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  »论题组:484  2017.4.2 16:31:41   法华微信 注册
 从简单到困难 -- 浅尝安般念〖iamfisher〗(2.26 14:47) (4280)
 注意:禅定中出现任何境都不是实相。不惊不怖,不喜不攀。〖我来解释〗(2.26 22:04) (2.26 22:22) (4564)
 你在实践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多年十几年没进展的?不妨亮出来。(内空)〖iamfisher〗(3.1 8:23) (5552)
 一屁过江来,嘻嘻。〖我来解释〗(3.1 16:12) (6558)
 哈哈,您你心真敏感。好住。。。(内空)〖iamfisher〗(3.1 16:19) (7533)
 嘻嘻哈哈在就好了。(内空)〖我来解释〗(3.1 16:31) (8400)
 有心找一找,其他途径应该找得到钱兄,毕竟十几年交情了...(内空)〖iamfisher〗(3.1 16:39) (9402)
 嗯,好的。(内空)〖我来解释〗(3.1 17:06) (9522)
 非常地推荐并赞叹此文..............〖林广〗(2.26 22:30) (4550)
 卡在小半道,不前不后、不上不下,确实够难受的。〖iamfisher〗(2.28 9:51) (5510)
 至iamfisher君:〖我来解释〗(3.1 5:31) (3.1 6:53) (5539)
 看到后的随想...〖林广〗(3.1 10:56) (3.1 11:15) (6296)
 才看到心闻转的链接〖iamfisher〗(3.15 19:59) (6105)
 这话题原本我是插不上嘴的〖正益〗(3.15 13:01) (6197)
 可以依赖的只有三宝〖正益〗(3.18 19:51) (4.2 16:28) (7154)
 看得懂其中一半的人和一大半的事...〖iamfisher〗(3.18 23:46) (7991)
 鱼兄也只能看懂一半就对了,毕竟我的目的不是说是非。〖正益〗(3.19 8:43) (8829)
 强大的大众心理与口头习惯〖iamfisher〗(3.19 23:34) (9692)
 鱼兄说的是,有些习惯性的说法确实跟原本的意思有细微差异。〖正益〗(3.20 14:21) (4.2 16:29) (10578)
 。。。〖iamfisher〗(3.22 22:25) (3.22 23:54) (11415)
 先补一点资料〖正益〗(3.23 14:28) (3.23 17:24) (11510)
 争取化繁为简吧,不然的话,确实容易扯起来没完。〖正益〗(3.23 23:58) (4.2 16:31) (11490)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从简单到困难 -- 浅尝安般念
从简单到困难 -- 浅尝安般念

我看过不少安般念修法的资料,但都大同小异。讲修安般念的,南传比较多。
与童蒙止观不同,安般念(入出息念.pdf)的教法,看起来简单明了,也不讲太多的外缘调整或者如何除障的,到最后几次呼吸甚至就随观正直解脱了。
与禅波罗蜜、摩诃止观这样的大部头比起来,安般念修法的复杂度看起来可以算是个零头。
于是,有那么好几年时间当中,我觉得安般念是个容易入手的法门。

【当你入息时,觉知自己在入息。】
【当你出息时,觉知自己在出息。】

以上就是准备动作。既然容易,那就开始实践吧。念兹在兹。就是一呼一吸,谁不会呢?信心挺足。

身体安定下来,闭眼或微开,注意力集中于鼻头息(鼻头人中之间的出入气)。
接下来就有第一组四个呼吸,依次练习。

1
【吸入的气息很长,觉知我呼入的气息很长。】
【呼出的气息很长,觉知我呼出的气息很长。】

这稍微有些困难,什么程度的呼吸算长或算短呢?这并没有精确的表述。
等待明显有长有短的出入息自然出现,还是略加作意?没有明确提醒。
具体操作中,自然就倾向采用略微延长呼吸来体会吸入呼出长息。

2、
短息亦然。同样,略微急促呼吸,来体会吸入呼出短息。

【吸入的气息短,觉知我吸入的气息短。】
【呼出的气息短,觉知我呼出的气息短。】

努力练习。
由于第一第二次呼吸长短是略微作意的结果,下面提到会遇到困难。

3、
呼吸的同时,注意力同时关注全身。

【我正在吸气,同时注意到我的全身。】
【我正在呼气,同时注意到我的全身。】

这看似简单的步骤要求,在不同的安般念开示讲解中,出现两种不同的强调。
一种常规理解,全身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全身,全身就是关注遍身。这做起来也不难,但专注鼻息的同时怎么关注全身,是个问题。
另一种传统解释,特别坚持全身是指“息的全身”、全息、整个出入息的过程(潜台词是仍然专注出入息而不放散专注力)。
实践上,后者的操作非常特别,注意力始终在鼻头人中部分,而同时注意“全身”时则连续体会出入息的整个过程中的鼻端的气息摩擦。

4、
呼吸的同时,令全身宁静祥和。

【我正在吸气,令我全身宁静祥和。】
【我正在呼气,令我全身宁静祥和。】

反复练习,不难。到此,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前面呼吸长短经常是略微有意为之的结果。此时的呼吸是不自然的。这个问题,粗看起来没多大关系,但急躁起来并不能令全身宁静祥和。
于是,尝试减低呼吸长短的作意,体会自然出入息,平和随之,出入息变得缓和有力。
这时,如果将全身理解一般意义上的全身,则能体会到全身的各种反映,平时感觉不到的呼吸器官声响、脊柱的细微调整、某些局部的明显跳动抽动,腹部起伏、头顶微涨的暖意与气息、视觉的某种变化。
各种感受。但,前面提到全身的两种解释,这种全身或许可能属于误区。一个容易理解的原因,关注全身时必然移走鼻息处的关注力,那还怎么保持入出息专注念?

