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  »论题组:484  »上层 »主题组:4  2017.4.2 16:31:41   法华微信 注册
 卡在小半道,不前不后、不上不下,确实够难受的。〖iamfisher〗(2.28 9:51) (5521)
 至iamfisher君:〖我来解释〗(3.1 5:31) (3.1 6:53) (5553)
 看到后的随想...〖林广〗(3.1 10:56) (3.1 11:15) (6310)
 才看到心闻转的链接〖iamfisher〗(3.15 19:59) (6119)
 这话题原本我是插不上嘴的〖正益〗(3.15 13:01) (6208)
 可以依赖的只有三宝〖正益〗(3.18 19:51) (4.2 16:28) (7167)
 看得懂其中一半的人和一大半的事...〖iamfisher〗(3.18 23:46) (8005)
 鱼兄也只能看懂一半就对了,毕竟我的目的不是说是非。〖正益〗(3.19 8:43) (8845)
 强大的大众心理与口头习惯〖iamfisher〗(3.19 23:34) (9709)
 鱼兄说的是,有些习惯性的说法确实跟原本的意思有细微差异。〖正益〗(3.20 14:21) (4.2 16:29) (10596)
 。。。〖iamfisher〗(3.22 22:25) (3.22 23:54) (11433)
 先补一点资料〖正益〗(3.23 14:28) (3.23 17:24) (11528)
 争取化繁为简吧,不然的话,确实容易扯起来没完。〖正益〗(3.23 23:58) (4.2 16:31) (11509)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 主题索引
卡在小半道,不前不后、不上不下,确实够难受的。
如题。这种感受有时会放下,有时会提起。倒没有太纠结,知道这事急缓都不得。根据直觉也能做出推理,出现类似情况的人应不在少数。

八年之前恢复论坛运行之时,反复揣摩论坛使用规则中的宗旨“专门探讨佛法义理和修习方法的公用论坛”。想,这应该算是当初论坛设立的初心,于是就额外置顶了。写此文,与当时置顶此宗旨应算是有种前后关系。

再三思维,为何出现这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困境?

解决困境之前自己能想到的只能是外周原因,除非自己成功突破困境回首来时路,才能看到当时该在哪里修正用心不虚废工夫。

1、突破所必须的强力投入缺乏

修止需要投入实践,意愿、意志、精力是前提,必要环境不可缺,基本正见应无根本偏差。修观更难一些,不仅要正见具足,还要相应强度的止力。

凭心而论,自己评价并不缺乏长期耐心,但是“勇锐”自评相当不足。
这可能涉及长期甚至久远以来的身心积累,既是过去的一个结果,又是今天受困的一个因。

禀赋不是说改变就能立即改变。意愿有力量,覆盖本身一样有力量。
原因想不想得到,做不做得到,有没有对症下药。一个都绕不过。


2、环境因

环境因,没有无因之环境。环境,越接近身边的,越是与内心的一次次选择直接挂钩。周边环境的若干要素,围绕自身排列的这些,仔细一思维没有一件不与自己的意愿、选择和行为无关的。一次次选择而来的环境,与困境本身就有内在的密切关联,最起码是自相似。

对于在家人,家庭工作环境最近。网络社群之环境,就相当广廓了。

比如,看书自修与找人请教。现代人讲隐私,在一定的舒适度范围内进行人我沟通。请师他人时,必然要暴露自身,挖疮敷药,不是件容易的事。或者合群共修,人声嘈杂之中,自利利他,更不容易,何况己事未明?

我相信,和我一样,很多学佛人找到网络论坛等交流是寻找一种内心需要的环境,试图解决特定的个人问题。一旦某个网络环境不孚所愿或随年龄增长而发心改变,就可以默默离开,这样做也没成本。其中,或许有人解决了当初的困难而获得进步,有人可能选择了放弃,也有人可能走向反面(当年法华坛上的徐风依旧xxf热衷做白话佛经,如今已经成为反佛斗士而咬牙切齿)。

