 14:29) (1945)
 这个论坛办得很好,想来取经,却赶上老师走了。〖lvm〗(6.14 17:06) (1988)
 是啊,学佛确需谦虚。〖zk〗(6.14 21:06) (1946)
 知之为知之是知也,知之为不知是慢也。(内空)〖木鱼〗(6.14 21:11) (1955)
 还是不称你老汉,免得你头晕……〖nishigkliangchong〗(6.15 7:06) (1971)
 自家门雪自己扫,也怜他人瓦上霜。〖涂中〗(6.15 10:26) (1946)
 懒人的高妙〖乡巴佬〗(6.15 19:59) (1939)
 !〖清源老汉〗(6.19 13:29) (1943)
 你比俺勤快, 老汉!(内空)〖乡巴佬〗(6.19 21:47) (1939)
 致清源老汉〖涂中〗(6.20 0:49) (1977)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又是月圆夜,诸位且莫辜负这一轮圆月!
这月亮让老汉想起八百年前的药山.
师一夜登山经行,忽见云开月出,大笑一声,澧阳东九十里尽闻。
嗨!这笑声至今振耳发聩,我只有低吟浅唱了。这又有什么不同。
月一
常记当年老药山
皎皎心扉不虚掩
高岗临风傍月笑
多少梦客竟嗒然

刺史李翱问:如何是道?师曰:云在青天水在瓶.
唉!问个什么,读书一世,却不知究竟之理,苦啊!一个个如蝇如虫寻找入处,岂知有修有证皆小法劣法.
月二
云在青天水在瓶
一片真心呈于君
娑婆谁是知音者
独弦音清孤月明

一日众集延师示法,师止便回,院主追问其因,师曰:经有经师,论有论师,律有律师,怎怪老僧.
这岂不难死那帮逐声扪响之徒吗!还是让老汉给这条蛇添上足吧.
月三
千古明月万里天
清辉常洒行人脸
夜半人静风初定
又推竹影到床前


老汉困了,你们忙吧.

发布于:2001.6.6 21:20:19    修改于:2001.6.24 21:05:25  
清源老汉  2001.6.6 21:20:19    

(1000-1)  显示次数:1959(1939+20)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不就是个悬在太空中的泥巴团嘛
看把您多情成这样, 嘻嘻. ^_^

gentleLion  2001.6.6 23:52:11    

(1000-2)  显示次数:1975(1975+0)     查看gentleLion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6 主题索引
这烂泥巴慎勿装在心里!(内空)

清源老汉  2001.6.10 6:45:02    

(1000-16)  显示次数:2030(2025+5)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3 主题索引
嘻嘻,
俺想学学怎么装,如何装, 老汉教教..

gentleLion  2001.6.10 16:46:13    

(1000-33)  显示次数:2042(2042+0)     查看gentleLion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7 主题索引
老汉装卸从来没人见得!
嗨!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清源老汉  2001.6.13 10:37:22    

(1000-87)  显示次数:2081(2075+6)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6 主题索引
这老汉原来是心里有事
装着无事。。。 ^_^

gentleLion  2001.6.13 14:30:28    

(1000-96)  显示次数:2097(2097+0)     查看gentleLion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33 主题索引
已见“心里有事”,不知是装是卸?(内空)

Lvm

lvm  2001.6.14 23:43:25    

(1000-133)  显示次数:2153(2113+40)     查看lvm的所有文章 给lvm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3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50 主题索引
嘻嘻,无事无事。
此事嘴上难说,是装还是卸都是自作多情。
只是别把这些事都当“真”就好。无事最清静。。

gentleLion  2001.6.15 14:11:32    

(1000-150)  显示次数:2131(2131+0)     查看gentleLion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5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53 主题索引
^o^(内空)

Lvm

lvm  2001.6.15 14:28:08    

(1000-153)  显示次数:2200(2157+43)     查看lvm的所有文章 给lvm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5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1 主题索引
供养老汉!
怕事老汉心中没有吧?……不妨先装进去看看,也好给自己照个路!

hyouzj  2001.6.11 7:36:49    来自:nibuchahuichubulesan  QQ:25812450  

(1000-41)  显示次数:2087(2053+34)     查看hyouzj的所有文章 给hyouzj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2 主题索引
您拿来什么老汉都吃。(内空)

清源老汉  2001.6.12 11:25:51    

(1000-72)  显示次数:2073(2066+7)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34 主题索引
是“细摸将来”吗?(内空)

Lvm

lvm  2001.6.14 23:49:55    

(1000-134)  显示次数:2116(2080+36)     查看lvm的所有文章 给lvm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3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 主题索引
唉,又忙晕了。竟忘记明月高悬。(内空)

南竹  2001.6.7 0:55:40    

(1000-3)  显示次数:1964(1964+0)     查看南竹的所有文章 给南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4 主题索引
不是无记!(内空)

小放牛  2001.6.10 20:45:59    

(1000-34)  显示次数:2030(2025+5)     查看小放牛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7 主题索引
是什么?(内空)

南竹  2001.6.10 21:07:05    

(1000-37)  显示次数:2085(2085+0)     查看南竹的所有文章 给南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14 主题索引
是忙晕了?还是明月高悬?您挑一个吧。(内空)

Lvm

lvm  2001.6.14 19:38:05    

(1000-114)  显示次数:2217(2167+50)     查看lvm的所有文章 给lvm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1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16 主题索引
那是您的事。(内空)

南竹  2001.6.14 20:05:45    

(1000-116)  显示次数:2218(2218+0)     查看南竹的所有文章 给南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1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17 主题索引
看见没有,“晕”上有“日”。
比明月还亮啊。

Lvm

lvm  2001.6.14 20:26:21    

(1000-117)  显示次数:2331(2287+44)     查看lvm的所有文章 给lvm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1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22 主题索引
您可真是赶牛不用鞭子啊 :-D

发布于:2001.6.14 21:14:48    修改于:2001.6.15 0:22:35  
南竹  2001.6.14 21:14:48    

(1000-122)  显示次数:2310(2310+0)     查看南竹的所有文章 给南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2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36 主题索引
那就用牛吧。(内空)

Lvm

lvm  2001.6.15 0:34:51    

(1000-136)  显示次数:2379(2345+34)     查看lvm的所有文章 给lvm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3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37 主题索引
牛太倔,用着不顺手。俺就想躲个清闲,可又没处躲。(内空)

南竹  2001.6.15 3:16:51    

(1000-137)  显示次数:2380(2380+0)     查看南竹的所有文章 给南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3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44 主题索引
您若想去,我倒知道个地方。(内空)

Lvm

lvm  2001.6.15 8:02:39    

(1000-144)  显示次数:2450(2402+48)     查看lvm的所有文章 给lvm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4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48 主题索引
哪里?(内空)

南竹  2001.6.15 11:04:34    

(1000-148)  显示次数:2432(2432+0)     查看南竹的所有文章 给南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4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52 主题索引
顺手牵牛来。

Lvm

发布于:2001.6.15 14:23:57    修改于:2001.6.15 21:47:36  
lvm  2001.6.15 14:23:57    

(1000-152)  显示次数:2497(2455+42)     查看lvm的所有文章 给lvm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5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41 主题索引
古人认为,说的太多,易#(内空)

求教:万法皆空,因果依何而立?

发布于:2001.6.15 6:46:17    修改于:2001.6.15 10:04:15  
起步  2001.6.15 6:46:17    

(1000-141)  显示次数:2304(2296+8)     查看起步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4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42 主题索引
也许古人认为,说的太多,易······
大概是不是“日”,而是“曰”,供参考。

求教:万法皆空,因果依何而立?

起步  2001.6.15 6:51:29    

(1000-142)  显示次数:2308(2299+9)     查看起步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4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 主题索引
不就是个夜郎自夸吗?(内空)

haozhuxiangshixiang  2001.6.7 21:25:44    

(1000-4)  显示次数:2245(2176+69)     查看haozhuxiangshixiang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 主题索引
只因我们心中有个自己,才见着个“夜郎自夸”啊。
可曾闻“佛眼中,众生皆是佛。众生眼中,佛亦是众生”。莫道他人恶,善恶乃我心中现。

南竹  2001.6.7 23:17:15    

(1000-5)  显示次数:2455(2455+0)     查看南竹的所有文章 给南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 主题索引
顶礼善知识!仁者心中已见!
是不是因如是就应如是?

haozhuxiangshixiang  2001.6.8 8:43:26    

(1000-7)  显示次数:2577(2550+27)     查看haozhuxiangshixiang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 主题索引
老汉才是真善知识,苦口婆心接后人啊。
后学只是修行路上的赶路人。脚下常常打滑摔跟头。

南竹  2001.6.8 12:34:18    

(1000-8)  显示次数:2657(2622+35)     查看南竹的所有文章 给南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7 主题索引
有人在赶老汉出论坛了。(内空)

清源老汉  2001.6.10 6:46:20    

(1000-17)  显示次数:2735(2730+5)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2 主题索引
哎!来是慈悲!走;还是慈悲! 老汉:不用这样吗?
您老人家要真自己有素了,还怕风与幡?

hyouzj  2001.6.10 16:35:37    来自:nibuchahuichubulesan  QQ:25812450  

(1000-32)  显示次数:2816(2766+50)     查看hyouzj的所有文章 给hyouzj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4 主题索引
缘聚则出现,缘散就消失。(内空)

清源老汉  2001.6.12 10:58:20    

(1000-64)  显示次数:2774(2769+5)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8 主题索引
如此源头泛滥,万物不覆唉!(内空)

bymcguolairen  2001.6.11 13:59:09    来自:nihaichadeyuan  QQ:56489701  

(1000-48)  显示次数:2762(2738+24)     查看bymcguolairen的所有文章 给bymcguolairen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1 主题索引
不会吧?
若装明眼人,
野狐不留情;
若是真依怙,
不着无银说!
前人出风头;
后人患口鹅!
口水非醍醐,
大刹从地筑!

zcchft  2001.6.11 15:43:12    来自:quannlshxiu  QQ:28704866  

(1000-51)  显示次数:2764(2737+27)     查看zcchft的所有文章 给zcchft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3 主题索引
解释一下,同时致hyouzj学长及学长的化身
老汉说“有人在赶我出论坛了”并不是针对先生说的,而是针对南竹师兄的赞赏的帖子打的机锋语,这一点从老汉跟贴的位置就可看出来,希望学长明鉴。
另外,知道学长跟贴,是出于对学人的得少为足的慈悲行为,禅门祖师云:“明月当空,犹是阶下汉”,这一点木鱼明白,老汉肯定比后学更明白,问题是学生尚不见月,说这些不是很可笑吗?老汉慈悲,愿意与各位同修交流应该没有错吧?好不容易从老汉口中讨点消息,先生慈悲心切,左一瓢冷水,右一瓢冷水,浇灭了后学们的学佛热情,而甘愿流转于六道,且不事与愿违?再说老汉不是外道吧?先生高义,应当共同扶持道场且不更能表达先生之慈悲心?等到木鱼和众师兄学佛有长进,能够明白学长所说,再从学长口中讨消息且不更好。希望学长到时不要拒绝为盼。
若学长认为木鱼所言可信,还请学长帮忙打扫一下论坛。失言开罪学长与老汉之处,木鱼先行忏悔。

木鱼  2001.6.11 20:15:27    

(1000-53)  显示次数:2756(2751+5)     查看木鱼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1 主题索引
哈哈,大士之言甚是,即非俗眼视人,又无持高忘行,既是真修行人呀!(内空)

暴狮子  2001.6.12 8:36:58    

(1000-61)  显示次数:2764(2759+5)     查看暴狮子的所有文章 给暴狮子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4 主题索引
先生眼花?^_^(内空)

木鱼  2001.6.12 11:58:56    

(1000-74)  显示次数:2769(2764+5)     查看木鱼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3 主题索引
难道还有个“机锋”?!
若有个打“机锋”的心在,便成野狐禅了。

南竹  2001.6.13 3:13:52    

(1000-83)  显示次数:2758(2758+0)     查看南竹的所有文章 给南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1 主题索引
语是清心自性流,不是机锋也是机锋(内空)

木鱼  2001.6.13 11:40:44    

(1000-91)  显示次数:2769(2763+6)     查看木鱼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15 主题索引
不曾湿着袈裟角吧。(内空)

Lvm

lvm  2001.6.14 19:40:18    

(1000-115)  显示次数:2790(2746+44)     查看lvm的所有文章 给lvm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1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38 主题索引
老汉老汉,俺被您噎死了。(内空)

南竹  2001.6.15 3:29:00    

(1000-138)  显示次数:2738(2738+0)     查看南竹的所有文章 给南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3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45 主题索引
也甚妙。(内空)

Lvm

lvm  2001.6.15 8:13:14    

(1000-145)  显示次数:2810(2764+46)     查看lvm的所有文章 给lvm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4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5 主题索引
阿弥陀佛
南竹兄,佩服

哦卡

又见吹烟  2001.6.9 15:10:51    来自:江西抚州  QQ:10388808  

(1000-15)  显示次数:2473(2464+9)     查看又见吹烟的所有文章 给又见吹烟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7 主题索引
我不明白
“莫道他人恶,善恶乃我心中现”,请问若是一个歹徒抢了银行,杀了许多无辜的人,那么我们说他是恶人对不对呢?

碧云天

lularw  2001.6.11 23:52:11    QQ:46896217  

(1000-57)  显示次数:2718(2579+139)     查看lularw的所有文章 给lularw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8 主题索引
您会明白的
我曾有过同样的问题。总有一天您也会明白的。没有什么玄奥,只是那么简单直接。等您自己找到答案时,那才真是您要的。

南竹  2001.6.12 3:31:38    

(1000-58)  显示次数:2689(2689+0)     查看南竹的所有文章 给南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9 主题索引
我以为善恶有别
多谢南竹,等我明白了,一定告你知。
我是在家人,所知佛理甚少,看的佛经更少,但我信佛,近来因觉心中魔障甚重,回顾过去生活,知是以前种种缘由的恶果,可是无法自得解脱,因此觉学佛修习之重要。于是上得论坛来看各位的言论,遇到不明之处,即信口说出来,是希望能得各位善知识开导,亦望能自明。
在此,我谈谈自己对善恶的理解。就我所理解,本来,善即是善,恶即是恶,两者不可混淆,但大多数时候,善恶只在一念之间,两者之间本无鸿沟。善人能为恶,恶人亦能为善,善人为恶则他为恶之时即成了恶人,恶人为善则他为善之时即成了善人。也许同一件事有会说善有人会说恶,但若做事之人做事之时是出于善心,则无论结果如何,都不能说他恶了。但若想做善事的善事没做成却造成了恶果,当反省,吸取教训,在以后做事之时多思考一下当做不当做如何做。
因为善恶之间本来就相隔不远,尘世中又有许多诱惑,因此人们生活中就难免生恶心,为恶事,或许当事人心里还没明白过来自己在为恶。要为善向善这样的话人人都会说,人们还会时时做出一些善事来,只是要坚持做好事不做坏事就难了。若能在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刻向善去恶,便是一种福德。所以为善贵在坚持。若能在利益冲突的紧要关头也能不为所动,那么大概就能真正称为善人了。
善恶是人定的概念,但这不是说我们可以不区分善恶,人既定了这两个概念,就是因为有两个相对立的方面存在,虽然也许这两个对立面并不是绝对的,而且两者也并非泾渭分明,但这两者对我们的影响却是十分重大的,因此我们仍应明辨善恶,向善去恶。但若是有人做了恶事,不应离弃他,而应说服其弃恶从善,若能成功,则自己也添一分功德,离佛的境界又近了一步。
佛教诲我们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一善、动一善念、开导他人为一善动一善念则增一分功德,为一恶、动一恶念、误导他人为一恶动一恶念则添一段恶缘,善有善果,恶有恶果,虽然在实际生活中,善不一定生善果,恶不一定生恶果,但是于人心而言却是分毫不差。善念积多则离佛日益接近,恶缘积多则身心日益蒙尘。
在此处写下这些文字实在是班门弄斧,还请各位莫取笑,写下这些文字只为勉励鞭策自己为善去恶,若是有心不静意不定的俗人见了,还请“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与我一同修心养性,为善去恶。
我对佛家的理论知之甚少,但我知道佛家的一些概念肯定与俗家的不同,而且我也不是那么很聪明的人,若是佛在和我打机锋,只怕我十有八九不明白,因此不敢自以为是,怕曲解了佛意。上面这些话是我对生活中善恶的理解,还请各位指教。

碧云天

lularw  2001.6.12 18:28:59    QQ:46896217  

(1000-79)  显示次数:2866(2743+123)     查看lularw的所有文章 给lularw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4 主题索引
那就多看些佛经吧。但是,
看佛经不是为了多学些佛家的理论或佛家的概念。学佛与我们上学学知识有一点不同。上学是加法,知识越学越多。学佛是减法,剔尘除垢。除到无可除,自性光芒大放。用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喻,读佛经好比是加清洁剂,为的是更好的除垢,最后是污垢与清洁剂全都去除,一尘不染。所以看上去好象是加,其实还是减。加清洁剂是为了除垢。将清洁剂留在桌面上,岂不也是垢吗?

机锋不是用聪明来打。有心打机锋,便不是机锋了。

这一番罗唆也是拉圾,也该一并打扫掉。

南竹  2001.6.13 3:42:31    

(1000-84)  显示次数:2746(2746+0)     查看南竹的所有文章 给南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0 主题索引
是我修习不够
我背《心经》还未背完,刚才突然想起其中一句来: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那么亦不善不恶罢?然前三种说法我可以理解可以认同,但若说不善不恶却有点困难,也许是我修习得不够罢。我会继续寻找佛。

碧云天

发布于:2001.6.12 18:43:10    修改于:2001.6.12 21:16:51  
lularw  2001.6.12 18:43:10    QQ:46896217  

(1000-80)  显示次数:2871(2750+121)     查看lularw的所有文章 给lularw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5 主题索引
请莫用我们狭隘的凡夫之心去“理解”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另外,佛不在外,莫向外寻!

请恕南竹多嘴。

南竹  2001.6.13 4:02:06    

(1000-85)  显示次数:2801(2801+0)     查看南竹的所有文章 给南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9 主题索引
多谢南竹,我将用心修习。(内空)

碧云天

lularw  2001.6.13 10:54:35    QQ:46896217  

(1000-89)  显示次数:2960(2831+129)     查看lularw的所有文章 给lularw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1 主题索引
说得不对的请指正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因此善即是善恶即是恶,两者本来泾渭分明,不可混淆,但两者都源自空性的法,又归于空的法,因此善恶归一。俗人将事事分清楚,佛法又将万事分开来再合而归一。所以,世事万变,万变不离其宗。
我所知佛理甚少,又未出家,附近又无寺院可以请教前人,只得壮了胆,有什么说什么,说得对的请各位前辈肯定,说得不对的请指正。

碧云天

lularw  2001.6.12 21:46:55    QQ:46896217  

(1000-81)  显示次数:2901(2764+137)     查看lularw的所有文章 给lularw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35 主题索引
“归一”无碍“泾渭分明”:
善即是善、恶即是恶,两者本来泾渭分明,不可混淆,但两者皆起于心。“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心相空寂,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归一”是说善恶乃至善行恶行善报恶报皆摄于心,而不是说泾渭不明、混淆善恶。
既知皆摄于心,就从心上修起(心外取法,就是外道),选一个适合您自己的法门,或念佛、或参禅、或修密,一门深入,待您刹那打破迷团,豁然明白:原来善恶乃至善行恶行善报恶报统统了不可得,那时就“归一”了。

Lvm

lvm  2001.6.15 0:33:21    

(1000-135)  显示次数:2824(2785+39)     查看lvm的所有文章 给lvm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3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39 主题索引
lularw,你多问问这位吧。他能帮你掰扯清楚。
lvm,俺可没有赶您出论坛的意思。您别学老汉冤枉好人。

南竹  2001.6.15 3:37:31    

(1000-139)  显示次数:2803(2803+0)     查看南竹的所有文章 给南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3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54 主题索引
这么一掰扯,哪走得了啊!(内空)

Lvm

lvm  2001.6.15 14:32:12    

(1000-154)  显示次数:2875(2834+41)     查看lvm的所有文章 给lvm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5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61 主题索引
挺聪明的。。 ^_^
LVM兄说的挺好,您能不能也看看金刚经,然后在和我们谈谈对金刚经
的感受和理解。

gentleLion  2001.6.15 20:39:09    

(1000-161)  显示次数:2771(2771+0)     查看gentleLion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6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62 主题索引
俺再补充两句
善恶非同非异,但都不是万事万物的真相,这个真相是怎样,没法说,
用名词“空”,实相来表示。因为都不是真相,所以佛教导我们不要执着,
注意:是让你不执着,不是让你不分善恶。因为善因必然导致善果,同样
恶因必然导致恶果。
金刚经有云:法尚应弃,何况非法。就说到这点。
维摩经中更云:非善不生,善法不灭。

gentleLion  2001.6.15 20:54:54    

(1000-162)  显示次数:2774(2774+0)     查看gentleLion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6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23 主题索引
学佛如层层剥笋,现在没有必要考虑这类问题。
这类问题不必过早考虑,否则的话,容易搞得不伦不类、荒诞不经,东施效颦、学步邯郸的故事听说过吧,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作为一个有良知、有正义感的普普通通的人,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你能这么想,你能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呢?