另一种操作是将“全身”理解为出入息的整个部分、整体,持续专注全息,并平静全身(怎么做到全身?)。修法开示指出,行者这时将出现现象不一与程度不同的禅相。
第二个问题,专注全身全息,与作为阶段目标的(所缘)禅相。
禅相一般出现在鼻端或鼻端周边的范围空间,可能就在鼻端呼吸上、可能在更远处,这里有各种个人化的描述。禅相按程度被分为三种,遍作相、取相、似相。
其中,遍作相被描述为伴随初步专注的灰蒙蒙的烟雾相等,取相描述为专注度提升的白亮相。专注度进一步提高而明亮清晰的似相(极为明亮),作为初禅的所缘(阶段目标)。
身念处的四个出入息念的反复练习中,伴随着专注度的提升,将会出现明亮度纯净度透明度不一的禅相。从这里开始,呼吸与禅相结合,高度专注,这个操作建议无需再关注入出息、以禅相为所缘即可。

上面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个人实践中反复体会。而第二个问题主要来自修法开示的表述,以我个人实际体会,安般念所缘似相(或者直说”鼻端白“)未能稳定清晰获得。
里面的问题出在哪里?环境条件、练习强度、个人专注力不够、缺乏指导、操作有问题,都是可能的原因选项。安般念所缘禅相不能明晰出现,则无法继续深入。
虽然类似的全域明亮和局部亮点出现,伴随出入息念专注力而有所体会,但明亮稳定的禅相却无法获得。那么问题在哪里呢?这困扰人。

下面是围绕受念处的四次出入息练习。在没有解决上面问题前,先试试下面的四次出入息。

5、
【吸气时,我感到喜悦。呼气时,我感到喜悦。】

6、
【吸气时,我感到快乐。呼气时,我感到快乐。】

很简单,5、6两次呼吸,表述上就这样。持续练习。

7、
【在吸气时,同时了知”心内的活动“。在呼气时,同时了知”心内的活动“。】

这里,”心内的活动“是指”想心所、受心所“,一般说的喜悦、悲伤、忧患等感受,但5、6却指定为”喜悦和快乐“。
有点茫然,是要忽略不良感受(5、6)而只专注于良好的感受吗?好像又不是,7说的同时了知”心内的活动“。努力练习。

8、
【吸气时,我令自己的心内活动平静祥和。呼气时,我令自己的心内活动平静祥和。】

上面是受念处的四个练习。反复练习,但实际收效甚微,平和安静可以说,但感受到喜悦快乐却谈不上。哪里有问题?

努力练习。这是一种心理诱导吗?到这里看起来,这确实像一种心理诱导。
尤其是下面”心念处“的 9、10、11、12,确实像是一种心理调节术。

9、
【我正在吸气,同时觉知我的心。我正在呼气,同时觉知我的心。】

10、
【我正在吸气,同时令我的心愉悦安详。我正在呼气,同时令我的心愉悦安详。】

11、
【我正在吸气,同时集中我的心念。我正在呼气,同时集中的心念。】

12、
【我正在吸气,同时疏解我的心结。我正在呼气,同时疏解我的心结。】

上面是心念处的四次呼吸。到这里看起来,这确实像一种心理诱导。
结尾的四次呼吸(13、14、15、16)是法念处。出入息念,持续专注,观照诸法的无常,观照诸法离染,观照出离与解脱。毗婆舍那,出缠证果。(此处略过不列)

重点在中间,身念处四次呼吸还容易体会,受念处心念处又各四次呼吸为什么那么引导操作?
归纳为受念处与心念处的各四次呼吸,看起来像是并列的,我并不能分清有啥前后次第。


出入息念的实践,时断时续、时强时弱,不得门径而入。就这样,过了挺长一段时间。

这期间又搜集读过不少关于出入息念的开示。不久前,捡到到几篇文章。

一篇是零散文档,讲”一切禅修从观出入息开始“。是不是真是一切都是从...开始?这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讲了痛等受的本身是止观的对象。
而痛等受是无常生灭,当痛淡灭去时,不仅觉知痛受的心会灭去,能观的心也随之灭去。 http://www.360doc.cn/article/29225755_513005581.html

另一篇独立文章(与 安般解意经.pdf 同名) http://mp.weixin.qq.com/s/cc9TEwJEqV5OPizli2kC8g ,从一行禅师富有诗意看起来煽情的文字,我突然醒悟到一点,喜悦和快乐是指入初禅乃至二三禅的禅支。而找寻鼻端白禅相,或许正与五禅支的寻伺相应。专注,就是心一境性。
或许抒情煽情并非修行的主调,但缺乏愉悦安乐的禅修体会是因为身粗重分的覆盖,身粗重则心亦粗重,无法体会身心轻安,所以也就无法理解为啥只体会喜乐,入禅并无欲界诸苦受!