看来,默默离开社群环境,或转到其他环境,或回归自己的小环境,这还算是好的。

我把这个环境选择当作困境的一种表现。


3、缺乏正确指导

这个与投入缺乏、环境选择都有一定关系。

不想投入太大,没有破釜沉舟的猛劲,自己能到哪儿就到哪儿。这样,找不找正确的指导,就没那么迫切了。

环境因也是如此,古人前人修行学道没那么多脸面藏着,如今时代讲个人尊严,人我森严。嘿嘿,最好你来求我才是。让我去找他请教,凭啥呀!其实后面包裹的一层是耻于求人。

4、信心

对教法的信心,重要性究竟有多大?我不知道其程度。
我个人觉得,经过理智抉择之后,信心往往脆弱不足。

禅宗讲起疑情不断,时时提撕,全身在兹。
而我时有担心,该有的疑情并没升起,而名为疑情实际是怀疑。一例:学科学怀疑信仰,信仰怀疑科学...

出入息、禅修离不开对佛陀教法的信心。
但因为难以突破,会对教法产生困惑。
甚至会想,同样一样的所缘,“等而下之是术、等而上之是解脱”。既然一时无法突破,不如就去了解了解各种“术”。

我相信,将心比心,存在这种困境的也不在少数。


扯起来没完的,此致。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17.2.28 9:51:15    

(484-4)  显示次数:5521(4599+922)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iamfisher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 主题索引
至iamfisher君:
1:什么是科学(科学家,科学知识)?

譬如祖冲之发现圆周率之前,圆周率还是3.1415926。。。只是不叫圆周率这个名字。无论祖冲之发现与否,圆周率都是客观存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前,苹果还是往地上掉而不是相反。爱因斯坦、霍金等等也如此,他们只是发现了E=mc^2,光速是宇宙第一速度,十一维度甚至更多纬度空间,黑洞、虫洞、暗物质。小到夸克、介子。。。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光速不是宇宙第一速度,最小的存在也不是质子、电子、夸克等等。否则科学就不需要发展了。科学家只能无限接近于真理,直至56亿多年后地球消亡。

2:什么是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人类利用科学家所发现的科学规律、定理等等为了进一步探索宇宙的真相及方便、改善、提高人类生活的环境和生活品质、质量等等创造工具。

3: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的教导和教育。但在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悟道成佛之前,因果律依然存在,六道轮回依然存在。南无拘留孙佛、南无上古燃灯佛。

4: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灵云禅师)

南无香云盖菩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称)

南无观无住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十称)

弟子 宗援 原创于2017年3月1日 晨 于杭州下沙家中

三宝

发布于:2017.3.1 5:31:51    修改于:2017.3.1 6:53:20  
我来解释  2017.3.1 5:31:51    

(484-5)  显示次数:5553(4702+851)     查看我来解释的所有文章 给我来解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 主题索引
看到后的随想...
1.这个缺乏,一份是怨自己心力不足决心不够,另一份其实与先天有关,有些地方有些时候有些人,就是拿不出这份力量,先天地心力不足,这份因素倒是没有什么可抱怨的.第三份,与福报或者说因缘有关.心力的付出,也受外境榜样人物的影响.毛可以激发不知多中国人的勇气,不管是不是盲目,袁世凯就不成.但遇到什么样的榜样,真是因缘或在福报的事.

2.这是所谓大气候.在目前这个大气候下,首先保护好自己应该是必需必要的首先选择.在有足够自我保护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有益地交流.所以,保守不交流的倾向,是能够被理解的.如何在保护好自己的条件下扩大交流,还真是个课题.

3.这件事,是双方的.就学人而言总是缺乏正确指导.但就指导者而言,其实也是缺乏可靠的教学对象.俺的感觉是,这地方双方都有些问题跟责任.可是也已经构成了大环境,至少构成了大环境的一部分,也难以迅速改变.

4.信心的事,俺的看法倒是有点不一样.佛教传统上普及教育里说的信心,其实是基于迷信的信心.当然,能迷迷糊糊地就信了佛教,总比信外道好到不知多哪里去了.可是,迷信的信心,确实经不起理性抉择.在理性抉择下,必然受损乃至崩溃.这大概也就是佛教里有很大排斥理性习惯势力的原因吧.但佛教是智慧,理性只是智慧中比较初级的部分.所以,佛教必定经得起理性检验.对此怀疑的人其实是对佛教信心不足!就好比大学数学系学生的数学,必然经得起小学算术的检验一样.所谓理性抉择对信心的伤害,原因是其信心未能升级到依正理而建立的信心.迷信-理信(正信)-证量(依实证的不需要信)是信心深入巩固的三个阶段.其中依实证的不需要信是什么样子,可试回答如下问题:你相信自己有鼻子吗?是信还是不信,还是根本不需要信?所以归根结底,真正的信心是依实证来的.嘿嘿.