钱昭

钱昭  2001.6.14 21:18:00    来自:北京  

(1000-123)  显示次数:2650(2650+0)     查看钱昭的所有文章 给钱昭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2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32 主题索引
您说的极是。做任何事都应该一步步来,实实在在地。

碧云天

发布于:2001.6.14 23:17:37    修改于:2001.6.14 23:21:01  
lularw  2001.6.14 23:17:37    QQ:46896217  

(1000-132)  显示次数:2825(2682+143)     查看lularw的所有文章 给lularw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3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64 主题索引
多谢各位指点,我想我该多看几部经书(内空)

碧云天

lularw  2001.6.16 11:13:05    QQ:46896217  

(1000-164)  显示次数:2733(2625+108)     查看lularw的所有文章 给lularw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6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 主题索引
嘻嘻…好久不见,老汉近来可好?(内空)

彬彬  2001.6.8 7:46:51    来自:广州  

(1000-6)  显示次数:1951(1943+8)     查看彬彬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8 主题索引
如果此心似琉璃,便是人间好时节。(内空)

清源老汉  2001.6.10 6:49:31    

(1000-18)  显示次数:1953(1947+6)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9 主题索引
请问老汉!野狐皮多少钱一张?(内空)

bymcguolairen  2001.6.11 15:17:00    来自:nihaichadeyuan  QQ:56489701  

(1000-49)  显示次数:1995(1961+34)     查看bymcguolairen的所有文章 给bymcguolairen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2 主题索引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内空)

正本清源

耿心护教  2001.6.11 20:06:32    来自:八方  

(1000-52)  显示次数:1972(1963+9)     查看耿心护教的所有文章 给耿心护教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 主题索引
独弦音清孤月明
月本不孤。可是老汉想觅个知音,确实很难的。

zk  2001.6.8 16:06:52    

(1000-9)  显示次数:1948(1948+0)     查看zk的所有文章 给zk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3 主题索引
阿弥陀佛
有佛在心间,何惧无知音


阿弥陀佛

哦卡

又见吹烟  2001.6.9 14:08:32    来自:江西抚州  QQ:10388808  

(1000-13)  显示次数:1955(1950+5)     查看又见吹烟的所有文章 给又见吹烟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9 主题索引
无音可知 知也非音 若真知音 不瞎即聋(内空)

清源老汉  2001.6.10 6:55:16    

(1000-19)  显示次数:1978(1973+5)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2 主题索引
这么说老汉是瞎子掌灯照明路了?……又有戏了……还是不演为好!(内空)

hyouzj  2001.6.11 7:44:29    来自:nibuchahuichubulesan  QQ:25812450  

(1000-42)  显示次数:2029(1992+37)     查看hyouzj的所有文章 给hyouzj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0 主题索引
a/

发布于:2001.6.8 17:57:33    修改于:2001.6.24 17:49:36  
苦衷  2001.6.8 17:57:33    来自:南宁市  

(1000-10)  显示次数:1940(1939+1)     查看苦衷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0 主题索引
老汉还活着!(内空)

清源老汉  2001.6.10 6:57:23    

(1000-20)  显示次数:1946(1939+7)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9 主题索引
是“有化化有有亦化”吧。
无生生无无不生,
有化化有有亦化。
仍有有无生化在,
哪如佛家净闲清。

修身养性虽然好,
怎奈生死不能了。
纵使长生八万岁,
归来依旧不曾了。

南竹  2001.6.12 3:57:08    

(1000-59)  显示次数:1939(1939+0)     查看南竹的所有文章 给南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4 主题索引
南无阿弥陀佛.(内空)

发布于:2001.6.13 11:58:38    修改于:2001.6.24 17:53:04  
苦衷  2001.6.13 11:58:38    来自:南宁市  

(1000-94)  显示次数:1940(1939+1)     查看苦衷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57 主题索引
谁收费呢?
当然要身体健康才能入佛学院,要不然照顾自己身体都来不及怎么学习?

佛好安心,随时都有用。

Private Eyes  2001.6.15 18:44:46    来自:Everywhere  

(1000-157)  显示次数:1939(1939+0)     查看Private Eyes的所有文章 给Private Eyes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5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7 主题索引
无生

发布于:2001.6.13 14:58:06    修改于:2001.6.24 17:51:16  
苦衷  2001.6.13 14:58:06    来自:南宁市  

(1000-97)  显示次数:1940(1939+1)     查看苦衷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1 主题索引
这月光真美!
云在天边水在瓶
山石无语问行人
行色匆匆何处去
何处春江无月明?

木鱼  2001.6.8 20:55:10    

(1000-11)  显示次数:1944(1940+4)     查看木鱼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2 主题索引
那里去了?(内空)

清源老汉  2001.6.10 7:13:26    

(1000-22)  显示次数:1954(1948+6)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4 主题索引
原地不曾动。

发布于:2001.6.10 8:48:36    修改于:2001.6.10 12:49:28  
木鱼  2001.6.10 8:48:36    

(1000-24)  显示次数:1952(1948+4)     查看木鱼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5 主题索引
动是要动的,问题是怎么动法。
木鱼兄:

佛说“般若波罗蜜”。师兄不动怎么会到“彼岸”呢?

但是,怎么动法,倒是有些讲究的。

末学知道一种比较笨的法子,即:向内看,找到真实的“自我”;向外看,完全“打成一片”。既然大家都是自家人,还要杀、盗等等行为吗?想想都感到难为情。

《阿含部》说:若说色身是我,即是谤佛。原话忘记了,大概意思不错。其实连“出佛身血”都是权说,佛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为何有师兄“提议”要杀要砍“破坏佛教的人”?还有师兄鼓掌叫好呢!可悲!可悲!!这样的“观点”和“证明”以及相关“提案”都是错误的,从佛法和世情上看都不成立。

如此看来,不动也好,至少不乱动。感觉与师兄有些缘,所以唠叨几句。望师兄保持清醒的头脑,则弟稍慰。

zk  2001.6.11 20:53:12    

(1000-55)  显示次数:1948(1948+0)     查看zk的所有文章 给zk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2 主题索引
谢谢师兄提醒。
木鱼答帖时,把色身答成了我,来了个原地不曾动,让师兄和南竹师兄吃了一惊,闹了个笑话。

木鱼  2001.6.12 22:18:37    

(1000-82)  显示次数:1953(1948+5)     查看木鱼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5 主题索引
唉!太可惜了!(内空)

清源老汉  2001.6.12 11:00:06    

(1000-65)  显示次数:1955(1949+6)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3 主题索引
谢谢老汉。(内空)

木鱼  2001.6.12 11:41:47    

(1000-73)  显示次数:1956(1951+5)     查看木鱼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8 主题索引
仔细点!您凭个什么谢老汉?(内空)

清源老汉  2001.6.13 10:40:00    

(1000-88)  显示次数:1956(1951+5)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0 主题索引
知不足然后行。(内空)

木鱼  2001.6.13 11:38:11    

(1000-90)  显示次数:1955(1951+4)     查看木鱼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2 主题索引
您靠什么知靠什么行?仔细点!(内空)

清源老汉  2001.6.13 11:46:28    

(1000-92)  显示次数:1956(1951+5)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5 主题索引
知者是他,行者是他,知行不二。(内空)

木鱼  2001.6.13 12:26:26    

(1000-95)  显示次数:1955(1951+4)     查看木鱼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01 主题索引
真个知解宗徒!(内空)

清源老汉  2001.6.13 19:57:32    

(1000-101)  显示次数:1955(1951+4)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0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03 主题索引
再谢老汉!
就靠这个。

木鱼  2001.6.13 21:12:18    

(1000-103)  显示次数:1956(1951+5)     查看木鱼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0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05 主题索引
!!!
即使亲见十方三世佛的真面目,在老汉这里仍是一钱不值!

清源老汉  2001.6.14 12:50:45    

(1000-105)  显示次数:1959(1952+7)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0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06 主题索引
好个老儿!
天机晨晓雨做禹,更待重整万重关!老汉该当仁不

发布于:2001.6.14 13:07:19    修改于:2001.6.14 13:28:09  
随便  2001.6.14 13:07:19    

(1000-106)  显示次数:1956(1952+4)     查看随便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0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11 主题索引
^\_\^
老汉放心,他们若到我家,我不给他们地方住就行了。

发布于:2001.6.14 17:11:54    修改于:2001.6.14 17:36:28  
木鱼  2001.6.14 17:11:54    

(1000-111)  显示次数:1956(1952+4)     查看木鱼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1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12 主题索引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内空)

钱昭

钱昭  2001.6.14 17:25:02    来自:北京  

(1000-112)  显示次数:1952(1952+0)     查看钱昭的所有文章 给钱昭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1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40 主题索引
请问佬汉:源头水中可有能见的?(内空)

nishigkliangchong  2001.6.15 6:32:13    来自:nibupeizhidao  

(1000-140)  显示次数:1988(1953+35)     查看nishigkliangchong的所有文章 给nishigkliangchong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4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5 主题索引
参见老汉!(内空)

小放牛  2001.6.10 20:47:57    

(1000-35)  显示次数:1954(1949+5)     查看小放牛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1 主题索引
哦!(内空)

清源老汉  2001.6.12 11:22:41    

(1000-71)  显示次数:1961(1950+11)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65 主题索引
不知老汉清源中可见得蛟龙?

发布于:2001.6.17 20:36:18    修改于:2001.6.17 20:41:05  
小放牛  2001.6.17 20:36:18    

(1000-165)  显示次数:1964(1951+13)     查看小放牛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6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0 主题索引
六风头里不见影……(内空)

bymcguolairen  2001.6.11 15:21:57    来自:nihaichadeyuan  QQ:56489701  

(1000-50)  显示次数:1975(1954+21)     查看bymcguolairen的所有文章 给bymcguolairen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2 主题索引
問候並請教老先生
了了分明而無所知時﹐是否識即是智﹖或說用識不住(當下一念不停留)時﹐識即是智﹖雖是不住﹐亦無動者。

智行  2001.6.9 13:40:49    

(1000-12)  显示次数:1939(1939+0)     查看智行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1 主题索引
通天大道你不走,却在墙脚打窟窿。
前言智知有别
今说知智不异
愈尝其中滋味
山顶白云横飞

清源老汉  2001.6.10 7:02:44    

(1000-21)  显示次数:1943(1939+4)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6 主题索引
先生要我全體忘卻是嗎﹖(内空)

智行  2001.6.10 9:56:45    

(1000-26)  显示次数:1939(1939+0)     查看智行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4 主题索引
我曾经问个不休......
我曾经问个不休......

智照与前境为二,有所分明,则成相待,非不二境界。若了身心世界、过去未来诸业境如梦中事,则无复起心观照。所谓是智非智,无从建立。
禅定境界,难以用言语说明,往往要问自心。智兄“识即是智”所指的“识”不知道是不是对定境的细微分别心相,缘境奔波。维摩诘居士云:“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维摩诘所说经》中,维摩诘与文殊诸菩萨论不二法门的经文可看一下,或有启发。
正象对一杯浊水,想让它澄清,不闻不问地放上一段时间是最好的办法。习定也是如此,有时越问,越计较问题越多,若不闻不问,则智与识,总不关心,反而容易速入深定。即使已悟,悟证的深度和广度也会不断深入,一般不会有固定的境界,所以没有必要认为目前的善境界就是智境。
在家人烦恼多,若一时无法达到甚深定境,也没有必要着急、强求,有时欲速反而不达。从坚固菩提心用功,在因缘果报成熟时,可自然成就,更安隐。我曾与十方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是得定最好最快的方法”,或有参考作用。
智兄,我们都是赶路人。对定中的种种善境界,记住楞严经的话:不作圣心,不作圣解,不作已证,永远保持一种初学者心态,就不容易出差错了。
刚才发了个邮件给您,附上小照,兄请留意一下。

wxj  2001.6.11 20:42:35    来自:福建  

(1000-54)  显示次数:1942(1939+3)     查看wxj的所有文章 给wxj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08 主题索引
問候道友。
w兄﹐好久不見﹐近來可好﹖

愚見“智”與“識”本是同源﹐於境有“粘”就成識﹐不“粘”而知就成智用。不過後學所行離師兄所言還差得遠﹐沒“善境界”﹐也沒惡境界﹐沒定也沒慧。庸庸凡夫﹐忙碌度日﹐所以縱然想要“作圣心,作圣解,作已證”也拿不出來﹐哈哈﹗

兄所言“有時越問,越計較問題越多,若不聞不問,則智与識,總不關心,反而容易速入深定”﹐愚深有同感。多謝提醒。

智行  2001.6.14 14:26:50    

(1000-108)  显示次数:1939(1939+0)     查看智行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0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13 主题索引
怎知如何是“粘着”,如何是不“粘着”呢?(内空)

gentleLion  2001.6.14 18:41:05    

(1000-113)  显示次数:1939(1939+0)     查看gentleLion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1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18 主题索引
不粘﹕任它空華亂發﹐心體如如不動。
粘﹕即有住﹐凡有四種﹐欲愛住﹐色愛住﹐無色愛住﹐無明愛住。不用學﹐人人都天生就會﹐叫他不會還不行。

智行  2001.6.14 20:43:01    

(1000-118)  显示次数:1939(1939+0)     查看智行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1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21 主题索引
你说哪个不动?
哪儿?

gentleLion  2001.6.14 21:12:31    

(1000-121)  显示次数:1939(1939+0)     查看gentleLion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2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24 主题索引
空華起處便是﹗(内空)

智行  2001.6.14 21:28:37    

(1000-124)  显示次数:1939(1939+0)     查看智行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2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25 主题索引
这不。。。
粘着呢。 ^_^

gentleLion  2001.6.14 21:38:08    

(1000-125)  显示次数:1939(1939+0)     查看gentleLion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2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26 主题索引
知是空華﹐粘個什麼﹖^_^(内空)

智行  2001.6.14 21:45:31    

(1000-126)  显示次数:1939(1939+0)     查看智行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2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27 主题索引
被这个“知”“是”“空华”粘着。。。
能所是空华不?

gentleLion  2001.6.14 21:51:39    

(1000-127)  显示次数:1939(1939+0)     查看gentleLion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2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28 主题索引
累不累?(内空)

求教:万法皆空,因果依何而立?

起步  2001.6.14 22:47:43    

(1000-128)  显示次数:1944(1939+5)     查看起步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2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29 主题索引
前后有什么矛盾么?(内空)

gentleLion  2001.6.14 22:51:06    

(1000-129)  显示次数:1939(1939+0)     查看gentleLion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2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31 主题索引
报告WISE法师:帖子中有内容,但是标题确显示(内空)。(内空)

gentleLion  2001.6.14 23:12:26    

(1000-131)  显示次数:1939(1939+0)     查看gentleLion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3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49 主题索引
善知识用“编辑”功能补充内容试试看。程序没有收到内容的时候自动显示内空,
不知道内容为什么没传送,最大的可能是发送之前被清除。

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wise  2001.6.15 11:25:16    来自:厦门  QQ:1380130  

(1000-149)  显示次数:1939(1939+0)     查看wise的所有文章 给wise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wise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4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51 主题索引
法师误会,后学是指[起步]兄的[累不累]那帖
就是从这往上数4贴,外面标的是内空,但其实里面有文字。

gentleLion  2001.6.15 14:15:05    

(1000-151)  显示次数:1939(1939+0)     查看gentleLion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5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55 主题索引
是否是签名?(内空)

大千  2001.6.15 16:55:30    来自:北京  

(1000-155)  显示次数:1940(1939+1)     查看大千的所有文章 给大千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大千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5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56 主题索引
是签名。论坛程序没把签名和内容明显地分开,是一个缺点。
  还有用微笑符号 ^_^ 开始的标题显示错误。现在编写新论坛,这个旧论坛再用一段时间,程序的疏忽在新论坛一起更正。

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wise  2001.6.15 18:27:30    来自:厦门  QQ:1380130  

(1000-156)  显示次数:1939(1939+0)     查看wise的所有文章 给wise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wise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5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58 主题索引
既然是空華﹐怎麼粘﹖您能被空粘著嗎﹖
能所皆空﹐空裡不空﹐靈知不亡﹐空中鳥跡﹐似有來去﹐實無來去。

智行  2001.6.15 19:57:21    

(1000-158)  显示次数:1939(1939+0)     查看智行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5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60 主题索引
嘻嘻,“粘”得这么紧没看到???
总得心死透了才明白。

gentleLion  2001.6.15 20:17:22    

(1000-160)  显示次数:1939(1939+0)     查看gentleLion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6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63 主题索引
是啊﹗是啊﹗
粘得想脫也脫不了﹐本來無粘也無脫﹐正粘著時﹐實無也。正熾然夢時﹐夢實是無。

心死時如何﹖大死時如何﹖

智行  2001.6.15 22:07:54    

(1000-163)  显示次数:1939(1939+0)     查看智行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6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6 主题索引
你怎么能说出这么丢人的话。
你能忘却吗?
又能忘却什么?
即使能忘却那也是有为的啊!

清源老汉  2001.6.12 11:04:19    

(1000-66)  显示次数:1945(1942+3)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7 主题索引
可以请老汉一个净土方面的疑问吗?(内空)

默竹  2001.6.12 14:17:41    来自:古楚  

(1000-77)  显示次数:1954(1946+8)     查看默竹的所有文章 给默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8 主题索引
有为与无为用什么去……(内空)

默竹  2001.6.12 14:20:23    来自:古楚  

(1000-78)  显示次数:1942(1942+0)     查看默竹的所有文章 给默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07 主题索引
沒別的意思﹐“忘”就是在行時不理會不分別
後學所宗﹕忘心而照﹐無念而知。後學所行﹕單提正令﹐念茲在茲.既念茲在茲﹐有何不忘﹖當然心非死寂﹐非憶非忘﹐先生怎麼說都行。

請指教。不知老先生走了沒﹖

智行  2001.6.14 13:58:30    

(1000-107)  显示次数:1942(1942+0)     查看智行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0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4 主题索引
月圆自有时
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哪个是真实的


阿弥陀佛

哦卡

又见吹烟  2001.6.9 14:40:06    来自:江西抚州  QQ:10388808  

(1000-14)  显示次数:1942(1939+3)     查看又见吹烟的所有文章 给又见吹烟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7 主题索引
此一天,彼一天,哪天不是月圆夜?(内空)

随便  2001.6.10 10:03:13    

(1000-27)  显示次数:1942(1939+3)     查看随便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7 主题索引
老汉宁死也不敢这么说!(内空)

清源老汉  2001.6.12 11:05:55    

(1000-67)  显示次数:1942(1939+3)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5 主题索引
风到疾时底蕴薄

发布于:2001.6.12 12:17:30    修改于:2001.6.12 13:38:29  
随便  2001.6.12 12:17:30    

(1000-75)  显示次数:1943(1939+4)     查看随便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8 主题索引
月体本无偏圆,光相不无盈昃。谢老汉
读老汉帖,相见恨晚。盼多提携。

涂中  2001.6.10 10:43:50    

(1000-28)  显示次数:1943(1939+4)     查看涂中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8 主题索引
简单的事让您搞复杂了。
什么体相,盈昃?您那里收拾来这些垃圾。
——这是体还是相?

清源老汉  2001.6.12 11:11:15    

(1000-68)  显示次数:1943(1939+4)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6 主题索引
随侯之珠弹雀去,贫家垃圾留自珍;喝棒抡起头不动,机锋偏遇涂鸦人。
谢谢老汉青目

随侯之珠弹雀去,
贫家垃圾留自珍;
喝棒抡起头不动,
机锋偏遇涂鸦人。

涂中涂鸦

“月体本无偏圆,光相不无盈昃。”录自智旭师《法华经会义》。全句:“月体本无偏圆,光相不无盈昃。体无偏圆,以喻实相;相有盈昃,以喻智断。”

谢老汉

涂中  2001.6.13 7:16:03    

(1000-86)  显示次数:1941(1939+2)     查看涂中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3 主题索引
别因为喜爱黄金而吃了它。
有人问一禅师:学人有佛性否?师曰:无。问曰:狗有而学人无,学人不如狗哉?师曰:因你不肯承当. 此人因此了却了一件大事。

发布于:2001.6.13 11:47:16    修改于:2001.6.13 15:29:35  
清源老汉  2001.6.13 11:47:16    

(1000-93)  显示次数:1944(1939+5)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9 主题索引
谢老汉
一片苦心怎的不知?与老汉消闲耳。
再谢了,

涂中  2001.6.13 15:55:43    

(1000-99)  显示次数:1943(1939+4)     查看涂中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9 主题索引
它年此月清辉在,借问老汉作何想?(内空)

海音  2001.6.10 10:55:36    

(1000-29)  显示次数:1943(1940+3)     查看海音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9 主题索引
他年再说。(内空)

清源老汉  2001.6.12 11:12:13    

(1000-69)  显示次数:1944(1940+4)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1 主题索引
纵然云卷云舒,月却“我行我素”。
“云”不过暂时遮蔽“月”之光辉,“月”岂须臾随云动耶?

大家都会有“云开月出”的一天。末学以为药山禅师那一声大笑,也未免一惊一乍。六祖承传心印,也没有这样夸张吧?

《论坛》上学友很多是初学,望您慈悲赐教。但求您不要把我等初学搞得头晕。好吗?

发布于:2001.6.10 16:11:49    修改于:2001.6.10 21:54:28  
zk  2001.6.10 16:11:49    

(1000-31)  显示次数:1950(1950+0)     查看zk的所有文章 给zk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9 主题索引
佛说法华,五千人退席。您看佛说法华好还是不说法华好?
有人在棒喝大笑中见性,有人从教理中开悟。法法何碍?