赶紧拿起来最初看的讲解安般念禅修的开示仔细看,有没有说5、6、7、8是初禅二禅的喜禅支、三禅的乐受?整个开示的内在结构充分暗示了这一点,但却没有明确指明!
没明确说也没关系,仔细看看他说了什么。

完整看完安般念整篇开示,原来讲解的潜台词(其实是我“脑补”的...),大概是这部安般念经很短,要与禅修结合,必须在1234和5678之间插入完整的禅修讲解,所以不仅讲了禅相,还仔细讲了诸禅的禅支,为了讲明白受与想、心念处、法念处,仔细讲了色法与名法(受想行识)、尤其是作为止禅与观禅的名色法(行法),包括诸禅支中的心、遍行、杂心所、善心所,以及缘起智、幻灭智、道果智。讲完这些一大堆,能正确分辨入禅的诸多方面,并能实际做到出入禅自在,才能实际明白5678、9、10、11、12是以一种简略的方式实践止禅与观禅。最后的法随念四个出入息,完全是观:修毗婆舍那;成果是明智解脱。然后才能说:持续修习安般念,即能圆满四念处、五根、五力、四正勤、四如意、七觉支、八正道。

到此,我仍然不是很清楚,入出息的5、6、7、8是修到与四禅相应时的一路体会,还是通过这样的引导加快获得入禅初禅以上的相应?
换句话说,出入息念本身的坚持修习,能令行者以觉观呼吸的一条路线离欲进入初禅,出入息念练习纯熟就是禅修加强,还是出入息与禅修需要各走一遍?
道理上这时似乎已很明白,走通一遍就行,那么为何出入息念修法看起来如此直白而简单,并没有禅修那么复杂?后者有入禅准备、五禅支、入出住、四无量、地等诸遍、八背舍、胜处那么多,安般念看起来可没有那么复杂。

另外,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地方。我在入出息念的入禅所缘明相上消耗很长时间不得其门,而这些开示却告诉我这只是入门的重要一步,后面还有大堆的实践等着要做呢。然后,实际上看相关的后续问答,在这个地方卡着的人不在少数,总有那么些类似的问题一直有人在持续问。


----
上文中提到的某些资料来源有待补充。

一、安般解意经.pdf
有几个版本,南传的版本接近现代汉语、直白易懂,网上不难自行找到。

二、结合止观的讲解 (恰好前天晚上看到最近有两条微信推送):
https://mp.weixin.qq.com/s/dtuZebHpPFIFMG80_nIKnA
http://mp.weixin.qq.com/s/21r4NrJ5YOs4j0j52lxXEw
略讲解前面几个入出息就开始从止禅观禅,不“简单”了。

----
待续:外几则 1、2、3 http://iamfisher.net/fisher/2017/02/26/others-3/?winzoom=1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17.2.26 14:47:27    

(484-1)  显示次数:4280(2583+1697)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iamfisher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注意:禅定中出现任何境都不是实相。不惊不怖,不喜不攀。
都是自性本心幻象

手机设定个闹钟(声音可以调轻些),可以循序渐进,30分钟、45分钟、1小时。。。

三宝

发布于:2017.2.26 22:04:57    修改于:2017.2.26 22:22:11  
我来解释  2017.2.26 22:04:57    

(484-2)  显示次数:4564(3643+921)     查看我来解释的所有文章 给我来解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 主题索引
你在实践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多年十几年没进展的?不妨亮出来。(内空)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17.3.1 8:23:34    

(484-6)  显示次数:5552(4634+918)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iamfisher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 主题索引
一屁过江来,嘻嘻。
都把您改你了。


余已了生死到彼岸,这里就是彼岸。

三宝

我来解释  2017.3.1 16:12:52    

(484-8)  显示次数:6558(5659+899)     查看我来解释的所有文章 给我来解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 主题索引
哈哈,您你心真敏感。好住。。。(内空)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17.3.1 16:19:24    

(484-9)  显示次数:7533(6658+875)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iamfisher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0 主题索引
嘻嘻哈哈在就好了。(内空)

三宝

我来解释  2017.3.1 16:31:58    

(484-10)  显示次数:8400(7650+750)     查看我来解释的所有文章 给我来解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1 主题索引
有心找一找,其他途径应该找得到钱兄,毕竟十几年交情了...(内空)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17.3.1 16:39:32    

(484-11)  显示次数:9402(8569+833)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iamfisher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2 主题索引
嗯,好的。(内空)

三宝

我来解释  2017.3.1 17:06:56    

(484-12)  显示次数:9522(8664+858)     查看我来解释的所有文章 给我来解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 主题索引
非常地推荐并赞叹此文..............
渔夫兄此文,读起来并非高大上.文中并没列出什么特别的进展与成就,相反,文章反复在说,举步维艰,步步艰难.