发布于:2017.3.1 10:56:21    修改于:2017.3.1 11:15:14  
林广  2017.3.1 10:56:21    

(484-7)  显示次数:6310(5417+893)     查看林广的所有文章 给林广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4 主题索引
才看到心闻转的链接
回了齐兄一贴。

个人、大环境之间,此处而言最重要的关系就是教学相长。

信心...真说起来比较难堪。毕竟就不说究不究竟,就算化城中路也要到过才行。没到、到的少,看得多、想的多、做得少,合在一块,不发虚才怪,哈哈。

总要放弃舒适、努力穿破试过才是。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17.3.15 19:59:23    

(484-14)  显示次数:6119(5346+773)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3 主题索引
这话题原本我是插不上嘴的
这话题原本我是插不上嘴的,但是看到这段:

“看书自修与找人请教。现代人讲隐私,在一定的舒适度范围内进行人我沟通。请师他人时,必然要暴露自身,挖疮敷药,不是件容易的事。或者合群共修,人声嘈杂之中,自利利他,更不容易,何况己事未明?”

依师、共修这两点上似乎可以稍微说几句。

简单的说吧,依师方面我也曾稍有困惑,还好当时参阅了《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如何依止善知识的部分,才不至于出大问题。

鱼兄与济群法师似乎缘分不错,何不参阅济群法师讲解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相关部分?

当然,鱼兄似乎一直无心跟藏地上师求法,这里我也只是提个建议。

另外,说到共修。我曾经参加过两年左右时间的网络共修。简略说一下当时的感受吧。

相对来说,群体学习,对于刚刚接触佛法的人来说,比较不容易掉队。尤其是身边没什么人能理解自己的情况下。不至于有很孤单的感觉。

学习过程中的讨论,也对加深思考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每个人毕竟因缘不同,譬如盲人摸象,一方面可以通过别人的角度来发现自己的盲区;另一方面,有时候也会形成争论。

对我自己而言,共修过程中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还是自己私下里去请示自己长期依止的上师才消除困惑的。

所以,我觉得一些入门、基础的课程共修还是有共修的好处的,但是相对深入学习之后,善知识的“因材施教”就格外重要了。

思路也不是很完整,就先点到为止吧。

正益 合十

人一生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缘会即现,缘灭即散。因缘到了,不想经历也得经历,因缘尽了,想留也留不住。见多识广也好,阅历简单也好,实在都是各人的因缘,谈不上绝对的好与坏。若能把多看世态炎凉得来的那份睿智、简单生活养成的那份单纯安静用在学佛上,就都是觉悟的助缘。
——希阿荣博堪布

正益  2017.3.15 13:01:42    

(484-13)  显示次数:6208(5384+824)     查看正益的所有文章 给正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5 主题索引
可以依赖的只有三宝
可以依赖的只有三宝

我想说的就是:“可以依赖的只有三宝,僧宝是修行过程中的道友而不是导师。”

人一生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缘会即现,缘灭即散。因缘到了,不想经历也得经历,因缘尽了,想留也留不住。见多识广也好,阅历简单也好,实在都是各人的因缘,谈不上绝对的好与坏。若能把多看世态炎凉得来的那份睿智、简单生活养成的那份单纯安静用在学佛上,就都是觉悟的助缘。
——希阿荣博堪布

发布于:2017.3.18 19:51:46    修改于:2017.4.2 16:28:05  
正益  2017.3.18 19:51:46    

(484-15)  显示次数:7167(6318+849)     查看正益的所有文章 给正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6 主题索引
看得懂其中一半的人和一大半的事...
说出来心气顺畅那就行了.
问心无愧就行...哈哈

但无始以来咱什么揪心事没遇到过??
还不是跟从没发生过什么大事一样.