南竹  2001.6.10 22:40:47    

(1000-39)  显示次数:1963(1963+0)     查看南竹的所有文章 给南竹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0 主题索引
曾闻: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行愿,惟有行愿---南老师说(内空)

古慈  2001.6.12 8:36:52    

(1000-60)  显示次数:1981(1970+11)     查看古慈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3 主题索引
佛说法华...
佛说法华,宣说之始,一干人等退席。
退席者福慧资粮不俱足,无缘对开权显实之法华生起欢喜及定信定解。
故退席,正好啊。
然而佛亲口宣说法华,正是因缘讲法,使得无量有情得渡,顶礼。
又需知,法华一会,佛留警后人,何为如法。

圆礼  2001.6.12 10:13:49    

(1000-63)  显示次数:1970(1963+7)     查看圆礼的所有文章 给圆礼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46 主题索引
佛说法华,成就无量众生成佛,五千退席僧众亦有机缘为后来成佛者度化。(内空)

hahaha

hahaha  2001.6.15 10:25:46    来自:beijing  

(1000-146)  显示次数:2000(1972+28)     查看hahaha的所有文章 给hahaha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hahaha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4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0 主题索引
真是满口胡言,老汉的头才让你们给搞昏了。(内空)

清源老汉  2001.6.12 11:15:46    

(1000-70)  显示次数:1957(1952+5)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8 主题索引
体昏?相昏?体相皆昏?源清乎?清源乎?(内空)

古慈  2001.6.13 15:26:55    

(1000-98)  显示次数:1961(1952+9)     查看古慈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00 主题索引
略论明心见性(元音老人著)
略论明心见性

元音老人著

绪说
我等众生,从无始旷劫以来,迷失自己本来面目,认妄为真,唤奴作郎,妄起贪嗔,造
业受报,如春蚕作茧,自缠自缚,无解脱时。愚者无知,安受困苦,不求解脱;智者虽
知生死事大,苦海无边,欲求解脱而苦无其门。如古之外道六师,探宇宙万有之缘起,
不曰神我,即谓冥谛、断灭;今之科学、哲学,究人生万物之根源,不言二元,即言一
元,虽各言之凿凿,极尽玄妙;然皆如盲人摸象,无有是处。

释迦文佛,悲悯众生,出苦无由,应现世间,教化众生。四十九年随顺时节机宜,说
大、说小,说偏、说圆,说顿、说渐,披肝沥胆,委曲开示二种根本:一者无始生死根
本,二者菩提涅盘原清净体,以阐明人生宇宙之奥秘,揭示生死轮回之根由,俾众生识
自本心,见自本性,回复真常,出离生死,息灭苦轮。

我等众生,本具如来智能德相,灵明空寂,与佛无殊。只因无明不觉,颠倒妄执,动乱
不已,造业受报,才由共业感现山河大地,复由别业招来十二类生。由是周而复始,循
环不已,故而生死轮回不息。今欲回复本来,出离生死,首须觉破无明。以无明不破,
迷己逐物,见境生心,生死绝不能了。

以是一切经论,所有法门,无不围绕着这一中心——明心见性——来阐扬发明,使人们
得以觉破迷情,消除无明,离妄返真,就路归家。佛教之所以异于他教,超越外道者,
其原因即在切中众生生死与还灭之根源,而此根源又在明心见性与否。故明心见性,实
乃佛教之精髓,超生脱死之重要关键也。

因是之故,经论虽多,阐述评唱,纵或有异,而宗旨是一;法门虽广,设施手段,容有
不同,而目的无殊。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也。

奈何降及近世末法时代,教内学者大为走样,他们非但不敢提倡弘扬“明心见性”这一
代时教的伟大宏深之旨与精髓之所在,反而有似谈虎色变,连“明心见性”一词也不敢
形于口吻,见于著述,广为宣传了。细细推究起来,其原因不外下列数端:

(一)禅宗行人因缺乏师资,用功时无人指引,相机提示,痛下钳锤剿绝粘缚,于紧要
关头更无人为之点开正眼,亲见本来。大都抱定一则千篇一律的死煞话头——念佛是
谁,苦参几十年,了无消息。因而以见性为甚深难事,高不可攀,乃高推圣境,不敢企
求,更不敢弘扬提倡了。

(二)净宗行人绝大多数都说净土宗的修法与众不同,它是主张横超生西的,不用明心
见性。殊不知净土是三根普摄的大教,对下根虽不明言明心见性,只强调横超生西,但
事实上早将明心见性的要义,暗暗含藏在修法内了。请试看它的修法:念佛时要“都摄
六根,净念相继。”请问这都摄六根,不即是一切放下吗? 一切不放下,能六根门头
紧闭,将见闻觉知都摄在一句佛号上吗? 这净念相继四字,含义深广,留待下面来详
加解释,今只从文字的表面来讲,以清净心,继续不断地念佛,不就是教人用佛念来密
密转移妄念吗? 因为人不能无念,不念佛法僧,即念贪嗔痴,今善巧方便地用一句佛
号来代替妄念,使人于不知不觉中将妄心转换为佛心。所谓“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
不佛! ”请问佛是什么? 不是明心见性又是什么?

该宗更进一步说:“入三摩地,斯为第一。”请问什么是三摩地? 三摩地即三昧也。
念佛证到三昧,即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一时脱落,也即是根尘脱落、能所双亡的时
节。念佛念到这步田地,即是宗下桶底脱落,明心见性的时节。到这里还有什么净和禅
呢? 所以说净就是禅,禅就是净,禅净不分家也。

对下根人,不须和他多说甚深禅理,只教他放舍身心,秉直念去,念到情亡心空,自然
证得。若上根人一闻即悟,更不消多说。故净宗唯下根与上根人最容易成就也。盖中根
人似聪明而非真聪明,似愚笨而又非真愚笨。非真聪明,不易看破世情,一切放下;非
真愚笨,又不肯脚踏实地,恳恳切切地老实念佛,所以不易成就也。

复次,晚近净宗行人,大都只图省力,单独依靠阿弥陀佛接引生西。自己不肯努力用念
佛功夫扫荡妄心习染,改造自己,而美其名曰:“我们是他力法门,靠他力修行。”及
闻“一心不乱”,便连连摇首,说:“不消不消! 净土只须有信愿,自有弥陀接引,
行得力与不得力无关重要。”他们哪里需要什么“明心见性”哩! 又哪里知道“一心
不乱,花开见佛悟无生”乃是明心见性的同义词哩!

(三)密宗行人又大都趋向神通玄妙,有的还炫耀于世人而满足其名闻利养,根本不注
重证体悟道、了生脱死的功夫。把个大好密宗弄得妖气十足。密宗所标榜的即生或即身
成佛——即明心见性,早拋到九霄云外去了。

我国现有三大宗派萎靡凌乱如此,其它有名无实的宗派,也就不言而喻,可想而知了。
以是整个辉煌灿烂的佛教,被它不长进的后代子孙糟蹋得如此乌烟瘴气,狼狈不堪,后
进者哪里知道佛教的精神所在! 又哪里能修身养性,回复天真,了脱生死呢? 言之,
怎不令人痛心疾首!

尤有进者,佛教是教育人们明白真理,舍弃妄见,改恶向善,去邪归正,改造人类的大
教;是使人们从迷梦中觉醒,不贪着,不自私,尽一己之力为大众服务,为群生谋福
利——普利群生的善法;更是使众生去惑证真,卸下重担(心中所粘附的事物),生活
得轻松愉快,有意义,有价值,得真实受用的妙法。因之,它是对社会和国家具有莫大
现实积极意义的伟大宗教。因为举凡社会的不安和国家的动乱,莫不由人们的贪、嗔、
痴这三大劣根性在作祟。人由于物欲炽盛,贪心高涨,才不择手段地去干那贪赃枉法,
投机倒把,走私受贿,甚至阴谋叛乱,结党营私等等的罪行。而佛教正是向这三大毒
根——贪、嗔、痴开刀的。

至如世界的运行和人类的遭遇,都是由于人们自己无明妄动,着境造业所感召的果报。
换句话说,都是人们自作自受,非干鬼神之事。而且只要人们迅猛觉醒,识自本心,见
自本性,人人都能成佛。佛是主张一切平等,无有阶级差别的广博大教。因之,很多人
主张佛教是非宗教的。

复次,从佛教的宗旨来看,圆顿教从最究竟处着眼,说无生死可了,无涅盘可证,无佛
无众生,法法皆空。起心动念,即乖自宗。所谓“举心即错,动念即乖”,它是以无所
宗为宗的。无所宗为宗是佛教的真宗,以有所宗,即落偏见故。所以也有很多人以此称
佛教为非宗教者。但他们似乎忘记了佛教虽以无所宗为宗,但非无主,还有个无宗之宗
在,所以又非不宗教者。佛教所讲的是辩证的真理,以无所宗故,不应言是宗教;以无
所宗为宗故,不应言非宗教。非空非有,非有非空,乃佛教不立二边中道之的旨,要会
此的旨,非明心见性不可! 由此可见,明心见性是学佛者至关重要的课题了。

明心见性对学佛者如此重要,那末,明心见性的内容究竟是怎么回事? 怎样才能证取
它? 证到时是什么境象(界)? 证到后又有什么功用? 这许多问题,都是学佛者所
想(应)明白,而亟待研究的问题,兹为能明白易晓,以便于读者证取起见,分别略述
于后。

(甲) 明心见性之意义

明心见性一词简约总括地解释起来,就是:从究明人们的“心”(本心)的形相与作
用,而彻见、领悟、神会生命的根源——“性”(本性)之妙体与真理,以觉醒迷梦,
而了生脱死,证大涅盘。它的意义详细分析起来,至为深广,因为它是这一代时教的精
髓所在,可以说三藏十二部都是它的脚注。现在我们只能择其精要者约略言之。

在未讨论明心见性的内容与如何明心见性之前,首先让我们来把心性的轮廓勾勒一下,
以便易于着手分析讨论明心见性的意义。

那么心是什么? 性又是何物呢? 原来所谓心者,并不是我们胸膛里的肉团心,而是我
们对境生起来的念头和思想,佛经称为六尘缘影,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落谢的
影子,简称曰集起为心。意思是说,我们本来没有心——思想和念头,而是由于有色等
境在,才从各别的境缘上领受它的形象,产生认识,分别它的同异,安立名字,发生爱
嗔,取舍,造作,才生出种种心念。这心是和环境集合起来而生出的,不是片面单独起
的,所以称为集起为心,也就是现代学说所谓“思想是客观环境的反映。”要详细谈它
的形象和内容,法相宗《成唯识论》说得很清楚,它可以分为八大心王和五十一心所。
这里为了节省时间和篇幅,不详细说它了,请读者自己去研读《成唯识论》吧。

心既如斯,性又是何物呢? 性是生起心的根本,是心的本原。现代学说认为,它是生
起心的能量。没有它,对境生不起心来。我们之所以能对境生心,全是它的作用。它是
无形无相的,所以眼不能见,但它能起种种作用,故确实是有。古人比为色里胶青,水
中盐味,虽不可目睹,但事实上确实在起作用,在佛经上它有很多异名,如一真法界、
真如、如来藏、佛性、真心、大圆胜慧等等。只因众生迷而不觉,不知有此妙体,无始
以来,只与生灭和合,变为妄心。故心性原是一物,如水之与波,不是两回事。现在世
界得以飞跃前进,全靠自动化,而自动化又靠热能,无有热能,即无动力;无有动力,
一切都是静止的,死的。同样,我人之所以能思考、工作、创造发明等,也靠体内的动
力,而这动力就是性的作用。所以性虽不能眼见,但确实在起一切作用,犹如电虽不能
目见,而一切照明、发动等等都是它在起作用。佛经内称性是体,心是用,性是理,心
是事。但宗下常两者混用,称心为性,称性为心,我们只要洞悉它们的底蕴,搞清它们
的分野,也就不至为之混淆惑乱了。

明白了心和性的形貌和定义,就须进一步探讨“性”——生命的根源——何由缘境而生
心? 境又因何而生起,以致生死缠绵不断? 更须明白,明心见性的含义包括些什么?
怎样才可以明它、见它,出离生死? 现在让我们分为五节,详细讨论一下。

(一)明心见性者,明心虚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见真性也。

我人欲了脱生死,先须知道生死之由来。如欲断其流者,先须识知源之所在,而后方可
塞其源、断其流,逍遥于生死之外。那么芸芸众生在六道内头出头没地轮回不已,究竟
何由而起呢? 释迦佛用两句简约的话告诉我们:“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分析起
来,乃是说,一切众生本具如来藏性,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无相灵敏
之万能体;它不属迷悟,体绝凡圣。只以众生不觉,无有经验,不知妙体本明,而生一
念认明,以本有之妙觉智光,幻为妄明所明。将原为一体之觉明——觉即明,明即觉,
非有二致,分为觉明相对——觉外有明,明外有觉,觉为明所明,明为觉所觉,而成能
所双立。即《楞严经》所谓“性觉必明,妄为明觉”也。由此无明故(此明觉即吾人通
常所说的无明),迷本圆明,将本有无相之真如,转为阿赖耶识(如正常人吃醉了老酒
相似)。于是灵明真空变为顽空,复于顽空中,无明妄动,凝结成四大妄色(如来藏性
本具之性能地、水、火、风四大种因,因妄动而显相,世界即此四大所凝成)。此即
《楞严经》所谓“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也。由有四大妄色,则本有之智光转为妄
见,复以彼妄色为所见之境。妄见既久,更抟取少分四大为我,于是妄见托彼四大以为
我身——即无明裹定八识潜入身根,四大本是无知,因妄见执受而有知。真心无量,今
被无明封固,潜入四大以为心。即所谓色杂妄想,想相为身,是为五蕴之众生。亦《楞
严经》所说“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也。

由此可见,身心世界之所妄起,实系一念认明(即无明)之过咎。众生既迷失本性,而
认物为己,于是追逐物境,迷着不舍,造业受报,轮回不息! 经云:“心生则种种法
生,法生则种种心生。”种子起现行,现行复熏种子,由因成果,果复感因,因因果
果,果果因因,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因是众生从无生死中,枉受生死轮回之苦,不得
停息!

所以说,我人的心是虚幻不实的。它只是六尘落谢的影子,而六尘(即世界万物)又由
无明妄结而幻现,本不可得。佛经所谓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那么,由
它生起的妄心,更是虚幻中之虚幻了。现代的哲学家们也说“心”是客观物质的反映,
但他们只说心由物产生,没有道出物何由而产生,不及佛经说得全面。佛说:“心不自
心,因物故心;物不自物,因心故物。”这就将心物互为因果而虚幻生起的道理,说得
一清二楚了。

心物既俱虚幻而不可得,我人一旦梦醒了得身心世界本空,这就是明心。于本空处,非
如木石无知无觉,而是虚明了了,虽了了虚明而寂然不动,一念不生,这是什么? 这
奇伟而又平淡的景象,非吾人不生不灭,亘古长存之真如自体,又是何物! 当此自体
豁然显露时一把擒来,即谓之亲证本来面目,亦谓之见性。

所谓见性,并不是用眼睛去看见什么东西,而是心地法眼亲切深彻的体会与神领。经云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故明心见性,乃于打破妄知妄见,狂心息处,身心消殒
时,彻见真性也。

如二祖神光大师,见初祖达摩曰:“学人心不安,乞师安心。”祖曰:“将心来,与汝
安。”师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祖乃顺水推舟曰:“与汝安心竟! ”师于言下
大悟。此即于觅心了不可得处(前念断,后念未起时)而彻见这不落断灭(当时念虽
断,但非如木石无知)了了灵知的性。这则公案的妙处,即在心是集起虚妄的,并无真
实来处,一经追问,即便化为乌有。但念虽息空而能(即性)不灭,会者即于此际,猛
着精彩,回光荐取,即为见性。关于能量不灭,现代科学家都承认。而能量最大者,莫
过于性能。因性无形无相,至大至坚,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能摧一切,一切不能摧
它,故无法衡量,无可比度。投生六道,受罪享福的是它,了生脱死,逍遥化外的也是
它,所以要了脱生死,必须明心见性也。

(二)明心见性者,乃明白心之妙用,皆依性体而起;从用见体,从流得源也

古德云:体无形相,非用不显;性无状貌,非心不明! 起用正以显体,明心方可见
性。这就是说要见性须从明心上下手,离心无性可见。因为性体无形象,不可见,而心
是用,用无相不显,从有相之心用,方可得见无相之性体。上面说过,我人之思想、工
作、创造、发明,乃至今日世界之文明,皆是心之作用。要见性,即须从这些作用上来
见,离开作用,即无性可见。犹如世间之理与事,事无理不成,理无事不显;理立正所
以成事,事成正所以显理,理即事,事即理,理事不分,故见理须从事上见,离事亦无
理可见也。

如昔异见王问婆罗提尊者曰:“如何是佛? ”尊者曰:“见性是佛! ”王曰:“师见
性否? ”尊者曰:“我见佛性。”王曰:“性在何处? ”尊者曰:“性在作用! ”
王曰:“是何作用? 我今不见。”尊者曰:“昭昭作用,王自不见! ”王曰:“于我
有否? ”尊者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王曰:“若当用
时,几处现出? ”尊者曰:“若出现时,当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现,当为我
说。”尊者曰:“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
在手执捏,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法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 ”王闻即开悟。

又如《金刚经》,世尊于说法之前为什么先插一段着衣、持钵、入城、乞食,直至敷座
而坐呢? 盖欲启大众无形般若之机,不得不借用六波罗蜜有相之形也。因无体不能成
用,眼前一切相用,在在皆在反显般若无相之体。奈我人不识,故佛特借用有相之事
行,以密示无形之妙体,令我人证入般若波罗密也。

性固不无,但不可以耳闻,不可以目睹,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识识,但可以慧照,可以
妙观,可以领悟,可以神会。故曰“如是悟会,悟会如是”而已。六波罗密之密行,乃
世尊不开口之说法。如是般若放光,独空生(须菩提)当下契会,应机缘起,出座请
问,乃成就一部《金刚般若》妙经。

(三)明心见性者,明心本无,见性本有也。

上面说过,心性有如事用与理体。事用虽有形相,可以眼见,但似有实无,以缘起性空
故;理体虽无相可见,但似无实有,以性空缘起故。二者相辅相成,离体无相,离相无
体,故曰: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即空即有。吾人非但于一切事相不可执着,倒于一
边,尚须透过幻起之事相,明见本真的性体。

《楞严经》云:“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性体是真空,无有形相;无相之真空方是性
体。一切有相之色,俱是妄色。妄色无体,犹如空花水月不可得,但妄想而已。故《心
经》说,一切皆无,既无世法之眼耳鼻舌身意与色声香味触法,亦无声闻缘觉之苦集灭
道与十二因缘,更无菩萨之智与得,于一切不可得处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即揭
示吾人于明心本无处而彻见本有之性体也。

此在宗下谓之泯绝无寄宗,如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物为侣者,是什么人? ”祖曰
:“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再向汝道! ”心念泯绝,空有销殒,真空妙体自然显现。
又如近代之楚泉禅师,参见赤山法祖。一日祖问曰:“法华开示悟入佛知见,历代祖师
各有开示。但皆是各位祖师自己的,非关子事。今欲子从自己胸襟中道将来,如何开示
悟入佛知见? ”师无语。祖叹曰:“如是参禅,只是徒丧光阴,有何益处? ”罚令跪
参。连参三枝香,听维那打开静板响,忽然省悟! 祖考问曰:“如何开佛知见? ”答
曰:“开出本有(即本有之自性理体也)。”进问曰:“如何示? ”答曰:“示出本
无(即一切心用事相皆不可得,从不可得之心用上以示本真性体也)。”再问曰:“如
何悟? ”答曰:“悟无有无(消灭其迷悟痕迹也)。”更问曰:“如何入? ”答曰:
“入出无碍(得大受用,语默动静自在无碍也)。”

(四)明心见性者,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也。

真觉禅师云:心性虽似有体用理事之分,但考其实际,则非一非异。以从事相说来,妙
用随缘,应显万类,似有形象,而妙体不动,绝诸对待,离一切相,故非一。但用从体
发,用不离体;体能发用,体不离用。从此不相离背说来,故非异。经云:“一切事
相,皆性之显现。”事相虽殊,分门别类,各有不同,但其性则一。故曰:“无不从此
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

明镜无不现影,无影不为明镜;现影皆从明镜,无镜不能现影。心性亦复如是,性是真
空妙体,心是有形相用。故有性体必有相用,无相无从显体。是则相即性,性即相;相
外无性,性外无相。非如顽空,冥顽不灵,死寂无知,落于断灭也。

众生迷头认影,执相造业,故招五浊秽土;诸佛见性遣相,清净无染,故感净土庄严。
其真、妄、净、秽虽殊,而现相之性体则一。吾人只须将认影遣镜之误,转换为认镜遣
影,则秽土当下即是净土,并不待死后始得往生也。经云:“随其心净,即佛土净;欲
净其土,先净其心。”良有以也。

真空妙有者,拣非顽空,从体起用也。以真空故,能随缘;以妙有故,能起用。妙有真
空者,拣非实有,摄用归体也。以随缘起用,现诸幻相,故《弥陀经》说佛土庄严;以
体性清净无染,不沾一法,故《金刚经》说一物不立。一物不立,正是佛土庄严,佛土
庄严,正是一物不立,故《金刚》即《弥陀》,《弥陀》即《金刚》,非有二般。

心性相体,看来有异,其实如一,如水之与波,水以湿为体,波以动为相。水性波相,
看来非一,但波即水,水即波,湿性非异。故真见性者,非但心地法眼可以见道,肉眼
亦能彻见真性。以性即相,相即性也。古德云:“万象丛中独露身! ”又云:“山河
及大地,尽露法王身! ”即指此世界万有皆我性体所显现也。

《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我人果能彻究斯理,于日常生活中,
即相而见性,任何尘缘境相,不作尘缘境相会,则当下超越诸有,逍遥于三界外矣!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目之所及,耳之所闻,无一非佛也。此在
宗下谓之直指心性。如大梅问马祖:“如何是佛? ”祖曰:“即心即佛! ”大梅于言
下大悟。又如灵训问归宗和尚:“如何是佛? ”宗云:“我今向汝道,恐汝不信! ”
训云:“和尚诚言,某焉敢不信! ”宗云:“即汝便是! ”训于言下有省。请看,何
等果断! 何等便捷! 何等庆快!