渔夫兄这些艰难的感受,来自他个人长期(十几近二十年?)来对佛法的修学和实践.单纯从坚持与韧性方面说,就值得让人尊重.而比坚韧更有价值的是此文的真实与坦率.

安般是从佛陀传下的圣教法之一,后人有关安般的文字描述,几乎全部是对此法的正面描述,简单说就是高大上,而对其中的困难甚少深入讲述.然而佛陀后两千的现在,修安般的人依然很多,而依安般而成就佛弟子有几位?对修安般而进展不大的学人而言,更需要的不是高大上,而是明确困难与解决困难的办法.

现实情况是大家都不把困难真实地表达出来,自然也不可能交流困难与经验,其结果是继续被困难所困而无法积累应对困难与解决困难的经验.

渔夫兄此文则是对突破现状的努力,文中的对自己修学安般的经验和困难表述十分真实,其价值是怎么称赞也不为过的.

林广和南

林广  2017.2.26 22:30:26    

(484-3)  显示次数:4550(3591+959)     查看林广的所有文章 给林广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 主题索引
卡在小半道,不前不后、不上不下,确实够难受的。
如题。这种感受有时会放下,有时会提起。倒没有太纠结,知道这事急缓都不得。根据直觉也能做出推理,出现类似情况的人应不在少数。

八年之前恢复论坛运行之时,反复揣摩论坛使用规则中的宗旨“专门探讨佛法义理和修习方法的公用论坛”。想,这应该算是当初论坛设立的初心,于是就额外置顶了。写此文,与当时置顶此宗旨应算是有种前后关系。

再三思维,为何出现这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困境?

解决困境之前自己能想到的只能是外周原因,除非自己成功突破困境回首来时路,才能看到当时该在哪里修正用心不虚废工夫。

1、突破所必须的强力投入缺乏

修止需要投入实践,意愿、意志、精力是前提,必要环境不可缺,基本正见应无根本偏差。修观更难一些,不仅要正见具足,还要相应强度的止力。

凭心而论,自己评价并不缺乏长期耐心,但是“勇锐”自评相当不足。
这可能涉及长期甚至久远以来的身心积累,既是过去的一个结果,又是今天受困的一个因。

禀赋不是说改变就能立即改变。意愿有力量,覆盖本身一样有力量。
原因想不想得到,做不做得到,有没有对症下药。一个都绕不过。


2、环境因

环境因,没有无因之环境。环境,越接近身边的,越是与内心的一次次选择直接挂钩。周边环境的若干要素,围绕自身排列的这些,仔细一思维没有一件不与自己的意愿、选择和行为无关的。一次次选择而来的环境,与困境本身就有内在的密切关联,最起码是自相似。

对于在家人,家庭工作环境最近。网络社群之环境,就相当广廓了。

比如,看书自修与找人请教。现代人讲隐私,在一定的舒适度范围内进行人我沟通。请师他人时,必然要暴露自身,挖疮敷药,不是件容易的事。或者合群共修,人声嘈杂之中,自利利他,更不容易,何况己事未明?

我相信,和我一样,很多学佛人找到网络论坛等交流是寻找一种内心需要的环境,试图解决特定的个人问题。一旦某个网络环境不孚所愿或随年龄增长而发心改变,就可以默默离开,这样做也没成本。其中,或许有人解决了当初的困难而获得进步,有人可能选择了放弃,也有人可能走向反面(当年法华坛上的徐风依旧xxf热衷做白话佛经,如今已经成为反佛斗士而咬牙切齿)。

看来,默默离开社群环境,或转到其他环境,或回归自己的小环境,这还算是好的。

我把这个环境选择当作困境的一种表现。


3、缺乏正确指导

这个与投入缺乏、环境选择都有一定关系。

不想投入太大,没有破釜沉舟的猛劲,自己能到哪儿就到哪儿。这样,找不找正确的指导,就没那么迫切了。

环境因也是如此,古人前人修行学道没那么多脸面藏着,如今时代讲个人尊严,人我森严。嘿嘿,最好你来求我才是。让我去找他请教,凭啥呀!其实后面包裹的一层是耻于求人。

4、信心

对教法的信心,重要性究竟有多大?我不知道其程度。
我个人觉得,经过理智抉择之后,信心往往脆弱不足。

禅宗讲起疑情不断,时时提撕,全身在兹。
而我时有担心,该有的疑情并没升起,而名为疑情实际是怀疑。一例:学科学怀疑信仰,信仰怀疑科学...

出入息、禅修离不开对佛陀教法的信心。
但因为难以突破,会对教法产生困惑。
甚至会想,同样一样的所缘,“等而下之是术、等而上之是解脱”。既然一时无法突破,不如就去了解了解各种“术”。

我相信,将心比心,存在这种困境的也不在少数。


扯起来没完的,此致。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17.2.28 9:51:15    

(484-4)  显示次数:5510(4591+919)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访问iamfisher的主页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5 主题索引
至iamfisher君:
1:什么是科学(科学家,科学知识)?