随缘拨转身,难。说易也易,没心没肺清凉山。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17.3.18 23:46:39    

(484-16)  显示次数:8005(7170+835)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7 主题索引
鱼兄也只能看懂一半就对了,毕竟我的目的不是说是非。
鱼兄也只能看懂一半就对了,毕竟我的目的不是说是非。

我想说的重点是:有明师指点很重要。

说大道理很容易,我这个勉强算是实战经验吧。

当然,我也承认,借机释放了一些情绪。

有些情绪不释放的话,我的“人格分裂”恐怕是好不了了。^_^

人一生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缘会即现,缘灭即散。因缘到了,不想经历也得经历,因缘尽了,想留也留不住。见多识广也好,阅历简单也好,实在都是各人的因缘,谈不上绝对的好与坏。若能把多看世态炎凉得来的那份睿智、简单生活养成的那份单纯安静用在学佛上,就都是觉悟的助缘。
——希阿荣博堪布

正益  2017.3.19 8:43:21    

(484-17)  显示次数:8845(8072+773)     查看正益的所有文章 给正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8 主题索引
强大的大众心理与口头习惯
有一位熟悉的法师在口头开示中,随口说“这些皈依我的弟子”,又随即改口说“也不能说是皈依我的,而应该说是皈依僧团”,又加以解释说“皈依师是为居士皈依做郑重证明的,并不能说皈依僧宝的仅是皈依这个师,而是僧团”。

口头习惯,体现出来的是大众心理习惯。人们潜意识中认为皈依僧伽,就是皈依为自己摩顶作三皈依的这位师父。大众习惯很强大,上面说的法师随口说的“皈依我的弟子”就是这样一种强大习惯的语言表现。这不单是法师这边的口头禅,更有弟子们默认心理的强大习惯。

其实,皈依三宝都类似,经常是个体对象化的三皈依。而其实,无论佛宝、法宝、僧宝,以个体对象化方式皈依都是不究竟的。

有人只皈依某一个佛,有人只皈依某一部类经,有人只皈依某个小团体。而这并不符合三皈依的本来施设。入手时或许可以,后面需要调整。

诸佛无量,法味重重,僧团无尽无住。究竟上,与佛不二,心外无法,身行清净,与三宝不二不别,是究竟皈依。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17.3.19 23:34:23    

(484-18)  显示次数:9709(8946+763)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9 主题索引
鱼兄说的是,有些习惯性的说法确实跟原本的意思有细微差异。
鱼兄说的是,有些习惯性的说法确实跟原本的意思有细微差异。

某藏地堪布讲解戒律的时候,涉及到“僧宝”的一段原文是:“出家僧众是一切四众弟子的主要的道友,而并非他们的导师,只有佛宝与自己的上师方能作为导师。”

《广论》里的原文是:“僧是归依正行助伴”,某藏地堪布的解释是:“僧伽是所皈依的修行助伴。”

《普贤上师言教》里对共同皈依的解释是:“共同乘皈依法:诚信佛为本师,法为道,僧众乃为修道之助伴,以此方式而皈依。”

顺便说一句,A上师曾经说过:“某堪布讲课讲的很深。”所以,有时候我会引用这位堪布的开示多一些,但我并不是这位堪布的弟子。

不太清楚汉藏两地对“僧宝”解释上的这种差异是因何而来的。我个人还是以藏地的讲法来理解。

某堪布的书里对于如何成立为上师是这样解释的:“判定上师的标准,不是凭自己主观的认知,换言之,并非随自己认为某人是否为上师,就如此成立。客观的标准是:下至以依止心在某人面前听过佛法,则不论你承认与否,此人就是你的上师。虽然有依止心,但没有得过法,或者无依止心,只是听过几句,都不能成立为上师。”

最近,某位仁波切的传法通过腾讯直播,前边讲的是显宗的论典,后面传了皈依、菩萨戒和一些密法前行之类的口传。我到场晚了,不知道开场的时候有没有讲过什么。总之,讲完论典之后,仁波切说:“想离开的可以走了,想留下来观察的可以留下来,但是得不到(传承)。”传了皈依,传菩萨戒之前,又大致重复了一遍之前的话。口传之前,又讲了一遍。

所以,这位仁波切的做法和某堪布的解释是一致的。

所以,作为在家人我对法师的出家身份是该恭敬尊重,但是另一方面,我跟法师的关系属于道友,而不是上师与弟子。

之所以把所有名字都略去,是因为我主要还是想通过对具体现象的描述,来反思在“皈依三宝”、“如何依止善知识”这样的基础问题上,是不是还有很多可以品味、深究的地方。包括参考《广论》里有关“如何依止善知识”的内容,加上这些实际的经历,这些文字也算是间接的、部分的描述了自己对上师升起信心的过程吧。