(五)明心见性者,明心性无住,一物不立,归无所得也。

心性本自空灵无住,方成妙用,一有所住便成窠臼;心性本来无有一物,说空说有,说
迷说悟,说真说妄,俱是相对立说,均系戏论。所谓但有言说,均无实义。如彻悟心
源,明见真性,迷妄既无,悟从何立? 不立亦不立,了无一法可得。故云:人我空非
真空,须法我空,更复空空,方真到家稳坐。亦即古人所谓无所成、无所得、无所修、
无所证方真成、真得、真证也。如认自己有法可得、有道可成,则正堕在圣位法执里。
小则生死不了,纵或了得分段生死,绝不能了变易生死,以法执即变易生死之障故;大
则发狂成魔,后果不堪设想!

关于无修无得无证之说,即是彻悟到家人之了脱语,亦是最初理解如来密因人之因地法
语。以众生本来是佛,不因修成。只因不觉,迷己逐物,追逐外境,沦为众生。今如凛
觉醒悟,如千年暗室,一灯能明。便恢复本性,有何修证之可言? 故云不假劬劳、肯
綮修证也。但如习染浓厚,妄执深重,虽明斯理而历境心生,则不无辛勤绵密扫荡之功
! 又如仅明众生本来是佛之理,并未亲见自性,只为将来成佛之因,则更须勤恳修
习,以期亲证。切不可开大口,说大话,自欺欺人,拨无修证,而致莽莽荡荡遭殃祸
也。

彻悟心性,一法不立,无佛无众生,整日如痴如呆,任运随缘,皆是佛事。所谓嬉笑怒
骂、謦颏掉臂,皆是海印放光;穿衣吃饭、运水搬柴,无非神通妙用! 其间无所取
舍,无所倚重,故谓之归无所得也。

才有所重,便障自悟门,故宗下大德,皆善为人解粘去缚,即令学人放下重担,打开悟
门也,如马祖见有人堕在前答“即心即佛”处,故于有僧更问“如何是佛”时,又答
“非心非佛! ”临济祖师恐人落在“赤肉团上无位真人”上,当有僧更问“如何是赤
肉团上无位真人”时,托开其僧云:“无位真人值什么干屎橛? ”又如第四节所述第
二则公案,灵训于言下有省时进问云:“如何保任? ”归宗云:“一翳在目,空花乱
坠! ”这些例子都很好说明真性是无所住、一物不立的。所以我们要彻底悟真心,既
不能着佛求,更不能着神通玄妙!

赵州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 ”后人虽有嫌其尚有“不喜在”之落处,但赵州之
意在了法见,示人无一法可得、无所倚重,不在喜不喜也。至于立言之弊,以但有言说
不无痕迹! 如灵龟摆尾,扫其行迹,行迹虽去,又落扫迹。以故宗下大德说到末后,
无法开口,即拂袖归方丈,以示末后也。

综上所述,明心见性,实为佛教之纲宗,学佛者之圭臬! 我人如真欲出生死、成大
道,不问修习何宗,均须向明心见性这一伟大目的奋斗、前进! 决不可畏难而退! 以
一切宗派的门庭设施,修习方法,无一非息心止念之手段,而这些手段又莫不以明心见
性为目的。故明心见性为佛教各宗派之总纲,如不依此总纲修习,则非佛教徒矣! 复
次我人之有生死,因无明不觉,今如不觉破无明,挥发智光,如何能了生死? 故明心
见性为了生死之要关,证大道之枢纽,任何宗派之佛教徒,非但不可漠视它、否定它、
偏离它,而且要竭尽自己之智勇与精力,为实现这一宏伟目的而努力奋斗!

(乙) 明心见性之证成

经过详细讨论明心见性的意义,我们深切知道它关系佛教至巨。如果佛教徒都来奉行弘
扬,加以提倡,佛教即能昌盛兴隆。反是,佛教即将奄奄一息,一蹶不振。因为一个宗
教兴亡盛衰,系于它的精神实质如何,如果只有形貌,而无精髓内容,这个宗教一定渐
趋衰亡。明心见性是佛教的总纲,精髓所在! 故一切宗派,任何法门无不环绕它而善
巧方便地随顺众生不同的习性与各别的根器,建立多种多样的修习方法,以资发扬光
大。方法虽多,目的则一。行人如不按照各该宗派所订的仪轨与所建的法门,虔诚勤恳
地努力修习,仅以烧香礼拜,求些福报为事,则不能得各该宗派之的旨——明心见性。
不能明心见性,也自然达不到学佛的真正目的。佛教的精神目标不能显扬,怎么能够不
萎靡不振,日趋衰颓呢? 所以我们要振兴佛教,非提倡明心见性不可! 那么,我们用
什么方法才能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呢? 又有什么方法最快速最简易可行呢? 为了适应
上中下三根修行人的爱好和便利不同习气的人迅速入门起见,兹择禅、净、密三宗中最
简单、最迅速、最方便的修习方法,详细介绍如下。至于其它宗派,上面说过,只有其
名,而无其实,无有真正修习之人。如天台宗,虽有止观法门,而今行人皆修净土;华
严宗虽有华严三观,但修行者不入禅即入净,不复修观;法相宗也有唯识观,但该宗行
人,今则讨论教义,分析名相,作佛学研究,而不入观,至与性宗分河饮水,争论纷
纷。其余如“三论”等宗,更连名义亦渐使人淡忘,故今暂置一边不去讨论它了。

(一)禅宗

讲到明心见性,最简便、最迅速的方法,莫过于禅宗了。因为禅宗是教外别传,不立文
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不像其它宗派,转弯抹角地建立许多仪轨法则,让行人按
部就班渐次修习,慢慢证成。譬如欲深入宝所,禅宗只一道门,一打开,即能进入,而
其它宗派,最少者亦有二道门,多者就不止三四道门了。

所以禅宗是佛教的正宗,它门风高峻,气势磅礡,人才辈出,气象万千,独称宗门。中
国佛教之兴隆昌盛,端赖此宗作中流砥柱,独挑大梁。但可惜降及近世,这仅有的一道
无门之门,似乎已经堵死了。此宗非但人才寥落,绝无过去诸大宗师生龙活虎般的气
派,纵擒活杀为人的手段,且亦不具相机提示,逢缘点化的妙手。晚近的所谓禅宗,从
南到北,由东到西,走遍天下,只是教人参一句刻板死煞话头——“念佛是谁? ”你
如请他于念佛是谁外别示方便。他便无法开脱下,只说禅要自己参,不须问人,而不能
别出手眼善巧露布,使学人当下悟去。以致禅宗行人苦参几十年了无消息,所谓明心见
性者,将视为历史的陈迹而束之高阁了。太虚大师无限感慨地说:“现在禅宗儿孙,都
是法卷传法,而不是明心见性后传法,所谓临济宗几世孙,皆一张空纸而已,何曾悟心
来! ”言之,能不令人痛心!

禅宗最重要的是师资。学人之所以能迅速开悟,全赖明眼老师从旁拶逼锤炼,相机提示
点破,否则业障众生,玄关紧闭,识锁难开,自力参取谈何容易! 但是现在师资如此
缺乏,哪里去寻这大手笔宗师来赤诚善巧为人? 所以一些野狐精都用一句人云亦云的
刻板话头——念佛是谁? ——来藉以藏身。你如问他:“如何是佛? ”他叫你去参
“念佛是谁? ”你问他:“不是心,不是物,不是佛是什么? ”他也叫你自己参“念
佛是谁? ”总之,离开念佛是谁,即无有开示。就这样上行下效,把个禅宗搞得徒具
虚名,一团污糟,宁不痛惜!

假如这也叫你自己参,那也叫你自己参,要你宗师何用? 其实说穿了,不值一笑。原
来所谓宗师者,自己并未豁开正眼,也是个睁眼瞎,你叫他方便善巧为人,岂不是叫瞎
子去做俏媚眼吗? 如果有一二位明眼人说,不用如此参,可改用直指法,直指他如何
是本来面目,叫他当下见性。他又毁谤你是野狐禅。因为他自己用功数十年,没有消
息,就疑惑他人亦不能见性。更或还要说,祖庭所传,参禅要“参念佛是谁”,哪有用
什么直指的? 这叫己既不能,又疑他人,禅宗如何能不衰颓消沉呢?

其实禅宗古来本不须参什么话头而系直接指示的。如傅大士云:“夜夜抱佛眠,朝朝还
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
是。”

宝志公《大乘赞》并《十二时颂》 ,俱系直指。其《十二时颂》末二句云:“未了之
人听一言,只这如今谁动口。”更为径捷明快。

南岳慧思大师偈曰:“天不能盖地不载,无去无来无障碍。无长无短无青黄,不在中间
及内外。超群同众太虚玄,指物传心人不会。”布袋和尚偈云:“只个心心心是佛,十
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又云:“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
识,不塑又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
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类此语句多不胜举。即祖师禅也不过只就来机问处下搭,
去其住着,于妄心不行处,逼令回光返照,彻见本来。因为禅是正法眼藏,涅盘妙心,
系圆顿法门,属悟不属修。古来大德,均言下得旨,句前荐机,见性成道,没有一个是
参话头,积久开悟的。如六祖闻人诵《金刚经》,即便开悟。得五祖开示证明后,为惠
明说法,亦只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即于
言下大悟。不闻教参什么话头!

提起这则惠明公案,也曾闹过一场纠纷。有人说:“这是六祖直指。不思善,不思恶,
一念不生时,而了了分明不落断灭的那个,即是本来面目,那个应作 that 解。”有人
说:“不对,那个应作 what 解,叫他自己参,不是直接告知。”双方各执一词,打了
多少笔墨官司,还是不见分晓。其实依愚见,作 that 或 what 解,均在当人。如能当
下领会六祖的提示,what 即是 that;如颟顸笼统,莫知所以, that 即是 what 了。
何必定分 that 和 what 呢? 因为禅宗的法语,本是两面刃,一面杀,一面活,不可
执定一面看。更何况古来大德常用直指法呢!

如临济禅师示众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要识这无位真人么? 即今说法、听法
者是。”又如僧问慧海:“如何是佛? ”海云:“清谈对面,非佛而何? ”更如前面
所举僧问归宗:“如何是佛? ”宗曰:“即汝便是! ”等等,不胜枚举。此等指示,
多少直捷,多少痛快! 假如我们也用直指法指示学人,不教参什么话头,不是也能造
就些人才吗? 但不幸的是,有很多人非议直指说,直指一法,远在石头下,药山禅师
即否定其存在。如于岫大夫问紫玉禅师:“如何是佛? ”玉召大夫云:“大夫! ”岫
应诺。玉云:“即此是,无别物。”大夫有省。宁非直指! 但药山闻之曰:“于岫大
夫埋向紫玉山中了也。”岂不是不肯直指吗? 后于岫大夫闻药山语而大疑,复往参药
山。山曰:“有疑但问。”大夫问云:“如何是佛? ”山亦召云:“大夫! ”大夫应
诺。山抓住时机追问云:“是什么? ! ”大夫大悟。你看这问语多有力量! 这种大
悟的效果,岂是直指所能达到的!

余闻之,不禁笑云:君等但知其一,不知其二。直指一法,变化多端,不是千篇一律
的。药山之所以不肯紫玉,乃试试于岫大夫是否脚跟真正点地,如真悟者,虽佛出兴于
世,亦如不闻不见。若非真悟,即不免随人脚跟转。如马祖示大梅即心是佛后,亦曾遣
侍者说非心非佛往试大梅。故药山试垂一语以钓大夫看他是否上钩。不料于岫脚跟未曾
点地,一闻即便生疑,不似大梅彻悟无疑,于侍者来试时,反呵马祖:“这老汉淆惑人
心! ”毫不动摇。于岫既到药山,复如前问。山为不辜其问,变换一下直指的手法,
暗示他这应诺的即是佛,使其领悟。盖于岫所问:“如何是佛? ”所答当不离问处,
即答应他啥样才是佛,而不可答他别样事物。否则,即答非所问。故于大夫应诺后,山
追问:“是什么? ”不就等于明白告诉他,这答应的便是佛吗! 所以这种问话式的答
话是直指的另一种暗示手法,看起来似问语,但和上下文连贯起来看,就等于肯定语
了。紫玉、药山语式虽异,手法是一。如无紫玉肯定语在前,朦胧者仅闻药山“是什
么”的问话式答语,恐又将作疑问会矣! 降至后世,这些手法为什么不用,而改为参
话头呢? 因为人心向后险恶、浮滑,根基日渐薄劣、浅陋。如用直指,聪明伶俐者虽
能领悟,但以得来太不费事,太轻松便当,不予重视。有如纨夸子弟,得父祖遗产,自
己未经辛勤流汗劳动,不知来处艰难,狂花滥用,结果贫困潦倒,客死他乡。故此等人
不能体会祖师赤诚为人之悲心,反而等闲轻易视之,不能遵守教导,绵密保任,守道养
性,证成正果。愚昧者,虽经百般指点开示,但以未见任何奇特神通玄妙,以为不是,
不肯承当,总向心外求法,以期神效。主法者虽悲心痛切,欲大家都能当下见性,成佛
证果,但不能按牛头吃草,代伊承当。故不得已由宋大慧宗杲禅师,改为参话头(以前
虽亦有参话头,但尚未蔚然成风)。用一则无义味的话头,安在学人心上,生起大疑
情。如吞栗棘蓬相似,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出,使整个身心拶入疑团内,行不知行,
坐不知坐,所有妄念情想于不知不觉中完全化为疑情。时节因缘到来——即功夫成熟,
桶底脱落,如十字街头,撞着亲爹相似,方知以前所为,皆如白日作梦! 浑浑噩噩,
争名夺利,好不羞惭! 悟心后,方知辛勤参究亦是多此一举,以佛性天真,不属修
证。但不走此一段冤枉路怎得打开这紧闭的识锁玄关,见到本来面目? 路虽多走一
段,看似冤枉,但脚劲总练出来了,不比光读佛经、语录,空谈理论者虽亦相似明悟,
能通佛理,但遇事不得力,常为境转。大慧杲呵为药水汞,遇火即飞! 此祖师痛切为
人,因时制宜,方便变迁,不得已之苦衷也。

祖师虽创立参话头门庭,但绝非教大家千篇一律地参一则刻板话头,而是因人施教,就
不同的来机,参不同的话头。因话头的得力处在起疑情,如疑情起不起,即毫无作用。
故宗下有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之语。而且有的话头只能破初关或重关,不能
一线到底打破牢关。故决不是用一则话头,可以教导一切人的。所以参话头须老师的慧
眼来识别来机,施与恰当适应的话头,令其一参,即能生起疑情,方能受益。否则,徒
然唐丧光阴,不起作用。复次,于参究时,更须老师时刻留意,缜密察看学人进展的情
况,从旁推进;尤须抓紧与学人所参话头有关的时节因缘,拶逼提示,俾能当下有省,
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如黄山谷参晦堂,堂令参“二三子以吾有隐乎? 吾无隐乎尔
”孔老夫子教导弟子的一则话头,山谷久参未悟。一日山谷与晦堂游山次,一阵风吹
来桂花香味,山谷脱口曰:“好一阵木樨香味! ”晦堂即应机点示云:“吾无隐乎尔
! ”山谷于言下大悟。由此看来,禅宗的师资多么重要,而现在又哪里去寻这种明眼
的大宗师哩!

禅宗既因墨守陈规而死气沉沉,日趋衰亡。为今之计,似又须改弦易辙,另走快捷方
式,以资打开僵局,复兴禅宗。从现阶段的禅机因缘看来,愚意似应改为直示本来面
目,不要再守一则刻板死煞话头,以利学人迅速开悟。为师者只就来人询问处下搭,逼
其于意识不行时,回光自见,然后再嘱其善自绵密保任,销除妄习,圆成道果。此等直
示方法,古来有很多好例子。如问:如何是佛? 答曰:问者是谁? ! 曰:是我。难
曰:唤什么作我? 曰:见闻觉知是我,身是我! 难曰:身是汝! 知身是汝者又是谁
? 曰:亦是我。难曰:身与知俱是汝,岂非有二个汝? 曰:如身与知俱非我,岂不落
断空? ! 因唤彼云:某甲! 答曰:诺! 直指云:是什么? ! 是断空吗? (这个
无身亦无知,又不落断空的了了灵知不是佛是什么? ! )彼乃恍然大悟。又如问:本
来面目可得见否? 答曰:不可得见! 问曰:为什么不可得见? 答曰:本来面目是汝
自己,汝自己又要见过本来面目,岂非两个本来面目耶? 如眼岂能自见? 曰:然则本
来面目是无耶? 答曰:眼虽不能自见,眼却非无! 汝今不思善、不思恶时,还有妄念
否? 答曰:一念不生! 问曰:一念不生,如木石无知否? 曰:了了常知! 直指曰:
即此非有无之了了常知是什么? 是不是汝本来面目! 又如问:如何是我自己? 答曰
:即今问者岂非汝自己? ! 问曰:即将此问者为我自己可否? 答曰:不可! 问曰:
为甚不可? 答曰:问者虽是汝自己,若认着自己,即成二个自己了。谓问者是汝自
己,又认着问者为自己,岂非二个自己耶? 彼乃释然大悟。

如斯随机直指,令其当下开悟,岂不快便? 较之辛勤参究数十年了无消息者,相去奚
啻霄壤! 或曰:如是指悟者遇事恐不得力。曰:彼如真个自肯承当,纵令习染深厚,
一时恐不无走着,但如能绵密保任,如古人悟后牧牛相似,二六时中抓紧牛绳鞭索,看
令不许走着,二三年后,功夫不患不能成片、不达炉火纯青之境。最忌浮滑禅流,似是
而非,浮光掠影,口头虽似圆滑,但心性实未明悟。又复不肯脚踏实地,在事上历境练
心,绵密保任,任其流浪走着,则终成败坏! 虽然,如能于茫茫人海中,捞一个半个
豁开正眼,为人天眼目,亦较数十年苦参了无消息,无人继承法统,而不得不沦为法卷
传法者,又不知好多少倍了。另外揆诸古德令人参话头的用意,不过是叫人于心念行不
得处回光自见。但现时人根陋劣,被这闷棍一打,即死于棍下,活不转来。何如直指,
令伊自肯承当,进而保任圆成,较为得计哩!

复次,禅是正法眼藏,涅盘妙心,一切不着,无用心处。而参话头正是有用心处。有处
用心皆是着相;无用心处,方是正用心。如僧问古德:本来面目如何用心参耶? 答曰
:本来面目无你用心处! “参”正是用心处! 问曰:如是无用心处,如何用心耶?
答曰:无处用心,方是正用心;有处用心,皆是着相! 问曰:无处用心,岂不落空耶
? 答曰:知落空者是谁? 曰:是我也。曰:此既是你,岂落空耶? 问曰:即将此知
落空者为我可否? 答曰:不可! 问曰:为甚不可? 答曰:金屑虽贵,落眼成翳! 禅
宗的门庭设施,是由伟大的祖师视众生的机感与时节因缘而随宜制定的,并无一定的楷
模。过去既可由直指而改为参话头,现在又何不可由参话头改为问答逼拶见性呢? 因
为现在参话头,时久弊生,流为一则刻板死话头,大家生不起疑情,以致苦参数十年而
了无消息,加以现在环境不同,大家都很忙,没有人能像过去那样用几十年的时间来专
为参禅而参禅;就是有这种苦心孤诣的人,肯花冗长的时间来苦参,亦为时代所不许。
更何况禅属智悟,是用极强的智能打开识锁玄关的,不是由定功积累而开悟的。现在如
改用直指法,指示学人当下见性,再用牧牛法保任除习以资圆证,是较合时宜,而且也
不违背禅宗的宗旨。因为禅即是明心见性,而用以明心见性的方法,古来就很多直指
法,并非今天新创,有什么不可呢? 兹为加深读者的信心起见,再举一则便捷、轻快
的直指禅法于下,以示余言不谬。

真觉禅师与侍者同阅《楞严经》次,至“我若按指,海印放光”处,侍者问云:此意作
么生? 师云:释迦老子好与三十棒! 侍者云:有何过患,要吃三十棒? 师云:要按
指作么? ! 侍者云:争奈暂时举心,尘劳先起! 师大喝云:亦是海印放光! 侍者大
悟云:啊! 多年来只以心起便是尘劳妄念,不知原是海印放光!