譬如祖冲之发现圆周率之前,圆周率还是3.1415926。。。只是不叫圆周率这个名字。无论祖冲之发现与否,圆周率都是客观存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前,苹果还是往地上掉而不是相反。爱因斯坦、霍金等等也如此,他们只是发现了E=mc^2,光速是宇宙第一速度,十一维度甚至更多纬度空间,黑洞、虫洞、暗物质。小到夸克、介子。。。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光速不是宇宙第一速度,最小的存在也不是质子、电子、夸克等等。否则科学就不需要发展了。科学家只能无限接近于真理,直至56亿多年后地球消亡。

2:什么是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人类利用科学家所发现的科学规律、定理等等为了进一步探索宇宙的真相及方便、改善、提高人类生活的环境和生活品质、质量等等创造工具。

3: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的教导和教育。但在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悟道成佛之前,因果律依然存在,六道轮回依然存在。南无拘留孙佛、南无上古燃灯佛。

4: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灵云禅师)

南无香云盖菩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称)

南无观无住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十称)

弟子 宗援 原创于2017年3月1日 晨 于杭州下沙家中

三宝

发布于:2017.3.1 5:31:51    修改于:2017.3.1 6:53:20  
我来解释  2017.3.1 5:31:51    

(484-5)  显示次数:5539(4694+845)     查看我来解释的所有文章 给我来解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7 主题索引
看到后的随想...
1.这个缺乏,一份是怨自己心力不足决心不够,另一份其实与先天有关,有些地方有些时候有些人,就是拿不出这份力量,先天地心力不足,这份因素倒是没有什么可抱怨的.第三份,与福报或者说因缘有关.心力的付出,也受外境榜样人物的影响.毛可以激发不知多中国人的勇气,不管是不是盲目,袁世凯就不成.但遇到什么样的榜样,真是因缘或在福报的事.

2.这是所谓大气候.在目前这个大气候下,首先保护好自己应该是必需必要的首先选择.在有足够自我保护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有益地交流.所以,保守不交流的倾向,是能够被理解的.如何在保护好自己的条件下扩大交流,还真是个课题.

3.这件事,是双方的.就学人而言总是缺乏正确指导.但就指导者而言,其实也是缺乏可靠的教学对象.俺的感觉是,这地方双方都有些问题跟责任.可是也已经构成了大环境,至少构成了大环境的一部分,也难以迅速改变.

4.信心的事,俺的看法倒是有点不一样.佛教传统上普及教育里说的信心,其实是基于迷信的信心.当然,能迷迷糊糊地就信了佛教,总比信外道好到不知多哪里去了.可是,迷信的信心,确实经不起理性抉择.在理性抉择下,必然受损乃至崩溃.这大概也就是佛教里有很大排斥理性习惯势力的原因吧.但佛教是智慧,理性只是智慧中比较初级的部分.所以,佛教必定经得起理性检验.对此怀疑的人其实是对佛教信心不足!就好比大学数学系学生的数学,必然经得起小学算术的检验一样.所谓理性抉择对信心的伤害,原因是其信心未能升级到依正理而建立的信心.迷信-理信(正信)-证量(依实证的不需要信)是信心深入巩固的三个阶段.其中依实证的不需要信是什么样子,可试回答如下问题:你相信自己有鼻子吗?是信还是不信,还是根本不需要信?所以归根结底,真正的信心是依实证来的.嘿嘿.

发布于:2017.3.1 10:56:21    修改于:2017.3.1 11:15:14  
林广  2017.3.1 10:56:21    

(484-7)  显示次数:6296(5405+891)     查看林广的所有文章 给林广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4 主题索引
才看到心闻转的链接
回了齐兄一贴。

个人、大环境之间,此处而言最重要的关系就是教学相长。

信心...真说起来比较难堪。毕竟就不说究不究竟,就算化城中路也要到过才行。没到、到的少,看得多、想的多、做得少,合在一块,不发虚才怪,哈哈。

总要放弃舒适、努力穿破试过才是。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17.3.15 19:59:23    

(484-14)  显示次数:6105(5334+771)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3 主题索引
这话题原本我是插不上嘴的
这话题原本我是插不上嘴的,但是看到这段:

“看书自修与找人请教。现代人讲隐私,在一定的舒适度范围内进行人我沟通。请师他人时,必然要暴露自身,挖疮敷药,不是件容易的事。或者合群共修,人声嘈杂之中,自利利他,更不容易,何况己事未明?”

依师、共修这两点上似乎可以稍微说几句。

简单的说吧,依师方面我也曾稍有困惑,还好当时参阅了《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如何依止善知识的部分,才不至于出大问题。

鱼兄与济群法师似乎缘分不错,何不参阅济群法师讲解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相关部分?