人一生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缘会即现,缘灭即散。因缘到了,不想经历也得经历,因缘尽了,想留也留不住。见多识广也好,阅历简单也好,实在都是各人的因缘,谈不上绝对的好与坏。若能把多看世态炎凉得来的那份睿智、简单生活养成的那份单纯安静用在学佛上,就都是觉悟的助缘。
——希阿荣博堪布

发布于:2017.3.20 14:21:53    修改于:2017.4.2 16:29:58  
正益  2017.3.20 14:21:53    

(484-19)  显示次数:10596(9801+795)     查看正益的所有文章 给正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0 主题索引
。。。
佛陀说,他自己亦在僧数。
僧团、僧团,诸佛自己亦是僧团的成员,佛教上师也不例外。

任何一个团体都在变化流淌,有来有去,就没断绝。
僧团如此,诸佛亦如此,诸位善知识如此,乃至佛法亦如此。

无论是人能弘法,还是法能弘人,不管这两句到底哪一句对,佛法都不离人当下身心。佛法既然不离善知识,又何尝能离开你我而说有佛法佛法?

谁也不是天生佛陀,连佛都不能说是,更不要说任何一位僧团成员了。
不是天生的,那么就是学来的。
只要是学来的,就有个还不是佛、还不是僧的时候。
佛涅磐后,皈依谁?上师还是懵懂小孩时,皈依谁?
难题两条。怎么回事?

皈依的是个别个体,那当然流动变动相很大了。
如果日常观修皈依时不个别对象化,甚至远离二元相对相,虽然有佛入涅盘、僧团变动不居,然而诸佛无尽法门无量僧伽不断,三宝始终在。三宝常住,不可攀缘,亦未断绝,不可得取相。你我身心也一样,变化不居,了不可得。皆不可取。

停留在过去事,不能自己清理,就空耗心力。这一关虽不容易,除了持续猛力无我的心行操作,要过去大概也没有更好的方法了?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发布于:2017.3.22 22:25:11    修改于:2017.3.22 23:54:56  
iamfisher  2017.3.22 22:25:11    

(484-20)  显示次数:11433(10668+765)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1 主题索引
先补一点资料
三归
 (术语)又曰三归依,三归戒:一、归依佛,归依佛宝以为师者。二、归依法,归依法宝
以为药者。三、归依僧,归依僧宝以为友者。此三归由师受之谓之三归戒。三归戒有二称:
一、翻邪三归,二、重受三归,翻从来之邪信而初入佛道受三归者,谓之翻邪三归,由是每
受五戒八戒等辄先受三归者,谓之重受三归。观无量寿经曰:“受持归,具足众戒。”释氏
要览上曰:“五分律云:佛于鹿苑度五俱邻,人间已有六罗汉,故次为耶舍父母最先授三归
依也。”而受之之意,于显教,一为表自之信心,一为乞三宝之加被。若约密教之意则表自
己之信心,皆归入依合于三宝乞我与三宝入我我入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三宝差别
p0187
显扬六卷十六页云:差别者:谓由六种因故,三宝差别;应知。一、由相故。二、由业故。
三、由信解故。四、由行故。五、由随念故。六、由生福故。由相故差别者:自证觉相、是
佛宝;证觉果相、是法宝;由随他教、正修行相,是僧宝。由业故差别者:转正说业、是佛
宝;烦恼苦断所缘境业、是法宝;增勤勇业、是僧宝。由信解故差别者:谓于佛宝,应亲近
敬事。于正法宝,应信敬作证。于诸僧宝,应同法共住敬信亲近。由行故差别者:谓于佛宝,
应起延请迎接承事供养行。于正法宝,应起如理方便修习行。于诸僧宝,应起互共受用财法
行。由随念故差别者:于三宝所,应各起别行随念。如经中说:此薄伽梵如来应正等觉,乃
至广说。由生福故差别者:谓于佛宝,依一有情,生最胜福。于正法宝,依增上法,生最胜
福。于诸僧宝,依多有情,生最胜福。
FROM:【法相辞典(朱芾煌编)】