诸位请看,此等直指开示,多么痛快,多么清晰,又多么便捷! 闻者于言下悟去,能
不庆快生平,欢喜无量哉! 关于妄念和放光——即妙用之别,原来在于日用、应缘、
接物时粘着不粘着。若粘着,海印放光即变成尘劳妄念;若不粘着,尘劳妄念即是海印
放光。六祖云:“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憨山大师释云:“所言转识成
智者,别无妙术。但于日用念念流转处,若留情念系着,即智成识;若念念转处,心无
系着,不结情根,即识成智。则一切时中常居那伽大定矣! ”又憨山大师梦升兜率,
弥勒为说唯识曰:“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
佛。”这些言句,何等简练明畅,如倾甘露于焦渴喉中。吾人得闻,幸何如之! 不于
当下拨开迷雾,明见佛性,于日用中保任圆成,还疑个什么呢?

或者有人说:参禅参禅,要经过一番艰苦参究开悟,方能大用现前。直指顿悟见性之
禅,只是口头禅、文字禅,乃至野狐禅,不派用场。更或认为其它宗派虽修至见性时亦
不是禅,唯有参话头,才是嫡传的教外别传之禅。

他们似乎忘记了禅宗的初祖摩诃迦叶接佛心印时,是经过一番艰苦参究话头才开悟接法
的,还是于释迦佛拈花示众时微笑印心的。须知禅就是涅 妙心,真知佛性,只要明悟
不疑就是,不在用什么法上。一切方法只是明见它的手段,不是真伪的分别。而这些手
段须视时代之不同,根器的优劣,随时制宜,不可泥执成见,墨守陈规。否则甚难造就
人才,绍隆佛种! 相反,因为西天二十八祖和东土六祖都不是用参话头开悟的,而是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所以说禅只到六祖为止,以后只是教,不是禅的,亦大有人在
! 故禅之为禅,绝不在某种传统方法上。

至于说大用现前,不知果何所指? 如以为显发神通,才算大用现前,那未免太执相,
太狭隘了。须知宗下所谓大机大用,乃指胸襟磊落,意气风发,慷慨激昂,豪迈不群的
处世为人的风格;不受一切受,遇事不粘,明见机先的作风,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
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不是什么显发神通不显发神通。如说神通,难道穿衣吃
饭、发明创造,不是神通吗? 如说不是,为什么庞居士说“神通与妙用,运水与搬
柴”哩! 可见你轻视日常运用不是神通,乃是你着相求神奇、好玄妙的劣根性在作怪
! 换一句话说,你的心根本不曾空,不曾见性,还是着相以求。这样下去,即便发了
神通,亦成魔道,因粘着未断在。持这种见解的人很多,兹再举一例,以示寻常日用即
神通妙用,不可另求玄奇神妙,以免弄精魂而入魔道。麻谷等五位大德悟道后,行脚参
方,以资增益。时天热口渴,见路旁有一婆婆卖茶,乃唤婆云:请来五杯茶。婆见来五
位和尚,乃问云:大德何往? 曰:参善知识。婆送上茶后曰:我这里茶要有神通才能
喝,无神通不能喝! 五位大师虽已开悟,但神通未发,面面相觑,不敢举杯饮茶。婆
见状哈哈大笑云:五个呆鸟看老婆子逞神通喝茶! 举起杯来,一一饮尽。五人看罢恍
然大悟,齐声道:今日才是我等真正悟道时! 我等时时在神通中,不知是神通,还向
外驰求。今日不逢婆婆,又几错过一生! 这虽是观世音菩萨化身指点彼等,又何尝不
是指示我们的迷津哩!

达摩大师云:迷时色摄识,悟时识摄色;但得本,不愁末。直指见性,如自真肯不疑,
必然通身放下,寓定于慧,于日用中死心帖帖地毫无粘滞。纵或习染深厚,一时不能净
尽,遇个别境缘尚有起心动念处,但前念才起,后念即觉,不至徘徊不去,留连忘返。
再经绵密打磨,不断锤炼,必然“皮肤脱落尽,惟露一真实”,不愁不神通大发。至于
将信将疑、犹豫不决者,又当别论矣。

如说其它宗派修至见性时亦不是禅,为什么经文分明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
妙禅”呢? 净土宗人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花开见佛悟无生”,不是即与禅宗合
辙了吗? 所以古德说:“禅是净土之禅,净土是禅之净土。”“禅即净,净即禅,禅
净不分家。”禅与净的关系既如此,其它宗派又何尝不如此呢? 因为同是佛说,同是
明心见性,同是了生死的呀! 为什么偏偏要分宗裂派,你呵斥我,我责骂你,兄弟阋
墙哩! 上面说过,有人说:“禅属悟,不属修;禅是顿,不是渐。禅之为禅,只到六
祖为止,以后只是教,不是禅了。”因为教是讲渐修的,一步一个脚印,历阶上升,有
修、有得、有证的;而禅是一悟便休,一切时、一切处只随缘放旷、任运逍遥,无修、
无得、无证的。六祖以后,诸方禅德都讲渐修,研讨取证,所以只是教而非禅了。

这些说话,听来很觉高妙,但究其实际,恐无是处。因宗与教固有顿、渐、悟、修之
分,但所分在入处之不同,而不在证境之速与慢。从研究教理而大开圆解,证见本性者
谓之教下;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者谓之宗下。及至到达目的地,彼此无殊,都是一
样。故古人说:教是有声之禅,禅是无声之教。不能因当今习禅者根器渐劣,悟后习染
不净,须假渐修,以了余习,便谓是教非禅。如果必谓一悟便彻,更不待保任、牧牛、
打扫余习,即便归家稳坐,毫无走着,方是禅宗,那么六祖悟后,还有十余年隐藏猎人
队中韬光养晦的功夫,也算不得禅了。

故不能这般武断地说:“一悟便休方是禅,悟后渐修便是教。”因为我们历劫多生颠倒
妄动,执着惯了,积为习气,深着八识田里。今虽醒悟,怎奈习染深厚,影响难消。犹
如臭粪桶积粪多年,一旦倒尽,但臭气深入木里,绝不能一下消尽,须待久久泡洗扫
刷,方能渐渐除尽余臭。故真正脚踏实地的修行者,深知其中甘苦,不敢狂言乱语,于
稍有悟入处,谬赞自己已无修、无得、无证。至于一悟便至无修、无得、无证者当然不
能说绝无其人,但究竟少数,非人人可冀。况且这种绝顶上根人,今日之所顿悟、顿
证,与昔日之渐修、渐证不无关系。古德云:今日之顿正是昔日之渐。所以不能一笔抹
杀渐修、渐悟、渐证的人,说他们不是禅。况且这种悟后渐修的人,从上禅宗说来,也
是绝大多数。连顶顶大名的禅宗大德赵州和尚也有“八十犹行脚”之说,何况他人!

从前有一秀才,读了几本禅宗祖师的语录,便谓已大彻大悟。去参归宗禅师,说自己已
到无修、无得、无证了。宗只含笑唯唯。俟其告辞而去、送至门首告曰:阁下锦袍后背
何来一大洞? 秀才慌忙问云:在哪里? 在哪里? 宗呵云:好个无修、无得、无证!
秀才面赤惶愧而去。这不是给我们一个自诩无修、无得、无证者出乖露丑的曝光写照吗


综上所述,我人于不思善、不思恶——前念已断,后念未起时,虽空寂无念,而非如木
石,蓦然回首,荐取此了了灵知即本来面目;既无有乱,亦无有定,随缘应用,毫无粘
滞,即为明心见性。复次,性是真空妙有,非是顽空,以真空故必有相用,有相用故方
是真空。故性即相、相即性。我人能于日用中,透过相见性,不为相所转;识得一切事
物、任何相用俱是性的显现、心的妙用,只利物之用,而不为物所用,即为明心见性。
古德云:拈一根草,即丈六金身,即是悟后的脚注,切不可作奇特玄妙想。因奇特玄妙
本身即是妄想,非但障自悟门,不得明心见性,而且有入魔之虞。须知一切神通玄妙,
均以明心见性为基础。只要于悟后,勤除五盖,即财、色、名、食、睡,不受一切受,
自然水到渠成,六通齐发。有如大鹏一翅数万里,全仗脚下一点劲,如脚不点地一下,
亦无由飞起。

如或不然,经此番叙述,仍不敢咬定,不肯承当,又想明心见性者则莫如习密,由密过
渡到禅,比较省力稳当。以密仗佛力加持,似比禅宗自力参究快速省便得多。尤有进
者,密宗有异胜方便,假多种力量接引,不似参禅,除老师逼拶指示外,别无他法,故
成就较禅宗殊胜快速。如人乘车或飞机,自比步行者省力迅速。但密宗法门深广,仪轨
繁多,学者一时不易窥其全貌。择其简速易行,与禅相近者又莫如“心中心密法”,以
该法是无相密,无有繁复仪轨,不须建立坛场,任何人随时随地俱可修习,而且不用转
弯抹角,修持加行,从有相过渡到无相,可以直接证体起用。故世人尝赞之为禅密,语
虽不当,义有足多者。至于它的修法留待下面“密宗”里再谈。

(二) 净土宗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普被三根,圆该八教。盖心即土、土即心,心外无土、土外无
心,故经云:欲净其土,先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土即是心,而心又是宇宙间
最大的能量,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无有一物超越心量之外,故也无有一宗能超乎净
土之外了。所以净土能高能下,可深可浅。

如就净土的本义说来,修行人的心清净了,则一切土、一切处无不清净、无不自在,十
方世界无不同时化为净土。心如不净,即在庄严佛土,亦复颠倒烦恼。古德云:心净阿
鼻即为净土,心秽净土即为阿鼻。至于西方乃表日升于东落于西,结果圆成之意,故普
贤大士以十大愿王求生西方净土,以圆成佛果也。

真修净土者,时时观照心念——或用念佛观,或用净土庄严和阿弥陀佛圣像作观,更或
观自身即弥陀等,不令攀缘住着。才有念起,即凛觉转空,或提起佛念,化去妄念,不
使相续。久久专注,努力用功,时节因缘到来,忽然能观与所观、能念所念,顿时脱
落,弥陀真性,灼然现前,亲见法身,即当下现生净土。这在禅宗谓之明心见性,在净
宗谓之“花开见佛悟无生”,语虽异而义则一,故禅净不分家也。

欲真生净土,正不待死后往生。必须现生努力,当下能生,方有把握。《弥陀经》所说
之“临命终时”一般皆解作“等到气断死亡的时候”,其实这都是依文解义。如按经的
精义来说,盖所谓临命终时者,不是死下来的时侯,而是“等到生死命根终断的时
候”。什么是生死命根哩? 就是我人的颠倒妄想啊! 所以《弥陀经》在临命终时接下
来就说心不颠倒,彼佛现前。当我们用功作观或念佛,用到着力时,行不知行,坐不知
坐,孜孜兀兀,除佛念外,别无他念,这生死命根——妄念,即将终断。到最后忽然根
尘脱落,一心不乱,当下即亲见真佛,生到净土了。

到那时,方知娑婆即是极乐,极乐即是娑婆,平日分东分西、说净说秽,皆如白日做
梦。故云真生净土者,生而无生,去而不去也。如果仍有娑婆、极乐之分,净土、秽土
之别,正是心未清净、妄念未尽也。

可惜现阶段一般修习净土者,眼光均向最下层看,修行从最低处着手,异口同声说:
“我们修净土宗,以生西为目的,而生西是仗佛慈力接引的,是他力修行,不是自力修
禅宗,不要明心见性。”如问他:“一心不乱”是什么? 为什么《弥陀经》要说“执
持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呢? 他便连说不须不须。灵峰蕅益大师说过:“得
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我们只要具真信切愿,临终自有阿弥陀佛接引生西。只要
能生西,就是下品下生,纵或边地疑城,于愿亦足矣。因为既到西方,成佛不过时间快
慢长短而已,终得一生补处预期成佛。比在娑婆沉沦六道者,不知好万千倍了。

因有此如意算盘好打,于是有些善男信女往往把生西的责任推到阿弥陀佛身上,自己不
肯努力修持,勇猛精进。早晚除作二时课诵外,一点也不遵照古人修持的方法,绵密提
持佛号,用以打扫妄念、改造习气,净其心地、储备往生资粮。他们哪里知道蕅益大师
的说话是二句对合语,绝不可切开来断章取义。因为信、愿、行是净土宗修持三要诀,
缺一不可。关于此理,净土大德说得很清楚,无信愿即不能与佛慈愿力相接而生西,无
行非但无从表示信真愿切,更不能完成信愿。故大师在上面说了信愿,接下来就说:
“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就是说要上品上生固要甚深之修持功行,即下品下生
亦须相当之修持,方得往生,因修行不力,正是信不真,愿不切也。并不是阿毛阿狗口
里念佛而心不净的人都能往生的。更何况大师之有上语,是针对当时以念佛求定,不思
生西的人说的哩。

永明寿大师说:“行人净业成熟,心地清净,与佛相应,方见佛现前,接引生西。”佛
虽现前,实无来去。如月在天,千江万水,一时俱现。而月实无分,心犹水也,如心不
净,犹水混浊,月虽在天,而不现影。故心颠倒混乱者,佛虽放光接引,犹生盲不能见
日。

如照密宗的说法,阿弥陀佛是兴无缘大慈,无人不接、无生不救的。不问什么众生,于
命终时,都一视同仁,放光普照,接他们生西。只以众生障重,不能相接。甚者,因佛
光炽盛,畏而逃避,窜入恶道,宁不可悲可叹!

所以我们要真正生西,非脚踏实地努力用功不可,绝不能贪便宜怕吃苦,把生西的责任
单单推到阿弥陀佛的身上。不然,《观经》为什么教我们种种入观的方法,《弥陀经》
又教我们执持名号,至一心不乱哩?

观想或观相比较心细,功夫较持名念佛难,故晚近净土行人都只修持名。现在我们就持
名念佛法门来谈一谈它的修法与奥妙。释迦文佛默察末法众生垢染深重,难以打开玄关
识锁,离苦得乐,从悲心中运用广大智能,巧妙地设一念佛法门,将一粒清净佛珠——
万德洪名——安放在众生妄染心中,密密转移其颠倒妄想,从切近处断其生死根株,而
得心花开敷,见弥陀佛性,往生净土。一切唯心造,而人不能无念,不念佛、法、僧,
必念贪、嗔、痴。念贪、嗔、痴则杀、盗、淫恶业起,恶业起,生死轮回无有止息。佛
乃因势利导,抓住众生不能无念的习气,善巧方便地用一佛念来代替妄念,使人于不知
不觉中将妄念转为佛念,染心换为净心,从而轻而易举地往生净土,出离生死。古德云
:“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莲池大师云:
“念佛就是于众生生死切近处(妄心)作最亲切、最简易的转换。”我们如果不体察佛
祖的深心和伟大的教导,认真以念佛的功行来改造自己,单靠依赖弥陀之愿力接引往
生,又怎么能达到目的呢? 古德云:单修(单靠弥陀愿力)生西难,双x(自己用功
和佛力相应)生西易。真是不朽的名言!

我们明白了念佛的作用和生西的道理,就知道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念佛的方法“都摄六
根、净念相继”是确切不移、无可改变的至理名言了。上中下三根,不问哪种人,都须
遵照这确切的指示,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切放下,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统统摄在
一句佛号上,绵密提持不绝,自然于不知不觉中将妄心转化为佛心,与西方弥陀感应道
交,打成一片。所以古人说:“万修万人去。”

念佛时,既不能操之过急,追求次数,以免伤气耗血,亦不能疏漏缓慢,让妄念有空可
钻;既不可追求一心不乱,以免妄上加妄,更不可认念佛成片为难,畏惧不前。我人果
真看破红尘,知一切是幻,毫无系念,定能死心塌地地抓紧一句佛号,着力提持,而不
致口念心乱,妄念翻滚不歇。念佛如能像推重车上山一样用力,句句相接,字字分明,
虽下下根人亦不怕佛念不能成片,心不开悟! 因念佛功夫,不在懂得深奥玄妙的道
理,而贵专一。心不外驰,便能一切放下,死心塌地地一心念佛,久久功纯,妄心何患
不融,佛性何患不见! 故云:下下根人有上上智。盖看破红尘,一切放下,专心念
佛,即上上智也。

净宗大德嘱人,不要管他是否一心不乱,也不要问他明心见性与否。只安详稳步秉直念
去,自然水到渠成。一是怕我们要求一心不乱或明心见性而妄上加妄,反自误事;二是
恐要求过高,胆怯众生望而生畏,知难而退,不敢进修。并不是说念佛法门不要一心不
乱,或与明心见性无关。净宗是寓高深之理于平易践履之中,于真实行处而暗合道妙。
故上、中、下三根人遵其所教,平实念佛,俱能见性。不似禅宗,只接上根利智,中下
根人无从问津,故法门深广也。

或者有人说,这是禅宗的说法,不合净宗的轨则。兹为增进读者信心起见,节录一段印
光大师《念佛三昧》如下,以证余言不谬:

“若论证三昧之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反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
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而念,返观而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全观即念
;观外无念,念外无观。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鞠到根源! 须向者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
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
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
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此之谓也。功夫至此,念佛得法,感应道交,正好着力。
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无所见,无见之见,是名真见。到此则溪声
山色,咸是第一义谛;鸦鸣鹊嘈,无非最上真乘。活泼泼应诸法相而不住一法;光皎皎
照了诸境而了无一物。语其用,如旭日东升,圆明朗彻,语其体,犹皓月西落,清净寂
然。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双存双泯,绝待圆融,譬若雪覆千山,海吞万象,唯是一
色,了无异味。论其益,现在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唯有
家里人,方知家里事,语于门外汉,遭谤定无疑! ”

诸位,请看这一段说话,岂不尽与禅宗同出一辙? 念佛时,非但要观念一致,还要在
阿弥陀佛这一佛念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岂不即是禅宗参话头的功夫? 及至越究越
切,愈提愈亲,力极功纯,豁然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的境界与下面一大段所描绘的悟
后境相,岂不即是禅宗参究豁开本来面目、明心见性的境界? 我们现在对一般人不说
参究提撕,只说心念耳闻,观念一致,极力追究,功夫纯熟,自能豁然脱落,证入三
昧,与禅宗明心见性,完全无二。但不能像现在一般人,仅以做早晚功课为完事。

说到此,真难立言! 连德高望重的印光大师末后还要慨叹地说一句:“语于门外汉,
遭谤定无疑! ”何况他人! 法华会上佛说法,尚有五千人退席,遑论末法时代,要人
人信入,不生疑谤,又怎么能做到哩? !

(三)密 宗

密宗是诸佛于末法时代度生的最方便、最完备、最当机的法门,也是一切宗派不能偏离
的法门。它从体到用、从小至大、由浅到深、由末到本,样样具备无不完善。可惜近代
学佛者,不务正修,证体成道,仅学些皮毛、启用之法,弄玄虚、逞神通,搞得妖气十
足,为达人正直君子所不齿。如弘一大师亦曾因不明密宗真相,为外形所惑,而毁谤密
宗。后深研密宗教观,始知密宗深广难思,法门完善无不具备,而深自忏悔,告诫后
学,勿因误解密乘仪轨而疑谤,应先深入研讨密宗教典,精通教义后,再行探讨仪轨之
修持。

正因为密宗学人不务正修之故,习禅修净者皆远避密宗,恐怕沾上妖气,其实这是多余
的,不必要的。因为密乘是诸佛心印,三世诸佛也不能离开它成佛,何况禅净等宗的后
学者! 你要离开它,逃避它,犹如日中逃影,徒益自劳! 比如净土宗,虽然不主张明
心见性,但为消除业障,确保生西起见,须持《楞严咒》、《大悲咒》、《往生咒》以
及十小咒等,请问这许多咒是不是密法? 参禅者参至种子翻腾,进不能进,退不可
退,闷恼欲绝,无可奈何时,不假密咒佛菩萨加持之力,即不能过此难关而打破疑团,
亲证本来。憨山大师云:“历代禅宗大德,均密持神咒,潜假佛力,但秘而不宣。我今
为诸仁公开指呈:参禅参至无始无明种子翻腾烦闷欲绝时,须迅速加持《楞严咒心》,
仗佛慈力,方可渡过难关。”如斯自诩自力修证,高榜门风高峻,教外别传,直指见性
之禅,也不离开密乘,何况其它法门哩!

据日本《密教纲要》云:天皇曾诏各宗派大德至皇宫开法会,讨论何宗最优,证道最
快,以资选择而从之修习。各宗祖师各自呈本宗优点并自诩为最优、最快、最完善后,
密宗弘法大师白帝曰:诸宗皆好,各有优点,但均离不开密,离密即无诸宗。以密乃诸
佛心印,离佛心何有诸宗,故密实集诸宗之长,为最完善、最方便、最迅捷之法门,为
三世诸佛成道必由之径。天皇深肯之,故日本密宗独盛也。

密宗以《大日经》与《金刚顶经》为依。立十种心,统摄诸教,建立曼荼罗,身、口、
意三密相应,即凡成圣。其不思议力用,惟佛能知,非因位菩萨所能测度,深密秘奥,
又为对未灌顶人不许显示之教法,故云密宗。其教派法门繁多,非今论所及,故不详
赘,兹仅就与明心见性有关的,择其重要者,约略言之。

讲到密宗,似乎就是神变,以是唐武宗皇帝深恐密宗行人搞神通把他的江山搞掉,把帝
位搞垮了,下令取缔密宗。至明朱元璋皇帝更忌密宗,严加禁止,密宗因之绝迹于中
国。后来反向日本及西藏地区就学,称为东密、藏密,宁不可叹! 降至今日,学佛者
更是不重道,只重神通,误以为明心见性即发大神通,如未发神通即非明心见性。此种
邪见,非唯自误,兼亦误他。殊不知明心见性所悟之理,虽与诸佛无异,但历劫多生,
习染深厚,卒难顿消。此时只为因地佛,如初生之婴儿,虽亦是人,但不能起用,有待
依悟而修,勤除习气,长养圣胎,神通方始熏发。《楞严经》云:“理属顿悟,乘悟并
销;事则渐除,因次第尽。”《大日经》云:“菩萨住此,勤除五盖,不久即五通齐
发。”可惜众多佛子不明此理,但务神通,投众所好,以逞己能。以致学密者群起效
尤,但为枝末起用神变之法,置根本证体、了生死之大法于不顾,良可慨也!