当然,鱼兄似乎一直无心跟藏地上师求法,这里我也只是提个建议。

另外,说到共修。我曾经参加过两年左右时间的网络共修。简略说一下当时的感受吧。

相对来说,群体学习,对于刚刚接触佛法的人来说,比较不容易掉队。尤其是身边没什么人能理解自己的情况下。不至于有很孤单的感觉。

学习过程中的讨论,也对加深思考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每个人毕竟因缘不同,譬如盲人摸象,一方面可以通过别人的角度来发现自己的盲区;另一方面,有时候也会形成争论。

对我自己而言,共修过程中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还是自己私下里去请示自己长期依止的上师才消除困惑的。

所以,我觉得一些入门、基础的课程共修还是有共修的好处的,但是相对深入学习之后,善知识的“因材施教”就格外重要了。

思路也不是很完整,就先点到为止吧。

正益 合十

人一生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缘会即现,缘灭即散。因缘到了,不想经历也得经历,因缘尽了,想留也留不住。见多识广也好,阅历简单也好,实在都是各人的因缘,谈不上绝对的好与坏。若能把多看世态炎凉得来的那份睿智、简单生活养成的那份单纯安静用在学佛上,就都是觉悟的助缘。
——希阿荣博堪布

正益  2017.3.15 13:01:42    

(484-13)  显示次数:6197(5375+822)     查看正益的所有文章 给正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5 主题索引
可以依赖的只有三宝
可以依赖的只有三宝

我想说的就是:“可以依赖的只有三宝,僧宝是修行过程中的道友而不是导师。”

人一生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缘会即现,缘灭即散。因缘到了,不想经历也得经历,因缘尽了,想留也留不住。见多识广也好,阅历简单也好,实在都是各人的因缘,谈不上绝对的好与坏。若能把多看世态炎凉得来的那份睿智、简单生活养成的那份单纯安静用在学佛上,就都是觉悟的助缘。
——希阿荣博堪布

发布于:2017.3.18 19:51:46    修改于:2017.4.2 16:28:05  
正益  2017.3.18 19:51:46    

(484-15)  显示次数:7154(6307+847)     查看正益的所有文章 给正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5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6 主题索引
看得懂其中一半的人和一大半的事...
说出来心气顺畅那就行了.
问心无愧就行...哈哈

但无始以来咱什么揪心事没遇到过??
还不是跟从没发生过什么大事一样.

随缘拨转身,难。说易也易,没心没肺清凉山。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17.3.18 23:46:39    

(484-16)  显示次数:7991(7158+833)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7 主题索引
鱼兄也只能看懂一半就对了,毕竟我的目的不是说是非。
鱼兄也只能看懂一半就对了,毕竟我的目的不是说是非。

我想说的重点是:有明师指点很重要。

说大道理很容易,我这个勉强算是实战经验吧。

当然,我也承认,借机释放了一些情绪。

有些情绪不释放的话,我的“人格分裂”恐怕是好不了了。^_^

人一生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缘会即现,缘灭即散。因缘到了,不想经历也得经历,因缘尽了,想留也留不住。见多识广也好,阅历简单也好,实在都是各人的因缘,谈不上绝对的好与坏。若能把多看世态炎凉得来的那份睿智、简单生活养成的那份单纯安静用在学佛上,就都是觉悟的助缘。
——希阿荣博堪布

正益  2017.3.19 8:43:21    

(484-17)  显示次数:8829(8058+771)     查看正益的所有文章 给正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8 主题索引
强大的大众心理与口头习惯
有一位熟悉的法师在口头开示中,随口说“这些皈依我的弟子”,又随即改口说“也不能说是皈依我的,而应该说是皈依僧团”,又加以解释说“皈依师是为居士皈依做郑重证明的,并不能说皈依僧宝的仅是皈依这个师,而是僧团”。

口头习惯,体现出来的是大众心理习惯。人们潜意识中认为皈依僧伽,就是皈依为自己摩顶作三皈依的这位师父。大众习惯很强大,上面说的法师随口说的“皈依我的弟子”就是这样一种强大习惯的语言表现。这不单是法师这边的口头禅,更有弟子们默认心理的强大习惯。

其实,皈依三宝都类似,经常是个体对象化的三皈依。而其实,无论佛宝、法宝、僧宝,以个体对象化方式皈依都是不究竟的。

有人只皈依某一个佛,有人只皈依某一部类经,有人只皈依某个小团体。而这并不符合三皈依的本来施设。入手时或许可以,后面需要调整。

诸佛无量,法味重重,僧团无尽无住。究竟上,与佛不二,心外无法,身行清净,与三宝不二不别,是究竟皈依。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iamfisher  2017.3.19 23:34:23    

(484-18)  显示次数:9692(8931+761)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9 主题索引
鱼兄说的是,有些习惯性的说法确实跟原本的意思有细微差异。
鱼兄说的是,有些习惯性的说法确实跟原本的意思有细微差异。

某藏地堪布讲解戒律的时候,涉及到“僧宝”的一段原文是:“出家僧众是一切四众弟子的主要的道友,而并非他们的导师,只有佛宝与自己的上师方能作为导师。”

《广论》里的原文是:“僧是归依正行助伴”,某藏地堪布的解释是:“僧伽是所皈依的修行助伴。”