三宝差别
p0194
瑜伽六十四卷二页云:复次由六种相,佛法僧宝,差别应知。一、由相故。二、由业故。三、
信解故。四、修行故。五、随念故。六、生福故。云何相故三宝差别?谓自然觉悟相、是佛
宝;觉悟果相、是法宝;随他所教正修行相,是僧宝。云何业故三宝差别?谓转正教业、是
佛宝;舍烦恼苦所缘境业、是法宝;勇猛增长业、是僧宝。云何信解故三宝差别?谓于佛宝,
应树亲近承事信解;于法宝所,应树希求证得信解;于僧宝所,应树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
云何修行故三宝差别?谓于佛宝,应修供养承事正行;于法宝所,应修瑜伽方便正行;于僧
宝所,应修共受财法正行。云何随念故三宝差别?应以余相随念佛宝,应以余相随念法宝,
应以余相随念僧宝。谓是世尊,乃至广说。云何生福故三宝差别?谓于佛宝,依一有情,生
最胜福;于法宝所,即依此法,生最胜福;于僧宝所,依多有情,生最胜福。
FROM:【法相辞典(朱芾煌编)】


依止
 (术语)依赖止住有力有德之处,而不离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
见。”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依止,栖止
依靠师长。 《佛学词典》

FROM:【藏传佛教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大善知识
 (术语)伟大之善知识。善知识者,如言善友。知识者我能知彼之义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三种善知识
 (名数)一外护善知识。令我不缺乏怖畏,得安稳修道者。二同行善知识,与我同道,得
互相切磋策发者。三教授善知识,宣传圣言训诫我令去恶赴善者。见止观四。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三善知识
三种善知识,即教授善知识、同行善知识、外护善知识。教授善知识就是教授我们知识的老
师;同行善知识就是和我一同修行及互相策励的同学或朋友;外护善知识就是给予我修道时
费用的施主。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人一生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缘会即现,缘灭即散。因缘到了,不想经历也得经历,因缘尽了,想留也留不住。见多识广也好,阅历简单也好,实在都是各人的因缘,谈不上绝对的好与坏。若能把多看世态炎凉得来的那份睿智、简单生活养成的那份单纯安静用在学佛上,就都是觉悟的助缘。
——希阿荣博堪布

发布于:2017.3.23 14:28:32    修改于:2017.3.23 17:24:11  
正益  2017.3.23 14:28:32    

(484-21)  显示次数:11528(10784+744)     查看正益的所有文章 给正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2 主题索引
争取化繁为简吧,不然的话,确实容易扯起来没完。
本来是看到鱼兄文章一些片段有感而发的,没想到引申出来别的话题。原本倒也没有讨论谁对谁错的想法,查了一些资料先发了帖子了,那些部分我就跳过不谈了。

争取化繁为简吧,不然的话,确实容易扯起来没完。

“佛涅磐后,皈依谁?上师还是懵懂小孩时,皈依谁?”

鱼兄这两个问题,我大致的抄书吧。

佛虽涅槃,但佛陀的法身、化身,以及其他世界的法报化三身仍在度化众生;
佛陀安住于法身境界中一刹那也没有变动过;
佛塔、佛像、佛舍利等仍在世间代表佛陀;
佛陀也会示现佛经文字度化众生。

另外,“皈依”和“依止”两个词的大致区别发在资料那篇里,就不重复了。“皈依”的是三宝,具体修学的时候“依止”的是“善知识”。所以,上师还是懵懂小孩时,也要依止善知识(上师)。

人一生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缘会即现,缘灭即散。因缘到了,不想经历也得经历,因缘尽了,想留也留不住。见多识广也好,阅历简单也好,实在都是各人的因缘,谈不上绝对的好与坏。若能把多看世态炎凉得来的那份睿智、简单生活养成的那份单纯安静用在学佛上,就都是觉悟的助缘。
——希阿荣博堪布

发布于:2017.3.23 23:58:13    修改于:2017.4.2 16:31:41  
正益  2017.3.23 23:58:13    

(484-22)  显示次数:11509(10771+738)     查看正益的所有文章 给正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2 主题索引


转向网页顶端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火凤凰心境一如??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 秒    ◇   



转向网页顶端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