密法中各派有其各自最高殊胜之法,力用均不可思议,依法修持,均得真实受用,证成
圣果。但其中最圆满、最完善、最殊胜者,莫如红教之大圆满法。其法为九乘次第之最
高法门,无有凌其上者。此法之前趋——恒河大手印法,即等于禅宗之直示心法,且较
禅宗完整。大圆满之前半“彻却”修法,三空相印,即禅宗之见性;其后半之“妥
噶”,身化虹光,即禅宗之向上。但禅宗唯靠自力修证,无甚方便接引,收效甚慢;而
密宗除自力外,复得佛加持之力,且有种种异方便接引。其接引之殊胜,有如现代激光
之理,非常科学化,故收效速,得力快。

密宗大法,虽已有少许纳入禅净法中,行人如能于禅净外加修密法以补禅净之不足,则
进步更快,收效更宏。憨山大师云:“念佛不得力者,可以持明(即持咒 ),仗佛心
印之力,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尤其禅宗行人,参一句刻板话头,无明师锤炼拶逼,而
了无消息,白费精力,莫如改修密法,仗佛慈力,易于开悟成就。但如修法者厌仪轨之
烦复,观想之繁琐,加行之缓慢,又莫如修心中心密法。以大圆满虽完满无缺,但修法
之前,先须修加行,修彻却时,又须作种种有相之观想,繁琐复杂,不若心中心密法简
捷易行。以心密乃无相密,直接痛快,不须从有相过渡到无相,既不须修加行,又勿须
作观想,直证无相心源,实系密宗中至简至易、最速最妙之法。但如性近观想,喜从有
相——本尊、种子、三脉五轮等入手者,则以修大圆满为宜。

心中心法系藏密红教之法,东密也有传承。昔诺那上师曾在上海授与袁希廉。惜以该法
系密部中上乘无相密法,在西藏须修二三十年有相密后,方可传习,故未广传。大法几
将湮没无闻。今该法得以广布,端赖大愚阿 黎于庐山修般舟三昧,备受艰辛,深入禅
定,感普贤菩萨现身灌顶传授,并告以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密部内有《佛心经亦通
大随求陀罗尼》,乃该法之法本,可详为参阅。愚公得法,修习有成,深感佛法衰微,
佛恩难报,不辞辛劳,下山广传。随后王公骧陆接法传授,受法弟子,几遍全国,法始
大兴于世。该法简便快捷,学者咸称禅密,语似不当,义实相侔。其亦时节因缘到来,
法当出兴宇内,以利广大有情乎!

心中心密法,以六印合一咒,三密加持,设不设坛场均可。修时,手结印,口持咒,不
作观想,但返闻心持密咒无音之声,有如念佛观。持咒时作金刚持,但唇动口不出声,
绵绵不断,以得佛力加持故,入定至为迅速。这样修持既不伤气,又不伤血,且系养身
妙法。以出声即伤气,默念即伤血,今作金刚持,心念耳闻,意不外驰,一线连绵不
绝,心澄志凝,气血调和,安然入定,精神朗健,躯体安康,明心见性之基础即建于斯
矣!

此法每日修一座或二座均可,另有打七与九座之法。每座修二小时,手结印不散,口持
咒不停,不可半途散印下座,否则不算,须从头修起。如根性相当,能连续修持,绝不
中断,修满千座,决定可以明心见性。见性后,从体起用,磨练习气,即与禅宗合辙。
如再藉大圆满妥噶修习之法勤苦修习,身化虹光,证成佛果,亦非难事!

以上心中心、大圆满等法,以系密法,未经灌顶不可公开传示,故不详言修法。有志者
请觅师灌顶传授,依之修习,自有是处。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不用修法以证佛果,只以积垢深重,虽遇明眼人直示心性,又
不肯自信承当,故不得不假法修行,以作黄叶止啼之举。而诸修法中又以善巧方便不
同,修习即有快慢迟速之殊。参禅动辄数十年始能得个消息,甚或迷闷终身而不悟。修
其它宗派者,又多不敢言明心见性,此以净土宗尤甚。上述之心中心密法,可谓方便快
捷多矣,亦复要修千座,约须三年之久,方能亲见本来面目(此就最慢者言,根利速成
者并不须坐满千座)。克实言之,这都是无辜而披枷带锁,无事而走冤枉路。等到打开
桶底,见到本来,方知本来现成,多此一举。

一念回光见性者,修心中心法一千座见性者与参禅数十年见性者,其时间之快、慢、
迟、速,曾不可以道里计。但多走冤枉路者亦不无补偿、值得之处。以冤枉路多走后,
脚劲毕竟锻炼出来了。彼未走过冤枉路者,脚劲虚弱,一经上路——即对境遇缘时,即
觉力有未逮! 何以故? 因上述三种人所悟之理虽无二样,但在力用上大有差别。一则
以悟来甚易,未经习定磨练,心恒随境动摇,不能自主,故力量不足;一则久经打坐,
习定功深,参究锤炼提撕观照,一旦开悟,故能洒脱自如,不为尘境所左右。古德所谓
:“功不唐捐,法不浪施! ”雪窦云:“数十年来曾辛苦,为君几下苍龙窟,屈! 屈
! 堪述,明眼衲僧莫轻忽! ”即颂此也。

修心中心法约用三年的时间,仗佛力加持,可以开悟,虽较一念回光者多花了些时间,
但比三十年勤苦参禅者省去了十倍的辛劳,而且可以得到同样的力用和效果。我们这些
末法时代的子孙,除了深自庆幸何来如此福德遇此大法,和深切感谢佛菩萨的慈悲恩德
外,还有什么话可说哩!

复次,心中心法除了可以明心见性,即生成就外,还可以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念
佛不得力圣境不能现前者,可假此法修习,以证三昧,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有十足把
握。此法虽名密法,实际是熔禅净于一炉的圆妙大法! 有志者应探求修之!

最后,奉劝修密的同仁,慎勿以密法作犯罪的勾当,而遭惨重的罪谴。密法固有种种奥
秘的神通妙用,但须知任何妙法修得之通,俱非真通,与漏尽慧光显发所证之通,不可
同日而语。此种依法修得之通,只是依通,与外道之法术相似,只能取悦炫耀于无知宵
小之流,不登大雅之堂。纵能冒充神圣于一时,谋取些少名闻利养,及至眼光落地,非
但神通消失无依,亦将随业受惨厉恶报。


(丙) 悟后真修

明心见性以前,任你修什么法门,如何用功,都跳不出“盲修瞎炼”的范畴! 以未悟
真心,于修法即不能无疑。虽亦努力用功,但有疑虑留碍胸中,不安之相即无法避免。
而此不安之相即是生死根本,故虽对治功深,不为真修。普照禅师《修心诀》云:“修
在悟前,虽则努力用功,不忘念念熏修,但亦着着生疑,未能无碍,如有一物碍在胸
中,不安之相,常现在前。日久月深,对治功熟,则身心客尘,恰似轻安。虽复轻安,
疑根未断,如石压草,犹于生死界不得自在。”故云:“修在悟前,非真修也。”

但任何人都免不了有此一段盲修瞎炼的过程。待打开桶底明识本来后,就路还家,随缘
了习,任运双x定慧,天真无作,动静常禅,方是无修之真修。《修心诀》云:“即或
劣机,见性后烦恼浓厚,习染深重,对境而念念生情,遇缘而心心作有,甚或被境缘昏
乱淆惑,昧却本来者,虽亦借种种对治方便,除其劣习,去其污染,不无有功之修,但
以念念无疑,不落留碍,日久月深,力极功纯,自然契合天真妙性,任运寂知,与前胜
机,更无差别。”故学佛者,必先以明心见性为期,待明心后除断习气,方为真修。亦
余之所以大声疾呼,不须参究刻板死煞话头,只由师家直接指示心性,令学人当下悟
去,再着手真修,以免唐丧光阴也。

或曰:明心见性,即是圣人,非但不须再事修习,还要现种种神通变化,大异常人,所
谓大机大用,神变莫测,今何故反谓悟后方是真修?

答曰:今时学道人有二种过错:一者以为悟后即是圣人,应现种种神变。如不能变现,
即为非悟,只是口头禅,空说真理而已。因之心生退屈,反堕无分之失者,比比皆是。
二者,则谓宗下原本无修无得无证,一悟便休,何须再事修治? 以致虽以理悟,而习
气依旧,日久月深,依前流浪生死,未免六道轮回。关于这一点,前面本已谈过,似不
须再讲,但以关系修道人成败至巨,且又系眼下学道者错会病根所在,故不嫌辞费,再
详论之。

《修心诀》云:“入道多门,以要言之,不出顿悟渐修二门。”又云:“此顿渐二门是
千圣轨则,以上诸圣,莫不先悟后修,因修乃证。所谓神通变化依悟而修,渐熏所现。
非谓悟时即发现也。”

圭峰禅师云:“识冰池而全水,籍阳气以消融。悟凡夫而即佛,资法力以熏修。冰消则
水流润,方显溉涤之功;妄尽则心虚通,始发通光之应。事上神通变化,非一日之功可
成,乃渐熏而发现也。”

仰山示众云:“我今分明向汝说,且莫凑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不要三明六通。
何以故? 此是圣末边事。如今只要识心达性,但得其本,莫愁其末;他日后时,自在
具足。若未得本,总将情学他,终不可得,得亦不真,将来成魔有份。”

以上所引,可知顿悟是:凡夫迷时,妄执四大为身,妄想为心。不知自性是真法身,自
己灵知是真佛,常于心外觅佛,东奔西走,忽被善知识指个入处,一念回光,见自本
性,识自本心。而此心性,原无烦恼,原无生灭,本自圆成,本自具足,与诸佛无殊无
别,而且由凡夫至佛位,更无阶级次第,故云顿悟。

虽云顿悟,但属理边,事上习染,多生历劫,生来死去,执着坚固,卒难顿除。故须依
悟而修,渐除习气,直至妄尽,神通方显,绝非于顿悟理时即现神通。故修道者,须明
过程,识别先后,切不可因未通而自疑,更兼疑他人。以为均不能悟道,而另走蹊径,
误入歧途,纵经尘劫,亦不能成道。

况且发通与否,不足说明是否悟道。一者,通有多端,有借密法修得者,有依神鬼附身
告知者,有靠夙世熏修报得者,等等不一,不可谓是等人均已悟道。因此等神通,或有
所依,不是真通,或仅相似通,一旦色身败坏,失其所依,即消灭无有。二者,古德谓
有先悟后通和先通后悟之别,不可谓一经发通,即系悟道。如明破山禅师在天童修道
时,未发悟前,即能出神偷乡人之鸭,作游戏三昧。后事发,被密云悟禅师诃曰:“子
游戏神通虽不无,但佛法未梦见在! ”破山跪请开示,再经力参,方始开悟。降及近
代,众生根器更劣,习障更重,欲先通后悟,千万人中不得一人。故我人须于悟后,依
悟而修,渐除习气,渐发神通。以上先圣历代祖师,无不如是。故顿悟渐修二门是佛徒
的轨范,各宗行人俱应奉行遵守!

或曰:理即事,事即理,理事不二。理如顿悟,事即相应,如事上不能透过,尚有留
碍,如何能说已悟真理!

答曰:理事非一非异。事以理成,理以事显;理不离事,事不离理,约此不相离理,故
非异。但真理无形,而妙用随缘,应诸万类,妄立虚相,不无形状,约此有相无相,故
非一。今悟道,虽已明悟自己空寂之灵知即是真佛,但以多生习染深厚,一下不能顿
除,遇事尚还生心,见境卒难无念,但于生心动念时,非如盲目者,不知尘境本空,粘
着攀缘,流浪忘返。而能于前念动时,后念即觉,顿时扫空。不过较全不动心者有生灭
的痕迹,力量稍差而已。但能绵密保任,时时觉照,日久功深,自能打成一片。历代祖
师之牧牛行,即此悟后用功之楷模也。

古德云:顿悟虽同佛,多生习气深;风停浪犹涌,理现念犹侵! 故悟后常须照察。妄
念若起,都不随之,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方始究竟。天下善知识其能于事上发神通变
化者,均非一日之功,乃渐熏而发现。况神通为圣末边事,于达人份上,并不看重。虽
或发现,并不欲用。如未得本——明心见性,但求其末——发神通,非惟不能成道,抑
且着魔有份,故不可不慎!

今之佛徒,恒以神通衡量他人。妄以为一念悟时,即随现无量妙用,神通变化。若无神
通变化,虽道眼通明,亦为非悟,此等人真所谓不知本末、不明先后痴迷之徒。既自生
退屈,亦不信他,断佛种性,莫此为甚,良可悲也。

关于第二种时病,以为一悟便休,无修无得无证者,较上述以为一悟便发通者,虽似有
悟,但以见地未彻,误入歧途,与前未悟者所失无异,且或为害更甚。盖前者只自生退
屈,不自信兼不信他,一旦时节因缘到来,尚可打破痴迷,步入正轨。而后者自以为有
悟,邪见根深,免置后修,依前流浪,深入轮回,无以自拔!

上面说过,无修、无得、无证乃理边事,亦为到家人最后了手语,绝非于一念悟时,即
臻无修、无得、无证之境。尤其今代末法时人,根陋障重,更不能悟后未经进修,即臻
无功用地。其言不须修治,一悟便休者,非狂即痴,实不可信也。

盖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能德性,只以迷妄不知,认假作真,造业受报,流转六道,沦为
众生。虽在众生而本性不失,只一凛悟,便与诸佛无殊,不假修成,故云无修;凡所有
相皆是虚妄,本来空寂,无有一法,故云无得;证至极地佛亦不立,故云无证。但当妄
习未除,攀缘执着,流转生死时,又非不众生。故须念念熏修,心心觉照,于大悟后,
于恶断断而无断,于善修修而无修,登堂入室归家稳坐,所谓绝学无为闲道人,方是无
修无得无证的时节。未到此地步,即高谈无修无得无证,宁非欺贤诳圣,自贻伊戚!

或曰:顿悟顿修顿证,自古有之,难道此等人不是一悟便休吗? 又难道此等人也要悟
后渐修吗? 假如自古有之,今时当然也不无了。

答曰:顿悟顿修顿证者,非上上根人,不能得入。核实言之,此等人根机之所以高上深
厚,皆过去依悟而修,渐熏积累而来,至于今生机缘成熟,故能闻即发悟,一时顿毕。
表面看来,似乎是顿悟顿修顿证,实际上亦是先悟后修之机也。古德云:今日之顿,亦
昔日之渐也。至于今世,学人根性陋劣,如非大菩萨再来,实难顿悟顿修顿证。纵有一
二大根人一闻千悟,一悟顿毕,亦不能无修无得无证。盖无明习染,非一生可毕,更何
况说个无修无得无证,早落在有修有得有证里边了也。

《修心诀》云:“凡夫无始劫来,流转六道,坚执我相,妄想颠倒,无明种习,久已成
性,虽到今生顿悟自性,本来空寂,与佛无异。而此旧习,卒难除断,故逢顺逆境,嗔
喜是非,炽然起灭,客尘烦恼,与前无异,若不以般若着力熏修,焉能对治净明,得到
大休大息之地? ”

大慧杲禅师云:“往往利根之辈,不费多力,打发此事,便生容易之心,更不修治,日
久月深,依前流浪,未免轮回。岂可以一期所悟,便免置后修? ”

是以悟后,常须照察,不可玩忽,妄念忽起,或一凛觉,或提佛念,以至无为,方始究
竟。故顿悟渐修之义,如车二轮缺一不可也。

顿悟渐修既是佛徒之修行轨则,成道津梁,应如何修而后可? 与悟前之修,又有何差
别,试申论如下:

(一)悟后之修,不可一概而论,须视学人妄习深浅,烦恼重轻而定,习障浅者,不用
对治,惟随缘照察,念起即觉,觉即转空。念念如是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如《修
心诀》云:“但照惑无本,念念不住,空花三界,如风卷烟,幻化六尘,如汤销冰。客
尘烦恼,自然俱成醍醐。”学者如能如是念念修习,不忘照顾,定慧等持,则爱恶自然
淡薄,智能自然增发。若微细流注永断,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现千百亿化身,于十方
国土中应机赴感而无留碍矣。

《修心诀》云:“虽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天下善知识,悟后牧牛行,虽有后修,已
先顿悟,妄念本空,心性本净,虽除断恶习而无恶习可除,虽勤修福慧而无福慧可修;
修而无修,除而无除,斯乃真修真除矣。”

又云:“见色闻声时但伊么(即见色闻声,但如明镜照物,风过树时,不作他想),着
衣吃饭时但伊么,屙屎放尿时但伊么,对人接物时但伊么,乃至行、住、坐、卧,或语
或默,或喜或怒,一切时中,一一如是;似虚舟驾浪,随高随下,而念念不住;如流水
转山,遇曲遇直,而心心无知。今日腾腾任运,明日任运腾腾,随顺众缘,无障无碍。
质直无伪,视听寻常,则绝一尘而作对,何劳遣荡之功;无一念而生情,不假忘缘之力
矣。”

似此任运寂知,原本无为之修,实等于无修。既无须另起炉灶,执法修持,亦不用冥存
观想,取静为行,与悟前不明所以,坚执法相,牢持仪轨,贪取功德,追赶任务,披枷
带锁之修,宁不大相径庭!

(二)至于习染深厚,无明力大,于善恶顺逆境界未免被动静互换,心不恬淡者,则不
无妄缘遣荡、对治之功。对治法中,若掉举盛者,则以相应之定功摄散;若昏沈盛者,
则以慧门观空(至于用何种功夫为宜,请阅下章“十种修行法门” ),务令定慧等
持,动静相亡,入于无为,方始究竟。《修心诀》云:“先以定门摄掉举,使心不随
缘,契乎本寂;次以慧门警昏沉,择法观空,契乎本知。以定治乎乱想,以慧治乎无
记。昏乱相亡,对治功终,则对境而念念归宗,遇缘而心心契道,任运双x,方为无
事。”

或曰:如此对治修习,与悟前劣机之渐修,一般无二,还讲什么顿悟呢?

答曰:以此等人机劣习重,障深垢厚,虽亦悟自性清净空寂,具足万德,与佛无异,其
奈对境生情,遇缘成滞,被它昏乱转换,昧却寂然常知,不借对治之功,均调昏乱,非
但不能入于无为,而反堕“悟后迷”中,是不可不慎也。

兹举一二悟后迷的公案,以资悟后又不务实修者警惕:

(一)、负师

暹道者久参雪窦,得法后,窦拟举往金鹅为方丈,而暹不从,后出世开堂,因德山远和
尚声势、名望均高于雪窦,即改而承嗣远和尚。令使者通书各山,山前婆子欣然问曰:
“暹首座出世为谁烧香? ”专使曰:“德山远和尚。”婆子诟骂曰:“雪窦抖擞尿
肠,为你说禅,始有今日,你得恁么辜恩负德! ”

和州开盛觉老,初参长芦夫铁脚,久无所得。后造东山五祖演席下得法。出世住开盛,
见长芦法席大盛,乃改嗣夫。不原所得,拈香时,忽觉胸前如捣,遂于痛处发痈成窍。
以乳香作饼塞之,久而不愈,竟卒!

(二)、卖友

庆藏主,蜀人,丛林知名。一日与秀大师同行入都城参法云圆通禅师。到法云,秀得参
堂挂单,而庆藏主未获允准。庆在智海,偶卧病,秀欲诣问病况,而山门无假,乃潜往
智海见庆。庆反以书白圆通,道秀越规矩出入。圆通知之,夜参大骂云:“彼以道义
故,拼出院来问汝疾,反以书告讦,岂端人正士所为? ”庆闻之,遂掩息。丛林尽谓
庆遭圆通一诟而卒。

(三)、叛师

大阳平侍者,洞宗明安禅师之高足。一日 琊广照禅师来访,明安与之云:“兴洞上一
宗者,非远即觉也。”照云:“有平侍者在。”安云:“平旧习深厚。”并以手指胸云
:“此处更不佳。”又捏拇叉中示之云:“平向后当死于此。”暨明安圆寂,平居大
阳,拟谋取师生前李和文都尉所施黄白物,不惜毁师灵塔。虽经山中耆宿切陈,亦不听
之。发塔,厥师颜面貌如生,薪尽俨然。众皆惊异,平更厥破师脑,益油薪,俄成灰
烬。众以其事闻于官,坐平谋塔中物,不孝还俗。诸方以其人品格不端,皆弃之不顾。
平流浪无所依。后于三叉路口遭大虫食之。竟不免明安丫叉之记,悲哉!