《普贤上师言教》里对共同皈依的解释是:“共同乘皈依法:诚信佛为本师,法为道,僧众乃为修道之助伴,以此方式而皈依。”

顺便说一句,A上师曾经说过:“某堪布讲课讲的很深。”所以,有时候我会引用这位堪布的开示多一些,但我并不是这位堪布的弟子。

不太清楚汉藏两地对“僧宝”解释上的这种差异是因何而来的。我个人还是以藏地的讲法来理解。

某堪布的书里对于如何成立为上师是这样解释的:“判定上师的标准,不是凭自己主观的认知,换言之,并非随自己认为某人是否为上师,就如此成立。客观的标准是:下至以依止心在某人面前听过佛法,则不论你承认与否,此人就是你的上师。虽然有依止心,但没有得过法,或者无依止心,只是听过几句,都不能成立为上师。”

最近,某位仁波切的传法通过腾讯直播,前边讲的是显宗的论典,后面传了皈依、菩萨戒和一些密法前行之类的口传。我到场晚了,不知道开场的时候有没有讲过什么。总之,讲完论典之后,仁波切说:“想离开的可以走了,想留下来观察的可以留下来,但是得不到(传承)。”传了皈依,传菩萨戒之前,又大致重复了一遍之前的话。口传之前,又讲了一遍。

所以,这位仁波切的做法和某堪布的解释是一致的。

所以,作为在家人我对法师的出家身份是该恭敬尊重,但是另一方面,我跟法师的关系属于道友,而不是上师与弟子。

之所以把所有名字都略去,是因为我主要还是想通过对具体现象的描述,来反思在“皈依三宝”、“如何依止善知识”这样的基础问题上,是不是还有很多可以品味、深究的地方。包括参考《广论》里有关“如何依止善知识”的内容,加上这些实际的经历,这些文字也算是间接的、部分的描述了自己对上师升起信心的过程吧。

人一生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缘会即现,缘灭即散。因缘到了,不想经历也得经历,因缘尽了,想留也留不住。见多识广也好,阅历简单也好,实在都是各人的因缘,谈不上绝对的好与坏。若能把多看世态炎凉得来的那份睿智、简单生活养成的那份单纯安静用在学佛上,就都是觉悟的助缘。
——希阿荣博堪布

发布于:2017.3.20 14:21:53    修改于:2017.4.2 16:29:58  
正益  2017.3.20 14:21:53    

(484-19)  显示次数:10578(9785+793)     查看正益的所有文章 给正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0 主题索引
。。。
佛陀说,他自己亦在僧数。
僧团、僧团,诸佛自己亦是僧团的成员,佛教上师也不例外。

任何一个团体都在变化流淌,有来有去,就没断绝。
僧团如此,诸佛亦如此,诸位善知识如此,乃至佛法亦如此。

无论是人能弘法,还是法能弘人,不管这两句到底哪一句对,佛法都不离人当下身心。佛法既然不离善知识,又何尝能离开你我而说有佛法佛法?

谁也不是天生佛陀,连佛都不能说是,更不要说任何一位僧团成员了。
不是天生的,那么就是学来的。
只要是学来的,就有个还不是佛、还不是僧的时候。
佛涅磐后,皈依谁?上师还是懵懂小孩时,皈依谁?
难题两条。怎么回事?

皈依的是个别个体,那当然流动变动相很大了。
如果日常观修皈依时不个别对象化,甚至远离二元相对相,虽然有佛入涅盘、僧团变动不居,然而诸佛无尽法门无量僧伽不断,三宝始终在。三宝常住,不可攀缘,亦未断绝,不可得取相。你我身心也一样,变化不居,了不可得。皆不可取。

停留在过去事,不能自己清理,就空耗心力。这一关虽不容易,除了持续猛力无我的心行操作,要过去大概也没有更好的方法了?

南无十方三世常住三宝!

发布于:2017.3.22 22:25:11    修改于:2017.3.22 23:54:56  
iamfisher  2017.3.22 22:25:11    

(484-20)  显示次数:11415(10651+764)     查看iamfisher的所有文章 给iamfisher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1 主题索引
先补一点资料
三归
 (术语)又曰三归依,三归戒:一、归依佛,归依佛宝以为师者。二、归依法,归依法宝
以为药者。三、归依僧,归依僧宝以为友者。此三归由师受之谓之三归戒。三归戒有二称:
一、翻邪三归,二、重受三归,翻从来之邪信而初入佛道受三归者,谓之翻邪三归,由是每
受五戒八戒等辄先受三归者,谓之重受三归。观无量寿经曰:“受持归,具足众戒。”释氏
要览上曰:“五分律云:佛于鹿苑度五俱邻,人间已有六罗汉,故次为耶舍父母最先授三归
依也。”而受之之意,于显教,一为表自之信心,一为乞三宝之加被。若约密教之意则表自
己之信心,皆归入依合于三宝乞我与三宝入我我入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三宝差别
p0187
显扬六卷十六页云:差别者:谓由六种因故,三宝差别;应知。一、由相故。二、由业故。
三、由信解故。四、由行故。五、由随念故。六、由生福故。由相故差别者:自证觉相、是
佛宝;证觉果相、是法宝;由随他教、正修行相,是僧宝。由业故差别者:转正说业、是佛
宝;烦恼苦断所缘境业、是法宝;增勤勇业、是僧宝。由信解故差别者:谓于佛宝,应亲近
敬事。于正法宝,应信敬作证。于诸僧宝,应同法共住敬信亲近。由行故差别者:谓于佛宝,
应起延请迎接承事供养行。于正法宝,应起如理方便修习行。于诸僧宝,应起互共受用财法
行。由随念故差别者:于三宝所,应各起别行随念。如经中说:此薄伽梵如来应正等觉,乃
至广说。由生福故差别者:谓于佛宝,依一有情,生最胜福。于正法宝,依增上法,生最胜
福。于诸僧宝,依多有情,生最胜福。
FROM:【法相辞典(朱芾煌编)】