此类公案亦不胜枚举,皆悟后不借对治精修,积习深厚,昧却天良,见利动心,忘恩负
义,有以致之也。虽然,人固可以逞其凶顽奸诈之智,其奈护法神不予宽容何? 其不
得善终也,宜矣!

须知虽借对治功夫,暂调习气,以先顿悟心性本净,烦恼本空,即不执法修行,落于有
修有得有证之劣见,故能念念归宗,心心契道,不失顿悟之旨。反之,修在悟前,以未
见性故,虽念念熏修,但着着生疑。不能自在无碍,同时粘着法相,抟取功德,生死不
了。故同样用对治法门,于悟人份上,如假道暂宿。一时方便,不落法执,日久月深,
自然契合道妙,成就无上菩提。与前胜机习浅,修而无修,无修而修者,更无差别,是
又不可不知也。

又如修净土念佛者,未开悟前,不知念念归宗,只向外驰求,着相修行。甚者,着功德
相,以多为胜,赶念经咒,反致生病。及开悟后,方知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念佛即是
念心,念心便是念佛;念念念佛,念念唤醒本心,所谓心佛道交,打成一片。故古德
谓,一句佛号,明心见性后,方能全提,以未悟前,既不知念佛之落处,又复着着生
疑,故不得真实受用。开悟后,识得心之本原,念亦得,不念亦得,无所谓念与不念;
既不着相以求念,亦不避舍而不念。整日净裸裸、赤洒洒,逍遥自在,随缘无碍,到这
时方才真正称得起净念相继,无一念不是佛念。

关于“净念相继”一语,其中大有学问,它和禅宗悟后的保任功夫完全无异,它是念佛
人修行进程的指针。兹不嫌辞费,略述于下:

盖“净念”二字非如一般人所想象的以清净心念佛,即为净念,而是念佛功纯,能念之
心与所念之佛,一时脱落,能所双亡,空有皆泯之正念,始为净念。

至于“相继”,则又分静中相继、动中相继与动静一如等功夫深浅的差别。兹分析如下


一、静中相继。念佛人念至能所双亡,本性显发时,为初显净念。嗣后,因无始旷劫着
相习气深厚,不能每坐皆显,须隔数周、数月甚或一年再现,此全视行人的根基与修行
的疏密而定。此时,行者须加劲精勤用功,使相隔时间渐渐缩短。由一年而数月,而一
月,而数日,最后座座皆现;此为静中相继,相当于禅宗的“保”字功夫的第一阶段,
是为理一心。

二、动中相继。静中能时时相继,遇境缘动乱时,又复打失,不能称为真相继。须在日
常动用中磨练,上而至于纵横无碍,顺逆无拘,如在静中一样,仍旧孤明历历,无有走
着,方为动中相继。但有时偶而忘却,遇境而动,马上即觉而归空。此相当禅宗的
“保”字功夫的第二阶段功夫,是为事一心。

三、动静一如。不管动中静中,俱无走着,且无守住之心,纯任自然。此相当禅宗的
“任”字功夫的第一阶段,是为理事一心。

四、相继亦不可得,不守之心亦无,昔日所有玄妙奇特,一扫而空,镇日如痴如呆,淡
而无味,然无味中有至味在焉。此相当禅宗的“任”字功夫的第二阶段,是为事事一
心。斯真净念相继者也。

兹为便于后学择法修行起见,将元知讷禅师所说十种修行法门摘录于下,供大家参考:

问曰:未审宗门,以何法治心? 曰:以无心法治妄心。问曰:人若无心,便同草木。
无心之说,请施方便。曰:今云无心,非无心体,名为无心。但心中无物,名曰无心。
如言空瓶,瓶中无物,名曰空瓶,非无瓶体,名空瓶也。故祖师云:汝但于心无事、于
事无心,自然虚而灵、寂而妙,是此心的旨也。据此,则以无妄心,非无真心妙用也。
从来诸师说做无心功夫,类各不同,今总大义,略明十种。

一曰觉察。谓做功夫时,平常绝念,提防念起,一念才生,即便与觉破,前念觉破,后
念不生,此之觉智,亦不须用。妄觉俱忘,名曰无心。故祖师云:不怕念起,只恐觉
迟。又偈云:不用求真,唯须息见。此觉察息妄功夫也。

二曰休息。谓做功夫时,不思善,不思恶,心起便休,遇缘便歇。故云一条白练去,冷
湫湫地去,古庙里香炉去! 直得绝廉纤、离分别,如痴如呆,方有少分相应。此休息
妄心功夫也。

三曰泯心存境。谓做功夫时,于一切妄念俱息,不顾外境,但自息心。妄心已息,何害
外境? 即古人夺人不夺境法门也。庞公云: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此泯
心存境息妄功夫也。

四曰泯境存心。谓做工夫时,将一切内外诸境,悉观为空寂,只存一心,孤标独立。所
以古人云:不与万物为侣,不与诸尘作对,心若着境,心即是妄,今既无境,何妄之有
? 即古人夺境不夺人法门也。故云:上苑花已谢,车马尚骈阗。此是泯境存心息妄功
夫也。

五曰泯心泯境。谓做功夫时,先空寂外境,次灭内心,既内外心境俱寂,毕竟妄从何有
? 故灌溪云: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即祖师人境两俱夺法门也。故有语云:云散
水流去,人寂天地空! 此泯心泯境息妄功夫也。

六曰存境存心。谓做功夫时,心住心位,境住境位。有时心境相对,则心不趣境,境不
临心,各不相到,自然妄念不生,于道无碍。故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即祖
师人境俱不夺法门也。故有语云:一片月生海,几家人上楼! 此是存境存心灭妄功夫
也。

七曰内外全体。谓做功夫时,于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内身外器,一切诸法,同真心
体,湛然虚明,无一毫异,大千沙界,打成一片,更于何处得妄心来! 所以肇法师云
:天地与我同根,万法与我同体。此是内外全体灭妄功夫也。

八曰内外全用。谓做功夫时,将一切内外身心器界诸法及一切动用施为,悉观作真心妙
用,一切心念才生,便是妙用现前。既一切皆是妙用,妄心向甚处安着? 故永嘉云: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此是内外全用息妄功夫也。

九曰即体即用。谓做功夫时,虽冥合真体,一味空寂,而于中内隐灵明,乃体即用也;
灵明中,内隐空寂,用即体也。故永嘉云: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
寂无记非。既寂寂中不容无记,惺惺中不用乱想,所有妄心如何得生? 此是即体即用
灭妄功夫也。

十曰透出体用。谓做功夫时,不分内外,亦不辨东西南北,将四面八方只作一个大解脱
门。圆陀陀地体用不分,无分毫渗漏,通身打成一片。其妄何处得起? 古人云:通身
无缝罅,上下成团圆,是乃透出体用灭妄功夫也。

以上十种功夫,不须全做,但得一门成就,其妄自息,真心即现。随宿根曾与何法有
缘,即便习之。此之功夫乃无功之功,非有心功力也。即使未悟真心者修之,亦易当下
得见。此休息妄心法门,对学道人最关紧要,故不厌求详,录示后学,切勿以画蛇添足
视之!

以上十种功夫,俱在行、住、坐、卧处着力,须于穿衣吃饭时,屙屎放尿时,对话工作
时,一切时,一切处,绵密觉察观照,不消打坐参究。其或习障深厚,力有未逮,仍须
打坐用功者,即仍听之,但须于下坐后,将定中功夫,推在境上,在动中着力锻炼,庶
几可以早日打成一片,而臻无功之大功,圆成菩提大道。

至于密宗,悟后更须密修,以期即“身”成就。其修法之广,方便之多,远非显宗可
比。但密法贵师承灌顶传授,不可公开露布,故从略。

(丁)证体启用

关于证体之景相,古人多不详言。一者,以此证境,非言思能及,一落言诠,即嫌住
着。二者,真证得者,归无所得,不欲炫耀于人。三者,恐未悟者窃为己有,以迷惑他
人。四者,恐人着境以求,反障悟门。五者,各人经过境界,亦非完全一致。以是等等
原因,故只以“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万里无云之晴空”、“心月孤圆,光含万
象”、“非光非昧,非大非小,非青非黄”,更或以“圆团团,光灿灿”等约略描绘
之。余今似亦不例外,况余并无所证,亦无所得,更无能为言,只得拾几句现成公案,
以飨读者。至于详细情形,只有留待读者自己努力用功证取体会了。

当我人修法修至能所双忘,心法双泯时,不管修什么宗,都是卒地折、爆地断,有如爆
炸物,忽然爆破,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乃至虚空,一时脱落、粉碎,化为乌有,连乌
有也乌有。所谓大地平沉,虚空粉碎,当斯时也,虽一无所有,但虚明凝寂、一灵不
昧,了了常知非如木石。虽了了而无能知与所知,以此了了全体是一片虚明灵知,不能
再有能知与所知,再有知,便是头上加头,即非是了。我人证此真境后,回过头来,方
才识知这个“灵知”不在别处,整日在六根门头上放光,与我人无丝毫离异、无些许间
隔,一切言行动作,无不是“它”的灵妙神用。从前为它千辛万苦,百般追求探索,原
来只在目前不识,反而污糟它、屈辱它,在六道内轮回受苦,宁不冤苦! 古德谓“声
前一句,千圣不传,面前一丝,亘古无间! ”又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
夫。”即指此也。

但这只是素法身,尚须辛勤打磨,绵密除习,始能大放光明。功夫纯熟,即便熟睡,顶
上亦如一轮中秋明月朗照。待光明精纯,宽阔天眼自然豁开,十方世界一时齐彰,我入
入我有如因陀罗网,重重交参,妙用无尽。

或谓此种景相是禅宗或密宗行人所证,至于净土宗念佛人不应如此,因彼等以生西方净
土为目的,应于定中见阿弥陀佛和西方圣境,不可一无所见。假使一无所见,如何得生
净土?

答曰:君不见前录之印光大师念佛三昧么? 印光大师是极力主张仗佛慈力,接引生西
的。他为何在念佛三昧中也说,无见之见是真见,真见无所见呢? 盖真如佛性无形无
相,一尘不染,一丝不挂,说似一物即不中。故真佛,实在无言可说、无形可见。但此
无形之佛性,不是顽空,故能随缘现相起用,但相以随缘现起故,只是假名,非是实
体。故见有相之佛不是真佛。古德云: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法华经》谓为化
城,非是宝所。欲上品上生西方净土,须透有相之小歇场,证到无相之真佛妙体,方能
如愿以偿。反是,执有形之佛与有相之净土,只能下品下生,此乃无可移易之真理。故
印光大师说到念佛最高之境界——念佛三昧时,亦不得不说无所见之见乃真见了。以证
到如此高深境界,心土打成一片,心即土,土即心。发愿生西即是生自心之净土,生无
所生,还怕不上品上生吗?

见性之后,若死守空境,或耽着静居,而不知于境上起用,犹如贫子发了财后,不知其
用,终如贫穷一样。而且不于事境上锻炼,不得理事双融之大定,更毋臻事事无碍之境
而圆成佛道之大功。故必以所悟之理于事境上磨练,去其棱角,方臻圆妙。但初悟之
人,往往不知起用之方,更不明其过程,甚或因力量一时不够,遇事而有波动时,又疑
所悟为非而动摇根本。惶惑不知所措,甚为可惜! 兹将先师骧陆公所着《证体启用之
过程》择其要者,节录于后,以助读者于悟后启发般若之用,而成绝顶无为之功,亦幸
甚矣!

实相妙体本有无住妙用,学人须将所证得之清净自在光景,移用于人事颠倒之时,而化
有归空,化颠倒为清净,化烦恼为自在,非但灭却自己之苦,且可以灭他人之苦,此即
名度生。

功夫越深,习气发动亦越多越快,学人不必害怕,此第八识性田中自然翻出之种子,发
动虽快,但去亦甚快,发动可能较平日为大,但发一次,小一次,短一次,少一次,不
复再增长了。

功夫越深,胆子越大。如忽然遇惊,亦只一惊,不复再惊,而且力量愈用愈强。

功夫越深,忽而忘记性大,又忽而记忆力甚强,且日见敏捷;感觉力亦强,往往不假思
索即与物相应,此通之先兆也。

常观此本来而默契之,习气一来,即便觉察,觉即转空,同时以般若扫荡此空,更以般
若扫荡此扫荡,扫至无可扫时,斯合本来,斯合般若大空之旨。

做功夫要准,要狠,要省,要等,要平,要稳。准者,看准方向,无所疑退。狠者,克
制自己,丝毫不留情,对自己点滴过错,也不能姑息。省者,常常反躬自省也。等者,
等时候也。非有相当时间,其力不能充足。平者,观一切平等。以不论何种罣碍,皆由
心不平等,分别得失而起。不知法本不生,何患乎得;法本不灭,何患乎失? 能平则
自然不惊、不怖、不畏,超然入自在之境。人往往有时间相、得失相、成败相,诸种习
气来时,不能打破,此即定不足,慧不充也,亦即般若力不强也。故要等,等到其间,
力自充足,譬如行路,贵在方向不错,按步而进,不在迟速。稳者,如是稳定永不退转
也。

明心见性一事,为了无量劫生死,何等重大! 绝不可以单单理解,即为算数。以由理
解而得,毫无定力,则起狂慧颠倒,终不名明心。兹分七种过程:一、以极强之慧力,
见到本来,由此得少分之定,如禅宗入者。或由定力强,启发般若,见到本来,如心中
心密法之修入者。二、见到后,必深信勿疑,以承当为第一。三、见本性周遍法界,则
法界一切一切无非是性。说幻,即一切幻;说真,即一切真,究其真幻统属假名,非有
实体,心能不为所拘,是名无住。四、一切无住,虽空而不落断灭,妙用宛在。幻心非
无,是名无生。五、虽名无住,但于善恶非不了知、非不分别,只是分别而不住,入于
平等不二之境。六、心既平等,自无罣碍恐怖,到处自在矣。七、力量每每旋进旋退,
或定或慧,后则定慧不分,只进不退。此真明心理事双融者矣。

明心后“我见”未能即除,习气未能即净。我见习气时时来,时时能转而化之,是真明
心者。若转化之力小,此另一问题。只怕不知转、不知化,即不能转、不能化矣。故学
佛第一在开觉知,如得财;第二在善用其觉知,如用财;第三,并觉知而亦空之;第
四,无所谓空不空,本来如是。如真富贵人,自忘其多财也。

觉照一起,习气即消,但此中迟捷,各有不同,此有过程者十:一、境来而不觉。二、
境来而再觉,惟起觉极费事。三、境来时,起觉不难。四、境来即觉,略有先后。五、
境觉同时并起,而有时忘失。六、同时而可以勿忘。七、觉先于境,但有时在后,或偶
尔竟回到忘失时。八、常觉不动。九、觉尚未净。十、常寂而常照,并觉亦无住矣,此
是力量真充足时。

从来大习气易去,小习气难除,还是不平等。是以仍有惊、怖、畏之果。其间忽上忽
下,不得以退转名之。

平时常用反观法,考察自己习性,不论好、坏、善、恶,凡不易化除者,即属生死之
根,万不可固执为善而保留之。越不易化除,越要化除,常与自己逆,便是进功。

除习气,犹如人天交战,此必百战而可克胜,原非一朝一夕之功。明心而后,方具可以
交战之资格,此即启用,由小战而大战,小胜而大胜,而根本破敌,永无后患。

用功夫,切切压制不得、躲避不得。如贪嗔之根,必拔除之、化解之。若但知守住戒定
慧,用以对治贪嗔痴,则善恶二见,留影于心。如敌来守城,虽一时敌不得入,敌终未
去,乘机仍可入城,非究竟也。故勿压制、勿躲避,以破除为妙,两不留影,心无所
染,敌我同化,即入大定。

境来不理,亦不起念,但不断灭,此静中定也;对境不惑,依然应付,动而不动,此动
中定也;至动静一如,无可无不可时,则大定矣。

练心要练机,此在洞明因果之理。时时起观,功夫纯熟,大机大用起矣。一切烦恼,都
由情见。情为我爱,见为我执,情见坚固,则成覆障,观因达果之机即不灵,此机用之
所以不起也。

得他心通者,端赖观因达果之机灵速,是以理事圆通,不待思索,历历如见。全在定慧
双资、功夫纯熟。此便是神通,并无何种神妙之可求。

肯做不屑做之事,肯说不愿说之话,肯接不愿交之人,其去平等智光不远矣。

见他人过在,不独难入不二,亦障自己圣道而起骄慢,修道人所最忌!

用功痛切时,必有一度不通世故人情时,故曰如丧考妣。盖痛切之至,必失于礼节威仪
也。人每不谅,谓之骄慢自大,或疑为狂。此人人必经之过程,难为辩也。

用功忽勤忽惰,若进若退,切勿疑忌,此是进功时,万勿性急而懊丧。

喜静厌乱,即是不平等,切切不可,须知静乱乃我心之分别,与境无关。

修道人自赞毁他,抑人自大,最为可耻可笑,慎勿为识者所讥!

发愿不轻率,以发愿易而行愿难也。发愿欲大而坚,自心中掺不得一丝情见。

八风不动中,四风易守,四风难防,逆者易知,顺者往往入其彀中而不自知,故于顺心
如意之事,更须警惕,防其卷入境中。

此中无有奇特事,但除习气,莫作圣解! 所谓玄妙神变者亦稀松寻常,只缘少见,因
而多怪,认为玄妙,忘却本来,入于魔道,宁不可惜!

用功切勿与人较量短长,应默察而自省之。

修法为一时之权宜,切勿执取于法。贪法等于贪名利,同一生死。所谓成佛者,成如佛
之性空也。心有所执,顿失本来,即离佛境,故宜时时凛觉。

除习气亦在因缘,此有迟速之不同。明心后,保任绵密(所谓保任,切勿压心不起,只
要能转化不住),经过相当时期,习气有忽然消除之妙。

众生万般苦恼,只缘一乱字,乱由比量而起,见性人见闻觉知了了,不动念时心对境是
现量,及至动念分别时,动而不动,虽比量而亦现量矣。常能如是者,名打成一片。

方便力之大小随慧力而转,慧力之大小,在观照之圆不圆。圆斯通矣,通斯圆矣。所言
通者,心无碍是也;碍者,以心碍心也。心如明圆不惑则通,此名无碍慧,发于大悲心
陀罗尼中。陀罗尼者,心之至空至密地也。

练心之法,只于有碍中忍得过。比如一切习惯,本无定义,本无不可。苦在自己养成习
惯,非如此不可,遂不忍与自己逆,此碍之所以立也。倘忍得过,即无碍矣。因本来无
碍也。比如面子事,本属虚幻不实,充其量,不过失去一虚幻面子耳! 且看伊究竟碍
不碍,此不过一时之不舒服,到底克胜过去,所得之无碍慧力,岂万金可买得哉! 故
学佛乃大丈夫事,能忍得,能放得下,不与世俗同流,亦不与世俗忤,所谓和而不同,
即超然入圣矣。

梦中所现之景,可以考察功夫之深浅。凡用功至密切时,心感于梦,梦中能有主张者,
即不入三恶道之证。以入三恶道者,必心失其主为因,有随力而无主力,随业高下,入
之而不觉。且如梦中有一分力量,必醒时有十分力量。心之与身,梦时为半离,死则为
全离,死与梦无大异也。

一切妙用,不离世觉故,明心见性后,须于人情世故,在在留心,练习通达,用以互除
习气。熟于因果之理,方得机先,起大机用。

《大日经·住心品疏》云:菩萨初发明道,即生获除盖障三昧,即与佛菩萨同住,发五
神通,获知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能知一切众生心行,作诸佛事而广度之云云。明道
者,见性成佛也,除盖障者,除习气也。习气何时净,五神通何时开发,非可先求也。
得神通后,以他心通方便度脱众生。此为证体起用之过程,不依此道而入者,是为外
道。

明道后,五神通虽一时未能全发,但已非同常人,以证得根本,所有除盖障发神通,均
同时开发,只力微耳。

悟了还同未悟时,不到平淡,炉火不能纯青。所谓大智若愚,整日如痴如傻,打成一片
矣。

以上所录,实为明心见性后,启发般若妙用之津梁。学者果能信入不疑,于证体后,刻
刻提撕,在人情世故上,磨练自己,深谙众生心行,熟悉因果之理,则除盖障,发五神
通,大机大用起矣。

(戊)归宿问题

客有问明心见性人,圆寂后归往何处者;亦有问六祖大师入寂时云:“我自知去处”,
但未言明去处,是知而不言,抑不明去处而不言欤?

命终往生何所,确是修行人一大关键问题。如不把它搞清楚,对修行进程既大有妨碍,
于将来的证果,亦将遭迂曲。

一般说来,芸芸众生在六道中头出头没,轮回不息,生来死去,不知所以。今既开悟,
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当明生从何来,死归何所。如亦颟顸不知,岂非狂妄自负,未悟
为悟?

但所谓生死去来者,乃对迷人着相时说。在悟人份上,既豁开正眼,彻见真心,则三界
六道,皆非实有;十方净土,宛如水月。本既不生,如何有灭? 本自不灭,缘何有生
? 生灭既无,何有去来? 更何有方所?

六祖大师悟道后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
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所谓明心见性者,即见此不动不摇、不来不
去、不生不灭而又能随缘现相,生起种种妙用之真空妙有之实性。既明见自性不生不
灭,不来不去,缘何又从中取来去生灭之相而有所归呢? 所以如说有命终、有往生,
则实未开悟见性也。

六祖说“我自知去处”者,拈黄叶止小儿啼也。不明言去处者,实无去处也。以此性如
虚空,虚空何有归处? 若见有去处,则落实,则着相。落实着相,则生死不了。无去
处,则处处可去,处处可去而未尝去。所谓归即无归,无归即归;处处皆归,到处即归
也。

复次,妙有真空者,以妙有故,否则即是顽空;真空妙有者,以真空故,否则便成妄
有。故彻悟心性者,融会色空,冥合体用,既不偏空,亦不执有,于无生灭处,不妨示
现生灭,虽生而无生,无生而无不生。故天上地下,四生六道,乃至十方净土无不可
生。于无来去处,不妨头出头没,虽处处现身而实无来去,无来去而正常来常去,非枯
死不动,坐在黑山背后,而谓无生灭来去也。

庞居士《无生颂》云:“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合家团圞圆,共说无生话。”

禅师和云:“无男可婚,无女可嫁;大众团圞圆,说甚无生话! ”

余试和云:“有男亦婚,有女亦嫁;子子复孙孙,是说无生话。”

三颂合来正显此真空妙有之性,无生无不生,无在无不在也。

真见性者,随缘自在,丝毫不着相,无净秽凡圣之别、四生六道之殊。所谓生灭来去,
皆游戏三昧,不落实有。审如斯,何用指实去处哉?

如僧问长沙:“南泉迁化向什么处去? ”沙云:“东家作驴,西家作马! ”又僧问:
“南泉迁化向什么处去? ”沙云:“要骑即骑,要下即下。”又一僧问:“南泉迁化
向什么处去? ”沙又曰:“石头作沙弥时参见六祖。”又问,又曰:“教伊寻思
去。”后又问三次,沙三次默然。赞得此真如妙性,如此神出鬼没,不可思议,无处捞
摸! 三圣(临济禅师之法嗣)闻后云:“长沙此答可谓空前绝后,今古罕闻! ”于此
可见灵知妙性无所不在。我们只要一切放下,丝毫无住,不求有在处,则处处皆在,随
所寓而常乐矣。

但明悟自性的人,如旧习深厚,于日常运用中,不能顺逆无拘、声色无染,则分段生死
未了,还不能如上所述逍遥自在,尚须七番或三番往返人天,方得自在。圭峰禅师于
此,就功夫深浅,分为三种自在,敦促学人努力用功。第一,妄念若起,都不相随,临
命终时,自然业不能系,虽有中阴,所向自由,天上人间,随意寄托。此为受生自在。
第二,若爱恶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自能易短为长、易粗为细。此为变易自在。
第三,若微细流注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随机应现千百亿化身,度有缘众
生,名之为佛。此为究竟自在。

诸位同参,我们于明悟本性后,应严加护持,力求上进,精勤不懈地尽除现业流识,以
达究竟自在而臻极果。切不可得少为足,停滞不前而趋下流。万一力不从心,因缘不
就,也应努力做到变易自在。假如这一点也做不到,那只有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兜
率内院,以及其它佛国净土,以期了脱二死而证真常了。自明朝以来,好多禅师如莲
池、彻悟等,均于悟后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或许就是为了不能做到变易自在而不得不发
愿往生净土。

修心中心密法者如虑此生不能圆满成就,于修法外,每日加持弥勒菩萨根本真言四十九
遍,为将来往生兜率作张本,而保有进无退,用心亦苦矣。

当然,大心凡夫为度众生故,不畏生死,堕三涂如堕四圣,毫无难色,斯真壮志凌云的
大丈夫,人天所共仰,佛、菩萨所嘉护者,即不预此例矣。

(己)结 论

以上拉拉扯扯讲了明心见性的意义和证取办法,又介绍了悟后真修的方便,更复述了证
体起用的过程,其中还摘录了一些古近大德的著述。似乎对明心见性、顿悟渐修、一生
成办的法门,已叙述得详尽无遗了。但彻底克实讲来这都是钝置众生的废话,不值一
提,多此一举。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用修,不用证,本自妙用无边、神通无碍,但
自任运穿衣吃饭、应缘接物,无取无舍、无着无求,即如如佛。

临济祖师云:你目前历历的勿一个形段孤明(即眼前有一个无形无相,而了然如空,历
历无间断的绝对无偶的虚明)是活佛活祖。又云:你一念清净心光,是法身佛;一念无
分别心光,是报身佛;一念无差别心光,是化身佛。又云:山僧见处与释迦不别,每日
多般用处,欠少什么? 六道神光(即六根作用)未曾间歇,非佛而何?

我人果能于一切事缘上,无向、无背、无取、无舍,应付裕如,纵夺自在,则嬉笑怒
骂,无不是神通妙用;行住坐卧,皆是海印放光。盖所谓神者,凡所施为,皆是真心神
光起用,一切景相,既由它现起,一切事功,又无不由伊完成;所谓通者,无阻无碍,
无滞无塞,即于事境上无憎无爱、无喜无忧。果如是,则身心轻快,超脱尘累,非心非
佛,饥来吃饭,困来打眠,还用修个什么?

怎奈众生眼光不瞥地,不是趣景逐物,着相驰求,便是妄想重重、情见深厚,故累他诸
佛被过,出兴于世,唠唠叨叨,说长道短;和泥合水,委身落草,以致欲被云门一棒打
杀喂狗吃,而图天下太平。但诸佛悲心痛切,不怕背黑锅,不畏打杀,还是浩浩而来,
为众生布施头目骨髓,从无开口处,权说十二分教;向无下手处,建立八万四千法门,
亦不过欲吾人觉醒迷梦,就路还家,恢复本来面目而已。其用心亦良苦矣!

假如吾人经此详明叙述,还是咬不准,不敢肯定“自心即佛”;甚或不解穿衣吃饭便是
神通妙用,另着神奇玄妙者,非但要勤苦念佛参禅,还要更好虔修密法,以资从定开
慧,契悟本来,方能进而保任除习,归家稳坐,了脱生死。切不可盲目地侈谈无修、无
得、无证,而致贻误终身,殃及后世! 更不要畏难不前,坐失良机。

所谓神通变化,实亦寻常,以系本性所具之妙用,非从外来,只以平常为妄想所障而不
显,今一旦妄尽显发,以少见故而多怪,以为神妙不可测! 其实人人本具,人人都
能,犹如穿衣吃饭一样,人人都会,有何奇特? 古德谓堕入三恶道,即是堕入四圣,
十法界同是一样神通变化,有何可贵,有何奇怪! 而且一着稀奇古怪,即入魔道,是
又不可不慎也。

至于做无念功夫,切不可压念不起,而须念起不随不攀缘,不住境相。人非木石,何能
无念! 成佛乃是大机大用,活泼玲珑的觉者,更何能不起心念! 故《圆觉经》教导我
们:“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金刚经》则云:“应无所住而生
其心! ”六祖大师救卧轮灭心偈亦云:“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
提作么长! ”故我人但时时心空,于一切事物无取无舍,不动情想,尽管应缘接物,
不见有心起应,事完之后,更渺无用心痕迹。所以终日动而未尝动,镇日起念而一念未
起。懒融禅师无心颂云:“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诚
乃最好之无心写照也。

复次,做无念功夫,也不是把前念断、后念未起的真空无念时间逐渐延长为进步,譬如
今日无念只一分钟,慢慢延长为五分钟、十分钟,乃至一小时或二十四小时为成功。须
知无念是活泼泼的,不是呆板如木石一块。僧问赵州:如何是无念? 州云:急水上打
球子! 后人下语云:念念不停留! 所谓无念不是一念不生为无念,而是随起随息,无
丝毫住相痕迹。故如上所述,正起念应缘时,亦不见念起,既无起又焉有灭? 无生
灭,故云无念。于不应缘接物时,虽一念不生,也只如虎尾春冰,遇缘即起,非如木石
死寂无知也。

或问:今日如是详细阐述,亦深信一念不生时空寂之灵知,即我人真性。但如何宗下公
案仍不能一一透脱?

答曰:宗下公案,亦无甚奇特,只不过考试学人能否不上当,不被境夺;能否不立见,
不被语句骗住;能否不落断灭,机用裕如而已。学者只须识得根本后,保任绵密,般若
自然日渐开发,慧光自然日渐浑圆,不愁不解这些说话。所谓:“但得本,不愁末;只
怕不成佛,不愁佛不解语! ”宗下的言句不是故立奇特,玩弄玄虚,而是藉以考验学
者机之利钝,用以观察平日之证入与照顾本来之力量而已。故吾人只要平日锻炼功深,
心若太虚,不上它机境的当,时时处处心空无住,应机自然敏捷。任何言句、公案,寓
目即知其落处。如沩山灵佑禅师示众云:“老僧百年后,在山下施主家投一头水牯牛,
右胁注明‘伪山僧某甲’,唤我沩山僧,却是水牯牛,唤我水牯牛,又是沩山僧,唤我
作什么? ”这就是以水牯牛和沩山僧二名相换你眼光,看你上当不上当。你如心不空
净,在名相上作活计,一定被他“牛”和“僧”骗住,在名相上立见解,那就上了它机
境的当! 故须用脱卸法,离开“牛”与“僧”下语方有出身之路。盖所谓僧也牛也,
俱不过一时的假相假名,从真性说来,哪里有牛与僧,故从真处着眼,一物不立,即透
出重围。当时沩山会上无人作答,后有一位老宿答得很好。他说:“师无异名! ”他
虽不说名而不离名;既说本来无名,而又可以任意取名;既不着僧与牛,又不离僧与
牛,既透出名相,显示真如,而真如又不离这些名相而别有。确是双关妙语! 但而今
我们也可不让古人专美于前,另下一语,以酬古人。以本性妙用无边,尽可横拈竖弄,
任意描绘,正不必局于一格也。上答是从体立言,我们现在不妨改从用下语:“闲名从
来满五湖! ”诸仁还会么? 且道与上语是同是别?

又如高峰禅师问学人:“大修心人为甚不守毗尼? ”也是考验学人是否不为名相所
拘。同样也只要以脱卸法答他:“为伊不识好恶! ”因佛性清净无染、一丝不挂、无
善无恶,有什么戒不戒、慧不慧? ! 说戒、说定、说慧,都是好肉上挖疮,徒自苦辛


复次,即或口头圆滑,下语玄妙,也须仔细勘过,方知是否真悟。因有些禅和子或从书
本上看得几则公案,或从他人口边听来些许转语,窃为己有,播弄唇舌,偶而合得一句
合头语,便认为他已经开悟,那就大错特错了!

如雪峰义存禅师上堂示众曰:“要说这件事有如古镜相似,胡来胡现,汉来汉现。”玄
沙出问云:“忽遇镜子来时如何? ”师云:“胡汉俱隐! ”沙云:“和尚脚跟不点地
! ”是不肯雪峰也。最近有一位参禅者说:“何不答他:‘打破镜来相见! ’”语亦
甚妙。但须勘他是否有真实见地,余乃追问曰:“镜子打破作么生相见? ”彼即语
塞,不能置答。可见这些合头语,不是从自己胸襟中流露出来,而是道听途说从外得
来。归宗禅师所谓:蛤蟆禅,只跳得一跳。古德谓:“一句合头语,万世系驴橛! ”
可不惧哉!

又如天童寺密云悟禅师,冬至时命侍者送棉衣与茅蓬老宿御寒。一老宿语侍者云:“老
僧自有娘生褂,不用寒衣。”侍者回报密云悟。悟云:“此僧似有悟处,恐未实,更于
语下搜看。”因嘱侍者再去问:“娘未生前着何衣? ”老宿不能置答。悟嘱其参究此
语。后三年,僧圆寂,无答语。荼毗时,舍利无数,一众惊叹! 悟云:“舍利十斛,
不及转语一句,尔等试代答看。”众皆无语。此则公案说明一句相似语不为真悟,火化
有舍利,亦非证道。须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方如水面按葫芦,掀着便转,圆融无
碍,活泼自在。兹为酬谢读者,了此公案,不嫌当阳扬丑,代下一语:当问“娘未生前
着何衣? ”只向他道:“才谢桃李嫩,又添菊梅新! ”也免他悟禅师的探水一场。

我人不可强作解人,于理路上得个一知半解,便沾沾自喜,以为悟道,须于稳密处切实
做去。纵或一时不会这些公案,亦无甚紧要,只要认得本来真切,严加护持,所谓心心
不异,念念无差,勤除妄习,改造自己,不消三五年,定能“皮肤脱落尽,惟露一真实
! ”这些老和尚的舌头,不愁不七穿八穴,任你横拈竖弄,皆成妙谛。以这些说话以
及一切神通妙用,无一不是他自性心中闲家具,有何奇特倚重之处! 而且真到家者,
归无所得。所谓无佛无众生、无证亦无得! 如有些许玄妙,丝毫神奇,即着在境上,
非但不能成佛,着魔倒有份在! 可惜现在有些知名人士,也着在神通功用上,心未恬
净。评论今古人物时,不说某人神通大,便说某人没本事,而不指出他们粘执附着处,
使后学知所上进,以资策励。这正显示他们还有所重,堕在窠臼里,言之怎不令人感慨
万端!

兹为便于后学识别真心与妄心,知所勇猛精进,不致误入歧途起见,再将知衲禅师所作
《真心直说》辨别真妄一节摘录于后。

“或曰:真心与妄心对境时,如何辨别耶? 曰:妄心对境有知而知,于顺违境,起贪
嗔心,又于中容境起痴心也。既于境上起贪嗔痴三毒,足见是妄心也。若真心者,无知
而知。平怀圆照故,异于草木;不生憎爱故,异于妄心。即对境虚明,不憎不爱,无知
而知者为真心。故《肇论》云:夫圣心者微妙无相,不可为有;用之弥勤,不可为无;
乃至非有,故知而无知;非无,故无知而知。是以无知即知,无以言异于圣人心也。

“又妄心在有着有,在无着无,常在二边,不知中道。永嘉云:舍妄心,取真理,取舍
之心成巧伪,学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认贼将为子。若是真心,居有无,不落有无,常处
中道。故祖师云,不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肇论》云:是以圣人
处有不有,居无不无;虽不取于有无,然不舍于有无,所以和光同尘,周旋五趣,寂然
而往,泊尔而来,恬淡无为,而无不为。

“又真心乃平常心也,妄心乃不平常心也。或曰:何名平常心? 曰:人人具有一点灵
明,湛若虚空,遍一切处,对俗事假名理性,对妄识权号真心。无丝毫分别,遇事不昧
;无一念取舍,触物皆周。不逐万境迁移,设使随流得妙,不离当处湛然,觅即知君不
见,乃真心也。或曰:何名不平常心? 曰:境有凡圣、染净、断常、生灭、动静、去
来、好丑、美恶等乃至万别千差,皆名不平常境。心随此不平常境而生灭,对前平常真
心,故名不平常妄心也。或曰:真心平常不生耶? 曰:真心有时施用,非逐境生,但
妙用游戏,不昧因果! ”学者幸于斯三致意焉!

最后,还要向学者进一忠言,我人识取真心,证得本来后,尚须众善奉行,一则磨练自
己习气,以增慧光,二则积累福德,以作成佛资粮。以吾人真如体性虽净,而有无始旷
劫习染未除,不以种种方便熏习,烦恼亦无得净。而此烦恼垢染,遍一切处,故须修一
切善行,以为对治。复次,佛是二足尊,智能福德双圆,方能成佛。如仅有慧而无福,
只不过是罗汉,不能成佛,故须广行诸善,积聚福德。切不可自恃天真,不习众善,以
成懈怠,而误堕恶道,铸成大错!

但修善时,须与无心相应,不可取着福报,若取福报,便落凡夫人天报中,难证真如,
不脱生死。若与无心相应,即为成佛方便。既能超脱生死,更兼具广大福缘。《金刚
经》云:“菩萨无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千金不易之谈也。

末了,戏作和秦观及陶铸“郴州旅舍”《踏莎行》词一首,以作本文结束。昔日郴州环
境荒凉,甚少人烟,为贬谪流放之地。少游因变法之争,被谪居此,黯然神伤,词意因
之多感伤悲苦、忆旧怀故之情;陶词因郴州现已建设得欣欣向荣,工业发达,环境秀
丽,而心胸开朗,乃反其意而和之,故词意豪放、明朗、爽利、多姿。二词俱见报载,
一时传为美谈。兹合二词之意,更和一首,以示佛法不离世法,世法即是佛法之意。用
助诸仁在事境上磨练,去其习障,圆证菩提,在世法上大放异彩。不到之处,尚请读者
多多指正。

雾失楼台,绿漫溪渡,桃源不离寻常处!
境无好恶心有别,任运休将知见树!
桥跃长虹,鱼传尺素,风光本自无穷数!
随缘放旷任沈浮,甘作春泥群芳护。

写至此,不觉哈哈大笑! 忽听有人说道:笑什么,不怕开了口合不拢嘴吗? 余振威喝
曰:阿谁见余开口来! 正是:

说尽云山海月情,
唇吻未动心勿行,
玉兔怀胎蚌含月,
泥牛入海木龙吟!

木鱼  2001.6.13 17:24:52    

(1000-100)  显示次数:1955(1950+5)     查看木鱼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0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2 主题索引
独弦音清孤月明,不舍娑婆沦落人;清音落在空籁处,月明总慰清净心。
酬谢清源老汉

独弦音清孤月明,
不舍娑婆沦落人;
清音落在空籁处,
月明总慰清净心。

涂中涂鸦

发布于:2001.6.12 9:07:38    修改于:2001.6.12 15:19:23  
涂中  2001.6.12 9:07:38    

(1000-62)  显示次数:1943(1939+4)     查看涂中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6 主题索引
阿弥陀佛(内空)

xiqu

西去  2001.6.12 13:37:29    来自:江西  QQ:10388808  

(1000-76)  显示次数:1945(1939+6)     查看西去的所有文章 给西去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02 主题索引
诸位珍重,老汉拜别!
唠叨两句
1 修学须谦虚诚恳!
太虚云:人成即佛成,是为真现实.
2 莫离此生此心求解脱!
古德云:若求是处无是处,若觅了时无了时.

发布于:2001.6.13 20:19:23    修改于:2001.6.13 20:55:38  
清源老汉  2001.6.13 20:19:23    

(1000-102)  显示次数:1949(1945+4)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0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04 主题索引
老汉慢走!别忘了,砍完了柴火再来啊!(内空)

nishigkliangchong  2001.6.13 21:20:48    来自:nibupeizhidao  

(1000-104)  显示次数:1982(1946+36)     查看nishigkliangchong的所有文章 给nishigkliangchong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0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09 主题索引
謝老先生﹗懇請再來。(内空)

智行  2001.6.14 14:29:44    

(1000-109)  显示次数:1945(1945+0)     查看智行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0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10 主题索引
这个论坛办得很好,想来取经,却赶上老师走了。
我会再来取经的。

Lvm

lvm  2001.6.14 17:06:53    

(1000-110)  显示次数:1988(1952+36)     查看lvm的所有文章 给lvm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1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19 主题索引
是啊,学佛确需谦虚。
但愿老汉再来时不要现“我慢”相。既见“月”,更应谦虚。

欢迎老汉早些回来。

zk  2001.6.14 21:06:36    

(1000-119)  显示次数:1946(1946+0)     查看zk的所有文章 给zk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1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20 主题索引
知之为知之是知也,知之为不知是慢也。(内空)

木鱼  2001.6.14 21:11:30    

(1000-120)  显示次数:1955(1950+5)     查看木鱼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2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43 主题索引
还是不称你老汉,免得你头晕……
您是不是真到明月穿潭水无痕的住处?学人不知。这恐怕也只有你关起门来的时候才认可!得一次人身不易;莫失啊!别人的口水终究是别人的口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的心真是难过极了;前面的人太多了呀!……阿弥陀佛!

nishigkliangchong  2001.6.15 7:06:34    来自:nibupeizhidao  

(1000-143)  显示次数:1971(1942+29)     查看nishigkliangchong的所有文章 给nishigkliangchong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4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47 主题索引
自家门雪自己扫,也怜他人瓦上霜。
慈悲皆吾师。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涂中  2001.6.15 10:26:47    

(1000-147)  显示次数:1946(1942+4)     查看涂中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4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59 主题索引
懒人的高妙
借半点月光读经,剪一片白云补衲,要不要得嘛???

庚耿

乡巴佬  2001.6.15 19:59:20    来自:Eight Quarters  

(1000-159)  显示次数:1939(1939+0)     查看乡巴佬的所有文章 给乡巴佬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乡巴佬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5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66 主题索引
!
稻麦为粮
棉麻做衣
不妄作劳
身心受益

清源老汉  2001.6.19 13:29:06    

(1000-166)  显示次数:1943(1939+4)     查看清源老汉的所有文章 给清源老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6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67 主题索引
你比俺勤快, 老汉!(内空)

庚耿

乡巴佬  2001.6.19 21:47:10    来自:Eight Quarters  

(1000-167)  显示次数:1939(1939+0)     查看乡巴佬的所有文章 给乡巴佬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乡巴佬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6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68 主题索引
致清源老汉
致清源老汉

眼睁眼闭是清源,
睁是慈悲闭是怜;
娑婆眷属尚未度,
才说拜别又面前。

涂中 2001/06/20凌晨

涂中  2001.6.20 0:49:03    

(1000-168)  显示次数:1977(1939+38)     查看涂中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68 主题索引


转向网页顶端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AAA?久经堂药浴??云南?邢大运觊(史)?Lumières ??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03 秒    ◇   



转向网页顶端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