三宝差别
p0194
瑜伽六十四卷二页云:复次由六种相,佛法僧宝,差别应知。一、由相故。二、由业故。三、
信解故。四、修行故。五、随念故。六、生福故。云何相故三宝差别?谓自然觉悟相、是佛
宝;觉悟果相、是法宝;随他所教正修行相,是僧宝。云何业故三宝差别?谓转正教业、是
佛宝;舍烦恼苦所缘境业、是法宝;勇猛增长业、是僧宝。云何信解故三宝差别?谓于佛宝,
应树亲近承事信解;于法宝所,应树希求证得信解;于僧宝所,应树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
云何修行故三宝差别?谓于佛宝,应修供养承事正行;于法宝所,应修瑜伽方便正行;于僧
宝所,应修共受财法正行。云何随念故三宝差别?应以余相随念佛宝,应以余相随念法宝,
应以余相随念僧宝。谓是世尊,乃至广说。云何生福故三宝差别?谓于佛宝,依一有情,生
最胜福;于法宝所,即依此法,生最胜福;于僧宝所,依多有情,生最胜福。
FROM:【法相辞典(朱芾煌编)】


依止
 (术语)依赖止住有力有德之处,而不离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
见。”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依止,栖止
依靠师长。 《佛学词典》

FROM:【藏传佛教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大善知识
 (术语)伟大之善知识。善知识者,如言善友。知识者我能知彼之义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三种善知识
 (名数)一外护善知识。令我不缺乏怖畏,得安稳修道者。二同行善知识,与我同道,得
互相切磋策发者。三教授善知识,宣传圣言训诫我令去恶赴善者。见止观四。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三善知识
三种善知识,即教授善知识、同行善知识、外护善知识。教授善知识就是教授我们知识的老
师;同行善知识就是和我一同修行及互相策励的同学或朋友;外护善知识就是给予我修道时
费用的施主。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人一生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缘会即现,缘灭即散。因缘到了,不想经历也得经历,因缘尽了,想留也留不住。见多识广也好,阅历简单也好,实在都是各人的因缘,谈不上绝对的好与坏。若能把多看世态炎凉得来的那份睿智、简单生活养成的那份单纯安静用在学佛上,就都是觉悟的助缘。
——希阿荣博堪布

发布于:2017.3.23 14:28:32    修改于:2017.3.23 17:24:11  
正益  2017.3.23 14:28:32    

(484-21)  显示次数:11510(10767+743)     查看正益的所有文章 给正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2 主题索引
争取化繁为简吧,不然的话,确实容易扯起来没完。
本来是看到鱼兄文章一些片段有感而发的,没想到引申出来别的话题。原本倒也没有讨论谁对谁错的想法,查了一些资料先发了帖子了,那些部分我就跳过不谈了。

争取化繁为简吧,不然的话,确实容易扯起来没完。

“佛涅磐后,皈依谁?上师还是懵懂小孩时,皈依谁?”

鱼兄这两个问题,我大致的抄书吧。

佛虽涅槃,但佛陀的法身、化身,以及其他世界的法报化三身仍在度化众生;
佛陀安住于法身境界中一刹那也没有变动过;
佛塔、佛像、佛舍利等仍在世间代表佛陀;
佛陀也会示现佛经文字度化众生。

另外,“皈依”和“依止”两个词的大致区别发在资料那篇里,就不重复了。“皈依”的是三宝,具体修学的时候“依止”的是“善知识”。所以,上师还是懵懂小孩时,也要依止善知识(上师)。

人一生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缘会即现,缘灭即散。因缘到了,不想经历也得经历,因缘尽了,想留也留不住。见多识广也好,阅历简单也好,实在都是各人的因缘,谈不上绝对的好与坏。若能把多看世态炎凉得来的那份睿智、简单生活养成的那份单纯安静用在学佛上,就都是觉悟的助缘。
——希阿荣博堪布

发布于:2017.3.23 23:58:13    修改于:2017.4.2 16:31:41  
正益  2017.3.23 23:58:13    

(484-22)  显示次数:11490(10754+736)     查看正益的所有文章 给正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2 主题索引


转向网页顶端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火凤凰心境一如??白云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01 秒    ◇   



转向网页顶端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